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董姓有多少人口

董姓有多少人口

董姓有多少人口明朝时期,董姓大约有42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5%,为明朝第五十五位大姓。

董姓有多少人口 董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三十九位姓氏,在华北、东北和西南比较有影响。当今董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48%,总人口大约在590余万。董姓的起源与演变:董姓的起源主要有两大支:董姓和姒姓。第一支出于董姓。颛项之子称,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昊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陆终的第二子惠连,亦名参胡,董姓。惠连氏族是一支擅长制草绳的部落,董便是能制绳索的蘱草,惠连氏族以董为图腾,惠连氏族活动于今太行山南侧。惠连之子飂叔安,飂叔安之子为帝舜豢养龙,龙即鳄鱼之谷名,蘱草制作的绳索是用来捆绑鳄鱼的。帝舜封飂叔安之子于董,称董父,氏称豢龙氏。董的古址在今山西万荣县南,是夏商时代的侯国。董国临近其父祖居地山西平陆的吴山,后采为晋国所并,子孙以国为氏。董姓董氏的历史至少有4000多年。第二支出自姒姓。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姒姓。禹后为夏王启,夏王启封其庶子于莘,今陕西合阳东南。辛、莘古代通用,其后有辛氏。进入西周,其后裔世代为周朝史官,辛甲是周武王的太史,至东周襄王时期有周大夫辛有,辛有之子到晋国任史官;自此以后,晋国有史官之职,并与籍氏一起监督晋典,封地在原董国故地,后裔遂以董为氏,成为晋国旧贵族十一姓之一。

姒姓董氏的历史有2600多年。外族基因的融入:第三支来自外族的改姓。自汉至唐,云贵地区的董姓已成为大姓,云贵地区的土著董姓后来逐渐同化为西南地区的汉族。据说早在先秦时期,董姓已经向西和向南移民,进入了甘川滇黔广大地区,与当地土著混居,董姓融人进当地的土著之中,成为土著诸姓之一。因此,我国的董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加入董姓群体中的西南、南方和北方外族主要发生的事件有:西汉初期的匈奴族、三国时吴国的山越族、晋朝时的氐族、南北朝北魏时的羌族、唐朝吐蕃人的董部落、五代后梁时羌人、宋朝时的高句丽人等均有董姓人融入汉人之中,清朝时满洲八旗姓董鄂氏、栋鄂氏、佟佳氏、珠赫勒氏等全体族人的改汉姓董。致使东北地区多董姓。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而成为当地的董姓汉族。历史上董姓的分布和迁移:先泰时期,董姓活动主要地区在山西、陕西、甘肃南部、河南地区。到了秦汉,董姓已北扩到河北,东挺达山东,南渡长江越南岭进入了广东,东南直抵江浙,西部移民四川。到两晋南北朝时,甘肃和四川的董姓已繁衍成为大姓,同时向西南的贵州和云南迁移。进入唐朝,董姓的人口重心开始在滇黔地区形成。宋朝时,董姓向东南地区大批移民,同时西南的董姓进一步得到发展。

清朝是东北董姓发育和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康熙时期董姓首次移民台湾。宋朝时期,董姓大约近4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9%,排在第三十四位。董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董姓总人口的2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河北、山东、河南,这四省的董姓大约占董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湖南、甘肃、安徽,这三省的董姓大约又集中了22%,全国形成了以赣皖湘、陇西、冀鲁豫为中心的董姓分布区。明朝时期,董姓大约有42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5%,为明朝第五十五位大姓。棠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董姓人口增长为负值,净减少了4万。明朝以前,董姓的主体一直在中原,宋元明时期北方连续不断的战争,使董姓人群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人口锐减。明朝时浙江为董姓第一大省,约占董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山东,这二省董姓大约占董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苏、河北、江西、安徽,这五省的董姓又集中了36%。宋元明600余年,董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在东南地区发展稳定,重新形成了江浙赣、鲁晋冀南北两块董姓人口聚集地区。当代董姓的分布和图谱:当代董姓的人口590万,排在全国第三十九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8%。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董姓人口由42万激增道590万,增长了约14倍之多,董姓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董姓人口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东、辽宁四省,大约占董姓总人口的38%。其次在云南、黑龙江、浙江、安徽、山西、四川、湖北、江苏、甘肃,这九省的董姓又占了39%。河南居住了董姓总人口的12%,为董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冀鲁豫、云川、东北三块董姓高密度聚居区。在600年期间,董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强劲回迁,向西的迁移表现很明显。董姓在人群中分布在云南大部、湖北北端、河南大部、冀京津鲁、山西南端、辽宁、黑吉大部、陕西中段、甘肃中南段,董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72%以上,其中中心地区的频率达2.8%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8.3%,居住了大约46%的董姓人群。在云南北端和东段、四川、重庆北部、广西大部、广东西部、海南、赣闽北部、湖南北和南两端、皖苏沪浙、湖北大部、河南东南、晋陕甘宁大部、青海东部、内蒙古大部、黑龙江北端、吉林西和东两端,董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36—0.72%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0%,居住了大约44%的董姓人群。

董姓的传统文化:郡望和堂号 董姓的郡望主要有济阴、陇西、代郡等。董姓的堂号除了与郡望同名外,还有直笔、良史、豢龙等。“直笔”和“良史”堂号均典出春秋时董狐。董狐是晋国的史官晋灵公无道,权臣赵盾屡谏不听,并欲杀赵盾,赵盾出逃,其族人赵穿杀晋灵公于桃园。赵盾返晋,董狐不畏权势,上书曰“赵盾弑君”。孔子称其为直书不讳的古代良史。楹联 重要的董姓楹联有以下五副:千秋良史;一代儒宗。千秋良史;百代儒臣。天人三策;兄弟五奇。读书行路;种杏成林。春风先入户;暇日偶窥园。家训格言 董必武,湖北黄安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家,为人忠厚老实,一生执著追求革命事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故董必武教育子女的首要原则是:“为人最紧要的是老实二字。”他认为只有这样,一个人在各方面才有建树。他对劳动与享福的看法值得年轻人认真学习,他指出:“社会上有一种很陈腐的,甚至很坏的旧观念就是鄙视劳动,认为不劳动而能生活,生活得比劳动者还好才算享福。革命了,必须纠正过来,我们应该以劳动而生活为光荣,除了疾病老弱不胜者外,不劳动就不得食。”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董姓历代名人235名,占总名人数的0.52%,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四十位;董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54%,排在第四十六位;董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43%,排在第五十二位;董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44%,排在第五十四位。

历史上著名的董姓人物有:春秋晋国史官董狐;秦末项羽麾下大将董翳;西汉哲学家兼经学家董仲舒;东汉洛阳令董宣;三国蜀名臣董允,医家董奉;北朝北魏外交家董琬;唐朝宰相董晋,琴家董庭兰;五代南唐画家董源;北宋金国戏曲作家董解元;明朝名将董邦政,画家董其昌;清朝文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共和国上将董其武,戏剧家董每戡,语言学家董同龢,甲骨学家董作宾,心脏病学家董承琅。董姓血型:董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3.1%,A型占28.6%,B型占29.3%,AB型占9%。

·END·

人物历史董姓名字_董姓的历史人物_董姓历史人物

上一篇: 项羽之死,完美主义者的悲剧:他的最终失败源于他太优秀
下一篇: 给小孩起名有什么技巧?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