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西方教育文化是如何传入明治日本的

西方教育文化是如何传入明治日本的

西方教育文化是如何传入明治日本的西方教育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始于明治维新时期,当时的日本实行全盘西化,他们深刻地意识到如果不向西方学习,国家将面临灭顶之灾,..._新浪网

西方教育文化是如何传入明治日本的

西方教育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始于明治维新时期,当时的日本实行全盘西化,他们深刻地意识到如果不向西方学习,国家将面临灭顶之灾,西方教育文化由此传入日本。那么,西方教育文化是如何传入日本的?其具体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呢?

日本明治维新时实行“文明开化”政策,西方教育文化在日本广泛传播。日本这一时期的教育,在教育模式、教学机构的设置、教学内容、教育思想等等各方面都受到了西方教育的影响。西方教育文化经各藩和明治政府派遣调查团和留学生、聘请外籍教员和有影响力的人物的推动传入了日本。

日本民族素来具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是喜欢向先进国家学习的国家,教育在江户时代就颇具规模:在幕府有以昌平坂学问所为主导的官学,200多所藩都设有藩校;在民间各类专科学校也相当普及如汉学塾、兰学塾、医学塾等等。在当时寺子屋是德川时代最基层的庶民教育实体。在德川幕府末期日本就已开始向西方学习欧美等国家的教育,当时最盛兴的是兰学。已开始向西方派遣留学生,聘请西洋教师,已开始向近代教育转型。日本的近代教育的改革是从1868明治维新开始的。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确立的过程也是西方教育文化在日本传播的过程,也就是说日本近代教育的确立主要是吸收西方教育文化的结果。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从广义上讲。明治维新是指从1868年至1889年“明治宪法”颁布期间的一系列事件所构成的历史过程,它是日本近代历史的起点。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的改革,摆脱了半殖民地化危机,形成独立自主的近代民族,发展资本主义,比较顺利地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建成为东方唯一一个现代化的资产阶级国家.日本在明治维新前与近代中国非常相似,对外处于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的状态,儒家的道德伦理在日本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幕府统治的没落,使日本在近代陷入空前的危机,屡屡受到荷、美、英、法等西方列强的侵扰。1853年的佩里舰队来航惊醒了幕府和日本的有志之士。向西方学习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要求。经过尊王攘夷运动,倒幕运动等终于建立了明治政府。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在此历史阶段中,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都进行了改革;全力引进西方文明,西方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建筑、器用、饮食等等各个方面传入了日本。

日本教育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方针指引下,(其中,“文明开化”,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学习,改革日本的文化教育制度。)进行了种种教育改革试验,广泛吸收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大量引入西方近代教育理论和成功经验,这一时期西方教育文化传入日本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向西方国家派遣考察团来学习西方的教育文化;通过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来学习西方的教育文化;通过聘用外籍老师来学习西方教育文化;通过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来了解西方教育,接受西方教育。

一、派遣考察团

早在明治维新之前,各藩就已经派遣使节团来了解西方向西方学习,如1860年(万延元年)的遣美使节团,该使节团参观了美国的国会博物馆、天文台等。回国后的使节团中的人员如福泽谕吉、中浜万次郎等等在幕末至明治初年的启蒙活动中传播了欧美新知识,对日本的近代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861年(文久元年)的文久遣欧使团。萨摩藩1863年的遣英使团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军事、教育制度等等。在这众多的使团中最有名的是十三大藩海外使节团的派遣和岩仓使节团的派遣。1871年(明治四年)5月为了建设一个近代国家明治政府派遣十三大藩海外视察团赴欧洲考察。视察团到达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人称为普鲁士)等国家。在德国柏林的视察中山中一郎发觉普鲁士的教育与众不同,欧美国家教育皆着重于''实行''''功利'',普鲁士则着眼于''知识启蒙'',发展基础教育。回国后的成员在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1871年(明治四年)11月至1873年(明治六年)9月约用两年时间考察欧美的岩仓使节团是日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西方文化考察团。岩仓使团先后访问了美、英、法、比、荷兰、德、俄、丹麦、瑞典、意、奥、瑞士等十二个国家,从外交、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了解,使节团考察的对象有四种其中''各国的教育制度及其实际运作状况''为其中一种。从而有助于日本人对于其现代化模式进行全面和深层次的思考。日本学者森嶋通夫曾做了如下的概括:''明治政府比较并检验了所有这些信息已判明那些国家在某些领域最突出、最先进。例如:哪个国家在教育制度方面最优秀……在获得了代表团关于这些问题的信息的基础上,政府作出了关于哪个领域应以哪个国家为样板的决定。例如,1872年颁布的教育制度就是以法国的学校区划制度为样板的……在实地考察中,岩仓使节团就痛感日本教育的落后状况是羁绊国家发展是主要原因。木户孝允在,给国内的信件中痛陈:''吾人今日之开化非真正之开化,为防止十年后之弊病,惟在于兴办真正的学校……确立牢不可破的国基者唯有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无穷者,惟真正在于教育而已。''在充分比较分析了西方等国的教育体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情况向国内提出建议:在追赶西方列强的过程中,日本应当效仿和学习法国学制为宜。在具体做法上,采取''育伟才与大学,开民智与小学''的重在两头,带动中间的政策,力争尽快完成教育领域的近代化过程。后来,在起草''学制''时,随同岩仓大使一行出国考察教育制度的森有礼、田中不二磨等经常向日本政府报告欧美教育情况。他们的建议得到明治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社会上有识之士的赞同,全民重视教育的思潮形成。这些考察团考察了西方的教育,是西方教育文化传入日本的一重要途径。

二、通过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来学习西方的教育文化

在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思想家,他们对西方文化的推崇也促进了西方教育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其中最有名的当数福泽谕吉他所著的《文明论通略》和《劝学篇》有很重的影响。主张摄取西方文化,提倡学问研究和独立自主的风气,大力开办学校促进文明传播。1882年,伊藤博文赴欧洲访问,第一站去了普鲁士,在那里找到日本宪法的样本。归国后依德国样式改造政府各部,在他与政府的奖掖之下,崇德之风劲吹,直进学校园;山县有朋是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的政治家,他发表《变则设德国学校议》,鼓吹德国学他力主''变则德国学'',并建议设立''专门政治学校'',培养学生。森有礼在担任驻英全权大使期间,思想发生了急剧变化,由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者转变为国家主义者,后任文部大臣促进了德国教育在日本的传播。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 国学起名方法技巧解析,绝好的国学名字推荐
下一篇: 德恒菁英学校第一届国学操比赛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