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红色影像背后的历史温度

红色影像背后的历史温度

红色影像背后的历史温度王荷波、赵世炎等烈士活动影像首度发布 李大钊烈士留于世间的唯一影像展出红色影像背后的历史温度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韩亚栋 薛鹏近日

王荷波、赵世炎等烈士活动影像首度发布 李大钊烈士留于世间的唯一影像展出

红色影像背后的历史温度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韩亚栋 薛鹏

近日,上海音像资料馆首次公开了王荷波(左)、赵世炎(右)烈士珍贵活动影像。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关于两位烈士仅存的活动影像。(上海音像资料馆供图)

首度公开的陈乔年烈士履历表热度未减,首度还原的李大钊行刑现场画面又冲上热搜——目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摄制的20集大型纪录片《人民的选择》正在热播,纪录片中大量的珍贵党史影像,一经播出迅速引发关注。

临近“七一”,一批珍贵的党史史料、文献、影像首次公开发布:上海音像资料馆首次公开了从海外发现采集到的王荷波、赵世炎烈士珍贵活动影像;“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专题展展出了李大钊烈士留于世间的唯一影像……

这些珍贵的红色影像是如何被挖掘出来的?其独特价值在哪里?它们为何能跨越时空,走进观众心里?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中央监察委员会首任主席王荷波影像首度发布,生机勃勃的面孔瞬间复活历史

“王荷波同志是中国工人中觉悟最早奋斗最力的一人。”“他是中国共产党中一个最努力的党员和领袖。”“王荷波同志是中国革命的工人领袖之模范。”1927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刊载的《悼王荷波及其他十八同志》一文这样评价王荷波。

王荷波,1882年5月生于福建福州,192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杰出领导人,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的首任主席。

在反映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10名组成人员忠于职守为党履职的电影《忠诚与背叛》中,演员刘之冰塑造了一个丰满生动的王荷波。历史上的王荷波又是什么样的呢?

最近,上海音像资料馆首次公开了王荷波、赵世炎烈士珍贵活动影像。这些来自1924年7月共产国际五大和赤色职工国际三大的纪录电影资料,镜头总时长不到10秒。

在共产国际五大会场,一位侧面对着镜头、身穿白衣的年轻人正在奋笔疾书,似乎在记录着什么。采集编研团队经过考证,最终证实他就是1927年7月遭叛徒出卖被捕遇害的赵世炎。

在赤色职工国际三大的会议中,年轻的赵世炎又出现了。这次他还是侧面对着镜头,正和另一位中国代表交流讨论。和他交流的这位,影片中在镜头前有俄文字幕,显示他正是参加赤色职工国际三大的中国代表团团长王荷波。

画面中,王荷波戴着圆框眼镜,留着标志性的胡须,正专注地看着坐在身旁的赵世炎,静静聆听。而赵世炎一手执笔,一手打着手势,正在热情地给他介绍着什么。

上海音像资料馆版权采集部主任翁海勤告诉记者,王荷波的影像除了他和赵世炎参加赤色职工国际三大的镜头,还有他同时期(1924年7月14日)参加国际革命战士济难会组织第一次大会的侧面影像。影像中,王荷波和各国代表们一起,正专注地聆听着与会代表的发言。

“有关王荷波、赵世炎的镜头都不长,却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关于他俩仅存的活动影像。影像中生机勃勃的面孔,刹那间复活历史。从中能感受到他们干革命的热情,能感受到他们正在为自己所信仰的理想而奋斗,这些通过肖像照是看不出来的。”翁海勤说。

跨越近百年而来的珍贵影像,承载的精神依然鲜活。

首次披露的珍贵影像资料与档案,充实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辛历程的表达形式

短发、戴着斯文的眼镜、留着两撇胡子、眉宇间充满了坚毅的神态,这是我们在书本上常见的李大钊先生的形象。然而,他年仅38岁人生的最后一张照片,却与以往不同:照片中,大钊先生端正坚定地站立着,面容平静,没有像往常那样戴着眼镜,泰然自若的神情透露着视死如归的气概。这张照片拍摄于1927年4月,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李大钊留下最后一张照片后,英勇就义。

6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首度用三维影像还原了李大钊行刑现场,并深度挖掘出北京《晨报》上披露的李大钊就义细节:刑场上李大钊本想写一封遗书,没得到同意后,他不再说话,神色自若地登上绞刑台。在当日20个共同赴难的烈士中,他是第一个登上绞刑台的。受刑时,执刑者让他伸长脖颈,李大钊照做,“神色未变,从容就死”。这一内容也登上热搜,引发不少网友对英烈的致敬。

《国家记忆》栏目制片人贺亚莉告诉记者,此次为庆祝建党百年制作的纪录片《人民的选择》,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支持下,从海外征集的一批中共珍稀文献中选取了不少档案资料在片中首次披露,包括由陈独秀之子革命烈士陈乔年亲笔填写的履历表。这些内容目前已在“民族复兴的百年旗帜——中国历史研究院征集海外中共珍稀文献展”中展出。

以史料自证,用影像说话。贺亚莉称,《人民的选择》后续播出的节目,还将首度公布一些珍贵影像,比如从瑞士收集回国的关于延安地区的珍贵影像。

长期致力于红色历史传播研究的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新利告诉记者,由于时间较为久远,红色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受到限制,对资料真实性的考证也存在一定困难。党史资料中,可予以披露的主要包括革命时期的档案、影像、报纸、通讯稿件、宣传工具、伟人生平事迹、家书等。这些从未披露过的一手资料一旦“首次发现”“首次公开”,均会引发广泛关注。

“它们是权威的一手资料,是经过历史洪流保留下来的原始资料,针对性、真实性、客观性强。这些珍贵史料可以帮助人们回顾历史事实,还原历史真实,清晰地掌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赵新利说。

“影像的力量是轰动性的。很多党史专家也感叹,我们常常只能看到模糊的照片,看到真人尤其是鲜活的影像,感受完全不一样。”翁海勤说,上海音像资料馆在2011年首次发布了陈独秀、瞿秋白、刘仁静等6位中共早期领导人独家影像,“通过这些早期共产党人在影像中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共建党初期的勃勃朝气,而他们中间的很多人不久之后就为了革命献出了生命,也令后人对这些先辈更加崇敬。”

历史是立体的,历史的传承除了依托记载历史信息的图文资料,还需要有影、有声、有形的影像资料。“这些首次披露的珍贵影像资料与档案,充实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辛历程的表达形式,使人们对党的了解认识更加生动、直观和深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家刚说。

历史影像的挖掘、寻找和研究是环环接力的赛跑,以帧为单位的复杂考证让革命先烈鲜活生动

1924年9月22日,莫斯科的一个舞台上,一位自称为“秦华”的中年男子,做了一段七百余字的演讲。“秦华”有一张东方面孔,国字脸微胖,八字胡又浓又密,眼镜架在挺拔的鼻梁上。演讲到激动处,仿佛要挣脱什么似的,他将拳头挥舞到半空,眉心紧锁。

九十多年后的人们,能轻易辨认出他的真实身份——李大钊。而这段短短几秒钟的画面,则是他留给后世的唯一影像。

这些珍贵的影像是如何挖掘出来的?

历史影像的挖掘、寻找和研究是环环接力的赛跑,上海音像资料馆党总支书记乐建强将之比作“历史的侦探”:研究员以帧为单位,截取影像中那些演讲者、低语者、欢呼者,模糊的街道,一闪而过的影子,找回影像中人被时间遗忘的名字。

“要证明这个影像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文献资料与照片是十分重要的依据。要对这个人物的活动背景、参与的历史事件了解清楚,同时根据照片来判断。有时还需要求证一些党史专家,求证历史人物的后代,或是跟他同时期的亲历者,几方面证据合起来才能判断他是谁。”翁海勤说。

以王荷波、赵世炎这段影像为例。去年以来,他们陆续采集到400多分钟共产国际相关会议资料,包括从1919年到1935年历届共产国际代表大会,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大会、青年共产国际代表大会、远东大会等。其中一段视频中的俄文字幕,显示了王荷波的身份,而另一位人物的身份很长时间未能确定,采集编研团队在浏览早期中共党员的照片时发现,他的外貌和赵世炎非常相似,进而取得了重要突破。之后他们从历史照片比对和文献研究两方面入手进行考证,发现影像中的人物相貌、所涉及的相关会议及其时间地点都和照片、文献中赵世炎同时期的情况特征比较吻合。此后,赵世炎后人和专家对影像内容进行研讨,最终才得以确认。

“目前我们所做的系统性采集和研究工作已经搭建起一个良好的框架,中间还有许多空白有待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填补。”翁海勤说。

“通过影像资料工作者默默无闻地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用先进的技术与传播手段还原历史现场,就是影像的力量。”上海音像资料馆综合编研部主任汪珉说。

在党史和观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红色影像和档案中汲取坚定信仰的力量

“红色影像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和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因而尤显珍贵,这也是为什么这些资料能够跨越时空走进年轻人心里。”赵新利认为,党史是超越了个体记忆的集体记忆,无论在任何年代,都能引发共鸣。

在黑白的光影变化中,研究者、创作者和观众内心被唤起的情绪,有时甚至比面对真实世界还要复杂和惊人。翁海勤直言,在与影像不断“磨合”的过程中,你能觉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过去与当下遥不可及的沟壑,似乎在慢慢消弭。也正因为如此,纪录片和影视剧创作者,会格外重视珍贵影像。例如,演员张颂文为了在影片《革命者》中演好李大钊,曾反复观看李大钊生前留下的那段没有声音的视频,推敲他在说什么。

“未来还要进一步打通红色文物资料的收集研究和传播利用。”赵新利认为,红色影像等资料创新了党史的表达方式,其借助新影像技术、新媒介渠道,以史料为支撑采用图像叙事的方式,让意义非凡的党史变得生动鲜活,全景式地展现党的光辉形象,最大程度调动观众兴趣。可系统梳理并筛选典型红色文物,借助VR、AR、AI等新技术进行历史场景建构,让人们能立体系统地对红色文化进行沉浸式感悟。

在求深中让历史鲜活。纪录片《人民的选择》将宏观的历史史实与微观的资料细节有机融合,展现出同一历史进程下的不同横切面。栏目组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合作,充分挖掘他们从海外征集回来的中共珍稀文献,从卷帙浩繁的资料中打捞出有历史温度的精彩内容。

“我们就是要让历史有温度。温度从哪里来?关键是得让它有故事有细节。”贺亚莉举例说,透过革命烈士陈乔年亲笔填写的履历表,人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这个人,比如他字写得很工整,说话很俏皮,为了信仰,选择了一条最艰辛危险的道路,让人觉得既可爱又热血,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再比如李大钊英勇就义的影像,他没有戴眼镜,神色自若地站在绞刑架旁,从容就义,这些细节可亲可敬又震撼人心。

“历史是可感知的。党带领人民开天辟地、浴血奋战,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广泛支持。多样化的档案、故事、影像资料,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奋斗历程,鱼水情深、唇齿相依的真挚情感生动讲述出来,能够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切身感受到先烈们的奋斗、牺牲和奉献。”陈家刚说。

不管时代如何改变,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永远不会改变,共产党人为了人民英勇奋进的精神也永远不会过时。

上一篇: 唐朝传奇女将樊梨花:玉屏山收义子薛应龙,大战薛家军三大虎将
下一篇: 揭秘 |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武则天金币设计过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