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说南朝全盛日,秣陵才子更多人。——《青阳上人院说金陵故事》
提起《南都繁会图》,大家听说的一定比《清明上河图》少得多。其实,这幅历史名画为“明四家”之一的仇英所作。描绘的场景也是街巷百姓的寻常生活,只不过是明朝的旧都南京。
由于画作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研究者络绎不绝。但画作磨损得太厉害,研究人员只得将其放大10倍,观察当朝百姓的穿着、举止、神态、动作。然而在这幅距今500年的古画里,有一位戴眼镜的男人赫然在目,让人吃了一惊。
500年前就有眼镜了吗?不会是有人穿越了吧!
冷静一下想一想,穿越的发生的概率,还是比天上掉馅饼低了不只一点。还有一种可能,难道是仇英画错了?无意中多画了两个圈?别这么想,这对认真作画的画家仇英来说,可能是无法忍受的质疑。
仇英是什么人?他是明代脱颖而出的著名画家,聪慧好学、有一手出神入化的绘画功底,人物画、山水画临摹宋代画作,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被文徵明誉为绘画“奇才”。从大量他的作品来看,仇英创作时一丝不苟,每幅画的笔墨精细程度,都能看出他付诸的心血。《汉宫春晓图》被誉为“中国传世十大名画之一”,桃源仙境图》和《玉洞仙源图》被合称为“双美图”,色彩的运用衬托得人物更加突出。这样的一位大家,你说他画错了,他会不会气活过来揍你?
研究者反复推断《南都繁会图》的绘画时期,查阅大量文献史实,据仇英生推演,画作的形成时间约为1520年,描绘的应当是元宵节长干里盛况。
画中建筑场地繁多,其中星罗分布各类商铺,中有河流贯穿,河中有船,展现别样盛况。在这些建筑的间隙里穿插了1000位左右形态各异的居民,个个神态迥异,却栩栩如生。一幅画生动再现了当时明朝百姓的富庶,展现了恢宏的国力。一般来说这样的画在当时都会具有政治意义。抛去自身的严谨和对作品的热爱不提,画家怕也不敢手抖,在某位脸上多画了两个圈吧。
别冤枉画家了。其实早在600年前就有关于眼镜的明确文献史料记载。明进士张宁在其著作中明确提到了两副眼镜的描述。当时还有罗懋登在著作中写到这样的话:“永乐八年,满剌加国王朝贡‘叆叇十枚’。”
这里的“叆叇”不是天上的浓云,是阿拉伯语言的音译,代表眼前透明的物体。它的功能是让世界变清晰。
还有人说据文献记载,中国在两千年前就发明了眼镜。甚至有人推测,马可波罗是将眼镜带入中国的“第一人”。无论眼镜何时传入中国,明朝时眼镜已然应用,是个不争的事实。
那时的眼镜什么样?目前可考的资料显示:“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明朝的眼镜是绑在脑袋上的,但是形状已具今天的雏形。
还有一个问题,眼镜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古代通商有一条重要线路,唤作丝绸之路。道路沿途的各国特产、新鲜玩意传入中国,一点都不用奇怪。
这就解释了画作中的眼镜之谜。
影视剧里,也会有主角戴眼镜的镜头。以后看到了不要再直接喷编剧离谱,根据朝代的不同,心平气和地感受一下历史上“国际通商”的魅力吧!
437万买古董瓷盆,为求心安去鉴宝,报价时专家说:站稳了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