“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自古以来,景德镇素以大气包容名扬天下,造就了一个个瓷业神话。作为中国最早的手工业移民城市,一代又一代的“景漂”,构成了这座城市最鲜活的发展基因,一代代的“景漂”用勤劳和智慧托举着这座城市,使景德镇成为“世界瓷都”。
历史上的“景漂”
在宋代,景德镇隶属浮梁县,当地人大部分是农民,有田有地的农民不靠制瓷为生,新的手工业小镇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周边地区没有田地、为了糊口的劳动力涌了进来。最早进来的都昌(九江市下辖县)人占据了制瓷的各道工序,挑瓷土、拉坯、利坯、装坯、挛窑、摆窑。接着,抚州人来了,他们干起了走街串巷卖瓷器的营生。稍晚来的安徽人则“抢滩后勤服务业”。而北方来景德镇避乱的手艺人则成为最早的陶瓷专家……正是这些古代的“景漂”创造了景德镇的传奇。
赵慨生于西晋,有景德镇“瓷业祖师”之称。东晋时,赵慨先后在福建、浙江、江西当官,其后隐居于景德镇。据传,在景德镇期间,赵慨运用在浙江了解和掌握的越窑制瓷技艺对景德镇的陶瓷工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为景德镇的陶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被后人奉为“制瓷师主”。
郎廷极,属清朝汉军镶黄旗,奉天广宁(今辽宁北镇)人,湖南布政使、山东巡抚郎永清之子。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郎廷极前来景德镇驻厂督造,开启了景德镇官窑的“郎窑”时代。“郎窑”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高温颜色釉上,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盛极一时的“郎窑红”,它属高温铜红釉。元末明初,景德镇的铜红釉发展曾达到高峰,随后迅速衰退,明中后期铜红釉烧造工艺技术几近失传,而以低温矾红釉代替,但其色泽无法与高温铜红釉相比。郎廷极主持下创烧成功的郎红釉,使高温铜红釉得以复兴。郎窑红历来被视为珍品瓷,其颜色深沉艳丽,又被称为牛血红,其施釉技法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说。郎廷极还引进了西洋胭脂红色釉,因其釉料含金,故十分珍贵。郎窑开创了以郎红釉为首的高温颜色釉的新纪元,这成为中国颜色釉发展的重要节点。
唐英,属清朝汉军正白旗,沈阳人。清雍正六年(1728年),奉命来景德镇御窑厂任驻厂协理官,开始佐理陶务,自此与景德镇结下不解之缘。在景德镇督陶期间,唐英经常亲临一线,钻研陶瓷技术,并致力于制瓷技艺的总结和改革,绘制《陶成图》,注重对实物的保存与研究。唐英编撰的《陶冶图说》有图20幅,对景德镇的制瓷工艺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记载。全书虽只有几千字,但图文并茂,记录和保存了景德镇的诸多制瓷工艺,流传至欧洲诸国。此外,他主持烧造的瓷器器物繁复,釉色齐全,技艺精湛,一些名瓷佳器已成为历史珍品,被称为“唐窑”,誉为“国之瑰宝”,保存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
景德镇人才辈出,随着清朝国力的衰败,御窑厂也随之衰落,但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民间陶瓷艺术家异军突起,“珠山八友”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是当时景德镇民间艺人中的改革先锋,是最早把陶瓷作为一种艺术来创作的群体,带领文人瓷画走进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郎窑红釉盘
民国王步的粉彩人物图瓶
民国王步的青花蔬果图四方瓶
现代的“景漂”
进入21世纪,众多的艺术家、陶瓷爱好者开始关注景德镇,来到景德镇,扎根于此,静心创作。经过了近十余年的人才积累,景德镇已经出现了以三宝陶艺村、陶院工作室、雕塑瓷厂等为中心的“景漂”一族聚居群落。
周国桢,出生于1931年,湖南省安仁县人,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76年开始在景德镇陶瓷学院(今景德镇陶瓷大学)任教,退休后定居景德镇,至今仍未中断陶艺创作。他是我国当代著名陶艺家、画家和陶艺教育家,被中外誉为“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一面旗帜”“现代陶艺创作先锋”“陶艺泰斗”。他先后创作了“朦胧时期”“唯美时期”“古风时期”“新表现时期”等4个风格特点明显的系列作品。
李菊生,出生于1944年,江西鄱阳人。1968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擅长油画、陶瓷美术。受其父的熏陶,李菊生的瓷作意境高古,极富书卷味。同时,侧重于突破现有的工艺美术价值观念,挖掘现代文化的深层构建,倾心于对社会、人生、历史和自然的体验,用以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寄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个性,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画风画技。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李菊生投入到对高温颜色釉新技术的研发和创作应用中。由于失败率极高,他不惜将不完美的试制作品砸碎。李菊生的探索大大丰富了陶瓷艺术的装饰语汇和表现手段,使艺术陶瓷的装饰效果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据非官方统计,如今景德镇的“景漂”已达2万之众,包括国内外艺术家、陶瓷专业学子、陶瓷爱好者及其他从事陶瓷制作和辅助工作的人员。景德镇积淀千年的陶瓷艺术滋润着慕名而来的“景漂”,同时“景漂”的思想、创意又为陶瓷这个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世界瓷都演绎着新的传奇。
在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大学等专业院校的学生是“景漂”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为景德镇陶瓷的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此图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学生的作品
景德镇陶瓷大学学生作品
现代粉彩松下问童子图瓶
(责编:刘江南(实习生)、张葳、张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