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蒲江县名人录

蒲江县名人录

蒲江县名人录张黎群(1918年5月5日-2003年3月11日)原名黎富敏、黎储力,曾化名黎君实、黎文星、张佛翔,祖籍四川蒲江县中兴场黎坝(现属鹤山镇九莲村)

张黎群(1918年5月5日-2003年3月11日)

原名黎富敏、黎储力,曾化名黎君实、黎文星、张佛翔,祖籍四川蒲江县中兴场黎坝(现属鹤山镇九莲村)。张黎群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一位有着深厚革命资历和文化教育贡献的人物。

v人物出生_各大历史人物出生年月日_1920年出生的历史人物

早年经历,张黎群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自幼接受良好教育。1934年底,他独自离家,到南京求学,先是在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旁听,随后转入上海大夏大学中级部国光机械科学习。

革命生涯,1936年夏天,受“一二·九”运动影响,张黎群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始了革命生涯。1937年春天,他毅然奔赴延安,投身于更为直接的革命斗争。

抗战与解放战争期间,在延安期间,张黎群参与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相关工作,他的工作涉及宣传、组织和教育等多个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黎群继续在党和国家的各个部门贡献力量,特别是在党的纪律检查事业和青少年教育事业方面,倾注了毕生精力。

文化教育贡献,作为一位长期从事革命工作的领导者,张黎群在文化教育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和推动了我国文化出版、新闻宣传和青年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晚年情况,直至2003年3月11日,张黎群因病逝世,享年85岁。他一生的奋斗和奉献,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积极参与和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维护了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对于青少年教育和文化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中国青少年的成长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魏天佑

出生于1132年,逝世于1213年,籍贯为宋朝时期的邛州蒲江(今四川省蒲江县一带),是南宋时期的一位知名学者和文人。作为魏了翁的族兄,他在学术上有着显著的成就,以布衣身份致力于学术研究,直到46岁时才因词赋出众而获得地方认可。

生平方面,魏天佑自幼资质端正,勤奋好学,不苟言笑,以其扎实的学识基础和坚韧的学习态度,在学界赢得了较高的声望。他终身致力于研读儒家经典,饱览群书,对于《语孟中庸说》、《汉议》、《唐鉴》、《十国志》、《国朝史纂》等一系列著作均有著述,涵盖了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卓越的学术才华和广博的知识面。

贡献方面,魏天佑虽屡试不第,但坚决拒绝以恩荫方式获得官职,始终坚持通过自身的学识和努力来实现价值。即便到了70岁高龄,他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对《语孟》等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解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理论体系。他的众多著作流传后世,对宋朝及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魏天佑的生平可以看出,他不仅是一名深受时人尊敬的学者,更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学术追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南宋时期四川邛州蒲江(今属四川省蒲江县)人,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教育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

学术起步,魏了翁少年时期便展现出卓越的才智,读书勤奋,被誉为神童,十五岁时即撰写《韩愈论》,显示出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写作才能。

科举之路,庆元五年(1199年),魏了翁在科举考试中高中进士第三名(探花),从而进入仕途。政治生涯,魏了翁在南宋朝廷中历任多项重要职务,包括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国子正、武学博士等,并逐渐升迁至高位,曾任兵部郎中、秘书监、起居舍人等职。

教育贡献,他不仅是理学的重要传承者和发展者,推崇朱熹理学,而且创办书院,讲学育人,尤其在四川地区,大力倡导和实践儒家教育,对理学的传播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政治主张,魏了翁在政治上坚持儒家伦理道德原则,反对佛老“无欲”之说,提出了“心者,人之太极,人心又是天地之太极”的心学观点,与陆九渊的哲学思想接近。军事活动,他曾担任督视江淮京湖军马等军事职务,在南宋抵抗北方民族入侵的斗争中,有一定的军事贡献。

文化成就,魏了翁精于诗词,擅长书法,其词意高旷,风格清丽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大量作品。

思想贡献,魏了翁在理学领域的发展和推广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对南宋后期和明清两代的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教育贡献,他创办书院,教育英才,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士子,推动了地方教育的进步。魏了翁的文学创作丰富多样,他的诗词和散文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增添了宝贵的财富。

政治贡献,在南宋政治舞台上,魏了翁恪尽职守,为国家稳定和地方治理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魏了翁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坚定的理学信念和忠诚的爱国情怀,在南宋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家钰

字其相,祖籍四川蒲江县,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和四川军阀。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

早年经历与求学阶段,青年时期的李家钰胸怀建功立业之志,考入四川陆军小学,接受了初步的军事教育,随后参与了四川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投身于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浪潮之中。

军事生涯的起步与发展,李家钰继续深造,进入南京陆军军官预备学校,又参与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并在“龙华之役”中表现突出,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1914年入四川陆军军官学堂,毕业后在川军系统中逐步崭露头角,历任排、连、营、团、旅、师各级军事指挥职务,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地方割据与抗日战争,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李家钰在军阀混战的四川地区,依靠自身力量占据了一席之地,成功控制了包括遂宁、蓬溪、潼南、安岳、乐至、资阳、简阳等地在内的防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家钰带领所属部队转战华北战场,参与抗日斗争,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七军军长,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

抗战牺牲与评价,李家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不幸于1944年5月21日在豫中会战中阵亡,壮烈殉国。因其抗日爱国行为,李家钰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其抗日事迹得到了当时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肯定。

李家钰在中国近代史上既是四川地方实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抗日英雄,为抵御外侮、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周鼎铭(1901年-1944年)

又名周伟勋,是四川蒲江县松华人氏,一位活跃于民国时期的军人。他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先后就读于蒲江县高等小学校以及邛大蒲联合中学。1920年,周鼎铭考入刘文辉主办的宜宾军官养成所,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军事素养。

1923年开始,周鼎铭在成都三军(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部)办事处担任副官和参谋职务,展示了出色的军事管理和协调能力。1927年,他转入刘文辉麾下的24军邓和部,逐步从基层军官做起,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并在此期间与中共秘密党员、24军整编第1师副师长张志和建立了密切联系。

1932年,周鼎铭出任李家钰领导下的四川边防军副官、参谋,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1937年以后,周鼎铭服务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七军,跟随军队投入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斗。

直至1944年,周鼎铭在豫中会战等抗日战役中表现出英勇顽强的精神,最终为国捐躯,成为了抗日战争中为国牺牲的无数英勇将士之一。他的事迹彰显了川军子弟在民族危难时刻的忠诚与担当。

王万

字万里,号淡斋,是南宋时期邛州蒲江(今四川省蒲江县)人,生活于南宋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是蒲江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士子,以科举成就卓著而闻名,尤其是在1210年的川陕类省试中获得了第一名,也就是“类元”的称号,这是蒲江县历史上的首位全省“状元”。

宋代科举制度严谨,包括解试、省试、殿试三个阶段。王万在解试中脱颖而出,被地方官府选拔并通过省试,最终得以在朝廷举行的殿试中名列前茅,充分展现了其卓越的学问与才识。王万的这一成就极大地提高了蒲江地区的知名度,并激励了后代学子努力进取。

王万的主要贡献在于学术和教育方面,他的才情与学识对家乡蒲江的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积极影响。根据史料记载,王万的作品有《心铭》、《淡斋规约》等,这些著作虽未详述,但足以证明他在文学和思想领域有所建树,且对当时社会有一定影响力。

王万作为南宋时期的代表性文人,他的科举成功不仅个人荣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宋蒲江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和人才辈出的局面。其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对于弘扬儒学,促进地方文化发展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蒲元

又称蒲元性,是一位生活在三国时期蜀国临邛(今四川邛崃与蒲江县一带)的著名能工巧匠。尽管其生卒年份与详细的生平记载不详,但依据《成都通史》、罗开玉与谢辉合著的《诸葛亮与三国文化》、任桂园编写的《天府古镇羊皮书》以及伍松乔的《天下古成都》等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得知他是蜀汉时期重要的技术专家和军事装备制造大师。

蒲元在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幕府中担任相府西曹掾的重要职务,这表明他在当时的蜀汉政权中有极高的地位和信任度。他的技艺精湛,尤其在兵器锻造方面享有极高声誉,曾多次负责制作和改良蜀汉军队的兵器,诸如刀剑、弓矢等,确保了蜀军武器的质量和性能。

据载,蒲元参与了诸多重大工程,例如蜀汉的兵器打造和运输工具——木牛流马的制造,这些举措对增强蜀汉军队战斗力、保障物资供应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被赞誉为“大国工匠”。

他的贡献不仅限于军事技术领域,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古代冶金技术和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尽管有关蒲元的个人事迹记载有限,但其在技术革新和工艺传承中的卓越成就,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备受敬仰的技术专家之一。

魏文翁

生于公元1182年,逝于1232年,籍贯位于宋朝时期的邛州蒲江(今四川省蒲江县一带)。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和官员,同时也是南宋理学大家魏了翁的从弟(即堂弟)。

魏文翁在学术上颇有造诣,主要著作有《繁江中庸大学讲义》,这表明他在儒学尤其是《中庸》和《大学》这两部儒家经典的研究上有深入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在当时的教育和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从生平事迹上看,魏文翁年轻时曾经从事举子学业,后来改从名师李坤臣学习,当李坤臣失明后,他以古师弟子之礼侍奉老师,体现出他对师道尊严的尊重和深厚的道德品质。在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魏文翁成功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曾担任迪功郎、眉山县尉等职务,并且被征辟为四川制置使的幕僚,为地方治理和国家行政事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魏文翁在宋朝的历史背景下,以学者身份对儒家经典的传承和普及做出了学术贡献,并在其从政生涯中,通过践行儒家的道德理念和施政方针,对地方社会治理产生了积极影响。

杨子元(1871—1919年)

字连珊,是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的一位蒲江县城西街(现四川省蒲江县)人。杨子元自幼聪明好学,十四岁时即考取秀才资格,并补为廪生,显示出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学识水平。

光绪三十年(1904年),年仅33岁的杨子元受聘担任蒲江县高等小学堂的国文教员,积极推动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了一批早期的知识分子。

清末时期,杨子元进一步深造,入读四川法政学堂,这体现了他对时局变化的敏感性和积极参与现代化改革的决心。

在地方文化建设方面,杨子元做出了显著贡献。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受蒲江知县孙廷彩之命,着手编纂《蒲江县乡土志》,经过三年努力,完成了这部记载蒲江地域历史地理、民俗风情、物产资源等内容的重要地方文献,上下两册共12卷,为后世研究蒲江地方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杨子元还关注地方经济建设,他认为蒲江适宜发展农业,并提倡团结乡社之力共同推动农业生产与市场流通,促进了蒲江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杨子元作为晚清民初蒲江县的教育家和文化人,其贡献主要体现在教育启蒙、地方文化传承和经济建设三个方面,对中国近现代地方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罗泽洲

四川军阀,是民国时期川军中的重要人物,早年归属于邓锡侯部下,是川中小派系军官体系中的核心成员,地位仅次于李家钰。

出生于清代光绪年间(具体年份不详),原名鼎臣,字平章,外号“罗烟灰”,属兔,是四川省蒲江县中兴场人。

在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中,罗泽洲凭借自己的手腕和实力逐渐崛起,曾在四川军阀内部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在邓锡侯势力范围内。

曾参与多场重要军事行动,包括镇压刘伯承领导的起义,还涉及到了对其他军阀力量的挑战和交锋,比如打劫吴佩孚的卫队,展现了他的勇猛和狡黠。

扩充军事实力,将自己的队伍扩展至11个团,控制了七个县的地盘,并采取极端手段提前征收田赋长达30年,因而有“顺庆王”之称。

下川东之战中与刘湘对抗,上川东之战则与刘文辉交战,虽然在后者中遭遇失败导致防地大幅削减,但他依然在川军中保持了较强的影响力。

在地方治理上,尽管罗泽洲手段强硬,但他在某些时期对所属区域内的治安和秩序维持起到了一定作用。

作为川军将领,他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曾参与到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尽管具体的抗日战绩并未在现有资料中明确提及,但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所有致力于抵抗外侮的军人都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

罗泽洲作为民国时期四川军阀的一员,其生平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紧密相连,他的存在和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四川甚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政治军事格局。

雷震(1902-1937)

原名雷汝勤,是中国四川省蒲江县成佳镇(现或已并入万民村)人,是一位在抗日战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民族英雄。

雷震早年在家乡接受了初步教育,先后就读于邛大蒲联立中学、成都法政学校以及熊克武建武学校,具备了一定的法学和军事知识基础。

1924年8月,他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二期炮兵科,接受了专业的军事训练。1925年9月,雷震从黄埔军校毕业,之后留校任职,对军校的建设和学生培训工作做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雷震投身于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前线,他的军事才能和爱国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为了保卫南京,雷震将军在战斗中表现英勇,最终在1937年牺牲,为国家和民族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作为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和炮兵军官,雷震为中国的军事教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直接贡献。他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坚守岗位,奋勇杀敌,其壮烈牺牲的事迹,激发了广大官兵和民众的抗日斗志,成为鼓舞人心的抗日英烈之一,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留下了光辉一页。

上一篇: 好店铺好服务
下一篇: 艺雀艺术史论|元代人物画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