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就是谎言重复千次。人只要把谎言不断地重复,也许“一人成行,三人成虎”,就会把本来就是假的,假的当成真的。我们国家历史上的这5位名人,大都功成名就,但经过后人的抹黑,变得声名狼藉,有的由英雄变为奸臣,有的成为千古一帝,但却被黑成暴君。
第一,秦皇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最有雄心的千年一帝,他当了秦王后,就在前几十任秦王留给他的厚重家底上,开始了统一大业。秦始皇派遣内史腾、王翦、王贲等将军率军灭六国,统一了秦帝国。秦国建立后,秦始皇觉得自己的功绩已经超过了前人所有的帝王,因此不适合再称王,于是在“三皇五帝”中取了“皇帝”二字,自称皇帝,开始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为避免战国时代的混乱局面,秦始皇称帝后,对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让江山在自己的子孙后代手中传承千年。他建立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功在当代,功在当代,但因秦始皇修筑长城,修筑阿房宫等,劳苦百姓,以及焚书坑儒,得罪了儒生,使他们不停地抹黑秦始皇,使他成为暴君。
第二,隋炀帝
隋炀帝是个声名狼藉的历史人物,他修建大运河,修建东都,迁都洛阳,还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等。建大运河、迁都洛阳等,从历史的长河来看,都是功在当代、功在当代,而远征高句丽等,李世民称帝后,也还在做这件事,所以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也不是一件坏事。
但隋炀帝的错误在于,虽然隋文帝留下了他一个繁荣富强的隋朝,但当时的环境,加上人力物力等,都不能支持隋炀帝的雄心壮志,只要不急于求成,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这些事情做好,也许他就是留史的明君,但隋炀帝过于急于求成,他连续不断地发动战争,连续不断地建设大型工程,而隋朝的国力、物力又不能支持他做这些事情,这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最终导致百姓起兵反他。
强大的隋朝也死于第二任隋炀帝之手,他成了臭名昭著的暴君。若隋炀帝能善待百姓,结合隋朝的国力,用自己的才干和才智,很可能延续隋文帝的盛世,但遗憾的是,他毁掉了一切。
第三,潘美
潘美是宋朝开国元勋,他曾参加过征灭南汉,平定江南,征讨北汉,攻取太原等多场战役,立下了不朽的战功。这位大将,本该是名留青史,为后人所称道,但雍熙三年,宋军北伐,东路军曹彬被辽军击败,宋军撤退之际,监军王,逼迫杨业率兵出征,而身为主帅的潘美并未阻止此事。此后,潘美再次判断失误,以为杨业已击败辽国,率兵追击,结果未能按事先约定,在陈家谷口接敌杨业,兵败后杨业撤退至陈家谷口,没有援军,最后被辽军杀死。
宋太宗后来将潘美削职为三等侍卫,降为监军。然而真正害死杨业的,却是王姓,而后来的小说作者,为了使情节更加戏剧化、趣味化,并突出杨业的悲情,选择了潘美,作为反面角色,这也把潘美也钉上了耻辱的柱子,让他从战功卓著的北宋开国功臣,变成害死杨业的奸臣。
第四、曹操
曹操是一个非常雄才大略的枭雄,天下大乱后,他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与袁绍、袁术等起兵征讨董卓,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枭雄。随后曹操连灭袁绍,袁术,吕布等强敌,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
陈寿在《三国志》中把曹魏视为正统,因此对曹操评价较高,但《三国演义》中却把蜀汉视为正统,因此罗贯中在演义中把刘贬曹视为奸雄,他狡诈,自私,爱杀无辜,还是汉贼。同时,曹操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枭雄,他的形象并不像演义里的曹操那样差,他在历史上也有过很多黑暗的历史,比如多次屠城等等。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儒帅,他曾帮助孙策打败刘勋、黄祖等人,夺取江东诸郡。在孙策死后,他又辅佐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保住江东政权。此外,周瑜出身世家,才华横溢,人品极佳,且身兼江东都督一职,算是年少有为,前程无量。
第五、周瑜
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位非常拥有才华的儒帅,他曾帮助孙策击败刘勋、黄祖等,拿下了江东诸郡。孙策去世后,他又辅佐孙权,在赤壁之战击败曹操,保住了江东基业。除此之外,周瑜出身世家大族,很有才华,人品极佳,而且在江东身兼大都督一职,算是年少有为,前途不可限量。不过在演义中,周瑜虽然很有才华,但处处被诸葛亮压制一头,还说出了“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是个气量狭小之人,最终被诸葛亮给气死了,但实际上,历史上的周瑜是病逝的,他的治政才能或许不如诸葛亮,但周瑜统兵才能,以及谋略不输诸葛亮,他要比演义中的形象好很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