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智者清音】白洋淀何处去的思考

【智者清音】白洋淀何处去的思考

【智者清音】白洋淀何处去的思考微信号:白洋微淀网址:www.vbaiyangdian.com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各界对白洋淀区域发展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白洋淀自身也出现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旅游过度开发

白洋淀评定为AAAAA级景区以来,淀区内开辟出大大小小十几个人工景点,大者占水面近四千亩,小者也占五百余亩,无疑对淀面造成分割,各个景点又无序开发,特色不鲜明,时时出现恶性竞争,且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个别景点项目粗制滥造、低俗化现象严重,游客走马观花似的转一圈就走,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链条未能形成。

白洋淀事迹人物形象_白洋淀历史名人_白洋淀的历史人物

二、水面愈发缩小

白洋淀水域面积366平方公里(大沽高程9米时数字),但是可利用、可自由航行的面积有多大呢?估计到不了二分之一。一是各个景点把本来的水面已经画地为牢;二是淀区百姓围堤围埝或搞水生养殖、或种植水稻也占去了相当部分;三是淀区百姓无限制的围淀造地、建房。往昔烟波浩渺、百舸争流的景象已不复存在。

白洋淀历史名人_白洋淀的历史人物_白洋淀事迹人物形象

三、生态屡遭破坏

白洋淀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干涸,1988年重新蓄水后,碧波荡漾、苇绿荷红、锦鳞游泳、岸芷汀兰一片水乡风貌。万万可惜的是:随着上游造纸印染皮毛企业的排污、淀区景点的开发无序、淀区芦苇贬值而发生的毁苇围堤围埝、水位在低位徘徊且事实上的死水一潭,白洋淀多年来时时面临着生态危机。无论是水生植物还是飞禽鱼虾的种类都大不如前,仅以鱼类为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为17科54种,而现在是12科40种,其受破坏程度可谓触目惊心。

白洋淀事迹人物形象_白洋淀的历史人物_白洋淀历史名人

四、环境难以保障

近些年治理白洋淀环境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白洋淀的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一是上游两个污水库(孝义河污水库、唐河污水库)依然像悬在白洋淀头上的两把剑,一旦冲入淀区后果不堪设想;二是白洋淀周边企业污水治理的效果堪忧;三是白洋淀水位难以保障且死水一潭不能上下游流动的现状尚未改变;四是淀区及周边十几万人口日常生活而造成的自身污染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

白洋淀事迹人物形象_白洋淀的历史人物_白洋淀历史名人

五、百姓生活不便

白洋淀内及周边生活着十几万人口,其生活现状是: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外地经商或打工 ,在家的劳力一般找个零活、做个小买卖,过去织席、打箔、捕鱼捞虾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已占极小成分(苇席苇箔贬值、打鱼捞虾也不能满足渔民换取生活资料的需要,只能向少部分人集中),单靠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已难以维持生计;水区村交通不便,有的已有简易路,有的还在使用船作为交通工具,更为突出的是从端村镇到刘李庄镇还要花钱通过简易滚装船过淀,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笔者曾命名那码头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内陆滚装码头”)。

白洋淀事迹人物形象_白洋淀的历史人物_白洋淀历史名人

六、管理难成合力

白洋淀区域现有的行政区划是一个多龙治水的现状:沧州市的任丘市,保定市的安新县、容城县、雄县、白沟新城、高阳县,都有白洋淀水域(其中安新县有白洋淀水域面积的85%)。多头的行政管理,势必在针对白洋淀的保护开发上形不成合力,往往是你搞你的我搞我的,现在安新、容城、雄县、白沟新城、任丘都在打着白洋淀的牌子发展旅游业,结果是重复建设、过度开发。可一旦出现不利于白洋淀的事件,安新县就是“法人代表”孤身应对,且白洋淀内及周边居民几乎年年为水面界限发生冲突。

白洋淀历史名人_白洋淀事迹人物形象_白洋淀的历史人物

鸟瞰白洋淀,它是整个华北平原内的最大水面,专家早就指出:白洋淀对整个华北地区的气候、环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她是“华北之肾”、“华北之肺”。中共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工作目标,这恰恰说明了国家层面对生态保护的清醒认识。面对着现今白洋淀的诸多问题,笔者不揣冒昧斗胆建言:“建设中国白洋淀生态文明示范区”,以强力行政手段,合理的保护、利用白洋淀,具体设想如下:

一、 统一行政区划

鉴于白洋淀区域两市(保定市、沧州市)、六县(安新县、容城县、白沟新城、雄县、任丘市)多头管理,在开发保护白洋淀方面难以唱好同一台戏等诸多方面的不利因素,建议以安新县为基础成立白洋淀市,将白洋淀堤防范围内的所有乡镇村统一划归白洋淀市管理,隶属河北省或保定市,这样统一行政管理,便于生态保护,减少不必要的内耗。

二、利用品牌发展

白洋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要科学规划、认真研讨,立足于唱响白洋淀这个品牌,确定科学的发展方向。以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为主基调,以服务业为主导,以高精尖科研开发为项目依托,大力发展旅游养老休闲业、精密仪器研发、科研会所、体育健身(恢复“游泳之乡”美誉,建设游泳训练、比赛场馆)等。以“利用”白洋淀品牌为主打方向 ,制定严格的项目准入制度,整个白洋淀区域严控或禁止开发,项目引进不靠筑巢引凤而是区位、品牌优势的吸引。

白洋淀的历史人物_白洋淀事迹人物形象_白洋淀历史名人

三、打造北国水城

白洋淀生态文明示范区更要凸显在城市建设上,不能简单的定位在一个县城的规划上,以建设北国水城的理念建设中国北方独具特色的城市。建议以安新县城为基础建设白洋淀市区:以府河(藻苲淀)为中心区域,两座大桥飞架南北将城市分为两区,城市中心为两座大桥之间的近十平方公里的水上风景区,将中心区域的藻苲淀淀底清淤一米左右(所取土可用于城市建设),桥下淀面种植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其中蜿蜒曲折建以亭台楼榭,加以声光电的配合,一个华北最大的湿地公园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白洋淀事迹人物形象_白洋淀的历史人物_白洋淀历史名人

在现有可利用地十分紧张的现状下,政府一级垄断两座大桥南北两端堤段土地,集约整理出来的这些土地,就是省级乃至国家级的高科技开发园区、现代农业园区。

未来的的白洋淀市南与白洋淀大道相接,北与保津高速相连,西与保定市相望,东与白洋淀相容,中心怀抱湿地公园,一座亮丽的北国水城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华北平原上。

四、减少人口容量

白洋淀内尚有自然村36个,人口十万余。在计划经济时代:苇席、苇箔、水产品等国家统购统销,口粮国家供应,白洋淀号称“北国江南”而富甲一方。现在的现状是:苇席苇箔贬值、水产品的产出难以维持生计、水上交通制约了水区村经济发展、水区人口对白洋淀的污染也日趋严重。面对这样的现状淀区相当部分人已经走出来,到外地打工经商,几乎全国各地的水产品市场都有白洋淀人的身影。

建议在国家不能拿出大量资金实施移民的情况下 ,政策性引导淀区人口搬迁应是可取的办法:一是建设水区居民康居工程,与其现有住房及宅基按合理比例置换;二是移民不移地,即凡是外迁人口在享受其他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其责任苇田荷塘不回收,允许自由流转,祖坟不强迁;三是凡是在旱区经商办企业的水区居民三年免税;四是淀区内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向县城寄宿制中小学集中,免收学杂费同时享受国家助学金,实施教育移民(经验证明水区孩子出来上学后极少再回村生产生活)。通过上述政策势必会逐年减少水区人口容量,当淀区人口密度与自然生态相适应时,白洋淀鱼米之乡的风光将重现于北方大地,世外桃源式的水乡泽国将更加妩媚动人。

五、实施生态补偿

近年来,国家对种地农民免除农业税的同时还对种粮户进行了补贴。可白洋淀的十万亩芦苇、七万亩荷花则未享受任何政策性补贴,水区百姓对芦苇荷塘的珍惜程度锐减,毁苇植树、围堤围埝现象屡有发生。另外,要优化白洋淀环境,就必须大力保护原生态的淀区而不是开发,这也势必影响到水区百姓的生产生活。为切实加强对白洋淀区域的环境保护,让水区百姓珍惜每一寸苇地、荷塘、水面,就应该一方面像补贴耕地一样落实政策性补贴,另一方面要对水区百姓实行生态补偿。只有这样,白洋淀的碧水蓝天、苇绿荷红才能世代保持。

六、彰显文化底蕴

白洋淀地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文化:这里是黄河故道,这里有丰富的历史遗存(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宋金交战的瓦桥关、古地道,有明代古塔,有康熙行宫,有陈调元庄园);有一大批历史名人(战国扁鹊,元代大儒刘茵,明代诤臣杨继盛,清代保定府唯一状元陈德华,书法家潘龄皋,民国名将陈调元、孙连仲等);民俗文化: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水乡百姓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代代相传别具一格(水生活、水劳作);生态文化:浩淼大淀、碧水蓝天、苇绿荷红、百鸟飞翔;红色文化:这里是共产党在北方农村最早开展活动的地方之一,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雁翎队》、《荷花淀》、《风云初记》、《新儿女英雄传》、《小兵张嘎》等文学作品就是他们事迹的写照,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作为大后方支援了清风店战役和天津战役,白洋淀的红色故事教育着一代一代的人们。

白洋淀历史名人_白洋淀事迹人物形象_白洋淀的历史人物

白洋淀的历史人物_白洋淀事迹人物形象_白洋淀历史名人

白洋淀的历史人物_白洋淀事迹人物形象_白洋淀历史名人

为进一步彰显白洋淀的文化底蕴,一要加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引进,发掘弘扬白洋淀文化,让文化吸引游客、激励后人;二要在建设上更要突出文化特色,如建设白洋淀文化街、文化广场,在城乡建筑风格上都要彰显白洋淀文化;三要着力打造体现白洋淀文化的文化作品,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吸引文学青年、知名作家、曲作家、词作家讴歌赞美白洋淀。通过挖掘和涵养白洋淀文化,让白洋淀这颗明珠更加绚烂多彩。(文:怀远之士/图:网络)

白洋淀事迹人物形象_白洋淀的历史人物_白洋淀历史名人

上一篇: 郴州桂阳让十九大落地生根乡村文化讲习所正式开讲
下一篇: 白洋淀│文化的积淀,历史的起点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