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那么语文课上如何教小学生讲故事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语文课上如何教小学生讲故事
1、“慧心巧思”――搭建讲故事平台
学生的想象力是故事的源泉。为了让学生更加富有创造性地讲故事,我经常利用“慧心巧思”这个小活动为学生搭建讲故事的平台,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当学生们听到《雪学生》这个故事的结尾“太阳出来了,水化为蒸汽腾起,幻化成一个雪学生模样的云朵,徐徐升向高空”时,很多学生的心思都随着雪学生一起升向了高空。
此时我是这样引导他们的:“如果来年又下了一场雪,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学生们接着讲下去,比一比谁的心思最巧妙,看一看谁讲的故事更生动,更出人意料。有的学生讲雪学生在天空中旅行的所见所闻:“又一年冬天来了,鹅毛大雪下了几天几夜。天晴了,小兔子推开门,又看到了雪学生。
小兔子再见到雪学生时特别高兴,拉着雪学生忙问到哪里去了。雪学生说了它这一年在天空中旅行的故事……” 有的学生讲雪学生再一次从火里救出小兔子之后,小兔子想尽各种方法让雪学生不融化。学生们在这样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想象中,越说越想说,越讲越会讲。
2、“绘声绘色”―― 激发演故事兴趣
讲故事不是读课文。为了让学生的故事讲得声情并茂,我常常用小活动“绘声绘色”来激发学生演故事的兴趣。在讲《北风和小鱼》一课时,我先利用黑板贴画为学生创设了故事背景,然后将静态的贴画贴到了学生身上,将静态的故事转化为生动、形象并且富有创造力的动态故事,鼓励学生大胆上台参与角色表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肢体动作、语言、表情等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有的学生在表演北风时,使劲儿鼓起腮帮子吹起大风,胸脯一拍、眼珠一转,便将北风的“得意”表现得活灵活现。一跺脚、一扌卡 腰,就把北风“气极了”的样子表现得恰如其分。这样一表演,每个学生都能把北风和小鱼的故事完整又生动地讲出来。学生在这样活灵活现的表演中,越演越想演,越演越会演。
3、“妙笔生花”――挖掘写故事潜能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4~9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语言发展的可塑性很大,如果这一时期对儿童的语言神经系统和语言感官加强刺激,就有可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出儿童语言发展的潜能。而语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赖于大量语言的输入。语言输出必须在有足够语言输入的情况下完成。为了让学生在讲和演的基础上,大量积累课文中规范的书面语言,我会利用“妙笔生花”这样一个小活动提高他们的写话兴趣。
如,学完《再见了,北京》一课之后,我及时组织了“妙笔生花”活动,创设了几个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绘本创作”。因为有了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又有了接近他们生活的情景图,学生们既想说又会说。有学生在绘本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的烟花:“吃完元宵,天渐渐黑了下来,只听见外面一阵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和弟弟跑到外面一看,只见天空中礼花四起,如同将一束束绚烂的鲜花抛向空中,五颜六色,好看极了。我和弟弟高兴地喊呀、叫呀、跳呀。”通过这样具有童真童趣的写话训练,学生们越写越想写,越写越会写。
通过一系列趣味活动为学生搭建讲故事平台,激发学生演故事、写故事的兴趣,让学生从传统故事教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点亮了我们的故事教学,轻松实现了新课标第一学段目标中提出的“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写下来”的目标。
小学语文中历史故事类课文如何教学
一、真实,奠定历史故事基础
谈历史故事,前提是需要对历史故事和历史小说进行准确分辨。历史故事在一定程度上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虽然在细节上或许有虚构,但是故事的大致情节和基本人物都是真实的。从这一点来说,对于历史故事而言,真实才是前提,缺乏真实,其历史故事也就无从谈起。而历史小说则不然,其落脚点不是历史,而在于小说,因而其内容虽然根据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叙述,但内容则可以虚构,不必追求与历史一致,不需要有真实性,毕竟对于历史小说来说,其来源于历史而高于或改编于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历史故事,也有很多历史小说,对此教师需要辨别清楚,不能混为一谈。
如《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因而可以把它归纳为历史小说,如果当作历史故事,则容易让学生先入为主,形成一种错误认知。毕竟从《三国志》这本史书来看,关于“三顾茅庐”只有五个字,即“凡三往,乃见”,对于人物以及事件并没有过多叙述。
再对照《三国演义》,发现整个事件是作者联系相关史料发挥想象虚构而成的,其真实性本身就值得推敲。同样对于《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也是这个道理,它是改编自施耐庵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属于历史小说。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其没有进行准确定位,没有认识两者的区别,必然会造成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混淆,这对于他们以后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是有害的。
而《司马迁发愤写》―课则属于历史故事,虽然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理解认识对其细节进行了艺术加工;但就司马迁写《史记》这一经历以及过程中所受的各种屈辱,还有发愤著书却是真实的,与历史记载相一致,且没有争议,因而可以归纳为历史故事。对此,教师则可以从历史角度对此进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情节,感悟人物形象。同一个文本,定位不同,则教学策略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在解读文本中,要给文本准确定位,区分历史故事与历史小说,以便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二、故事,确定文本教学重点
对于历史故事来说,虽然其内容与历史史料相符,但它被选编入教材,则需遵循学科教学特征,自然在教学中也必须按照学科的教学思维进行教学。遗憾的是年轻教师深受把课文教“厚”的思想影响,善于拓展,不仅对该故事进行历史拓展,还进行追本溯源,表面上看课堂教学很丰满,但实际上却是本末倒置,毕竟这是语文课,不是历史课。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抛弃“历史”这一因素,把这类文本归纳为故事类文本。从本质上讲,历史故事文本只是通过故事形式来体现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故事才是教学重点,自然在教学中也必须遵循故事类文本教学模式,即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理解用什么方式来描写历史事件以及塑造人物形象。
对于故事来说,最重要的一个教学要点就是让学生学会概述故事。不同学段对此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只要求学生能够简要概述故事的内容;中年级则要求学生能够复述课文;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其重点则是拓展故事,并结合故事进行随文练笔,通过仿写环境、动作、神态等描写,继而进行内化,让学生明白人物写作技巧、故事要求,从而形成自己的表达习惯。这对于历史故事来说,是编入教材的一个重要因素,毕竟教材仅仅是个例子,让学生从中有所借鉴,进而形成能力才是重点。
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一课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即司马迁在遭受残酷刑罚后,仍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写成历史巨著《史记》。其次是引导学生明白文本的核心词语“发愤”,让学生了解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怎样发愤,结果怎样,以便引导他们通过时间顺序了解故事内容。
最后则需要让学生通过其中细节描写准确理解司马迁忍辱负重的人物形象,这是故事重点。如有时间,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后习题讲述故事,借鉴文本部分内容,通过心理与动作来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比如老师、父母或者同学,让学生从中习得写人的技巧,在理解文本主题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习作技巧。
三、历史,突破文本教学难点
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故事被当作故事来教,但相比其他故事类文本来说,历史题材也是其教学重点。但由于历史事件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学生仅仅是通过文本知晓事件,缺乏更深层的认同。因而对于历史故事类文本来说,教师需围绕历史进行突破。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1、拓展历史资料
历史故事虽然作为一个片段被选入教材,但在历史进程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因而在教学中,则需要先拓展补充一些史料,让学生提前熟悉历史,这样不仅让他们对学习内容有所准备,还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如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有必要让学生熟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历史资料,以便对廉颇与蔺相如这两个人物以及负荆请罪的前因后果有所了解,为课堂学习创造条件。
2、引导分析历史
一般情况下,历史故事类文本会在开头介绍故事背景。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读,以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进历史,了解历史。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一课时,第一自然段就交代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原因。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中研读历史,让学生明白写《史记》不仅仅是父亲的嘱托,也不是对残酷刑罚的一种“反击”,而是他从小的一个志向,更是他所处环境熏陶的结果。毕竟他出生在一个史官之家,这也为学生全面理解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创造条件。
3、进行换位思考
文本中发生的历史事件离学生所处的时代久远,学生与之存在隔阂。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最好的方式则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类似情境去再现历史场景,以便让学生进行体验感悟。同样还是《司马迁发愤写》这一课,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有些内容相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让他们尝试进入司马迁的角色,并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去理解“泪流满面”等词语,去想象假如无法完成编写《史记》,怎样去面对父亲,这样就能真正走近历史人物,与他们进行深度对话。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如何进行教学
一、理清寓言文意,理解故事内容
小学阶段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课文,例如《井底之蛙》《亡羊补牢》等,寓言故事通常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或拟人化的自然物来说明道理。因此,教师在进行寓言故事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了解这则故事所讲的内容,理清故事的情节,并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意思或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某个字词的意思,以真正理解故事的内容。
例如《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中,“亡”字所表达的意思与现代汉语词意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字词的意思,掌握整个故事所要表达的生活哲理,让学生领悟“后悔”和“接受”的真正含义,引导学生就此故事展开讨论,假设类似情境,让学生思考自己将会如何应对,从而学会举一反三。另外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将故事讲述出来,在学习《亡羊补牢》课文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来演绎对话部分,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又助于学生理清故事的情节,掌握故事的真正寓意。
二、通过生活实际,来让学生体会寓言故事内涵
寓言虽然篇幅短,字数少,但它要表达的故事内涵绝不输于那些篇幅上,字数多的文章。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道理和内涵往往简单易懂,但又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又会经常去犯错的地方。寓言故事的存在的一个重大意义,就在于它对于人的一个教育意义,尤其是对小学生、儿童、孩子的思想启蒙意义。
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内涵往往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比较贴近的内容,比如《揠苗助长》是关于农民种农作物的故事,《掩耳盗铃》是小偷偷东西的故事,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里都见到过,亦或是遇到过的事情,因此,对于寓言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来进行教学,比如教学《掩耳盗铃》时,可以让学生反思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犯过与故事中小偷类似的错误,比如偷吃了零食却忘了擦嘴巴;说完成了作业,却不见把作业交上来,等。
三、注重扩展性延伸教学
小学语文课本里所涉及到的寓言故事往往是有限的,因此,寓言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也是有限的,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给学生做一些延伸性的教学,比如给学生推荐一些寓言故事书,比如《龟兔赛跑》、《自相矛盾》、《农夫和蛇》、《会飞的乌龟》、《北风和太阳》、《农夫和金鱼》、《东郭先生和狼》、《混水摸鱼》、《狼与逃进神庙的小羊》、《狐狸和樵夫》。此外,还可以改写寓言故事。
改写寓言故事的教学环节,可以根据寓言故事的寓意具有深刻的教训性、角色少和形象夸张可笑的特征设计。例如,《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故事讽刺老虎的凶残、愚蠢和狐狸的狡猾、仗势欺人的可恶行为。因此,利用寓意的多面性可以在故事中增加角色,给人以更多的教育。如在小动物看见老虎来了纷纷逃走时,一只犀牛来了,它建议老虎站在旁边观看,让狐狸自己向前走,结果老虎恍然大悟。因此,可以根据自发的寓言故事编写和设计,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寓言故事的叙述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四、捕捉编者意图,了解寓言特点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在汉语言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编者在小学语文中选编寓言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学习寓言哪些特点呢? 首先,从形式上看,寓言故事的特征:一是语言精练简洁,概括性极强,极富表现力;二是篇幅短小精悍,结构严谨,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最简短的一种。寓言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是一个充满机智、幽默、滑稽、胆识和丰富想象力的世界,它对自然界的动物、植物赋予了人类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基本的善恶观,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由于要在短小的故事中蕴涵丰富深刻的哲理,把讽刺对象的本质充分地揭示出来,让人们在嘲笑故事丑角荒诞可笑的行为之余,感悟生活的哲理,因此,要求寓言故事的语言既要精炼概括,极富表现力,又要幽默、风趣。此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寓言故事很好地吸收了象征、夸张、拟人等艺术表现手法,增添了更加丰富的文学色彩,使寓言故事的情节更具曲折性和趣味性。
小学语文低年级故事教学
一、高兴地听
1、初步培养语感。根据年龄段,精选适宜学生们听的素材。那些篇幅小、语言形象、口语强的故事让学生愿意听,乐于听,兴趣盎然;那生动的故事和文学形象,在学生反复“听”的过程中,渐渐地被模仿、体会、领悟,语感渐入学生心田。
无论是老师的朗读,还是音频文件中那亲切的声音,都可以让学生模仿准确、流利、优美、抑扬顿挫的发音,掌握正确的语气语调,品悟语言美和言语表达的规律,可以加深对语言的直觉思维、知觉判断、心灵感悟,形成规范语感。
2、引导学会倾听。对于小学生来讲,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
听故事是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听故事前,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和语言特点分别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每次都带着一两个问题,有目的地去听故事。在讲故事过程中,注意运用语气、语调、动作等形式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在听完故事后,根据听故事以讲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学生讲述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大胆的讲话,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同时,注意老师讲述故事时的语气、语调、动作等,进行适当地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更好地复述故事内容,把自己倾听的收获与同伴分享,获得成功体验,逐步学会倾听。
引导学生将听故事时的经验运用到听讲过程中,细化倾听要求: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的接受,做到“说”、“思”并重,相互促进。
二、快乐地读(讲)
1、引导自主识字。激发阅读兴趣。有些老师在一年级进行完拼音教学后即要求孩子阅读简短的拼音读物。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主动识字,提前阅读。想法是好的,可是学生的识字量太小,仅依靠拼音这个工具,进行阅读困难太大,一个个“拦路虎”逐渐抹杀了学生的识字兴趣,真是得不偿失。
能够熟练地识记字形,读准字音需要学生和汉字“多次见面”。这一次次的“见面”,不能是机械的重复出现,而应该是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当学生听过了老师讲的绘本故事,再去阅读,就会降低阅读的难度。他们会根据听来的知识对绘本中的文字猜一猜、顺一顺。在不同的绘本中和相同的汉字一次次地“见面”,终于变得熟识起来,彼此成了“好朋友”,再也不会叫错名字。
2、提高表达能力。发展语文素养。开发“课前故事会”等微型课程,开展“故事擂台赛”、“每月主题故事”、“看图讲故事”等活动,丰富活动平台,引导学生读故事、讲故事。各种活动中顺应学生的表现欲,为学生提供平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训练了语感,发展了语文素养。
三、深入地思
1、培养阅读能力。故事的特点是情节性强,以故事为题材的文体,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价值。根据教学活动的进行,逐步给学生提出故事阅读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做。先读通,遇到生字、新词要查字典解决;再要求读懂,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及人物,把故事的原因、经过、结果说给老师、亲人、小伙伴听。对于某些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情景,加深理解。
2、达成人文目标。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包含了情感、态度、兴趣、价值观、人生观等。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只在形式上兜圈子,语文文字就失去了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的死胡同。”这也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所以阅读故事就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入情境、感受文学形象,评说人物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精神得到滋养,从中得到了判断是非的能力,找到了行动的榜样。阅读故事使学生感悟人生,完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达成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目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