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的历史无论有多么辉煌,毕竟成了过去,风光不再。但是,晋商辉煌的历史仍旧萦绕在人们的心头,成为一种永恒的遗产、刻骨的记忆和精神的力量。
我们走遍了襄汾商帮各大家族的故园,实难追寻他们当年鼎盛的繁华景象。或能指认一房一屋,也都缺顶少角,破败不堪。倒是有几座石牌楼还傲然挺立,不屈地诉说往日的风光。作为襄汾商帮的代表,丁村商人的故居丁村,成了历史风暴后的遗珍,成了观察襄汾商帮历史的一个窗口。
丁村村内保留着自明万历年间至清末(1573—1911)共300多年来积累起来的现存40座院落组成的民居建筑,古色古香,气势恢宏。丁村附近的丁村遗址更是著称于世,与丁村明清民居交相辉映,成为这个弹丸小村耀眼的双星。1961年,丁村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丁村民宅”被公布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竟然拥有两项国宝,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固然它得益于远古先民所赐,但另一半却与丁村商帮有着直接的关系。丁村民宅从产生到兴盛的历史可以说与丁村商人从事的商业活动相始终。
丁氏家族于元末明初从河南襄城县为逃避灾荒来到了山西太平县,他们所落脚的地方后来就被叫做丁村。经过200多年的发展,至明万历年间,丁氏家族已发展成为太平县的一个望族。他们拥有数量可观的土地,并进行以粮易财的商业活动。他们积聚了大量的财富,开始营造高质量的住宅。至明末清初,丁村民宅形成了现在的格局。丁氏家族的商业活动做出了很大的动静。其中丁耀一支主要在河南禹州发展。他们专营中药材生意。将北方的中药材运至广州、香港,又将南方的日用品购回,在北方出售,大赢其利。人称“广货棚”,成为禹州有名的商号,形成以他们为首的“太平帮”。清宣统元年(1909),丁耀购得山西商办保晋矿务总公司的10股股份。丁先登一支则由丁先登、丁连登兄弟于咸丰、同治年间以陕西三原、泾阳、甘肃宁县为基地,经营布匹、粮油、典当行。他们利用泾河、汉江、黄河等水道,西至兰州、武威、凉州,南至湖北、湖南、广州,东至绛州、曲沃等地。总号设在丁村,由丁氏兄弟坐镇指挥。现存他们与各地商号来往的信件,可以从中窥知他们从事商业活动的一些实情。
如此辉煌的丁氏家族,在明清时期,其经商名气却排不到本县前十位!那时,襄汾商帮的排位,有八大家、四大家等几种说法。
《襄汾县志》主八大家之说,即丁村丁家、中安平梁家、南赵杨家、蒙亨毛家、北柴王家、小韩姜家、南高刘家和赵康尉家。襄汾文化名人邱文选则主四大家之说,他认为,明清时期,襄汾先后兴起四大商业家族:师庄(赵康)尉家、北柴王家、南高刘家、南赵杨家。无论哪种排名,都没有丁村丁家!可以想象襄汾当年的富裕与繁荣。
《襄汾县志》八大家之说,相对来说记载丰富,择要介绍如下:
丁村丁家已如上述。
中安平梁家
明初,永和商人梁政选择交通要道中安平村携6个儿子落户,以便从事经商活动。经过近百年的努力,至明正统年间(1436—1449)梁尚义主持家政时,已成当地大户。梁家牌坊碑文记载:“始祖于大明正统年间赈济穷乏,输米千石。此义士仁人之举,忠君爱民之心。有司奏闻,圣上赐封尚义官戴荣身。”清代中期,梁家发展至鼎盛,在村内的商号有20多家,并扩展到陕西、宁夏、内蒙古和北京等地。村中现存清代四合院13座。其商号多以“德”字命名,如德顺号、德盛号、德隆号、德茂号、宝德号等。
南赵杨家
清代中叶,南赵杨氏三兄弟杨如锦、杨如玉、杨如芝长期在青海、甘肃等地从事皮货、药材生意,销往晋、陕、豫等地致富,成为太平县著名商家之一。至杨世堂(1887—1933)时达到鼎盛。他将皮货、药材生意从青海、甘肃扩展到陕西、宁夏,他的商号遍及4省7县,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他适时地在太平、新绛等地开办钱庄、银庄,并在天津、上海、宁波开办分号,还吸引了许多洋行的巨款。他先人一步,民国初年(1912)在新绛开办燮和火柴厂和新绛大益纺纱厂,开山西民族工业之先河。
蒙亨毛家
蒙亨毛家在明天启年间(1621—1627)已成为当地的富户。他们与平遥烟商邓文选在曲沃高显镇合办魁泰和烟坊。有数十间厂房、三四百工人的规模。所生产的包烟销往张家口、绥远等地,远至俄罗斯。据《曲沃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魁泰和烟坊有资本900万元,工人99人。清咸丰年间(1851—1861)效益倍增,年产最多达1200吨。他们在平遥、张家口、绥远、上海、天津设有烟庄或商号。同时,在多处设立钱庄,并持有运城盐池的股份。新中国建立后,公司合营时,魁泰和烟坊归属曲沃烟厂。
北柴王家
北柴王家走了官商的捷径。王家在清乾隆时达到鼎盛,清乾隆四十年(1775)王协中举,捐官擢刑部员外郎,知府议叙即用。乾隆四十六年和五十年两次南巡时,王协全力承办差务,受恩晋升两级,并赐御书“福”字和御制《柳絮诗》《落洁诗》《古稀说》《洛水兰亭》《耕织诗》并图,以及貂皮、荷包、朝珠等珍贵物品。王协利用官场优势,大力从事经商活动。他承办河东盐务时,斥巨资买得河东盐池股权,并兼营淮扬盐业。从河东到淮北、淮南,以至扬州、苏州、罗山等地,都分布着王协开办的盐号,因此获得丰厚的利润,成为当时晋商中屈指可数的巨富。
小韩姜家
小韩姜家以在北京开办万全堂药铺和敬记纸庄闻名京城。万全堂药铺兴办于明朝末年,是襄陵小韩姜家和临汾上官村韩家合营的商铺。年轻的姜彬赴京涉足店务,一干就是30年。他“殚精竭虑,补旧增新,创置字号,广延伙友,皆公一人为之管钥。……遂资累巨万,旧业大为恢扩。”(《姜彬墓志》)由于万全堂在京城声名日著,由于姜彬本人名望日高,娶得京卫千总宏钦之女为妻,并被敕授为登仕郎,候选州吏。万全堂历经500年不衰,至今仍立足于京城、临汾,成为著名的药铺。
敬记纸庄原为河南人王守琨创办于清同治年间,清光绪十五年(1889)聘用姜赞堂全权经营。为扩大经营,他派人到山西、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四川等地采购,增加纸张品种。他以薄利多销而著名,为开拓销路,不惜以成本价抛出,同行都因此叫他“姜够本”。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后,报业空前发展,他及时从美国、朝鲜、菲律宾、瑞典等国厂家进口高丽纸、白纸等洋纸,包销瑞典新闻纸、粉亮纸和印钞纸等高档纸品。生意越做越红火。清光绪三十一年又设上海、西安、张家口、绥远、天津等城市七个分号,由北京总号统管核算,规模越来越大,占据了全国纸业的半壁江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其全部7亿元(旧币)资产与北京市仓库公司公私合营。
南高刘家
南高刘家是平阳商帮中著名的商业家族。本支近祖刘和不过是一名县官。至十世刘体正(1774—1841)开始兴盛。当时刘家在“晋、豫、齐、楚间市贾不下数十家。家道蒸蒸日上。”(《刘体正墓志》)刘体正之后,家业由其次子刘向经继承管理。他将刘家的家业继续推向前进。除经营一般货物的商号外,还开办了一些钱庄、银号,如在本村的永兴隆钱庄、新绛的永昌正钱庄、太平县城的永德泰钱庄、天津的津恒昌银号、南阳的恒昌永银号、郑州的郑恒昌银号、驻马店的驻恒昌银号、汝南的汝恒昌银号、赊旗的赊恒昌银号等,强势涉足金融领域。刘家的代表性人物是清末民初的刘笃敬。刘笃敬(1848—1920),近代著名实业家。清光绪元年(1875)考中举人,任刑部主事。在京20年后回山西。他积极参加向英国福公司争回山西路权的斗争,兴办山西第一座发电厂、面粉厂,又开办矿业、纺织、盐业以及学校等,后来又任山西商会会长,同蒲铁路太原榆次段总办,为山西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开通奠定了基础,被誉为山西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楷模。
刘家在经营工商业的同时也经营土地。从清嘉庆年间始,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各朝,刘家先后在河南在赊旗、叶县、文城、范县、南阳等县收买土地万余亩,建庄园七八个,其中永丰树地庄最为有名。这些地庄由在故乡南高等村聘用的人坐地经营。
刘家全盛时,宅院和配套建筑达1250间,侍从约300余人。村内外设有义学、木厂、裁缝、厨房、账房、商店、粉坊、菜园等。《太平县志》记载,整个刘氏家族拥有土地3100亩,在河南的庄地有万余亩,工商业店铺300多家。在外地的房屋设施难以计数。刘家的年收入超过百万银两,总资产超过千万银两,成为清末民初山西乃至全国著名的富商。
赵康尉家
尉家祖籍河南瀛州,明崇祯年间迁居赵康,以打铁为生。清初即富甲一方,在本村有土地200亩,在河南有良田万亩。雍正、乾隆时,尉嘉投身商业。他看到丝绸业前景广阔,获利巨大,遂从山西、陕西收购生铁、食盐、羊毛、皮革、烟叶等货物发运江南,又从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等地换取大量的丝绸、茶叶,运抵西安、兰州、西宁等地出售;又在大西北收购鹿茸、麝香、红花等名贵药材和木材运往两湖、江淮,直至两广,再将南方的鱼、虾、海带等海产品发运北方。周而复始,经过一次次来回长途贩运,获得巨额利润。从此,赵康尉家“日进斗金”,名扬大江南北。
以尉嘉为首的尉氏家族,在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后逐步向金融业发展,先后办起了银号和钱庄。地域涉及山西、陕西、河南、两湖、两广、江浙等地。同时,他们以钱庄为纽带,在许多大城市开办当铺、商店,在各店铺门面上都悬挂着“师庄尉家”的商号招牌。清嘉庆年间,尉家家业达到顶峰,遇到天灾或朝廷大事,还经常给朝廷捐钱捐物。尉家十分重视对后代的教育,自家办有私塾,曾聘请扬州名士郑板桥任塾师。家族建筑有8大楼院,1000多间房屋,气魄非凡。
以上襄汾商帮八大家就其成就和声望来说,堪称代表。但是就其广泛性来说,不能说有完全的代表性。明清时期600年,襄汾商帮何止八大家。仔细搜索,应当还可以找到襄汾商帮中其他一些表现突出的商家。比如:
曹家庄曹家
曹家在太平县古城镇曹家庄村。曹家始祖曹胜从太平县南五村迁来,迄今传至第18代。曹家的商业活动主要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牛特旗解放营子乡。当地流传着“先有山西曹家烧锅(商号),后有太合昌村”的传说。曹家三层高门楼上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中书第”匾额。曹家祖宗墓碑上镌刻着“皇清例赠儒林郎”的封衔,是曹家经商致富后捐纳的头衔。在曹家二门上刊刻的一份拨单上,列有泰合昌、永德太、正泰合、吉泰合、德泰合、三盛长和二合泰7个商号。其中泰合昌就是曹家在内蒙古赤峰市一带的烧锅买卖。曹家14代曹瑞璜说,清朝中期,曹家在北口外有一处生意,每年春用骡子驮回好多银子,到清末就停运了,每年捎回一张空清单。原来是“曹三东家”因不务正业而赔光了。
“泰合昌”烧锅买卖消亡后,人们仍称此处为“泰合昌”,后来就成为村名“太合昌”。
襄陵同顺漆栈
襄陵同顺漆栈是闻名常州,乃至南京至上海的老字号,是当地的漆行大户。从清末到1956年公私合营的六七十年间是常州一带的漆行老大。期间,先后有五任掌柜,第一任掌柜是襄陵邓曲村的赵海泉。他从清光绪十三年(1887)到店当学徒,至民国24年(1935)退休,在同顺漆栈将近半个世纪。同顺漆栈的油漆保持高质量,几十年如一日。他们的油漆原材料好,大都采自安徽、湖北、贵州、陕南等地的山区;派遣经验丰富并有决策权的三掌柜或四掌柜坐地采购,按密码“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分等装运;由老职员严格按照技术程序加工,依次进行加热、过滤、调配、熬制等步骤,最后制成高质量的油漆。江苏一带经营油漆的有所谓“安徽帮”“山西帮”和当地的“扬州帮”,惟有“山西帮”口碑最好。襄陵人的油漆质量最好,用后美观耐久,遇热不变色、不变形。所以,从南京到上海的几十个市镇,都有襄陵人开设的油漆行,占了半壁江山。常州城内襄陵人的漆行有几十家,如:同顺、义兴升、协升义、德兴泰、裕兴泰、德丰泰、天兴泰、德聚厚、祥丰、宏昌、正大、大隆、万顺、钦记公、协记公等。
夏梁吉氏
襄陵新城的夏梁吉氏清光绪年间传到十三世吉连元,先在曲沃烟厂当学徒,稍有积蓄便离开烟厂到南京去独创天下。他开办了一家漆店,因资金少,规模小,很难发展。但他讲究诚信,赢得了人们的信任。这时,一位在上海开办银行的山东人借给他一张20万大洋的银票。吉连元利用这笔资金在常州建立“德聚厚”商号,继续经营油漆。生意有了好转,他又在镇江开设“老中兴”分号,在盐城开设“中心恒”分号,在无锡也有分号。清末民初之际,漆店资产发展到百万大洋,店员职工达百余人,夏梁村里的许多人都在他的漆店当过伙计。
致富后,吉连元在村里盖起了高门大院。他四弟吉连甫考中进士,是北京大学法律系的第一届毕业生,参加了辛亥革命。
北柴柴家
襄陵北柴柴家有柴礼者,打小在汾城学打饼子。三年学徒期满后,他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兰州开了一家“山西烧饼铺”。柴礼积蓄了一麻袋银圆后,在兰州开设了一座经营海菜副食的大商店,取名“志兰斋”。10年后,志兰斋赢利30万大洋。这时,柴礼年事已高,他将资产分给三个儿子,分别在兰州、西安、太原发展。志兰斋交由老二柴仲贵,并统领三兄弟的生意。柴氏三兄弟各开三个商号,共九个商号。柴仲贵在兰州除志兰斋外,又开办了和顺德绸缎布匹百货店和德顺和海菜副食店。他连锁经营,以诚取信,任人唯贤,热情服务,在兰州打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地盘。新中国建立后,他急兰州政府之所急,出资6万银圆,以解燃眉之急。抗美援朝中,他主动捐献一架飞机,支援前线。
定兴李家
汾城镇定兴村李家的李永章做茶叶生意,在明末达到鼎盛。李家在湖南有几座茶山,栽种茶叶,长途贩运销售,从定兴到湖南几千里路途上,都有李家的商号。每年在采摘旺季发货时,交茶叶的骡马垛子从定兴家门口一直排到南城门外,生意火爆,人称“茶商家”。
经商致富后,在家乡盖起了13座院落,每座都设有铁丝天网,人称“铁棚院”。李永章热心公益事业,家乡修建城堡时,曾大力予以资助。
李永章之后的几代人继续在西宁经商,各有成就。
胡李毛家
胡李毛家在北京经营鞍韂铺,清朝时在北京前门大街83号、82号和路西125号开办了三个门店。商号名称分别是丰成号、万成号、增成号,均系前店后厂,有房屋25间。在西单还有一座小楼,一个小院。主要生产销售各种轿车和花轿围子、马鞍坐垫和万名伞。毛家制作的轿车和花轿围子,华丽精美,很受宫廷大臣和富豪人家的喜爱。自清朝咸丰年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00多年,均由毛家的清、飞、继、逢字辈的四代人持续经营。
古城李氏
清道光年间,晋商开始涉足北京琉璃厂做起了古玩字画的生意。清咸丰元年(1851)以后,晋商在琉璃厂的字号有十几座,其中襄汾商人开设的字号有英古斋、渊识斋、晋秀斋、永誉斋、振寰阁、德宝斋等6家之多。其中以德宝斋名气最大。德宝斋是由襄陵古城南街李诚甫于清咸丰九年创办的。主要经营青铜器、印章、碑帖等文化产品。“德宝斋古玩店”的金字招牌是清克勤郡王所写。大门楹联“德比圭章儒所贵,宝兹彝鼎古为徒”是咸丰状元、光绪皇帝的老师、军机大臣、各国总理事翁同和所写。德宝斋与咸丰、同治、光绪年代的金石学者交往颇多。金石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著名的毛公鼎、万方秦汉印章,都曾由李诚甫经手。金石学家潘祖荫收藏西周大盂鼎、大克鼎都经李诚甫过目。“甲骨文之父”王懿荣收藏的青铜器也经李诚甫之手。《海王村人物》记载:“诚甫能鉴别古彝器甚精,潘文勤(即潘祖荫)、王文敏(即王懿荣)所蓄,大半皆出其手。”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其侄子李德轩继任德宝斋掌柜。
东侯李家
古城镇东侯村李丰年于清末民初在北京前门大街路西144号经营一麻袋庄,商号恒丰。恒丰麻袋庄是1945年李丰年以4000元从河北蔡治武手中买下的。因为他与军方有些关系,所以他的麻袋便成了军用物质。军队用麻袋装运大米、炮弹,做掩体等。同时,每日还要供应天津大沽口、日清碱面厂、食盐公司麻袋2万条。因麻袋用量很大,所以发了大财。
李丰年又在北京东单开办面粉加工厂,安装了3部大型磨面机,日生产面粉16000斤,供应万春永、得聚能、日清大华四个粮店销售。
当时,太平县古城一带在北京经商的人很多,为了相互照应,便在高庙成立了晋太同乡会,修建了会馆,李丰年被推举为会长。民国35年(1946),他又被选为北京市参议员。1950年抗美援朝中,李丰年自动捐献飞机款5万元,支援前线。
南侯贾家
南侯贾家以在北京、济南开办丰记土产公司专营石油而著名。清朝后期,贾翠丰的祖父先在北京开办了这家公司。到他父亲时,利用青岛港口的有利条件,将进口的煤油运抵青岛、开封分公司,并在济南设立了总公司。贾翠丰接手后,又在上海、广州、香港设立了分公司。到清末,丰记土产公司达到了鼎盛阶段。
同其他富商一样,贾翠丰也在家乡南侯村盖起了中西结合的古建筑艺术庄园,精致典雅,砖雕、石刻精美。可惜被日军焚毁无存。
贾翠丰十分注重培养后代。他全力扶持贾芝、贾植芳两个侄子。让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又力荐二人到日本留学。贾芝回国后,赴延安参加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贾植芳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爱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
邓庄麻纸业
邓庄麻纸是邓庄地区的传统产业,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盛于宋代,一直发展绵延至今。邓庄麻纸质量上乘,自唐至清,均为皇家用纸,故称“贡纸”。金元时期,平阳地区成为全国印刷中心,邓庄麻纸则成为供纸基地,这就进一步推动了邓庄麻纸的发展。经过千余年的发展,邓庄麻纸的质量稳定,工艺流程成熟,形成了它突出的特点:色泽清白光亮,质地均匀细密,纤维细而长,拉力强而柔,吸墨性能好,保存期长,不受虫蛀风蚀,不变颜色。因此受到用户广泛的好评。邓庄麻纸品种多,用途广。主要品种有:呈文、小呈文、方曰尺、条曰尺、三五纸、官纸、条帘子、小尺八、烧纸、黑毛纸等十余种。历史上邓庄麻纸生产主要分布于邓庄一带的北梁、西侯、下西梁、孙家院、席村、东侯、户村、小郭、邓庄庄儿上等十几个村落,百余家造纸“专业户”,男女老少,个个都是造纸能手。邓庄麻纸销路极广。邓庄街上有德盛茂、祥瑞和、任人泰、老成公等8大纸行,麻纸除在本地销售外,还远销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等省市。
此外,北许村的铜乐器制造、京安村的制炮业、小王村的水烟业、汾城的米醋业、南辛店的木梳业、崔村的线香业、单家庄的木版年画等,也是手工业商业的特色行业,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通过对襄汾商帮在襄汾的分布和发展情况的梳理,可以发现在襄汾这块面积只有1034平方公里的地面上,竟然密集地分布着这么多很大的商家,这在山西的县市中是罕见的。回望历史,我们仍然被襄汾商帮的辉煌所震撼。我们不禁要问,襄汾商帮当年是如何述说自己的历史的创造的?他们究竟为什么去经商,经历了什么样的艰辛,取得了怎样的佳绩?现在我们尚可看到的当年襄汾商帮的碑记、书信、契约等各种文字记载,将会回答我们的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