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姓氏文化 | ​陈姓的历史名人都有谁?

姓氏文化 | ​陈姓的历史名人都有谁?

姓氏文化 | ​陈姓的历史名人都有谁?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第10位,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姓氏,在广东、福建、台湾地区最有影响。在当代陈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总人口的4. 63,,陈姓总人口大约在5 800万。

江姓氏的历史名人_姓江历史人物_姓氏江的名人

姓氏江的名人_江姓氏的历史名人_姓江历史人物

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第10位,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姓氏,在广东、福建、台湾地区最有影响。在当代陈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总人口的4. 63%,陈姓总人口大约在5 800万。陈姓以南方居多,成为南方第一大姓,占南方地区比例为。

姓氏江的名人_江姓氏的历史名人_姓江历史人物

陈寿(233~297),又作长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侍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著《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陈寿:一代良史

景耀六年(263),蜀汉灭亡,陈寿因而多年不被荐举。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张华欣赏其才华,认为他虽然有行为不检点的嫌疑,但按照情理不应被贬废。于是推举其为孝廉,授官佐著作郎,又出任阳平县令。陈寿撰写《诸葛亮集》,上报朝廷。后授职著作郎,兼任本郡(巴西郡)中正。

益州自从东汉光武帝之后,蜀郡人郑伯邑、太尉赵彦信(赵谦)以及汉中人陈申伯、祝元灵,广汉人王文表(王商)都是博学多闻,撰写有巴、蜀的《耆旧传》。陈寿认为这些书都不值得流传后世,于是合并巴郡、汉中地区,撰写成《益部耆旧传》10篇。散骑常侍文立向朝廷呈献此书,得到武帝的嘉奖。280年,晋灭吴,统一天下。陈寿撰写完成《三国志》,共65篇。当时的人们盛赞其善于叙写史事,具有良史的才干。

陈袆(602~664),即玄奘,洛川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唐代高僧,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玄奘13岁出家,629年从长安西游,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年回到长安,著有《大唐西域记》12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这是研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

玄奘法师:热爱故国,诲人不倦

玄奘法师在西行的道路上,历经艰难险阻,曾被高昌王阻留,毫不动摇,绝食三日,以死明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骨气。回国以后,于贞观二十年(646)撰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载唐代西北边境至印度的疆域、山川、物产、风俗、政事和大量佛教故事和史迹,成为后人研究西域和印度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民族关系等问题的珍贵文献。还把印度的天文、历算、医学、乃至制石蜜技术等介绍传人中国,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因其爱国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玄奘法师先后在长安慈恩寺和铜川玉华官等地译经19年,共译出经论75部,总计1 335卷。其数量之巨、译文之精美、内容之完备信达,实超前代译师,后更无人能比。法师白昼译经,晚上继续,三更暂眠,五更复起。除译经外,每天晚饭后还要抽出时间,为弟子讲演新译经论,解答提出的种种问题,并与寺中大德研讨各种理论,评述诸家异同,融会贯通。其译业彪炳、不辞劳瘁,讲学论道、诲人不倦的精神,也是空前卓绝的。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少时即擅长诗文,称天才,受推崇。其诗沉郁雄丽,词多达1 800多首,骈体文则被称为唐天宝之后无匹敌者。年逾五十始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加纂修《明史》。著有《湖海楼诗集》《迦陵文集》。

陈宝箴(1831~1900),字左铭,江西义宁(江西修水)人。晚清维新派政治家。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湖南巡抚,力行改革。又保荐杨锐、刘光第、谭嗣同、林旭参与新政。与义宁陈氏一家四代的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四位杰出人物,被后人称为“陈氏五杰”。

陈虬(1851~1903),原名国珍,字庆宋,号子珊,浙江乐清人。晚清思想家、教育家。自幼勤奋好学,自学成才。戊戌变法前和汤寿潜(字蛰仙)合称“浙东二蛰”,和陈黻宸、宋恕合称“东瓯三杰”。是造诣很深的中医师,也是我国最早的新式中医学校创办人。他以维新变法思想和中医实践两方面的光辉成就载入史册。

*文章来源:摘编自张爽主编《姓氏名人故事》,北京:金盾出版社,2016

姓氏江的名人_江姓氏的历史名人_姓江历史人物

江姓氏的历史名人_姓江历史人物_姓氏江的名人

上一篇: “绸都”盛泽的小弄堂与大人物
下一篇: 白羊月开启,来唠唠那些白羊座名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