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走进大王镇枣乡后地村

走进大王镇枣乡后地村

走进大王镇枣乡后地村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通讯员尚柏仁 张红英 马朝龙 石旭民/摄后地村原名属枣灵镇,是有名的大枣之乡。对后地村的深度了解,缘于摄影家石旭民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通讯员尚柏仁 张红英 马朝龙 石旭民/摄

后地村原名属枣灵镇,是有名的大枣之乡。

对后地村的深度了解,缘于摄影家石旭民先生精心打造的后地摄影基地。

现在的后地村并不古老。因为她是三门峡黄河库区蓄水后而形成的移民村。而后地人却能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努力讲好黄河故事,干好村里事业,致力建设“春看杏花夏赏荷,秋品红枣冬观鹅”的美丽后地,用智慧和双手在传统村落绘就了乡村振兴新图卷。

——题记

解姓的历史名人_历史姓解的名人_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

一、后地村的摄影基地和越冬的白天鹅

“天下黄河”后地摄影艺术村是由著名摄影家石旭民先生发起,杜杰、任尚斌、姬凌滨、赵亮、张书超、郭建中、王华利、卢发玉等三门峡摄影圈知名人士积极与共同创建公益文化旅游产业项目。2023年10月17日,天阴微雨,沿着斑斓锦绣的黄河生态廊道,我们来到后地村石旭民先生的摄影小院“影像里”,听他讲述天鹅情、黄河梦,以及精心打造后地摄影村的前前后后。

漫步在村里的宽街窄巷、古枣林间,行走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欣赏着为避让保护古枣树而不整齐划一却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看着或闲适或劳作的人们,浏览着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的内容丰富、品位高雅、格调卓尔不群的摄影作品,深度感受后地村的艺术氛围。

解姓的历史名人_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历史姓解的名人

石旭民先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三门峡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是最早将三门峡白天鹅以摄影方式系统性宣传、推介出去的人。

石旭民先生2000年开始从事业余摄影,2004年9月在武夷山国际摄影周举办《大河之恋》白天鹅摄影作品个人展;2005年1月11日在《中国摄影报》导游栏目发表《圣洁的天鹅邀您来》,从而引发了全国摄影界对黄河三门峡白天鹅的关注;12月由中国图书出版社、三门峡市外宣办出版了三门峡城市名片《圣洁的天鹅邀您来》大型专题摄影画册;

2008年8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黄河之恋——解读黄河三门峡白天鹅》专题作品集;9月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举办《黄河之恋》白天鹅专题摄影作品展; 11月在《中国摄影报》技术讲座栏目连续刊发《平和务实,拍摄白天鹅的器材选择》《三门峡白天鹅拍摄路线介绍》《规律+创新:拍天鹅成功秘诀》《爱护我们的仙客》等文章和组图,全面推介三门峡白天鹅,在全国摄影界引发了新的黄河三门峡白天鹅摄影高潮。

解姓的历史名人_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历史姓解的名人

2009年春节,石旭民先生接受鸟网邀请,在该网站做了《黄河三门峡湿地——拍摄白天鹅的乐园 》专题讲座;2009年9月他和4位影友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举办《三套塬》摄影展;2011春节,石旭民先生做客河南卫视《拍客行动》栏目,讲述了情系白天鹅、保护生态环境的经历和感受,并展示部分摄影新作; 6月在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举办《温馨家园》白天鹅专题摄影展,出版了同名摄影展专题作品集; 11月做客央视《见证》栏目,讲述拍摄白天鹅的经历和感受。

多年来,石旭民先生一直用镜头记录着黄河自然风光和沿黄两岸人类活动,为天地感光,为人民喝彩,与天鹅、黄河、后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解姓的历史名人_历史姓解的名人

石旭民先生讲:他过去也经常到全国各地参加、参观摄影展,发现临时性、流动性的摄影展览,无法将自己的作品和理念长期有效地展示出去,再加上白天鹅拍摄的季节性,感觉自己的摄影创作到了一个无法突破的瓶颈区,于是开始关注晋陕豫黄河流域人文题材的挖掘、研究和创作,逐步把创作重点改为黄河文化主题摄影。2012年9月石旭民先生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展出《黄河流鱼》; 11月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大型纪实作品集《捞黄河》;

2016、2017、2018年连续三年参与三门峡白天鹅· 野生动物国际摄影大展白天鹅板块的策展工作,分别以《天鹅城,天鹅情》《白天鹅,一座城市的荣耀》《永远的家园》为题撰写策展词,同时在大展上分别举办了《家园》《黄河流鱼》《全景天鹅湖》等专题作品展。在自己摄影的第2个十年之初,石旭民先生萌生了建摄影村的想法,他决定找个地方长期展示自己镜头下的白天鹅和黄河文化。

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历史姓解的名人_解姓的历史名人

“让影像贴近百姓,在这里品读黄河”是石旭民先生的情怀和理念。石旭民先生一直想全方位去展现黄河,几年间他走遍了黄河全程,拍摄、积累了大量表现黄河文化的影像资料,黄河源头等很多地方他不止一次地去,去年退休后用退休金买来无人机,潜心学习航拍技术,用全新的视觉再拍黄河,仅在疫情解除后的2023年1月至10月间,就先后7次、累计时间超过两个月外出集中采风,从黄河源头到入海口,沿黄河重新走了一遍。先后把拍摄的作品挖掘整理成图说黄河、人本百姓、黄河纪事、天下黄河等几大系列。为了拍出高于黄河大坝的中流砥柱,他曾穿上救生衣奋不顾身地坐上橡皮筏子,寻找着砥柱石底部的最佳拍摄点。

历史姓解的名人_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解姓的历史名人

2019年石旭民先生把摄影村的选址落户在了三面环河的后地村。2020年初摄影村建成后,他组织、策划、推出了黄河记忆街、黄河纪实街、黄河大观、黄河百姓巷、黄河影像长廊、黄河故事街、黄河风情街、黄河上的红色渡口、三门峡古树名木等专题版块,至今已累计展出摄影作品超过1500幅。2021年12月,又推出了百幅大型户外摄影作品展《图说黄河》,图文并茂、形式新颖,长期开放展出,广受社会赞誉。目前摄影村“两街、两点、两线”展线单程长1.5公里,每个街巷都有主题,每个点位都有作品陈列。

历史姓解的名人_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解姓的历史名人

摄影村成立之后,2021、2022年,来峡的白天鹅也越来越多地集中到了后地村东河滩(现已改称天鹅湾),人们都戏称老石是真把天鹅给喂熟了。在2000年前后,后地村就零星开始有了白天鹅。2019年后水位高了。后地河滩水面宽阔、滩浅避风,再加上周边大片的玉米地,方便白天鹅觅食,越来越多的白天鹅才选择来后地越冬。去年冬天,多达8000多只,吸引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而今,观赏白天鹅的人们也已成了后地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历史姓解的名人_解姓的历史名人

二、后地村村名来历和前世今生

后地村位于原灵宝县(今灵宝市)东北境、现河南省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王镇的黄河岸边滩涂、湿地区域,距三门峡市区约25公里。共有9个村民小组,560户,2260口人,常住人口900余人。村里耕地面积732亩,枣林7000余亩,滩涂10000余亩。据传因村子位于灵宝老城的背后而得名。

解姓的历史名人_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历史姓解的名人

后地村南有秦岭崤山为靠,地接灵宝老城;西邻函谷雄关;北与山西芮城县陌南镇隔河相望,两岸的枣林同气连枝;东连陕州区,同沐甘棠遗爱。后地村是黄河不断冲刷洗礼却温柔留下并小心呵护在怀抱中的一个丰饶静谧的港湾。

村子东西长3550米,南北宽4000米,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318至340米之间。村南以南埝与老城为界,村西、北、东三面黄河环绕而过,形成一个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半岛状台地。

村南部南埝与城墙岭之间,自西向东铺陈着一条宽阔平坦肥沃的耕作带,村民称之为“船底子”;城墙岭北东边是邢家庄,中间是传说武则天欲修建行宫的遗址,西边有传说中的李自成驯马场。村中部地势低坦,西、北、中三面均掩映在一望无际的枣园之中,是村民口中的“糟子”,也是村里商铺、饭店云集的商贸区。

村的北滩是万亩荷塘莲菜基地,东滩则是2500余亩的防护林。村子除了东西主干道外,正中向南是通往老城的大道,向北则有东西两条大路,再加上渡口和驿站,黄河生态廊道建成开通后,后地村的交通非常便利。驱车从后地经过,宛如穿过一步一景的画廊,景色十分美丽。

解姓的历史名人_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历史姓解的名人

今年61岁的村会计李群森做了20多年的村干部,他告诉我们,后地原来和老城是一个村,叫枣灵镇。

后地村约在明朝成村。现在村民中有21姓,大都是明末清初至新中国成立后从不同地方迁移而来。张姓、亢姓、樊姓从大王镇新店村、陕县(今陕州区)大营镇五原村、灵宝大王重王村、北村、大王镇南营、王和村以及大王镇北村、佛湾村迁来。明末清初从陕县秦家湾、清中期从山西芮城刘堡村迁来杨姓。

高姓是邢家庄老户。焦姓、姜姓、荀姓、李姓、解姓是分别从大王冯佐、山西芮城陌南大沟南村、山西洪洞县、南营南湾村、山西解州迁来。韩姓是民国后期从山西芮城迁来。薛、芦、党姓则是新中国成立后至1961年分别从尹庄镇车村、山西芮城、灵宝老城迁来。谢、赵、刘、郭、秦姓是新中国成立前迁来。另外还有朱姓人家。后地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地方。

解姓的历史名人_历史姓解的名人_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

新中国成立前的后地,是灵宝老城里有钱人的祖地。租种这些土地的佃户,以姓氏为单位沿河滩靠崖而居,靠当佃农、捕鱼、挖河炭为生,天长日久渐渐形成了东滩、西滩、中滩和邢家庄四个自然村。新中国成立后,这四个自然村组建成后地行政村(如图)。

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解姓的历史名人_历史姓解的名人

1957年修建三门峡黄河大坝,后地成了移民区。1956年至1979年,村人舍小家顾大家,含泪告别家园背井离乡向外移民。1956年春200余人外迁敦煌,1959年西滩200余人内迁至王和村。1960年春 400余名村民在老村旧址南2公里台地上枣树林里搭建简易住房。由于敦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影响,再加上故土难离、叶落归根的传统思想,后地移民出现过返乡潮。1970年村里安置敦煌回迁移民80余人分散在各组,1979年经过大队、公社多方协调,解决了土地问题,内迁王和的移民270口人迁回,成为村里的第八组,从而形成今天后地村的规制。

后地村因位居函谷关外、黄河古道边,有幸见证了不少历史风云。1901年(光绪27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由西安回京,在后地渡口停留;民国三年(1914年)后地大枣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赛会并获金奖;民国23年(1934年),后地村在邢家庄、中滩、东滩设立三家私塾;1942年(民国31年),国民政府在中滩陈家马房成立民国初小及后地小学;1949年之前,后地村为灵宝县城关镇第14堡,下设七个甲。

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历史姓解的名人_解姓的历史名人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邢家庄与后地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称后地村;1956年成立后地高级社;1958年改名为后地大队;1959年后地村与老城村合并;1961年后地村又与老城村分开,两村分别成立大队,恢复后地大队;1969年迁王河村的村民返回后地村;1980年第八组在滩涂地发展贵妃杏;1984年,后地大队改名为村民委员会;1993年后地村大面积种植枣树,人均两亩,恢复了古枣园面积,共栽种枣树5000余亩。同年试种莲藕,1996年莲藕规模2000余亩。

历史姓解的名人_解姓的历史名人_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

进入新世纪以来,2000年9月13日,后地大枣在山东乐陵县的红枣展评会上参赛, 60位专家评委认定后,在226个县市中后地大枣喜获金奖;2001年,后地村开发枣香游旅游项目;2002年,河南电视台对后地村农业结构调整做专题报道;2003年,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到村调研;2005年9月,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成玉来后地村调研;中央组织部长张全景到后地视察工作;

2007年后地村被三门峡市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荣誉称号;2008年8月,中央三台在后地拍摄黄河灵宝古枣林专题片;2009年6月,后地村被河南省政授予生态文明村称号;2012年,后地村的大枣获首届中国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优质产品奖;2013年,后地村被农村农业部命名为“生态文明示范村、全国“美丽乡村”第一批试点村;2016年,后地村被省农业厅、省农办、省文明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授予“河南省最美乡村”称号;2017年被评为“河南省首批康居示范村”;2020年,后地村成为中国第一摄影艺术村。

三、后地村的历史文化及传说

尽管后地新村是1979年才形成的,但后地这块地方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说。

解姓的历史名人_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历史姓解的名人

邢家庄是后地村的老土著,它位于城墙岭北村东。邢家庄发现有旧石器时期的人类遗址。据考证,最早的邢氏家族在此垦荒种地,种植枣树。到了明朝末期,由于战事频仍民不聊生,邢氏族人逐渐销声匿迹。如今的村民是清初从山西、陕县等地陆续至此安家居住的百姓。邢家庄曾有一座马王爷庙,供奉道教信仰中惩奸除恶、劫富济贫长着三只眼的马王爷。据资料记载,马王爷庙一间两跨,中间是马王爷塑像,东跨间有一通石碑,刻有邢家庄各大姓氏来历以及筹建庙宇的人员及时间。

庙座下有一拱涵洞,洞下是东滩人去往老城的必经之路。涵洞东西各有两块大方石,上面刻有“南展秦岭,北望黄流”的字样。民国中期马王爷庙是邢家庄私塾的教学点,1942年民国政府设立村初小时,由于邢家庄离村部较远,马王爷庙又被用作学校的教学点,由荀正寅老师执教。1964年庙宇被拆,马王爷庙唯留庙座下的涵洞和穿洞而过的大路。

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解姓的历史名人_历史姓解的名人

民间传说村西南,是武则天修建翠微宫的地方。当时女皇东游途中看到后地三面环水,群山环绕,枣树成林,景色宜人,打算在后地建立行宫,还规划好了在现在的“船底子”处自西向东开凿护城河,东西与黄河接通,引水绕城,形成岛国。在西滩高地建成马场,在“槽子”北边建造自西向东宽约15米的城墙,城墙以北现叫“后宫”的地方要建翠微宫。传说由于武则天在修建宫殿过程中在工地解手时被“尖草”所扎,心中不爽,后又得知此草名与“奸”同名,担心此地恐出奸臣,便觉晦气,便放弃了行宫建设,只留下半途而废的城墙岭、船底子、马场、后宫遗址。清代薛书常《灵宝县脉论》中也有“武则天爱灵宝槌打皇城”的句子。

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历史姓解的名人_解姓的历史名人

以前村子东北角有河神庙,无论河水再涨,河神庙总是安然无恙,遂成为行船船工和商客的庇护神。民国时期,在村子西、北、东部设有5座炮楼,村北4座,村东1座,以防日军入侵。后地西滩沿岸是黄河老城古渡和函谷驿站所在地,老城渡口民国属于灵宝船舶管理所,1984年灵宝县弘农渡船运社与黄河航运管理处合资建造了载重115吨的“兴灵号”渡船,1992年后渡口经营权归私人承包。老城渡口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具备民用水上交通、战时军用的功能,满足了两岸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往来需求和战备渡口的作用,曾是后地村一个时期的重要亮点。

后地的历史上,曾出现过荀望远、谢逢两位革命人物。1914年出生的荀望远是在灵宝师范学生时期就入党的党员,曾以教师身份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以笔为戈投身革命,多次身份暴露又多次成功化解,新中国成立后依然从教。谢逢生于1922年,1938年入党,1949年潼关解放后任太要区区长,在剿匪武装斗争中不甘落入敌手,英勇跳崖,壮烈牺牲。

人们不能忘记的还有后地村的老支部书记杨罗弟。杨罗弟是后地移到敦煌的移民后代,生在敦煌并在当地读完小学,后随家人返乡后一直在村里生活,干了近30年的村干部。正是由于他的移民经历,他对家乡更加热爱。后地村在他任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本人也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历史姓解的名人_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解姓的历史名人

四、鲁迅、曹靖华与灵宝大枣

鲁迅、曹靖华与后地大枣的一段佳话在灵宝家喻户晓。

卢氏籍著名翻译家、教育家、新文化运动先驱曹靖华,与鲁迅先生不仅是教学相长的师生,更是志同道合的朋友。1922年鲁迅先生在北京大学,李大钊介绍曹靖华去北京大学旁听,学习俄语和中国小说史略课,两人结下师生之谊;两人均参加了未名社;

1931年冬,曹靖华应鲁迅之邀在列宁格勒翻译苏联长篇小说《铁流》,两人有着传播、翻译苏联文学的共同使命。曹靖华回国后到上海去看望鲁迅,住在鲁迅家里,两人促膝长谈,过从甚密;之后曹靖华加入鲁迅创办的《译文》杂志社担任编辑;鲁迅先生曾应曹靖华之请为其父曹植甫先生撰写教泽碑文,被毛主席赞为是“以不朽之文,传不朽之人”;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时,曹靖华第一时间给许广平发唁函,联系朱自清等人和作协等社团,发起倡议联合举办鲁迅先生追悼会,之后还组织上海的朋友编撰《鲁迅全集》。

翻阅《鲁迅全集》发现,鲁迅一生的通信中,与曹靖华两人之间多达120封,两人亦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莫逆之交。

历史姓解的名人_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解姓的历史名人

1924年夏,鲁迅先生应西北大学邀请前往西安讲学,从北京坐火车到陕州后又坐船逆流而上到灵宝、潼关,最后坐汽车抵达临潼、西安。途经灵宝时,鲁迅先生看到后地黄河边一望无际的枣林里全是枣子硕果累累挂满枝头,由衷感叹:“灵宝号称桃林,今天来到这里,不见一棵桃树,却只见大枣累累。”

1936年曹靖华先生从卢氏老家步行到灵宝老城黄河渡口乘船前往开封时,写下了“顽猴探头树枝间,蟠桃哪有灵枣鲜”的诗句赞美灵宝大枣,并把“灵宝枣三升”邮寄给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品鉴到灵宝(后地)大枣后,写下 “灵宝大枣品质极佳,为南中所无法购得。”的好评。

鲁迅先生应该是爱枣的,他曾在文章中写下“我家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鲁迅先生与曹靖华先生这一番应和互答的赠枣情谊,不仅让他们亦师亦友的友谊传为佳话,也使灵宝大枣声名远播。

2022年8月11日,曹靖华先生之孙曹智、外孙曹明与中国作协原副主席陈建功等人又来到后地枣林,再次续怀两位先生的情谊。

解姓的历史名人_历史姓解的名人_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

五、大枣产业拉长了村民致富链条,文化赋能使后地魅力无穷

后地大枣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有“百年金奖”“百药之引”“百果之王”的美誉。当地有“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每日食仨枣,百岁不显老”的药食谚语。

大枣是后地村的传统支柱产业,由于黄河沙地土壤通气性好,枣树根系发达,使得后地大枣果大色艳,肉厚核小,味鲜香甜,药用、食用营养价值都高。后地大枣捏着软,吃着甜,挤扁了能复原,相传在古代曾是皇室贡品,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曾提到,用后地大枣枣泥点心作贡品,送进皇宫让皇帝及嫔妃们享用。当地还传说祖籍灵宝牧马塬的杨玉环,因食后地大枣而艳若桃李,国色天姿,深得唐玄宗宠爱,引得天下皆食。

解姓的历史名人_历史姓解的名人_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

后地村现有枣树7000余亩,15万棵,人均66棵,家家有枣树。后地村有着1300余年的栽植枣的历史,现在保留下来的最引入瞩目的2000多亩6000多棵古枣林。最年长的一棵“枣树王”,粗壮的枝干盘虬卧龙,树上挂满了红布条,村人俨然把枣树王当成能庇护村人的神灵。后地大枣亩产量2000斤左右,全村年产鲜枣1500余万斤,年收益1500万元左右,人均大枣收入超过6000元。

后地大枣1914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走向世界,2000年在全国枣类鉴评会上再次捧得金奖,2004年被国家确定为原产地域保护品种(地理标志产品),2005年后地村被评为中国名优红枣基地、无公害大枣标准化示范基地。

后地的枣叫囤囤枣,其特点是上下一般粗,个大核小肉厚后味香,历史上专门用做中药的“药引子”,至今在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灵宝后地的大枣依旧然声名显赫。广东人称后地大枣为“苹果枣”。 除此之外,后地还有“媳妇枣”、铃枣、明身枣等品种,传说明身枣跟住在黄河对岸山西芮城永乐宫的吕洞宾有关。

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历史姓解的名人_解姓的历史名人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新疆和田、陕北、河南新郑等品牌红枣的冲击,后地大枣效益锐减。为此,后地人又引进种植鲜食冬枣,加工蜜枣、蒸枣和薰枣,开发“灵枣缘·红枣茶”医养结合的枣茶,加工枣干、枣丝、枣蜜、枣泥、枣醋、枣酒、枣饮料等枣产品,文创园利用枣木开发串珠、摆件、用具等枣木加工产品。后地村人还充分发扬当地婚丧嫁娶中枣糕枣馍、“枣生贵子”等传统风俗的引申意义,每年3月举办枣林庙会,6月举办枣花节,9月首创开杆打枣仪式庆祝农民丰收节。每年进入九月,尤其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前后,是后地大枣的成熟季节,村里人山人海。

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解姓的历史名人_历史姓解的名人

另外,村里现有4家农家乐, 6户屋顶民宿。村里枣香苑的猪头宴名声在外,吸引着吃货食客频频造访。

后地村历史沧桑,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万亩滩涂风光旖旎,鱼肥水美;古枣林闻名遐迩,香溢四方;千亩百池荷塘似珍珠串串,竞相绽放;十里东河滩天鹅湾圣鸟游弋,展翅飞翔。这里不仅是枣乡旅游地,也是大天鹅越冬的理想场所,更是淳朴村民的幸福家园。

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历史姓解的名人_解姓的历史名人

村里除了大枣这项主打产业,还有千亩荷塘莲菜产业,杏园、桃园、葡萄、樱桃等小杂果种植业,奶牛、羊、鸡等养殖业,以及玉米、黄豆、芝麻、花生、绿豆、豇豆等规模较小的经济作物及种植业。村里建成有川塬古枣林观景台、古渡口休闲驿站、黄河文化研学基地和黄河文化摄影墙等第一批文化旅游设施,古枣林主题公园、枣乡民俗馆等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中。目前村里还有四个正在实施的投资项目:亲子乐园项目,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的实习基地,百亩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枣酒项目,日间照料中心村镇食堂。

解姓的历史名人_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历史姓解的名人

在乡村振兴、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建设中,后地村做了很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守护好古枣林文化,开发大枣系列产品,让古枣林焕发青春,让沉睡的资源变成村民增收的途径;用名人名言、家训家规等文化基因装点和充实乡村文化,引导文明乡风,实施文化强村;遵循“资源整合、村企联合、三产结合”的三产融合发展路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乡村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实施产业兴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倾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生态立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优势,努力使黄河岸边的后地村焕发出“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时代魅力。

后地村的特点十分明显:一是特殊的地域区位,适宜栽植大枣,枣业成就了这一方热土,富裕了当地农民;二是优美的生态环境招来了大天鹅来栖息越冬,后地成了游客的乐园;三是黄河生态保护政策、黄河廊道的开通,使后地成了旅游的乐土;四是摄影村的打造给后地融入了浓厚的文化色彩,成就了后地;五是大枣产业拉长了村民的致富链条,使后地村的发展后劲十足;六是大枣和白天鹅引来了无数文人墨客,众多的摄影家、诗人、书画名家、媒体人云集。

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历史姓解的名人_解姓的历史名人

这里有田园之美、枣林之美,这里有黄河之美、天鹅之美,这里有美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自古以来,后地文脉颇盛,深受文化人及文化工作者青睐。尤其是近年来到后地采风、创作的人络绎不绝,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和笔墨……

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历史姓解的名人_解姓的历史名人

2023年4月8日上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导何慧丽主导的弘农书院五院落户后地村,并举行了书院揭牌仪式暨弘农论坛,从而把乡村振兴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推向高峰。

名人姓解历史人物是谁_解姓的历史名人_历史姓解的名人

乌鲁木齐人、新疆日报记者梁旭娟,退休后,骑行大半个中国,途经后地时,租住小院“骑行驿站”

上一篇: 蚂蚁庄园12月20日答案: “才高八斗”最初是对哪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李白还是曹植?
下一篇: 文物认养的山西探索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