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民俗风物,体验乡愁记忆。
管姓来源与历史上的管蔡之乱
管姓,据《通志氏族略》《中国姓氏起源》载:公元前1048年,周文王(名姬昌)与儿子周武王(姬发),虽然灭掉殷商夺取了政权,但殷商纣王儿子武庚还在,并有一定数量的军队。周武王听从三弟周公(姬旦)的建议,对殷商残存势力一是实行安抚政策,减少战争对百姓带来的痛苦,承诺只要武庚不作乱,可以统治一部分地区。这个举动既安抚了殷商遗老遗少,又减轻了周武王军事压力。二是建立“三监”。就是周武王派弟叔鲜去河南建立管国(现河南郑州),叔度去蔡国,叔处去霍国。他们主要任务是监视武庚的势力及东边诸侯国,这就是历史上周武王设置的“三监”事件。
叔鲜统治的管国是周朝一个大诸侯国,地位非比寻常。据《逸周书大臣》云:“惟十有三祀,王在管,管叔自作殷之监,东隅之侯咸受赐于王,王乃旅之,以上东隅。”也就是说,周武王通过管叔监控,实现对东方诸侯的控制。说明管叔鲜是王宦兼地方诸侯双重身份,直接听命周王,享有控制东方大权。周武王死后,公元前1042年周武王儿子成王即位。成王年幼由叔父(姬旦)辅政。这时管叔鲜见大权旁落,便与蔡叔度一起勾结殷商武庚残存势力起兵叛乱夺权。周公姬旦拥成王率军东征,经四年战争,打败叛军。武庚、管叔鲜被杀。蔡叔度流放边疆,最后客死他乡。这就是历史上西周时期管蔡叛乱事件。叛乱平定后,管、蔡的子孙风移云散,到异地去栖身。当时齐鲁富庶,多数子孙迁山东,亦有南迁安徽、江苏北部、河南东部一带。西周时期,山东西北部有个“平原郡”。现在蕲春管氏宗谱祖牌上写有“平昌郡”可能是由平原郡演变而来。鉴于以上所述,管姓原是姬姓,周文王儿子管叔鲜是管氏一世祖。可是,在管姓族谱上,却一直称三百年后的管仲为鼻祖,这是为什么呢?
蓝政治家管仲与管氏繁荣
管仲名夷吾,字仲,谥号敬,故称管敬仲,今安徽颖上县人。大约生于公元前723年,卒于公元前645年。据管氏族谱记载,他是姬姓后代,是周天子后裔,其父管严是齐国大夫。春秋时期,中国大地上有许多诸侯国。各诸侯国都想称霸统一天下。当时齐国齐桓公听大臣鲍叔牙的话,拜管仲为相。初次见面,齐桓公把自己所见朝政腐败、为国为民而忧虑的事问计于管仲。管仲不加思索地对齐桓公说:从前我们先王周昭王、周穆王,效法文王和武王,取得了成功。现在你要集合德高望重的社会贤才;考察人民当中表现好的,树立为典型,大张旗鼓地表彰,作为他人学习效法的榜样;用赏赐的办法,劝勉鼓励好人;惩处坏人,要用刑罚的方法,本末并重;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工商业。只有这样,国家就一定能治理好。齐恒公从管仲讲的这些话中,知道他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给以重用,进行改革,使齐国在公元前650年称霸天下。
历史上管叔鲜因叛乱被杀,身败名裂。而管仲因辅主而名扬天下。管氏后裔以管仲为荣,原来一些隐姓埋名逃难的管氏后裔也都亮明身世,使管氏家族繁衍壮大,故管氏家族称管仲为鼻祖。
管氏自春秋后,人口渐增。由于战乱,逐步南迁。其中有管仲六十一世孙管重和于元朝至正十七年(1357年)由江苏常州郡(今常州市武进县)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场,成为如东县掘港场宾山管氏始祖。管一进,宋朝迁苏州,为苏州管氏始祖。管文正是管一进的五世孙,又迁江苏吴县为吴县始祖。管思舜在北宋时随先祖从浙江迁往江苏溧阳为溧阳管氏始祖。管炬居江苏丹阳为丹阳始祖。管葵居浙江齐川为齐川始祖。管氏宗谱载,齐鲁有管仲后裔,秦陇有管纯后裔,湖湘有管修后裔,辽东有管宁后裔。南北朝时有管氏隐居江南。明初,管氏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姓氏之一,分迁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天津、江苏、安徽等地。《明清进士题名碑录》载:明清之时管氏进士及第者55人。其中35位是江苏、江西、浙江人。说明管姓在这三个地区人口甚多,分布较广。而湖北2名、云南1名,山东莒县5名,高密2名,陕西2名,还有在明清时期渡海赴台,以及侨居海外者。如今管氏家族在全国分布甚广,以山东、江苏两省居多。在云南德宏傣族自治州,管姓也有一个庞大家族。管氏在中国姓氏排列于140位,人口约144万余,约占全国人口的万分之九。
在浩瀚历史长河中,管氏家族涌现出许多名人。其中春秋时叱咤风云的管仲;三国时著名学者管宁;隋末驰骋疆场的农民义军领袖管崇;北宋著名诗人管师复;宋朝吏部尚书管师仁;元代女画家管道升;明朝廉洁官吏管时敏;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管珍、管声、管廷祚。现代作家管谟业,他的代表作有《红高粱》、《秋千架》。
蕲春管氏来源与发展
迁蕲始祖管氏子才公、夫人冯老安人,生有二子,德明、德富。原籍江西省南康府星子县板桥塆(现九江市星子县),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年)宦游至蕲,观圆峰山风景秀丽,便占一卦择其吉而居之。子才公有兄弟三人,子才公为长。少年饱读诗书,有谋略,成年后入仕途,官至承直郎。来蕲后,于明朝洪武四年(1371)承报当时蕲春县永福乡一图里长(相当于现在的镇长),管姓才开始立户注册。其官职俸禄正米八百余担。寿终择寝于风景如画的圆峰山腹地螃蟹地。此处松柏青翠,野花清香四溢,山下蟹子地湖堰相连,道路四通八达,是理想的风水胜地。管氏七修宗谱时(1991年)其碑重竖,又于2003年管氏宗谱本修续编时,对祖墓进行修缮扩建,并修建八角亭小陵园。立石碑,碑文曰“迁蕲始祖子才大人冯老安人之墓”,令人肃然。而迁蕲以来,子孙繁衍,瓜瓞延绵,步仕途、登科第者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蕲春管姓人中至今流传两件事:一是民间流传着“王半夜、管鸡啼、肖大亮”的说法。说的是元末明初的一次人口大迁徙。蕲春县南边紧靠长江,有丘陵山岗、湖泊沼泽,人烟稀少,所以从江西迁来的移民,是谁先到圈地就是谁的生存地盘。传说王姓人是半夜到的,人和牲口劳累奔波了一天,就在山岗路口边搭棚住宿。管姓人到时是鸡已开啼,人也困了,但见天快亮了,干脆去东边插标圈地。于是管姓人将现在的管窑镇附近红旗岗、楼岗、胡岗等十余平方公里全部插标占为已有。见王姓人在路边搭棚子就没有过去(王姓人向西边康桥、茅山圈地)。肖姓人天亮才到,见地已经被别人占了。就换到别地去了。后来管姓人为了让标记不毁,每隔一段就种一片柿子树,所以管窑的柿子树也有数百年历史,成为我县一大特产。柿子上市时远销黄石、九江、武穴等地。此外,管姓先祖还创建了管窑地名。管窑镇自古叫岚头矶,后来明洪武二年,管姓人先建一座陶瓷窑。因管氏从江西迁移过来,江西景德镇陶瓷历史悠久,且是官窑,艺术精湛。制陶技术被管氏先人带到蕲春不到二年就建起了龙窑。后来李姓、蔡姓相继学管窑技术建了窑炉。陶业便在蕲春发展起来了。后来,因行政机构设在管窑,人们把岚头矶改叫管窑。管窑陶瓷明清时期一直都很兴旺,还大量出口日本、越南、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解放后,管志斌先生刻苦钻研,使古老陶艺焕发青春。他革新配料、成型工艺、攻克难题,多项成果获奖,成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被省、地(市)、县聘为陶器美术协会理事。
迁蕲管氏家族籍住江西时是否修谱,未发现。只在我县始修宗谱中记载子才公来蕲定居后,发展至四世时,将在原籍的二弟子胜四世孙梓六祖迁蕲。三弟仍留原籍。自子才公迁蕲至始修宗谱已有三百余年。子孙发展到十七世前,各房没有完整的家谱,只有各自己载的支谱。由于战事不断,兵匪流患,各房支谱均有遗失。至乾隆年间,管氏家族辉煌。由十二世孙管宗典、管宗黄、管宗楷、管宗桓等主持,开始修订迁蕲始祖宗谱。时因年代久远,已有十世不在人间,因此定稿前十世不计派序,一世祖为子(如才子公);二世祖为双人旁(如德富公);三世祖为单人旁(如仲权公);四世祖为木字旁(如梓堂公);五世祖为三点水(如澳祖公);六世祖为永(如永锭公);七世祖为王旁或斜王旁(如玮祖公);八世祖为文(如文才公);九世祖为廷(如廷青公);十世祖为登(如登谏公)。从第十一世(隆)起开始计序,当时的长辈与下辈已有七世之差了。通过三次修改,上报奉政大夫知蕲州事蒋家年撰写谱序才得以定稿。并按当时的人丁数量及经济财力和便于分薄装订情况,从第三世至第七世,人口最多的列为房头,分为长房(栻堂)、钊祖房、銮二房、斐祖房、七祖房、八祖房、九祖房、梓六房。斐祖房人丁最多,又分为才祖房和俨祖房。七世祖一部分于康熙年间东迁至漕河三马河燕楼塆居住。八祖房于十一世孙康熙年间东迁至三马河雨松庵山下定居。该塆取名叫管八房塆。七祖房和八祖房东迁人口现已发展到二千多男丁。并择字六十八,编成五言律诗,定了派序,这样辈份就不会混乱。其内容如下:
隆宗必时锡,传宜世泽长,
志和家道正,立信人知良,
均国方欣泰,维新定耀光,
克宏先代业,有本自荣昌,
礼乐经伦远,诗书甲第芳,
开基期裕大,绍德守平康。
编七修宗谱时,经族人讨论通过,将“均国方欣泰”改成“均国方全泰”,“绍德守平康”改成“绍德永辉煌”。蕲春管氏家族从始修宗谱至今已八次,第一次(道光二十四年)时长47年;第四次是1880年(光绪六年),时长36年;第五次是1904年(光绪三十四年),时长24年;第六次是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时长41年;第七次是1991年,时长46年,第八次是2003年,时长12年。第八次修编是在七次的基础上整改的,抛掉传统的苏式直书编制法,改为新式的横书左阅法。字迹清晰,每丁插有编号,不错乱,不重复,查找方便。并配有电子版光盘,便于电脑上传阅。
管氏家族前辈为教育后裔成为国家和社会有用人才,与他姓和睦相处,特制订家训十四条和家规十策。家训十四条内容是:培植坟墓,慎重丧事,兴立义学,创办义仓,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和谐夫妻,交好朋友,崇尚节俭,勤务生理,急纳粮税,严戒嫖赌,息止争讼,怜恤孤寡。
家规十策内容是:祭祀为一家大事;义学之设;义仓之立;父兄为子弟典型;子弟以孝悌为务;夫妇为人伦之首;婚姻宜择忠厚人家;邻里宜和;族谱分发;家规既立。
这些家规家训有许多到现在仍然适用,可见管氏先人教育后裔子孙之良苦用心。纵观六百多年历史长河,蕲春管姓人口繁衍甚多。至2003年续编家谱时长辈还在泽辈,下辈已到人辈了,辈差十世,已有在册男丁5600多人,其中有:
民国黎元洪总统简任秘书——管翰畬(yu)
早期同盟会员——管梦倜
著名植物遗传学家、农工民主党员、国务院参事——管泽良
驰骋抗日疆场的国民党将领、新中国成立后任云南省参事——管长治
巡游万里海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管维拉
长期从事外交工作、担任周恩来总理的德语翻译——管彤扬(女)等。
据不完全统计,蕲春管氏家族各时期涌现出来的显赫人物200多人,近年还有不少后裔考入北大、留学国外,这些都无法统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蕲春管氏家族将与其他姓氏一道,演绎人间盛事,创造更多辉煌,涌现更多杰出人才。
【往期链接】
能够看见多远的过去,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电话(微信):1387200702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