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兔子就想盘点一下
讲真
我们被教科书欺骗多年
陈世美
陈世美最早是传统戏曲《秦香莲》中的人物,是第一大渣男。他忘恩负义、嫌贫爱富、抛弃妻子,最后被包拯所斩杀。
真实的陈世美是什么样的人呢,丹江口市有位老人花了数十年心血,解开了陈世美之谜。
原来,陈世美是一个为官清廉、刚直不阿的清官,为人善良慷慨、乐善好施。一个曾经帮过陈世美的人来找他帮忙,想搞个官当当。
陈世美不想这么搞,就叫管家找个理由拒绝他了。没想到这个人就怀恨在心,骂陈世美忘恩负义、不近人情。
这个人很有文学功底,回去后就写了很多文章去骂陈世美,将很多不仁不义的事情都安插在陈世美身上,以此来泄心头之愤。
由此陈世美落得个渣男的坏名声。可见得罪文人的下场是多么惨烈!
包拯
包拯的肤色和马蹄踏的月牙一直深入我心
直到我看了这张图:
原来包黑炭他一点都不黑
而且他的传奇经历也大都是后人附会演绎的结果,不过他的人生依然是开了挂一般精彩。据不完全统计,因受包拯弹劾而被降职、罢官、法办的重要大臣不少于30人,包拯也因此被时人称作“包弹”!
陶渊明
我只记得他的《桃花源记》,还有后来要背的饮酒(其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直到读了他的《闲情赋》才发现
其实我们被陶渊明的田园诗蒙蔽了双眼。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竟想摇身一变,化为“阿呀呀,我的爱人呀”的鞋子,多么可爱的胡思乱想。
司马光
就是砸缸的那位了
点开百度百科,简直是完美的政治家,文学家。
有关他的典故太多了,砸缸,诚信卖马,低调淡泊,不纳妾,典地葬妻,藏了很多书,晚年又搞了名流party,洛阳耆英会。
还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然而
他本来和王安石是非常好的朋友,由于政见不同,导致最后意气之争,你赞同的我就反对,你反对的我就赞同。后来王安石死了,司马光当政了,为了泄恨,全面推翻王安石变法!
之前有个叫阿云的农村女孩,家里逼十五岁的她嫁给光棍丑夫,阿云不想潦草此生,拿刀捅了丈夫几刀。这个案件不知道咋地闹到了皇上那里,后来王安石这一派赢了。结果司马光当政,挟私报复,把阿云抓起来砍了。至于阿云到底有没有被司马光杀,如今还有争论,真是千古疑案。
孔融
孔融让梨的形象深入人心,其实却是人见人烦。
孔融从小才思敏捷,善于应答。孔融十岁时,随父亲孔宙去李膺家做客,报姓名时孔融说 “我是李君世交子弟。”主人一看这小孩子口气大大的,就问你一个小孩子和我有什么关系?孔融立即应答说,我家祖先仲尼和你家祖先李耳(老子)不正是世交吗?主人无言以对,这时候一个叫陈韪说了一句,“小时候伶俐的孩子,长大了未必出色(小时了了,长大未佳)”。孔融立即反驳说,看来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了!满座哄堂大笑,客人哑口无言。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小时候就让人下不来台的言辞,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吗?成年后的孔融的言谈和十岁的孔融如出一辙,别人就要暗暗记在心里了。
不仅如此,孔融还是个不孝子!
孔融:“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
文言文大致的意思是:父亲对于孩子算什么呢?只是发泄情 欲后的产物罢了!母亲对于孩子的意义就像装着东西的瓶子(指母亲怀孕生子),现在东西从瓶子里出来啦,还要瓶子干什么!
在讲究孝行的古代,这句话真的可以震惊所有人了!
商纣王
一说起纣王,立刻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是封神演义中的暴君。几千年来,在中国人心中,商纣王不仅是中国古往今来昏君、暴君的〝代言人〞,而且已经成为邪恶势力和罪恶人性的象征。直到今天,经过从西周起至今后人三千多年的加工和渲染,纣王的形象已经被定性了。
纣王是商朝的亡国之君,他的名字并不叫纣,他的正式名字叫子辛,也叫帝辛。〝纣〞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丑恶諡号,〝残义损善曰纣〞,也就是指凶恶不义的意思。其实帝辛也做过功在千秋的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开拓了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当时这些地区生产力低下,小部落还处在原始社会,正向中原地区伸展,纣王的祖父、父亲都在步步退让。
直到纣王时期,组织大规模军队与之对抗,最终平定东夷,打到长江下游,中原文化也随之传播到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一带,这为后来中国形成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创造了先决条件。孔子的弟子之一子贡就为纣王平过反,他说纣王的罪行不像史书所言那样夸张。
李鸿章
〝卖国贼〞是李鸿章身上最大的标签。其实,李鸿章的贡献还是非常大的,虽然他签订很多的不平等条约,但是他也都是按照清廷慈禧太后的意思,他也无能为力,他对西方的文化是肯定的,他宣导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北洋舰队、轮船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矿务局、派遣中国第一批学生留美等等。
这些实业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洋务运动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改革开放。所以,他也是一个被中国历史丑化的历史人物。
看完这些是不是觉得曾经以为他是坏蛋,现在发现还不错,曾经以为他是好蛋,结果真人很猥琐。
俗话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许多历史人物形成了固化的印象,就像戏曲舞台上的人物,忠义奸恶通过花脸白脸红脸一眼便知。但是,我们接受的教育过程中,一些人物形象被有意篡改,被不同的意识形态牵着鼻子走,模糊了善恶边界,颠倒了是非;一些人物形象被颠覆不是个人或集体的有意为之,而是受到某某著名人物在特定历史事件中的一面之词的评价,因为著名人物的关系而让那一位著名人物蒙冤,也许是信息不对称的关系,被蒙冤的历史人物又不能从坟墓中跳出来为自己鸣不平,致使冤屈很难得到昭雪;还有一些人物被人误解了他的形象,是因为在特定的历史事件片断中出现的,这种人物真实的历史身份被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所遮蔽,以偏盖全造成了误解。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说明,我们对于历史人物大多只是靠教科书片面的了解。而真实的他们,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寻……
PS:还在上学需要考试的孩子们,请慎重点开此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