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初年,周武王在灭商之后不久就去世了,留下了年幼的周成王和动荡不安的天下。在这种情况之下,武王的弟弟周公主动承担起了摄政的责任,代替年幼的成王行使天子职权。
周公摄政之初,面对着极为凶险的局面。武王灭商之后,商人的残余势力一直蠢蠢欲动。周公摄政之后,商人的残余势力在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的带领之下反动了叛乱。一些周人为了一己之私,也参与到了商人的叛乱之中。其中就包括了周公的哥哥管叔和弟弟蔡叔。周公迅速扭转了危乱之局,而且大义灭亲,杀了管叔,流放了蔡叔。接着,周公镇压了殷人的反叛,杀了武庚禄父,把殷商遗民迁移到商丘一带,封微子为宋公,统领殷商遗民。之后,周公开始了他的东征。在商人的叛乱中,获得了东方各族的支持。周公对奄等商人的支持者进行了讨伐。周公的这次东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著名历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就认为:“周公东征之后,周人的势力才达到了他们的‘远东’。就周人向外发展的步骤而言,周公东征比武王克商还重要。”
为了巩固胜利果实,周公开始了分封。周公将周人子弟以及周初的功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成为周王室的重要屏障。西周王朝的势力范围,比此前的夏商两朝有了极大的扩大。周王室对各地的控制,也远非夏商两代所可比拟的。
周公为周王朝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所以,在周初的分封中,周公的子孙也有不少被封为诸侯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周公的长子伯禽。周成王提议要给周公建立封国,而周公的封国就在今天山东西南部一带的曲阜地区。这里正是当初支持殷商反叛的奄人的所在,把周公分封到这里,也是为了加强对这一带的控制。但是,周王室离不开周公,成王还需要周公的辅佐。于是,就派周公的长子伯禽代表周公前往曲阜。
周公画像
周公对伯禽要求极为严格。当时,周公不仅要承担起治理天下的责任,而且也要承担起教导成王的责任。伯禽作为成王的堂兄,也和成王一起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周公要求伯禽要为弟弟做出表率。而且,如果成王犯了错误怎么办呢?作为一般的孩子,肯定少不了被父亲打屁股。而成王是天子,怎么能打天子呢?于是,每次成王犯了错误,周公就打伯禽。一边打伯禽,一边对成王说:看见没?今后再犯错误,还打你哥!伯禽,就扮演了一个替挨打的角色!
如今伯禽要离开周公,单独前往曲阜,去治理一方百姓,管理一个诸侯国了。周公看着儿子的成长,一方面感到欣慰,一方面也对儿子有些担忧。就在伯禽离开周公前夕,周公和伯禽有一番对话,一再叮嘱儿子切不可傲慢,切不可忽视人才。周公说道:“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的身份地位可谓高贵,但是周公依然谦恭下士,连完整地吃顿饭,洗个头都是很困难的事情。即便如此,周公依然担心自己会怠慢了贤人。
周公接着说道:“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作为一个君主,一定要具备恭、俭、卑、畏、愚、浅的品德,好像这些品德表现出来的都是十分低下的姿态,不像是一个国君的样子。其实,这些品德所彰显的谦虚,才是治国不可或缺的品质。桀纣等人,就是因为不懂得谦虚而灭亡亡身。
带着周公的谆谆教导,伯禽离开了父亲,来到曲阜。他就是鲁国事实上的此一个国君,一直到三年后才回到父亲身边去汇报工作。周公说:“你怎么才回来述职呢?”伯禽说,我需要移风易俗啊!后来在伯禽的治理下,鲁国的国力上升,成为西周初年一个重要的封国。而且,在周公的对外作战中,伯禽也多次率兵参战。如今保留在《尚书》中的《费誓》,就是伯禽在对徐戎作战之前的誓师词。
后世,鲁国的国君大多能秉承当年周公的教导,勤于国政。以至于春秋时期,还有人称赞:“周礼尽在鲁矣。”
(笔者于2019年11月在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洛阳古代名人家风家训》一书,从今天开始讲书中的内容放在这里,请大家指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