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荡寇风云》《龙之战》等中国历史英雄人物电影为何没有市场?

《荡寇风云》《龙之战》等中国历史英雄人物电影为何没有市场?

《荡寇风云》《龙之战》等中国历史英雄人物电影为何没有市场?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再创新高,达到了559.1亿,电影市场也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具体来看,今年电影市场上映的电影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既有超级爆款《战狼2》这样的动作大片

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再创新高,达到了559.1亿,电影市场也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具体来看,今年电影市场上映的电影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既有超级爆款《战狼2》这样的动作大片,也有主打喜剧的《羞羞的铁拳》。

年末的文艺片《芳华》票房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电影类型多元化势头愈发明显。与电影市场增长态势相反的是,今年上映的《荡寇风云》、《龙之战》等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票房、口碑双失败。

工匠精神的历史人物_工匠人物历史精神有哪些_工匠人物历史精神事迹

《荡寇风云》总票房不足六千万,而《龙之战》首日票房仅有一百多万,总票房也仅有六千万左右,而两部电影在豆瓣电影上的评分分别为6.1分和6.3分,勉强及格。

工匠人物历史精神有哪些_工匠精神的历史人物_工匠人物历史精神事迹

历史题材电影一直是重要的电影类型,在中外电影史上也佳作频出,无论是《林则徐》、《林肯》、还是《至暗时刻》、《鸣梁海战》这些电影大都根据历史人物改编,都是比较经典的电影。那么,为何近年来我们拍不出既较好又叫座的电影了呢?

工匠精神的历史人物_工匠人物历史精神事迹_工匠人物历史精神有哪些

具体来看,《荡寇风云》和《龙之战》两部电影共同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电影情节过于平铺直叙,缺少戏剧性。

《荡寇风云》将电影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背景的交代上,在故事上分为三条叙事线索,虽然看似故事丰满,却为分清主次,导致三条线纠缠在一起,导致叙事逻辑的不清晰。

《龙之战》则是典型的单线叙事,围绕冯子材抗击法军的过程而展开,电影过于执着于抗法过程的展现,流水账式的叙事,缺少必要的戏剧冲突。二是电影剧情存在硬伤,人物符号化严重。无论是戚继光还是冯子材,在大多数观众的印象中,也仅仅是教科书里的一个历史人物而已。

那么既然要搬到电影荧屏上,首先我们就要赋予人物以真实的血肉,而不是一个已经符号化的人物。既然是《荡寇风云》,那么电影的重点应该展现戚继光的爱国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上,而不是浪费在战友之情的、与妻子的亲情,反而是应该重点展现的台州大战部分草草收尾,没有展现出来。

《龙之战》流水账式的故事叙述则大大削弱了冯子材人物的真实性,人物像一个符号式的游走在故事之中。三是情怀牌泛滥,过于消费爱情情怀。毫无疑问,无论是戚继光还是冯子材,都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两部电影也看到了这一点,都将此作为电影的一个卖点。然而,情怀牌打多了,观众也就不买账了。

工匠人物历史精神事迹_工匠精神的历史人物_工匠人物历史精神有哪些

民族英雄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精神,也是最具史诗格局的电影题材,那么,电影的重点就应该放在事关共同体心理的行动的构建上。以2014年上映的反映韩国民族英雄李舜臣抗击日军的电影《鸣梁海战》为例,

工匠精神的历史人物_工匠人物历史精神有哪些_工匠人物历史精神事迹

同样都是展现民族英雄的电影,《鸣梁海战》的电影叙事节奏紧凑,多样化的铺排手法,为电影最后的海战做足了铺垫,而在战争心理刻画上也相当细腻,片中对不同立场人物的心态描写相当到位。

日军依仗军力强大,狂妄自大的心态,朝鲜方面人人自危,主和派甚至害怕与日本开战祸及妻儿,主帅李舜臣危急时刻力挽狂澜但又心理几多挣扎,最后利用鸣梁海峡回流地利之势来设计战略,这种有勇有谋的充满血肉的形象呼之欲出。电影中塑造的李舜臣的人物形象满足了人们对民族英雄人物的想象。

工匠精神的历史人物_工匠人物历史精神事迹_工匠人物历史精神有哪些

我们从来不缺少好的题材,我们缺少的是好的创意和对电影剧本精心打磨的工匠精神。在当下内容为王的电影市场,如果能够将精力放在电影本身,放在故事的感染力、深度上,在内功上做足文章,英雄人物题材的电影反而是最容易出精品的题材。

上一篇: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历史名人(2)
下一篇: 揭秘《追风者》沈图南:历史原型竟是他?宋孔两大巨头背后的秘密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