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姓的来源,况姓的人口分布,况姓名人,况姓百家姓排名
况姓简介
“况”字拼音:kuàng,“况”属于常用字,“况”字部首是:冫,构造是:冫口儿,繁体字和笔画为:况:7;況:9;况的五行属性是水
况姓全国人口约 13 万,属常见姓氏,最新统计的人口排名排在第386位,本姓氏人口在历史的排名位置
况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
说明:本统计根据网友访问查询名字测试排名进行的统计,和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不完全一致,本数据每周更新一次。
况姓人口在各个省市的最新分布
今在下列地区均有况氏族人分布
况姓四川省
南充市嘉陵区安平镇、资阳市安岳县、泸州市阳江区、泸县,遂宁市大英县、简阳市、宜宾市翠屏区,德阳市中江县,南溪县,广安市岳池县,自贡市、三台市,内江市咸远县,阆中市,绵阳市盐亭县、北川县,阿坝州。
况姓贵州省
贵阳市开阳县、贵阳市清镇市、遵义市桐梓县、龙里县,毕节地区赫章县、黔西县、金沙县,六盘水市水城县,铜仁地区思南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丹寨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翁安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
况姓云南省
曲靖市罗平县昭通市镇雄县、巧家县,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文山州广南县。
况姓湖南省
娄底市新化县、冷水江市,邵阳市的新邵县、新宁县、绥宁县,长沙的浏阳市,岳阳市。
况姓重庆市
涪陵区、九龙坡区、永川区、垫江县、江津区、璧山县、开县。
况姓湖北省
武汉市江夏区、随州市、孝感市孝昌县,国营朱湖农场,十堰市的房县、郧县,咸宁市通城县、嘉鱼县,黄冈市红安县,仙桃市,恩施州利川市,荆州市。
况姓江西省
南昌市的湾里区、安义县、新建区,宜春市的上高县、高安县、靖安县、宜丰县,奉新县,万载县,吉安市的吉安县,新余市,九江市的星子县、永修县、修水县,萍乡市的莲花县。
况姓山东省
青岛市胶州市、济南市章丘县、济宁市。
况姓河南省
固始县,信阳市的罗山县、光山县、潢川县,新乡市获嘉县,商丘市永成县、夏邑县、南阳市桐柏县。
况姓陕西省
汉中市城固县,安康市汉滨区、汉阴县,周口市,江苏省的淮安市,泰州市兴化县。
况姓河北省
邯郸市魏县、大名县,沧州市的黄骅市、沧县。
况姓广东省
梅州市。
况姓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市,南宁市兴宁区。
况姓浙江省
丽水市遂昌县。
况姓安徽省
淮北市相山区、烈山区西、萧濉新河南岸,合肥市、宿州市萧县、灵璧县,滁州市来安县、六安市霍邱县、巢湖市的无为县。
况姓内蒙古自治区
包头市
况姓其它
新疆、山西、甘肃、香港、黑龙江、辽宁、吉林、台湾、上海等地。
况姓起源(来源)
况姓姓氏源流
况姓为源流单一,人口稀少,呈现明显地域特色的姓氏。有着大聚居,小分散的地域分布特点。况氏得姓祖为况烈。况氏目前可考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南朝宋何承天(370年-447年)所撰《姓苑》,载:”况,庐江有此姓“。南朝宋国的庐江郡大概位于今安徽省西南部。唐贞观初年,况氏十八世祖昌伯公封于洪州(今江西南昌),距今1400年左右。自此况氏在江西繁衍开来。现在(2009)全国况氏约12万人左右,均为昌伯公后裔,6万左右依然生活在江西省。由于惨烈的战乱及饥荒,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等历史事件。因此江西省外的况姓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明代初年,朱元璋武力征讨的云贵地区急需汉人填补,而江西人口在当时相对其他省份较多,因此江西人被迫大规模的进入云贵地区进行军屯或民屯,因此贵州和云南两省也有不少的况氏人口。除此之外,其他省份都是零星分布。
况姓郡望
庐江郡:南朝宋置,治所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三十里。
瑞州府:瑞州府地处江西省中部偏西北。
况姓堂号
高安堂:以望立堂。
恩荣堂:湖南新邵况氏(真公系)堂号,因皇帝恩典况真父亲,取以皇恩为荣意作号。
亲睦堂:江西上高大塘况氏堂号。
祠圣堂:江西上宜况氏堂号。
二吾堂:湖北孝感况氏堂号。
清一堂:湖北武汉况氏堂号。
龙王堂: 重庆巴蜀况氏堂号。
承恩堂:江西靖安况氏堂号。
忠孝堂:江西安义南泽况氏堂号。
况姓源流
一、况kuàng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辽宁之清原,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黄骅,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江西之崇仁、峡江,云南之邱北,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族、水族、布依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引《姓苑》云:“庐江有此姓。”
2、《姓氏考略》注引《三国志·蜀志》云:“蜀况长宁之后。”
3、又云:“明有况钟,本黄姓所改,别为一族。”元代有况逵,庐江人,泰定末光泽令;明代有况真,高安人,刑部主事;又有况惟垣,嘉靖进士。
况姓起名的基本原则和起名原理
1、况姓用字只有1个读音kuàng,起名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音,避免况姓和名字中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声母韵母放在一起作为名字,这样读起来很拗口,比如:南兰倪、孙存春等。
2、况姓况笔画有7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况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比较匀称!
3、况姓五行属水,况姓吉凶寓意为吉,况姓宝宝起名字应该从寓意出发,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4、况姓宝宝起名字最好结合孩子的生辰八字,这样起的名字更符合五行数理,如需根据生辰八字免费起名,可以参考“生辰八字起名”。
总而言之,起名的基本原则是:念着好听、写着好写、有意境和寓意、符合五行数理。
况姓
高安况氏的况氏概况
况氏是中国曾出现的两万多个姓氏,现存众多姓氏中的一员,最早出现在南朝宋何承天(370年-447年)所撰《姓苑》中,所载:”况,庐江有此姓“。在旧《百家姓》中排四百七十九位。公元2009年按人口数量为标准,当今况氏排第348名,占汉族人数的万分之一,属于罕见姓氏。总人数12万,来源单一,血脉纯正。大聚居,小散居,呈现地域特色的稀有姓氏。
江西省外况氏主要生活在长江流域6省,这是由于中国历史上先后发生过“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事件。随移民大潮而迁徙,省份有: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共4省;明初,朱元璋征发江西百姓平定西南的云贵地区,随之而来的屯垦及移民。省份有云南、贵州2省。北方地区仅山东青岛的胶州及安徽淮北的烈山有比较大聚居,除此之外零星分布;
山东的青岛胶州况氏来源于明朝云南乌撒卫的一位况姓千总随部队移防胶州卫,后在胶州卫的军户居住地世代繁衍下来,胶州市李戈庄镇现有况姓约三千人(2014年)。
安徽淮北烈山况氏源于是明代建立后,明朝政府鉴于中原地区经历蒙元的残暴统治,以及元明之际的战乱后荒无人烟,为恢复生产特组织移民而来的,现分布在烈山区的古饶镇和烈山镇两镇,人数约四千(2014)。
全国范围内,况姓人数在当地居民中中占有一定优势的乡镇有:江西高安龙潭镇,江西高安石脑镇,江西高安相城镇,江西高安汪家圩乡,江西上高锦江镇,江西上高敖阳镇,江西上高野市乡,江西安义石鼻镇,江西安义龙津镇,江西靖安高湖镇,江西湾里红星乡,江西星子县横塘镇,湖北孝昌丰山镇,湖北房县红塔镇,湖北红安华河镇,湖南冷水江岩口镇,重庆江津双福镇,重庆涪陵百胜镇,重庆涪陵珍溪镇,四川泸县奇峰镇(泸州江阳区的况场镇人数其实很少),贵州瓮安县中坪镇,贵州赫章野马川镇,重庆万盛区南桐镇(原贵州遵义南桐镇),贵州龙里城关镇,贵州绥阳城关镇,安徽烈山古饶镇,安徽烈山烈山镇,山东胶州李戈庄镇。
况氏历史上共有17名进士;以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中共产生98749名进士为基数,则况氏进士比例远超人口比例。 隋代进士人数:0 1 无 唐代进士人数:0 1 无 宋代进士人数:2 1 况国用 名雅,字子文,江西筠州高安人(今江西高安龙潭药湖村)。二甲赐进士出身,任翰林院编修。 2况 章宋江西新建人(今南昌市安义县石鼻镇向坊村),北宋元佑丙寅(1086年)进士,官佥都御史.明代代进士人数:8 1 况必宁 湖北房县人,明永乐进士,历四川道监察御史。 2 况琛 江西高安人、明永乐二年(1404年)进士。 3 况文 字应奎,江西上高人,明永乐进士,官两浙御史,谳决冤狱,人号神明,寻擢广东左参政。每于衙署中大书“平恕”两字,故所至深得民心。 4 况璟 江西高安(老屋况村)人,明成化22年丙午(1486年)科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 5 况照 江西高安(老屋况村)人,明正德2年丁卯(1507年)科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 6 况维垣 江西高安人,况照之子,明嘉靖四年乙酉(1525年)科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 7 况叔祺 字吉甫,江西高安(老屋况村)人,况一经之子,璟之孙,明嘉靖22年癸卯科举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明代贵州提学佥事。
8 况上进 明代四川涪州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御史。 清代代代进士人数:7 1 况澄 (1799----1866)字少吴,广西临桂人,清嘉庆戊寅(1818年)科举人,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他的兄弟况澍、况洵都是进士,晚清四大词人之一况周颐的伯父。是临桂况氏“一门文曲星 ,兄弟三进士”,首位进士。 2 况澍 字雨人,道光乙酉年(1825)举人,己丑年(1829)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武英殿协修《康熙字典》,改刑部贵州司主事,升福建司员外郎,诰授奉直大夫。著有《东斋杂著》,《东斋诗集》。 3况 洵:广西临桂人,清进士,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况周颐的父亲。况洵,况澍,况澄三同胞兄弟均为进士。一门三进士。4 况逢春 字元初,清代江西上高县人,清咸丰元年辛亥(1851年)科举人,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 5 况桂森 清代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人,清咸丰六年丙辰(1856年)科举人,同治元年(1862年)进士。 6 况桂馨 清代江西新建县人(今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南泽村人)。光绪二年(1876年)二
甲进士,选庶吉士。 7况国泰清江西上高人,清末己丑科进士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 。在950名少将及以上军阶中(10元帅,10大将,上将55,中将175,少将800),况氏宗族共2人入选。占比0.21%; 元帅人数(10):0 1 无 大将人数(10):0 1 无 上将人数(55):0 1 无 中将人数(175):0 1 无 少将人数(800):2 1 况开田 况开田(1912-1983),江西省莲花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83年1月3日逝世,终年71岁。 2 况玉纯 况玉纯(1913-1989),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4月18日日逝世,终年76岁。 江西况氏以况氏18代况昌伯迁居洪州(今江西南昌)为开端。昌伯公七世孙鼎公移居于洪州城外的西山脚下,后人口繁衍形成村坊。自此散居各地。
江西况氏主要聚居于南昌、宜春和九江三相邻地市,尤以宜春为多,约4万;宜春的况姓人口主要聚居在高安、上高、宜丰、靖安和奉新五个县市。其中高安、上高、宜丰三地况氏同源于高安药湖开基祖三十四世政公,合计超过三万。
江西本地,为多音字,通常读着况(Kuàng ),如情况(Kuàng );在用作姓氏时,读着况(Xiàng),如况(Xiàng)建设,况(Xiàng)天佑,况(Xiàng)明洁,老况(Xiàng),小况(Xiàng),况(Xiàng)家桥等。但是人数过少,影响力不够,导致全国推行的普通话没有对的姓氏读音进行区分。因此现在年轻一代,对于况(Xiàng)姓的读音都按况(Kuàng )发音,只有老一辈人还遵循传统。因此有待族人努力,像其他有特有读音的姓氏一样为争取到姓氏读音。
江西况氏大体可分为三支.
第一支西山派:指世居于古代新建西山况坊(今江西安义县向坊)及附近的支派。该支为况氏老支,况氏均为该支分出。特色:发源地;
第二支是药湖派:指北宋初自西山况坊开基于高安药湖村的况政后裔,该支人数最多,分布最广。中国况氏人口重镇的高安、上高就属于该支。江西省内的散居况氏,基本都是该支。省外况氏分布的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省份都是该支。特色:人数多、分布广、古代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的比例高(封建社会考取进士的况氏族人基本出自该支)。
第三支是龙冈派:特指南宋末年自西山况坊迁居靖安的况升后裔,主要聚居在江西靖安县境内,该支人数偏少,即使靖安县境内况姓居民也是很大比例是高安药湖派族人。现在的龙冈已重新并入西山派合修宗谱,不再单独修谱。特色:拥有古代三大清官之一的况钟。
唐初况昌伯封为开国县候,就邑洪州(今江西南昌)。
唐中后期的唐宣宗年间况鼎迁新建西山(今江西南昌市安义县石鼻镇向坊),以忠孝上闻,官拜水南伯。唐宣宗幸其宅,赐“太平堂”匾,又赠门表曰:天下诗书府,山阴将相家。今石鼻镇向坊村所在地当时为交通要冲,这就是繁盛于汉代至清中期的西山古商道,现在彻底废弃。
宋代况政:名朴,河东节度副使,掌国子尚书兼提调都军事。食采于筠州(高安),遂迁筠而家焉,即今江西高安龙潭镇药湖村。
宋代况国用:名雅,字子文,江西筠州人(今江西宜春高安人)。二甲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
宋代况章:江西新建西山人(今江西南昌安义县石鼻镇向坊人),进士,官佥都御史。
宋代况师点:江西筠州人(今江西宜春上高人),宋代诗人,存七言绝句《圣济院》等诗。
宋代况志宁:号康斋,奉新(今江西宜春奉新)人(清同治《奉新县志》卷一二)。宋代诗人,存《百花桥》等八首诗。今江西省南昌市东湖的百花洲还留有宋代况志宁的题记“讲武亭前水四流,游蜂飞蝶满芳洲,西风战舰知何处,赢得斜晖伴白鸥”。
元代况逵:字肩吾。高安人(今江西宜春高安人),后迁居安徽庐江。元统二年(1335)擢庆元路提官。在元代,南人的政治地位是最低的。南人很难做官。况逵如何迁居庐江的,如今已是个迷。尽管况逵一生中在很多地方做过官,但是历史记载的况逵平冤狱、提倡文教等事迹都发生在况氏聚居的瑞州府境内,很有报效乡梓的意味:如高安尹期间平冤狱,在上高县复建云岩书院。古代为官,规定是不能在本籍的,至少是本籍州府以外,所以有千里为官之说。况逵迁居庐江、因此能到瑞州府一带为官。
元代况亮:江西靖邑人(今江西宜春靖安县人),元代常州府知府(今江苏常州),其四世孙况钟为明代的苏州知府,古代三大清官之一。
元代况普天:原名况天,元末高安人,早期红巾军悍将。天父早亡,本为耕读传家,但是蒙元为了打击汉民的民族意识,对儒生进行政治歧视。元代大多数儒生只能靠到处说书为生,而不是教书,因此况天爷爷也是带着年幼的况天到处流浪,最后落脚于袁州府(今江西宜春市区)。况普天很早就拜入白莲教门下,为袁州白莲教魁彭莹玉的座下弟子。元帝至元四年(1338年)况天与其师兄周子旺在袁州率众五千余人起事,起义失败后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况天又跟随彭莹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起事,扶徐寿辉为帝,国号天完。况天在天完时期曾为为东路军大元帅,明代开国名将中被封为颖国公的傅友德,在天完时期还排在况普天之后。
明清两代人才较多,不再列举:
况姓氏怎么读?
况作姓氏读音为:kuàng
况拼音:kuàng,注音:ㄎㄨㄤˋ,部首:冫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7画
笔顺:丶一丨フ一ノフ
释义:
1、情形:情况。状况。近况。况味(境况和情味,如“他的处境不好,况况难言”)。
2、比方:比况。每况愈下。
3、文言连词,表示更进一层:况且。何况。
4、姓。
5、古同“贶”,赐予。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窘况[jiǒng kuàng]?
非常困难又无法摆脱的境况。
2、情况[qíng kuàng]?
情形。
3、况味[kuàng wèi]?
境况和情味。
4、自况[zì kuàng]?
拿别的人或事物来比自己。
5、景况[jǐng kuàng]?
情况;境况。
高安况氏的介绍
况氏见录于旧时私塾蒙学《百家姓》,而最早的文献记载出现在南朝宋何承天(370年-447年)所撰《姓苑》中,载:”况,庐江有此姓“。南朝宋的庐江郡大概位于今安徽省西南部。今庐江的况氏遗迹已不可寻。唐贞观初年,十八世昌伯公封于洪州(今江西南昌),距今1400年左右。自此况氏在江西繁衍开来。现在(2009)全国况氏约12万人左右,均为昌伯公后裔,6万左右依然生活在江西省。由于战乱,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江西填湖广”,“洪武开滇”,“湖广填四川”等历史事件。因此江西省外的况姓也基本分布长江中上游的两湖、巴蜀、云贵等地,全国其他地方仅零星分布。高安况(Xiàng)氏肇始于北宋初年三十四世况政开基于高安龙潭镇药湖村,至今共繁衍了四十余代,高安本市共有族众15000人左右,高安也是最大的县级况氏聚居地。不仅整个宜春地区况氏以药湖支派为主,而且南昌及九江等省内其他地区况氏的血脉也多是药湖支派。江西省外的两湖、巴蜀、云贵等地况氏也是以药湖支派外迁后裔居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