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胜利的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日本在战争中的情报战优势,依靠着对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日军也为这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甲午海战时间(甲午海战时间地点)
那么,本次就和雨田君来了解一下,甲午战争中日清情报战的那些事吧?
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军队
我们将时间倒回到甲午爆发前的300年。
当时意气风发的丰臣秀吉率领十几万大军踌躇满志地踏上朝鲜半岛,却在大名边军铁骑的蹂躏下灰溜溜的回到日本,没过多久丰臣秀吉就一命呜呼了。而明军之所以能打赢这场战斗,强悍的边军战力自然是基础,但当时情报机关锦衣卫在战场上及时的斥候和侦查,提供军事情报,也是明军能先敌一步完成反制的一个原因。
壬辰倭乱被击溃的日本水军
可惜几十年后锦衣卫也随着腐朽的大明灭亡了,一起灭亡的还有军队中的侦查情报体制。(清朝入关之后一直对于情报战很疏忽,在他们认为大清铁骑所到之处,敌人无不望风而降),反之而从那一战之后,日军也开始重视起对于情报重视,并且在明治维新,提出“大陆政策”之后,日本的情报机构开始往清朝渗透。
近代的日本武士,很多变成浪人去了大清
甲午爆发前20年,日本的情报网就已经撒下。
早在1870年在讨论征韩的时候,日本就派遣规模小、零散的情报机构刺探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战略情报为主。同时在1871年《对外政策意见书》也明确规定对大清情报战加强研究的重要性,建议尽快向中国派出谍报人员广搜集情报。1872年维新派的大将西乡隆盛派出佐池上四郎等军人秘密潜入大清展开情报工作,在1884年的时候,日本在上海开设了玄洋社,当时日本通过少量的军事情报人才,辅佐民间的商业和浪人群体在大清大量开展情报工作而这些在所谓的“报国信念”。有了这些民间群体在最开始的加入,也让日本对于当时清朝的动向和情势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日本维新派大将西乡隆盛
而随着情报工作的进行,日本国内与这些情报人员的对接也密切和繁琐起来,因此为了加强情报工作,系统的提升工作效率,日本特地成了了固定的情报课。1886年春,日陆军中尉荒尾精来到了洋务运动和核心城市——汉口,建立驻华情报机关“乐善堂”。这个以日本药店为幌子的“乐善堂”,在几年内以分店的形式继建立了北京、湖南、四川三个分部。其后,荒尾精在上海又创建了“日清贸易研究所”,通过结交这些所谓的达官贵人和清朝的高层人士,借助人脉的进行情报工作。这两个机构在的收集情报的时候,也会进行系统的汇总,甚至将其编成一个三大册二千多页的《清国通商综览》,这本书堪称是当时大清地理、科技、人事和官制的百科全书。
来华刺探情报的荒尾精少尉
在1890年之前,日本因为要进行改革,还仅仅是从全方位地对当时的清朝进行了解,到了到甲午战争爆发前,这些日本情报人员则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清朝的兵力结构,特别是对于北洋水师和部署在辽东和山东的淮军动向。他们借助考察的名义,观察了环渤海的北洋水师防御圈,为发动战争做最后的情报准备。当然除了在外围观察情报之外,日本情报人员还打入清朝的官僚内部,令人震惊的是,就连当时天津军械局官员、李鸿章外甥张士珩也将当时进入朝鲜的淮军兵力部署,武器装备和弹药情况全部出卖给日本情报人员,可见当时清朝官僚的腐败程度。
当时北洋水师的威海卫军港
要先指出的一点是,从甲午战争正式开始,实际上清军队的大部署都已经让日本掌握,原因无他,清军的无线电密码本都让日本的电信课给破译了。这让清军的兵部署和作战意图毫无保留地暴露在日军面前,当时日军将破获清军密码当作坐高机密,由伊藤博文直接掌握,甚至于一线作战的大将们也对此事一无所知,知道伊藤博文去世后大正年间才逐步公布出来。
在实际的作战中,留在清朝的情报人员也给予日军很大的帮助,在日军袭击“高升”号运兵船事件中,清军想用三艘运兵船将2500名陆军从天津大沽经海路到达朝鲜牙山的作战意图被日本情报人员谍石川伍一截获,并报告给了日本大本营,于是就有了甲午战争的开端——日本联合舰队袭击高升号运兵船,而当得知北洋舰队要去朝鲜护航的时候,又是宗方小太郎在将北洋海军的出发时间电告日本谍报机关。在得知消息后日本联合舰队也立即出动,在黄海伏击了当时的北洋舰队,于是就有了邓世昌撞向吉野号的黄海海战。可以说黄海海战日本占据的是先于北洋水师占据海战炮位的优势,而之所以有这个优势,主要是得益于宗方小太郎的情报优势。
日本的谍报之王宗方小太郎
另外除了在朝鲜的作战提供情报之外,在占领北洋水师母港威海卫的作战中,日本的情报人员也是提供了助力。早在的战争开始前五年,日本的情报人员就对威海卫进行大量的情报搜集工作。他们对威海、烟台、荣成等山东半岛一带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发现了北洋水师母港的薄弱点在荣成湾,将荣成湾的潮汐条件、水深、泥沙度等都进行精准的测绘。并建议日军以后登陆点可选择在荣成湾。于是在1894甲午战争爆发后不久,日军果然选择从此登陆,绕后进攻并拿下了威海卫。有意思的是清军获得日军进攻山东半岛时携带的一张地图,这张地图甚至比清军的还有详细,可见当时日本情报人员将工作做得有多细。
守卫威海卫的清军(剧照)
日本在情报战上的碾压,除了商人和浪人们不计回报的付出,更多的是他们趁着当时清政府的腐败,官吏贪污,派系斗争激烈,没有重视情报的空子。复盘这一场战争,很多人说日军胜在取巧,胜在清朝内部的不团结,多为运气成分在里面,却殊不知在这所谓的“运气”后面的是日本精心策划和计算的结果,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沉浸在当时的大清“硬实力”远胜日本的臆想中没走出来。
但事实是在甲午战争的时候,我们曾经一直鄙夷的对面,却已经可以和我们掰手腕,可笑的是那些“当权者”还用绰尔小国的心态与日本作战。
—theen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