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城小涧镇,历史上丁姓名人辈出,从丁齐开始,丁氏族人一直堪称乡里望族。
元大夫丁齐
丁齐(1316——1385),字日跻,原籍兖州阳谷(今山东阳谷县),历任县令、知州、正议大夫等职。丁齐为官刚正不阿,敢于为民请命,是我国历史上优秀谏官之一。
丁齐长期在地方工作,深知民间疾苦。元惠宗时,政治腐败,水旱灾荒严重,阶级、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至正十年(1350),实行变钞,发行“至正宝钞”,导致物价飞涨。次年又大举开挖黄河,激起民变。对此,时任正议大夫的丁齐上疏力求息事安民,以缓和阶级和民族矛盾。元惠宗不悦,加之哈麻等权贵大臣的排挤,丁齐被贬出京,任江淮巡察。
在江淮巡察任上,丁齐不因被贬而丧志。一到任就深入民间体察人民疾苦,不顾来自各方的压力,减劳役、薄赋税、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很短时间,就已深得民心。不久,刘福通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市)起义,号称“红巾军”。同时,郭子兴在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临淮关镇)起义,也称“红巾军”。后来,朱元璋领导了这支义军,逐步发展壮大,节节胜利,元朝已处在崩溃的边缘。此时,丁齐既不能回京,又不能回籍,路过蒙城时,见庄周故里土地肥沃,民风淳朴,遂定居蒙城小涧。
从此,丁齐教育子孙刻苦读书,和睦乡邻,多行善事。明洪武十八年(1385),病故。今小涧镇韩桥有其墓葬。
赈灾义士丁斌与丁实
丁 斌,小涧社区花园人,丁齐曾孙。明正统五年(1440),蒙城县发生百年不遇的灾荒,饿殍载道,哀鸿遍野。自幼受家教熏陶的丁斌,发扬曾祖父丁齐舍身救民的大无畏精神,倾尽家产,捐出粟米1500石(18万斤)赈济灾民。为蒙城官绅做出了表率,一时蒙城上下,团结一心,踊跃赈灾,使全县人民度过了饥荒。此事逐级上报,受到了明英宗朱祁镇的褒扬,称赞其祖上教育有方。命户部侍郎席循到蒙城进行表彰,特为丁氏在蒙城县城建祠堂予以嘉奖,并赐之勒玺。成为蒙城人民世代学习的楷模。
丁 实,丁齐玄孙,丁斌三子,山东沂水县巡检。明天顺元年(1457),蒙城县再次遭受灾荒,民不聊生。丁实以祖上和父亲为榜样,捐出小麦1000石(12万斤)赈济(清同治《蒙城县志》记载为1500石,明、清《蒙邑丁氏宗谱》记载为1000石)。第二次登上帝位的英宗朱祁镇十分赞许,颁旨亦加旌表。
十七年间,丁斌父子,出粮30万斤赈灾,可谓倾家荡产。这在封建社会难能可贵,而且在蒙城历史上也十分罕见。这不是偶然,而是丁家“淳朴、勤劳、乐善、尚学”的家风所至。蒙城丁氏家风自元末形成以来,一代又一代言传身教,绵延不绝,已成为一种精神财富。
教育家丁珣
丁珣(1647——?),字上珍,号履菴,小涧社区花园人,丁齐第11世孙。清康熙年间贡生、岁进士(“岁进士”不是殿试进士,是对有贡献的“岁贡生”的雅称)。清·康熙及同治《蒙城县志》有其传。同治《蒙城县志》称其“襟怀洒落,淹贯子史,刻责课己,宽柔诲人,蒙士不论远近皆称为履菴先生。”清《蒙邑丁氏家谱》载“珣……例授修职郎、候选训导,端方雅正,掌教养正书院,陶铸多士。”
丁珣在北京养正书院掌教多年,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人才,深得康熙帝赏识。晚年请辞归里,在小涧集创办私立学堂,立志改变家乡落后的教育现状。遵循祖训“乐善惜贫”,对贫穷人家的孩子一律免费入学。并把养正书院的教育及管理经验同当地实际相结合,创新出“为学为人并重,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收到良好效果,为当地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获得文林郎、修职郎、贡生、廪生、秀才者近百人。如蒙城著名诗人丁昭,蒙城地方史研究的先行者、教育家丁曙等均出自他的门下;清·嘉庆武探花、广东潮州镇总兵陆凤翔等也是在其创办的学堂接受的启蒙教育。丁珣的办学理念及学堂一代一代延续至民国,泽惠小涧二百余年。
研究地方史的先行者丁曙与诗人丁昭
丁 曙(1664——1732),字晓来,号梅庵,小涧社区花园人,丁齐第12世孙。清康熙年间(1662——1722)拔贡。清雍正元年(1723),任凤阳府虹县(今安徽泗县)教谕。幼好学,攻经史,重考据,博古通今,重视地方历史的记述与考察,为蒙城的文史研究做出了贡献。著有《蒙城人物志》,惜已散失。《蒙城县志·艺术志》有其诗文。
古代正史记载人物居里只写到县,一旦年代久远,便不明其乡里籍贯。有为国、为民做了有益事的人,年久不记便湮没于历史长河。学识渊博而又有心于史的丁曙,作为小涧地方人,考究了小涧具有全国影响的历史人物,记述了刘金定、高琼故里住址和他们的事迹,填补了历史遗缺,为后人对历史人物进一步全面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与线索。
丁曙“端方正直,忠于职守,丈行课士,任虹县教谕九年,士风丕变,”深受虹县人民爱戴。雍正十年(1732),寿终于虹县任上,后葬于家乡。
丁 昭(1662——1714),字介又,号懒翁。丁曙长兄,邑庠生,例赠文林郎。其出身书香门弟,自曾祖父始“雅意林泉,惟好读书”。其居住于双锁山下、涡水之滨,笔下诗作多描写小涧山水,著有诗集《斑衣集》行世。《蒙城县志·艺术志》亦载有其诗文。
其妻陆夫人(1688——1768),小涧河西陆楼人,为人正直,无私乐善。康熙五十年(1711)九月廿四日至康熙五十一年九月廿四日为弘历(即乾隆)的乳母。后负责后宫内勤。去世前立下遗嘱:不加封,不旌表,丧事简办,葬于家乡。
乐善好施丁仰淑
丁仰淑(1859——1942),字乐善,小涧镇太平村马庄人,丁齐18世孙。清光绪十五年(1889)任小涧圩长,光绪二十年(1894)任小涧练总,宣统元年(1909)任小涧镇议长。民国二年(1913)兼小涧镇团防清乡分局局长,次年任蒙城县涡北十六村总董,安徽省参议。民国十四年(1925)任小涧区保卫团长。
丁仰淑生活俭朴,体察民情,为政清廉。处理公务,如当天不能回家,便自带干食,从不在当事人家中食宿。《蒙城县志》评他:“人情不能一致,仰淑委曲调停,以平意见”。清末民初,蒙城连年灾荒,兵匪横行,乡民饥寒交迫。民国三年,他用自家的250石(1·5万公斤)黄豆,以工代赈兴修了小涧镇护镇圩墙,“以防匪患”,历时三年竣工。后又出资在小涧先后创办了“蒙城县第二国民小学”、“蒙城县第二高等小学”,开创了小涧公办教育的先河,从而结束延续两千余年的私塾教育。民国五年(1916),丁仰淑的事迹逐级上报,大总统黎元洪亲书“乐善好施”匾授之,并奖银圆110块。之后,又主持修建了“涡河大浮桥”等四座桥梁。
民国十七年(1928),丁仰淑离任,但仍为乡里义务调解纠纷。民国三十一年(1942)病故,葬于小涧社区花园新村之北。
——《小涧社区漫话》
往
期
消
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