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业史》中的人物形象[内容摘要]作家笔下的人物很多,几乎包括了农村各个阶级和阶层的典型。这些众多人物把社会生活面铺展得很广。同时,作家又特别注意揭示各种人物的独特性格、独特命运形成的深远的社会历史根源,使每个人都有一部生活史。通过对人物的这种有深度的描写,读者就能理解他们在现实斗争中何以如此表现,并且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关键词]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创立家业人物形象‚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新事物,它的出生,是要经过同旧事物的严重斗争才能实现的。社会上一部分人,在一个时期内,是那样顽固地要走他们的老路。在另一个时期内,这些同样的人又可以改变态度表示赞成新事物。‛《创业史》正是通过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陕西渭原县黄堡区下堡乡一个小村落蛤蟆滩的生活演变,广阔地概括了我国土地改革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社会矛盾冲突,着重表现了在这场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的革命中人们的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农村各阶层众多普通劳动者的人物形象一、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类1、小说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类的主要代表人物——梁生宝。他有过逃荒讨饭的童年;熬长工在财东家马房睡觉的少年;躲抓壮丁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的青年时代,饱尝了与继父创家立业的艰辛。
这个庄稼人在共产党思想的沐浴下,他认识到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源泉,下定决心学习前代共产党人榜样,把他的一切热情、聪明、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党号召的事业中去。‚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情‘受苦’就是享乐。‛梁生宝是个朴实的庄稼人,他勇敢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成为一个积极、聪明、公道、能干的领袖人物。他谦逊、纯朴、老实、厚道、善于思考,从不以领导者自居,更不指手划脚、夸夸其谈,表面上甚至还有些面嫩口拙。但是,听党的话,热爱社会主义,富有牺牲精神,是他的最可宝贵的思想品质。为了理想,他忘记吃饭,忘记了瞌睡,对女性的温存淡漠,失掉吃苦的感觉,和家人闹翻,甚至生命也不值吝惜了。坚决走一条与继父完全相反的创立家业的道路。例如,在‚买稻种‛的途中,梁生宝为了节省互助组乡亲们的钱买多些好稻种,他不住宿、不下馆子,实实在在为大家办事,心中只装着互助组的事。看似大老粗的小伙子也有心细的一面,注意到渭河上游的地理环境与汤河不同,联想到相同的稻种是否能在不同地方茁壮成长。当工作上遇到难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依靠党的政策、党的指示办事,想想领导们说过的高觉悟的话。如,‚进山割竹‛‚组员退组‛以及‚吸收二流子白占魁入组‛都经过思想斗争,最后依据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说服互助组接收白占魁入组。
梁生宝互助组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团结、教育农民群众,取得了节节胜利。特别是‚新式秧田‛的增产工作获得大丰收,使党的总路线的意义在蛤蟆滩成了活生生的事实。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最终成立了全黄宝区的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灯塔农村生产合作社。但在爱情方面却束手无策,不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在爱情与事业之间他侧重于党交给他互助组的工作,竟给恋爱定个‚秋后‛再谈的期限。在爱情问题上相当拘谨,不够洒脱,没有一点成功的经验。小说创造这个农村新人形象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勇于进取、坚忍不拔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严于律己和注重求实的作风,吸引了许多读者。尤其是作者对陕西农民所特有的精神气质、行动方式、感情状态以至语言习惯的精细把握,更有助于他使这一形象保持着感人的魅力。2.影响梁生宝思想的新型三级领导人——杨书记、王佐民、卢明昌在小说中贯穿着指引梁生宝走社会主义正确道路,以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导师——县委副书记杨书记、区委书记王佐民书记和乡党支书杨书记‚高大、结实,留着很精神的小平头,脸上带着一种健康的粗糙,给人的印象好像是在旷野里长大的劳动人,不像是房子里长大的知识分子那么纤细、白净和文雅。
‛在人际关系上,没有以领导自居高高在上,在与下属、农民间的相处是那么融洽、那么和谐,体现同志间的最崇高、最纯洁的感情;在精神上和思想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行为准则;在工作上,认真研究学习《毛泽东选集》,联系毛主席的指导思想与生活实际开展最理想、最适合在迈向社会主义过度期的农村生产合作社的工作。他的理论与实际想结合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深深地影响着农村预备党员——梁生宝。王佐民和卢明昌都是在农村第一线工作的英明领导者。他们穿上毛呢料子衣服,还是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不会装腔作势,从农民的利益出发,实实在在为民办好事。在‚捉吸浆虫‛事件中王佐明主动要求去群众把吸浆虫当神敬的石峪乡。卢明昌对工作热心,对乡亲们很体贴、关心与照顾。在教育郭振山时没有直接批评而是很委婉地点明工作的利与害;对梁三为儿子进山砍竹子出‚事故‛而忧心忡忡的耐心开导。体现他的工作讲究方法与策略,在人际关系方面处理好同志间的关系,尊敬长者。3、一个被梁生宝行为感动的中农知识分子——韩培生韩培生是县委派到黄堡区重点互助组的农业技术员。他响应了县委杨书记用实践向农民推广新技术的号召,使受到鼓舞的他带着梦想与书生气来到蛤蟆滩。
初来乍到的他未了解当时农村各阶级的矛盾,天真地传授他的农业技术。在农村实地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不仅仅是向农民传授农业技术,还企图帮助落后中农思想进步。与此同时,也深深地被从未谋面的梁生宝感动,因为家人对梁生宝工作的支持以及伙伴们对梁生宝的信任,使这个中农出生的知识分子更加坚定跟着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他的‚扁蒲秧‛通过实践证明,出色地完成向农民推广新型育秧方法的任务。4、小说还塑造了在生活与工作中始终支持梁生宝的合作伙伴——冯有万、冯有万的苦难童年造成他那火药性子,心粗,不能细察人情世故,他对于不合理的事情,极端缺乏忍耐心。但,他绝对公正、嫉恶如仇、见公共事一马当先。思想上以梁生宝为榜样,以加入共产党为奋斗目标。任志光是个十七岁的小学毕业生,年纪小,身板瘦,但志气大。说话就像锤子打钉子一样,干脆、利爽。父亲临死前郑重地把他托付给梁生宝,要他做一个梁生宝似的的人。从此以后,他勇敢的担当起家庭重任,开始感觉到人生的严肃性,说话、做事,都学着成人的语气和派头,连走路也学成人的步伐。但年纪小的他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还不会委婉,心直口快,使事情适得高增福是沉默寡言的。他的苦日子一直熬到土地改革,人民政府发给他耕畜贷款,他买了牛,开始创立家业。
可不到一年,因妻子难产死后,使他能够用咬牙的沉默抵抗命运给他的一切打击。他既不诉苦,也不埋怨,过着一半男人一半女人的生活。但还有当乡人民代表继续积极地为贫雇农们奔跑的希望,在精神上支持着他。使他不管光景过得怎样凄惨,精神上总是像汤河岸上的白杨一样正直、白净。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无形中变成蛤蟆滩困难户的代表人物。他的互助组虽然失败了,但他毫不气馁,坚决不被富农姚士杰拉拢。重整旗鼓加入梁生宝的互助组,和梁生宝携手共创了灯塔农村生产合作社。二、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农村妇女形象小说中的农村妇女新形象代表——徐改霞徐改霞是蛤蟆滩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思想进步,工作能力较强的年轻女团员。解放前定了亲,解放后在政府贯彻婚姻法的声浪中大胆解除婚约。体现了 社会主义新农村妇女大胆破除陈规陋习的壮举,对自己的爱情婚姻主动出击。 但她的思想曾一度被郭振山左右迷失了方向,但一经发觉就不再迷信郭振山。 她是热心社会活动的人,对祖国工业化事业向往,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充满理想, 不甘愿当个庄稼院的好媳妇,最后她决定舍去心爱的人奔赴祖国工业化的战线。 三、走社会主义道路思想矛盾的人物形象 小说塑造走社会主义道路思想矛盾的人物代表——梁三老汉是小说中最为 成功的艺术形象。
在旧社会,这个老贫农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创立家业的辛酸史, 因而衷心拥护土改。土地改革后,曾梦想过,未来富裕中农的他要穿一套崭新 棉衣上黄堡街上,暖和暖和,体面体面!作为一个小生产者,他梦想是利用新 社会分给他的土地,用狠命的劳动真正地创立起个人的家业来,也做个郭世富 式的‚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所以,当社会生产方式要发生重大变革时,他一 时是难以相信也难以接受的。这是他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制观念的农民的保 守性所决定的,另一面,他又是个勤劳、朴实和善良的劳动者。他尽管怀疑、 反对儿子办互助组,甚至是拖儿子的后腿,但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关心着互助组 的命运。小说相当精彩地描写了这个矛盾着的双重性格,并着重表现了这个人 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最后不得不承认了自己儿子的道路是对的。 梁三老汉这样的曾经动摇于新旧两条道路之间的艺术形象,把一个农民在 告别私有制时思想性格的转变,及其心灵上经历的艰巨的、痛苦的斗争过程, 显示得如此完整、细腻、入木三分和震撼人心。 四、阻碍社会主义发展的阶级矛盾形象 小说塑造蛤蟆滩的‚三大能人‛郭振山、郭世富、姚士杰的形象各有特色。 郭振山的形象,具有深刻的警策意义。
他身为共产党员,却热衷于个人发 家致富,对互助组冷眼旁观,极力打击它的威信,成为互助合作的一块绊脚石。 他虽然精明强干,头脑灵活,但只顾个人私利,同党的要求背道而驰,这就使 他在群众中丧失了威信。小说通过他自己的言与行、他的言行与梁生宝的言行 的生动对比,把他的这种思想性格揭示得十分深刻、鲜明。 这个形象告诉人们:抱着个人主义动机在党内找出路,就要同党的方针路线形成尖锐的对立,这样的共产党员如不认真改造思想,任其发展下去,就会 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害,最终也会在政治上毁掉自己。 郭世富和姚士杰是小说描写的两个既有共同点又彼此区别得很清楚的反面 人物。在抗拒合作化潮流上,他们有一致性。然而社会地位的不同,又使他们 在动机和行为上带有各自的特点。富裕中农郭世富外善内奸,贪婪狡黠,精明 谨慎。他出于个人的发家狂,处处跟党的号召相对抗。姚士杰这个富农分子则 跟新社会有深刻的阶级仇恨,他表面‚老实‛、‚积极‛,内心阴险狠毒,诡计多 端,暗地进行破坏活动,表现了阶级敌人的反动本性。 都是些性格鲜明的人物。他们以相互不能取代的地位,组成了一个矛盾统一的形象世界,给作品带来了丰富的思想意蕴。 《创业史》是成功的。
就如‚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 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 小说《创业史》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梁生宝:合作化运动的带头人梁生宝,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 他小时讨过饭,长大熬过长工,解放前在荒山野岭当过‚地下农民‛,跟继父一 道饱尝了创家立业的辛酸,并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勤劳、朴实、坚韧不拔的劳动 者的优秀品质。这个年轻的预备党员,在党的教育下,一旦认识到私有制是万 恶之源,就决心走一条与父辈不同的创社会主义大业的道路。正当‚老资格‛ 的党员郭振山在革命的征途上退了坡的时候,他勇敢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 助合作道路的重担,成为一个积极、聪明、公道、能干的领袖人物。然而小说 并没有把他写成‚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角色‛。他谦逊、纯朴、老实、厚道、善 于思考,从不以领导者自居,更不指手划脚、夸夸其谈,表面上甚至还有些面 嫩口拙,爱情生活上更是缺少勇气和机智。但是,听党的话,热爱社会主义, 富有牺牲精神,是他的最可宝贵的思想品质。小说抓住他的性格中这一最主要 特点。着重描绘了他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坚实有力的行动。
互助组初期,当庄稼人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富裕中农郭世富时,他跑到郭县买回稻种,在互助组内 搞稻麦两熟。这件事比郭世富楼房架梁仪式更能牵动庄稼人的心,人们一下子 就把注意力集中到粮食增产措施上来了。此一举使郭世富深为不安,他想:‚没 想到让他小子跑到咱前头去了!‛‚活跃借贷‛时,富裕中农不愿再把粮食借给 困难户度春荒,连有能力的郭振山都束手无策了,他却组织人们进山割竹,解 决了困难户的粮食和互助组的肥料问题。显然这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然而正 是这些看起来似乎很‚平凡‛的行动,在蛤蟆滩庄稼人的心底掀起重重波澜, 使他们看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小说还通过‚买稻种的路上‛、‚和增 福夜谈‛等章节对梁生宝的内心世界作了深入细致的揭示,展现了他的崇高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