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小伙伴们
「人物事例」又来了,适用于各个作文主题,热呼呼的,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01
照我的兴趣来做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面对“给年轻人提建议”的问题,幽默回答:“我儿女从不听我的建议。”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时,丁肇中回忆,母亲一开始也不相信他能学好物理,但他仍坚持自己的兴趣和理想,没听妈妈话,最终拿了诺奖。丁肇中说:“一个人在世界上只走一次,我应该照我的兴趣来做。”
【话题】坚定目标;尊重兴趣;坚持理想
02
《龙珠》与《西游记》
日本知名漫画家鸟山明离世,他为世界漫画艺术殿堂留下精彩一笔。鸟山明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拥有非凡天赋和卓越才华,还在于其善于吸收借鉴各国各民族艺术精华,坚持美美与共、交流共融的创作理念。他的作品更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展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巧妙结合。他的代表作品《七龙珠》,即是文化融合的经典。我们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中国元素俯拾皆是。
《七龙珠》的主人公是悟空。这个名字当然是来源于小说《西游记》。虽然鸟山明创作的悟空,除了名字和《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并无关联,但是在早期设定中,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早期《七龙珠》的大背景是基于野外的大冒险,鲜有城市,但其中也出现过大量中式建筑,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包子山悟饭的家,一座在中国非常常见的庙宇。为了创作《七龙珠》,鸟山明曾专门来中国采风寻找灵感,桂林是他的最爱。在早期龙珠故事中,我们可以看见许多参考桂林山水创作的背景。
【话题】文化交流和反哺;美美与共;惺惺相惜
03
刘慈欣不当“中国科幻第一人”
刘慈欣认为《三体》的质量配不上当前影响力。一项文化产品成为“爆款”有很多微妙因素,需要本身的质量做保证,也有机遇和运气的成分。
他不希望自己被过分拔高,不愿被冠以“中国科幻第一人”的名号。他说,中国的科幻小说在清朝末年就有了,自己不过是最后可能踩着他们搭起的金字塔,走到比较上面一点的一个人。
刘慈欣也喜欢聊前沿科技,但分享自己看法的同时,总会谦虚地表示自己是一个写科幻小说的,这些问题更应该问科学家。他说,作者让自己在小说显得博学和专业是十分容易的事,但这不是真正的专业。
【话题】谦逊,理智清醒,巨人的肩膀
04
做一棵无影灯下的“不老松”
辛育龄是新中国胸外科开创者和奠基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七一勋章”获得者。
辛育龄一生的最大愿望就是做一名好医生,做一棵无影灯下的“不老松”。他一生为人民攀登医学高峰,直到89岁因病再也站不起来,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手术台。
从1947年中国医科大学毕业成为外科大夫开始,辛育龄整整60年没有放下手术刀,共完成胸外科手术1.5万多例。
做了几年行政领导之后,辛育龄坚决要求退下来搞业务。他舍不得放下手术刀,更舍不得中断他已经开始了的电化学治癌新方法的研究。
2003年,中日友好医院被中央指定为非典防治专病医院,80岁的辛育龄出任专家组组长,参与每位重症患者的会诊。
【话题】敬业、奉献、专业
05
科学家的价值
美国一位将军在他的《现在可以说了》一书中是这样评价著名的德同原子物理学家海森堡的:“得到海森堡这样的科学家,足以抵得上德国10个师的军队。”
20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阻挠钱学森回祖国,他给美国移民局的电报中称:“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那些对我们来说至为宝贵的情况,他知道得太多了,无论在哪,他都抵得上五个师!”
【话题】“人才”“科技的力量”
06
十英镑的遗憾
蒸气机之于世界的作用是划时代的。有了它,大规模的机器便获得了强大的动力。正是由于蒸气机的出现,才导致了大工业时代的开始。
“1789年”,瓦特专利说明书上的这个时间是人们公认的蒸汽时代的元年。然而,这个时间本应该被提前。如果当时能有一位稍许宽容的绅士出现,人类就有可能在1689年便拥有初步实用化的蒸汽机技术。因为在这一年,法国人巴本发明了可以进行演示的蒸汽机。这位谨慎而又贫困的先生虔诚地向英国皇家学会申请区区10英镑的研究经费,用于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发明。然而,刻薄的皇家学会认为为一个天真的想法提供资金,简直是对经费的随意挥霍,于是提出了一个探索者无法接受的条件:实验必须保证成功!正是由于宽容精神的缺失,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失去了,失误甚至错误中蕴含着的潜在价值遭到漠视,成功的机会便被无情地剥夺了。
【话题】“宽容”“交流与沟通”“培植与扼杀”“成功与失败”“试错精神”“容错”
07
“用生命做一次试验”
巴斯德,19世纪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他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把科学的发展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一次,一艘停靠在波尔多的轮船上发现了黄热病人,巴斯德闻讯后立即赶往那里,希望发现引发这种烈性传染病的病菌,有人问他:“你难道不怕危险?”巴斯德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有什么要紧?生命处在危险的境地.这才是真正的生命。为了能使其他人活得更好,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做一次试验。”当他来到港口时,检疫人员坚持不让他上船。巴斯德恳求说:“请宽恕一个学者追求科学的热情吧!”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检疫人员。正是靠与这种执著的精神,巴斯德才在传染病研究上取得了惊人的科学成就。
【话题】理想信念、奉献、科学精神、执着
08
奥斯特洛夫斯基不向命运低头
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不向命运低头,决心写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始时,他口授,让人记录。后来他想老是让别人代劳总不是个事。于是,他用硬纸做成一个框子,放在稿纸上,用手摸着框子写。他忍受着疾病的折磨,咬着牙一页一页地坚持写下去。用了将近五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世界名著。
【话题】理想、克服困难
09
齐白石的民族气节
齐白石,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现代国画大师。1937年日寇占领北平时,他已70高龄,他愤然辞去北平艺专教授职务,闭门谢客,表示不与敌伪合流。尽天寒冷,全家宁愿受冻,也不领敌伪的施舍,拒绝卖画给敌伪人员。为了摆脱敌伪的纠缠,他先后在门上贴上告白:“白石老人心病发作,停止见客。”“切莫代人介绍,心病复作,断难报答也。”“画不卖与官僚,窃恐不祥。”后来干脆写:“白石已死。”
白石老人的高风亮节一直为世人称道。
【话题】民族气节、高风亮节
10
周恩来照镜自勉
周恩来同志,一生严于自律,品德高尚,为世人所景仰。这是他平生注重道德修养的结果。他在青年读书时代,就在家中大立镜旁边,贴着他手书的警句:“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每天早晚都走到大镜面前照一照。纵观周恩来同志的一生,他就是这样做的。
【话题】自律、自省
11
中国古镇“千镇一面”
国内有很多特色古镇,经历了长久岁月洗礼,发展出了独特的人文韵味。但近年来,古镇商业开发模式日趋雷同,越来越多的古镇开始不再深入挖掘自身特色,而是急于求成地模仿、照搬商业化运营成功的古镇经验,原住民生活元素逐渐被工业化流水线服务与产品替代,呈现出 “千镇一面”的尴尬。有人认为,如果不在商业与文化之间找寻一个平衡,古镇旅游将很难持续发展。
【话题】缺乏远见;急于求成;模仿与创新
12
古稀老人守护雨林乡愁
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地区传统村落的代表性建筑,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经有千年历史。海南东方市白查村是船形屋保存最完整的自然村落之一,被誉为“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古稀老人符那庆大半生时间都在白查村守护着雨林乡愁,他15岁开始学习船型屋营造技艺,50多年来多次参与村子船型屋的建造和修复。2013年起,为了把祖辈们流传了千年的技艺代代传承下去,符那庆开始在村里招徒弟,还在政府帮助下带徒弟开展培训班,并在传统节日展示船型屋营造技艺。从此,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传承人实现了从零到有的突破,目前已有约20名。
【话题】坚守家园;文化传承;文化与民族精神
▼
请加老师微信xmbyuwen,领取内部超实用备考资料
高三看过来
2024高考必看的课程
谢明波老师2024高考语文临考佛脚班
长按扫码抢报!
点题佛脚班是超强考前提分神器!
考前重点知识串讲
热点作文主题预测
每年都是好评如潮的
拯救了无数学员的语文
虽然我们不赞同押题
但事实上近九年佛脚班
都涉及了高考作文题
可以说是超神了!
▼
拓展阅读
圆梦名校
高考必读教辅推荐
图书作者简介
谢明波,高考语文网课名师,清华大学出版社优秀作者。专注高考语文考试研究与教学,连续十四年高考备考授课经验,授课风趣幽默,深入浅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畅销图书《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连续九年再版)《高考作文实战技法全解》《高考古诗词鉴赏30讲》《18天搞定古代文化常识》等,所编书籍多次再版,深受学生欢迎,帮助众多学子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提升成绩,圆名校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