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郭姓,一家发源,黄帝后裔,血脉相连,同根共祖,千秋承传,繁衍生息,人逾千万。正直刚毅,忠厚良善,九州八荒,皆有承传。太原郭氏,影响深远‚。先秦两汉,郭氏发端,祖居之地,河洛晋陕,魏晋之际,时有南迁,始居江浙,渐至闽粤,又至台湾,华夏大地,根脉流传。
郭姓名人,浩若星灿,声威远播,昭世懿范。禺虢郭国,郭姓本源。始祖郭哀,大禹御臣,俊杰郭隗,复兴幽燕,燕国大业,兴盛开端。名士八顾,先祖郭泰,出身贫贱。博学有才,擅长论议,风雅慷慨,士人仰慕,民众崇拜,德行导人,传扬百代。博雅郭璞,诗赋大才,注释典籍,流传千载。骁勇善战,名将郭淮,玄学大师,郭象有才。屡建奇功,多谋善战,征讨天下,郭嘉名显。为人和顺,器识知名,志虑忠纯,此皆良实,有我先祖,大名攸之。平定安史之乱,力挽狂澜,大唐安国,全赖郭子仪,维护国家有大功绩。郭忠恕,郭若虚,宋代画坛,大有开辟。郭守敬,多功绩,测子午,修水利,流传久,《授时历》。郭子兴,统义兵,反元朝,有奇功。郭嵩焘,眼界高,出海外,掀思潮。靖国军,有郭坚,反清廷,奇功建,护国护法,大名传。郭化若,贡献多,军事理论,有著作,郭小川,郭沫若,大诗人,名传世,郭立邦,即柏杨,著作多,思想广,如鲁迅,放光茫。郭伯雄,德才卓,为上将,郭兰英,歌唱家,《南泥湾》、《绣金匾》,声优美,长流传。郭庚茂,郭金龙,为官廉,有政声,郭声琨,郭德纲,郭富城,郭冬临,郭台铭,郭明义,郭晶晶,郭鹤年,郭敬明,或政要,或楷模,或富豪,或明星,有贤德,皆俊才,满世界,传大名④。
郭氏家族,代有封侯袭爵之人,分支繁衍极盛,郡望堂号极多,择其要者为:太原郡,冯翊郡,华阴郡,京兆郡,河内郡,广平郡,西平郡,中山郡,昌乐郡(即馆陶),颍川郡,敦煌郡;尊贤堂,太原堂,华阴堂,冯翊堂,汾阳堂⑤。
千秋承传,祖宗福泽,郭姓子孙,承天朝之宠,渥罔替簪缨,念祖德之贻,谋世传忠孝,虢国家声,汾阳世泽⑥,功勋世族,将相传芳,千秋祭祀鼎豆所在,万水逐远潆洄吾宗。郭氏宗裔遍寰宇,百代相继,懿范长昭,仁慈纯朴,得盛世之机,多谋善断,温厚善良,勤奋创业,自强不息,累叶繁盛,史表人伦;郭氏宗亲血脉连,千年传承,慎终追远,继往开来,善心处世,不畏险阻,弘祖宗之德,奋搏图报效,开拓进取,宏图大展,韶德硕勋。
注:郭姓为黄帝后裔。黄帝与四妃嫫母生有二子:苍林、禺阳。禺阳(也作禹阳,一说为黄帝之孙颛项之少子阳),也称禺虢,受封于任,古城在今河北任邱西北,后南移山东济宁东南。任氏族也是黄帝时代12个重要氏族之一,地处东临东夷族,禺虢是任氏族的首领,任姓之祖。禺虢的后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国,为侯伯,有郭哀,为大禹御,该郭国在今山东聊城西北一带,中山郭氏即出自古郭国。夏王御臣郭哀,其后裔夏臣郭支,是上古历史上最早的郭氏名人。商朝时,郭国降为子爵,郭支后裔商王之臣郭崇是其杰出的代表。历经夏商周三朝,春秋时公元前670年灭于齐,子孙遂以国为氏,后裔开创中山郭氏。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刘秀皇后郭圣通,以及曹魏文帝文德皇后郭女王,其族人皆显赫于当时,皆中山郭氏之族。唐代,郭正一为中山人,出仕武则天,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郭姓至少有4000年历史。郭姓人口,分布于全国,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14.1%)、山西(11.7%)、甘肃(11.6%),这四省郭姓大约占全国郭姓总人口的53%;其次分布于河北(8.1%)、山东(6.6%),这两省的郭姓又集中了15%。全国的郭姓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形成了川豫晋甘为中心的郭姓聚集区。
在近600年间,郭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西、向东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当代郭姓的人口已达1382万,是全国第十七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15%。从明朝至今约600年中郭姓人口由96万增到1382万,大约14倍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郭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15.6%)、河北(8.8%)、山东(7.8%)、湖北(7%)四省,大约占全国郭姓总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四川(6.9%)、广东(5.5%)、山西(4.7%)、辽宁(4.4%)、安徽(4.2%)、吉林(4.1%),江西(1%)七省的郭姓又集中了31%。河南为郭姓第一大省,占河南省总人口的2.1%。全国形成了华北、中原、东北三块郭姓聚集区。源自轩辕黄帝苗裔周王室宗支,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其叔虢仲于西虢(虢通“郭”),位封公爵,为西虢公。西虢地处陕西宝鸡东。东周平王东迁时,西虢东迁于今河南陕县东南,改称南虢,春秋时公元前655年灭于晋;留在原西虢者史称小虢,春秋时公元前687年为秦所灭,后裔以郭为氏。
又周武王封其叔虢叔后人公爵,成王时封土于今河南荥阳北,是为东虢公。公元前767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把东虢之地给予护驾东迁有功的郑国。东虢国后人虢序于是北迁山西以南的夏阳(又作“下阳”,今山西平陆)与陕虢一起共存,地望夏阳,不久至公元前658年灭于晋。虢灭之后,周定王又再封虢序后裔于山西太原北阳曲,为公爵,依王命转虢为郭,号称“郭公”,建立诸侯封国。其后虢序后裔分支迁到定襄(代北地区以南)及附近一带,其中一支因世代居住太原郡阳曲县,秦汉以来发展成为中华郭氏最大、最重要的支派和太原郡著名望族,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又发展成为太原郡名门士族。因魏晋以来,太原郭氏发展成为中华郭氏最大望族,其分支最广,后裔人数也最多,故而天下著名郭氏望族之中十分之七、八都出自太原阳曲,祖籍皆在太原阳曲(定襄、阳曲、静乐一代),所以有“天下郭氏出太原”一谚语来形容太原郭氏的兴旺发达。姬姓郭氏已有3000年的历史。
ƒ郭姓族人最初的发源地当是今天的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先秦两汉时期,郭姓族人繁衍之地仍以山西、陕西、河南为主。自西汉末以来,郭姓主要在太原、冯翊、颍川、华阴、京兆(今西安附近)、中山鼓城(今河北真定附近)、昌乐(今属河北省)、河东曲沃(今属山西省)、河内、广平、西平、河东闻喜、河南、敦煌等郡形成望族。其中,“太原郭氏”即形成于两汉时期,魏晋以来成为郭姓族人繁衍播迁的主要源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大量的中原人南迁南方,郭姓人也开始在浙江、江苏等地散居,南迁者尤以太原郭氏居多。隋唐时期,山西、山东以郭姓为第一大姓。这一时期,除战乱使得郭姓入居浙江、江苏、湖北等地外,还形成以华阴郭子仪为始祖的汾阳堂(太原郭氏分支,为堂号,非山西静乐)郭氏一族。后汾阳郭姓后裔嵩入闽成为福建郭姓始祖之一;从五代到宋元时期,随着金兵的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南下,迫使郭姓人再度南迁,由此,郭姓人遍布大江南北;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迁居台湾,郭姓人已是散布全国各地。
④郭姓名人众多影响深远,主要名人有:郭隗,系出中山郭氏,战国时代燕国大臣,为燕昭王招贤纳士出计献策,为燕国的兴起作出了贡献。郭泰(127~168),字林宗,太原界休(今山西介休)人。出身贫贱。博学有才,擅长论议,为士人所仰慕。与李膺等友善,是名士“八顾”之一,言能以德行导人。《后汉书》郭泰本传称其:“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郭林宗的籍贯,乃是太原之界休,而同其郡之士人,更是多见赏拔。郭璞:西晋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人,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博学多才。代表作为《游仙诗》,著有《江赋》等著作。并注释《尔雅》、《穆天子传》、《山海经》、《楚辞》等典籍,为后世注疏家所推重。郭威(904~954)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隆尧)人,后周太祖,后周开朝皇帝,五代时期后周王朝的建立者。郭象:西晋学者、玄学大师,所撰《庄子注》对后世影响很大。郭淮: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三国时曹魏名将,官至车骑将军、阳曲侯、雍州刺史,死后追赠大将军。其骁勇善战,有勇有谋在军事上曾一度打败诸葛亮、姜维。郭淮家族非常显赫,兄弟子侄为官者颇多。郭嘉:东汉丞相曹操的谋士。多谋善战,屡建谋功,随曹操北征乌丸,大显其名。郭攸之,字演长,汉末南阳人(今河南南阳)。出生于汉献帝即位初期。为人和顺,以器识才学知名于时。建兴二年(224)任黄门侍郎,后迁侍中。费祎、董允为侍中和侍郎,共为刘备、诸葛亮所赏识,后服侍后主刘禅(阿斗)。诸葛亮《前出师表》中称郭攸之及费祎、董允“此皆良实,志虑忠纯”。郭沔,今浙江省温州人,南宋时音乐家、琴家、浙派创始者。作《潇湘水云》、《泛沧浪》、《飞鸣吟》等曲。郭标:广东省中山人,近现代史上知名海外人士,澳大利亚华侨领袖。郭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华县)人,唐代军事家。在平息安史之乱,维护国家统一中功绩卓著。郭忠恕:河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宋著名画家、文字学家。著有《佩》三卷、《汗简》等。
郭若虚:北宋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著名书画评论家,所著《图画见闻志》集中体现了他在绘画上的主张及见解。郭守敬:顺德邢台(今河北省邢台)人,元朝著名文学家、水利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主持测定了子午线,兴修了大运河,编制了《授时历》,施行达360年,为中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郭子兴:元代定远(今属安徽省)人,为元末起义军中江淮地区首领,后被朱元璋追封为滁阳王。郭亮生:清代常宁(今属湖南省)人。自幼研习岐黄医术,医术精湛,著有《豆麻心经》一书。郭嵩焘:清代湖南湘阴人,为中国第一位驻英大使,曾任广东巡抚、兵部侍郎等职。
郭坚,原名郭振军,字方刚,祖籍河南省卢氏县陶湾镇(今河南省栾川县陶湾镇),1887年生于陕西蒲城县东南乡郭家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辛亥革命时星夜驰赴省城,投身秦陇复汉军参加战斗,为推翻清王朝在陕西的统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辛亥起义成功后,郭为表达自己的革命志向改名为坚。1908年震动全省的“蒲案”之后,郭坚的思想深受刺激,他认识到:坐而学,不如起而行。此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从事实际的、有益于革命事业的秘密社会活动。开始有意识地和具有进步思想的人士如常铭卿、张斌、张东白等结交,并虚心向他们学习求教。同时又和地方有一定社会势力的“哥老会”首领人物及社会上行侠仗义的“刀客”暗中联络,在蒲城、澄城、大荔一带,逐渐发展形成一股颇有社会影响的潜在势力。1911年10月,西安起义时,学生郭方刚勇猛异常,一人挽机关枪攻破了北城门楼,为推翻清王朝在陕西的统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革命胜利后,在清军分东西两路进攻陕西时,郭坚和耿直在大荔募集“刀客”和农民组成了“冯翊军”在陕东迎击清军,后在甘肃清军犯陕时,郭又率部驰援,败敌于淳化通神沟。共和告成后,“冯翊军”被改编为巡缉营,郭任营长,驻防白水、大荔、蒲城等地,隶属于陈树藩的陕西陆军第二混成旅。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兴起。郭坚、耿直根据孙中山的指示,联合白水地方武装高峻等人,于1916年3月24日在白水起义,树西北护国军义旗,通电讨袁逐陆,向蒲城进兵。不久,全国讨袁护国运动进入高潮,陈树藩迫于形势,也在三原宣布独立,就任陕西护国军总司令,并以俘获的陆建章之子陆承武为人质,迫使陆建章离陕,继而向袁世凯称臣,夺得了陕西督军的高位。陈将逐陆战争中的各股力量,分别授以官禄,为己所用。郭坚、耿直所部编为陕西游击军,下设六个步兵营和一个骑兵营,以郭坚为统领驻西安,耿直为副统领驻军凤翔。1917年7月张勋复辟,引起全国公愤。当时会议决定,三路进兵,师名“讨逆”。以陕西警备军统领郭坚任讨逆军总司令,从北路渡河;王飞虎为讨逆军中路司令,由大庆关渡河;中北两路,均假道山西。以胡景翼为讨逆军南路司令,出潼关,假道河南,分途赴京。郭坚奉命出师后,陈树藩玩弄手段,电告晋督阎锡山“过河陕军,全是变兵,请念邻邦之谊,费神剿除”,欲借晋军消灭郭坚。郭坚率部入晋,即遭重兵堵截,而陈则派胡景翼和王飞虎布兵黄河西岸,断郭归路。郭部被前后夹击,几乎全军覆没,随军参赞、著名民党人士宋向辰、樊灵山壮烈牺牲,郭坚仅带50人败回陕西。
1917年8月,孙中山先生号召发起反对北洋军阀的护法运动。郭坚与高峻、耿直相约,先由高峻在白水起义,吸引省城军队东调,再由耿直在西安发难,郭为外援,试图一举除陈,响应护法。农历10月29日,郭率兵由凤翔驰援西安,与西安发难失败撤出的耿直会合于户县,随即将部队开往周至,召开官佐会议,宣布成立陕西靖国军,首举陕西靖国护法大旗。郭、耿分任正副总司令,刘锡麟任总指挥,并把所有驻在西路各县的“警备军”部队一律改用靖国军番号。三军白水会师后,经研究,重新正式宣布遵从孙中山大元帅的命令,成立陕西靖国军,司令郭坚,副司令高峻,参谋长耿直。通电全国,并上报广州大元帅府,正式举起了靖国军的革命旗号,与孙中山领导的南方革命政府遥相呼应,成为一体。1918年8月8日,于右任、张钫通电全国,分别就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和副总司令,统一了靖国军编制,郭坚任第一路军司令,任务是经略西路,广东军政府曾授予郭坚陆军少将衔。其后,郭坚指挥所部先后攻克乾县、武功、扶风、岐山等地,西路各县,多被郭部占领。11月6日,郭坚设司令部于凤翔县署,西部各县局势大定。同月,北京政府以奉系师长许兰洲为援陕总司令,指挥甘、川、晋军等入陕“围剿”陕西靖国军。
郭坚和云南靖国军第八军叶荃部合力抵御许兰洲于武功、扶风之间的杏林镇,相持两个多月后,退守凤翔。又被围困数月,交通阻隔,城内弹尽粮绝,军民交困。郭以血战连年,强将多殒,力竭势蹙,乃与张钫、樊钟秀会商,决定“联许倒陈”,与许兰洲局部议和,靖国军一、二路接受改编。由于郭坚名声大,有雄才大略,其幕中多杰士豪侠,以义气相合投到他的旗帜下,这样他队伍的成份由原来的陕西警备军为主、加之地方武装、军纪素质及战斗力较好的一支武装部队,逐渐变的庞杂起来,滋扰百姓等目无法纪行为屡有发生,坚名遂为所累。1921年8月13日,郭坚被邀入省城西安议事,为冯玉祥诱杀。陕西靖国军义旗为郭坚首举,因郭坚率部能征善战,百折不挠,是靖国军中一支劲旅,因而使陕西靖国军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由于郭坚被杀,靖国军亦从此一蹶不振,逐步走向衰亡。纵观郭坚一生,远慕孙中山之革命,近愤陈树藩之祸陕,树立靖国军之旗帜,据凤翔形势富庶之地,纵横渭河南北及关中全部地区,电掣雷轰,骁勇绝伦。正义之处,颇为进步人士所推崇。作为最早举起陕西靖国军旗帜的郭坚,转战关中大地,致力于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斗争,虽然壮志未酬身先亡,但他的英名与功勋,将永远铭记在陕西靖国军的辉煌历史上。
郭化若,又名郭俊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军事学家。曾任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1955年授中将衔,是位集诗人、学者与书法家于一身的将军,是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权威。郭小川,河北省丰宁人,现代诗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秘书长、《人民日报》特约记者。郭鹤年,福建省福州人,生于柔佛邦新山市,马来西亚华人企业家,有“亚洲糖王”之称。曾被推选为亚洲十大富豪之一。郭松龄(1883~1925),辽宁省沈阳人,奉军著名将领,张学良的良师益友。郭继枚(1893-1911),广东省增城县福和都(今福和镇)官塘村人,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务边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为纪念烈士,后在增城市(今广州市增城区)荔城镇命名了一条继枚路,在其乡修建一间继枚小学。柏杨,原名郭定生,后来改名为郭立邦,最后又自己改名叫郭衣洞。人文大师,自称是“野生动物”。被两岸三地的人熟知,著名作家。他的言论和书籍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争议。代表作《中国人史纲》。郭沫若(1892-1978),四川省乐山县观峨乡沙湾镇人。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还是国家领导人和社会活动家。郭伯雄(1942.7-——),陕西省礼泉县人。2003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晋升中将军衔,1999年晋升上将军衔。郭兰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1982年告别舞台,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1989年荣获首届金唱片奖。她演唱的代表性曲目有《妇女自由歌》、《王大妈要和平》、《翻身道情》、《南泥湾》、《绣金匾》以及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歌剧《刘胡兰》中的《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等。郭声琨,1954年10月生,江西兴国人,2007年11月-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是中共十六、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郭庚茂,河南省委书记;郭金龙,北京市市长;郭德纲,著名表演艺术家;郭冬临,著名表演艺术家;郭富城,世界著名歌星;郭敬明,著名作家;郭晶晶,著名运动员奥运会跳水冠军获得者;郭台铭,超级大富豪,富士康集团董事长;郭明义,学习雷锋标兵全国道德模范人物;等等。
⑤郭姓郡望堂号主要有:太原郡:战国时秦置郡。汉初郭亭,战国末赵国晋阳人,秦末以连敖从起单父,属汉王,以战功封阿陵侯(阿陵县属涿郡)。亭玄孙孟儒,西汉左冯翊。又有东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太原阳曲,生緼,雁门郡太守。緼生淮、配、镇、亮。郭淮,魏雍州刺史、大将军、阳曲侯。镇生奕。配,城阳太守,其婿有裴秀、贾充。镇,魏谒者仆射、昌平侯。西晋郭琦,武帝时名人。郭敬,太原邬人,后赵襄阳监军。郭殷,仕后赵累官至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郭敖,仕后赵,官至尚书左仆射。郭庆,仕于前秦苻坚时期,以前秦游击将军屡立战功,后升任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刺史,封襄城侯。晋末郭澄之,官封南康相、南封侯。郭昶之,江州刺史。魏大将军淮弟郭亮,亮七代孙郭祚,北魏尚书左仆射、侍中、并州大中正、东光文贞公。曾孙士谦、士伦。士谦玄孙由为驸马。士伦,唐仓部员外、深州刺史。曾孙珍,桂州都督。
冯翊郡:三国时改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开基始祖为西汉左冯翊郭孟儒,汉郭亭玄孙。郭虔,字君贤,池阳人,顺帝朝司空。郭典,汉末巨鹿郡太守。郭凯,汉末弈者。郭辩,前秦西戎主簿。郭质,前秦冯翊太守、平东将军。郭抱,后凉吕光佐将。郭抚,后秦司隶校尉。郭高,后秦教授。郭均,隋兵部尚书。曹魏雍州刺史郭淮之孙郭正,因官冯翊,亦居。太原阳曲郭氏裔孙郭彦,冯翊人,北周兵部尚书。郭彦孙郭福始,唐绥州刺史。唐光禄少卿郭仁助,冯翊人,生茂玮,玮生崇礼、崇默、崇嗣。崇礼济州刺史,生震、观、豫。震左司员外郎,观拾遗。豫生图,图生降。降鸿胪卿,生同知、同节。崇默,襄州刺史,生恒。崇嗣生损,库部员外郎。
华阴郡:唐玄宗年间置。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隋大将军、蒲城公郭荣,先世太原人,后居华州,生福善,唐兵部侍郎。荣弟弘道,同州刺史,郜国公。郭荣生敬君(善),弘道生广敬。广敬,左威卫大将军、礼部尚书、郜国公。广敬生依仁,沁州刺史。郭子仪云其祖先:“荣父叔进之后。”进曾孙通(进子履球,进孙昶),美原尉。通生敬之,天宝中历任渭、吉、绥、寿四州刺史。郭敬之生郭子秀、郭子仪、郭幼明等11子。华阴郡汾阳堂郭氏:此支郭氏为华阴郭氏分支,开基始祖为郭子仪。以太原为故郡望,以华阴为新郡望,以汾阳为堂号。(《元和姓纂》多误,特此改正)
京兆郡:即为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开基祖为西魏右仆射、侍中郭嵩(崇),太原晋阳人,魏大将军郭淮八代孙。嵩生衍,隋左卫大将军,洪州刺史。衍生斌、嗣本、俭。斌为隋武强公,生依宗。宗生袭庆、袭业。业生味丘,申州刺史。丘生液,驸马都尉。液生由峋。袭庆台州刺史,生味先、味贤。味先生景华。味贤生雄、儒华。雄吏部郎中,儒华校书郎。嗣本司农卿,生绍宗、齐宗。绍宗徐州刺史,齐宗司农郎中、怀州刺史。曾孙求,商州刺史。俭生敬宗、肃宗。敬宗濮州刺史,曾孙南金,硖州刺史。肃宗孙涣,荣州刺史。生佐殷、曙。殷,剑州刺史;曙,殿中御史。肃宗少子袭承左拾遗。又有唐朝工部郎中郭虚巳,太原人,工部尚书、剑南节度使兼御史大夫。虚己生恕、弼、彦、枢。恕少府少监,彦锦州刺史,枢京兆兵曹、右骁卫将军。又,齐州历城人北庭都护郭虔瓘,其先亦太原阳曲人。虚己、虔瓘,皆居京兆。
河内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省武陟西南)。西晋将军郭默之族。
广平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省鸡泽东南)。中山郭氏分支。
西平郡:治所在西都县(今青海省西宁市),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开基始祖为西汉阿陵侯郭亭玄孙郭友。郭友于汉昭帝时自太原定襄(汉名阳曲)徙居陇西。其后,汉朝将陇西郡西都诸县划出分置西平郡,郭友后裔在当时又成为西平郡名门望族。曹魏明元郭皇后,西平郡人。参见唐张说《郭知运碑》。
中山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省定州)。中山郭氏为古郭国后裔。夏有郭哀,大禹御。商有郭崇。战国年间,郭隗仕燕,有名当时。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刘秀皇后郭圣通,以及曹魏文帝文德皇后郭女王,其族人皆显赫于当时,皆中山郭氏分支。唐中书侍郎、平章事、颖川男郭正一,定州(中山郡)鼓城人,生忠,通事舍人。
昌乐郡(即馆陶):汉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载: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緼,緼生配、镇。镇,昌平侯。唐张说《郭元振行状》记载:“公名震,字元振,其先本太原阳曲(今太原市阳曲县)人也。”后裔有唐齐州刺史郭庆善,生郭震,字元振,兵部尚书、同平章事、代国公。生晟,鸿胪卿、左骁卫将军。生箴,膳部员外郎。
秀容郡:治所在今太原北部定襄县。北魏、东魏、北齐之时,阳曲、定襄属秀容郡。
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西汉郭忠,以战功封成安侯,代居颍川。东汉郭躬,颍川阳翟人,法家。躬裔孙郭镇,汉尚书令。躬裔孙郭禧,汉太尉。禧子郭鸿,汉司隶校尉、城安乡侯。郭嘉、郭图皆汉末名士。北齐黄门侍郎郭育,生处范,诸城丞。处范生待举,唐武后执政时官至平章事。生泰方,泰初。泰方生润、纳。润,起居舍人;纳,为给事中,陈留采访使。生贲、谟、霸。又,唐郭孝恪,颍川阳翟人,以平定安西,加封阳翟郡公、安西都护、西州刺史。孝恪生待封,左卫将军、宋州刺史。
敦煌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唐左武卫大将军、陇右节度大使郭知运,祖籍太原阳曲,封太原郡开国公。生英杰、英乂、英协等。英乂,唐代宗时剑南节度使,广德元年封定襄(阳曲)郡王。此支郭氏原为西平郭氏分支,而西平郭氏又为太原郭氏分支。
尊贤堂:战国时燕昭王招贤,郭隗对他说:“你如招贤,先从我开始。你把我当贤人尊重,比我贤的人就会找你来了。”于是昭王给他建了宫室曰金台,并敬郭如老师,后来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纷纷归附燕国,燕国于是强大起来。郭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太原堂”、“华阴堂”、“冯翊堂”、“汾阳堂”等。
⑥汾阳世泽,源出部分郭姓是春秋周王室的后裔。周武王封叔叔姬仲在西虢;周文王季弟虢叔封在东虢,历、宣之时姬仲后裔迁封陕虢,故今陕地有北虢、东虢、西虢。郭、虢古代同音通用,子孙便称为郭氏,其后,郭氏代有封侯袭爵者。分支繁衍极盛。故郭姓的郡望有五处:即太原、河南、颍川、东郡、冯翊。至唐代,郭姓出了个威名盖世的大将军郭子仪,他统帅大军,英勇善战、历时三载,征战无数,终于平定了安史之乱,使唐朝转危为安,国威大振,为其后唐室中兴立下了旷世功勋。唐王加封其为“代国公”、“汾阳郡王”,唐德宗尊其为“尚父”。此时的郭氏可谓名冠一时,声振朝野,郭氏的兴盛亦如日中天。为纪念这位荣耀的显祖,郭氏取堂号为汾阳堂。对郭子仪的功勋,历代名人多有赞誉(如宋代范仲淹欧阳修、寇准、明代解缙等)。范仲淹有诗一首,曰:令公名望寇肖何,葛亮储勋汝更多。心服边戎都将相,身扶国祚宰山河。钧衡自秉分轻重,鼎鼐端居本让和。图像凌烟为第一,名镌金石永难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