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成语更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每个成语都有专属于它的来历
鹤立鸡群、萧规曹随、指鹿为马......
这些我们熟悉的成语和哪些历史人物有关?
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小试牛刀
只看典故,你能猜出对应的成语和历史人物吗?
01
《三国演义》七十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战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宝刀不老(黄忠)
02
五代·李翰《蒙求》:南朝宋谢灵运尝云:‘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八斗之才/才高八斗(曹植)
03
据《宋史·杨时传》载:杨时与游酢去拜见老师程颐,程颐正在打盹儿,杨时就与游酢两人冒着雪站在门外等候。等程颐醒来时,门外的积雪已经一尺深了。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程门立雪(杨时)
04
据《三国演义》六十六回载:吴主孙权命鲁肃宴请关羽,企图在宴饮时杀害他。关羽明知有险,却毫不畏惧,说:“吾来日独驾小舟,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在宴席上谈笑自如,宴后安然返回。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单刀赴会(关羽)
05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与屡为国家立有大功的上卿蔺相如不和,廉扬言要羞辱蔺。蔺为国家利益处处退让,不同廉计较。廉知道后,认识到自己错了,便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负荆请罪(廉颇)
06
《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07
《战国策·楚策四》:“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虚发而下之:只空响弓弦而不用箭,使雁落下来。疮陨:箭疮疼痛而掉下来。)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惊弓之鸟(更赢)
08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国丞相赵高,一心想篡夺皇帝权力,又怕大臣们不服。有一次他把一头鹿献给皇帝秦二世,说:“这是马。”秦二世说:“丞相错了,怎么把鹿说成马呢?”赵高就问左右大臣,大臣们有的沉默不语,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事后赵高把说鹿的大臣都杀了。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指鹿为马(赵高)
09
据《世说新语·假谲》载:曹操率军走到一个地方,士兵们口很渴,又一时找不到水。曹操指着前面说:“再往前走有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甜又酸,摘下来吃,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到后,嘴里生出口水,就不那么渴了。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望梅止渴(曹操)
10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载:秦丞相吕不韦称,其门客所编《吕氏春秋》二十余万字,有人能增一字或减一字的,赐给千金。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一字千金(吕不韦)
10道题做完,你猜对了几个呢?
熟悉的成语涉及了历史人物典故
这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
继续寻找成语里的“老熟人”吧!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刘邦
据《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从关中往汉中的途中,把栈道烧毁,表示无意东归,以麻痹项羽。不久,刘邦又佯修栈道,却带领人马从西面的陈仓打回关中。
栈道:古代在山崖上凿石架木修成的道路。陈仓:地名,在今陕西宝鸡东。原指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暗地里从侧面发动突然袭击的战略。后以“暗渡陈仓”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另有打算。
背水一战 / 韩信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将韩信率军攻打赵国,出了井陉口,命令一万人背水排列作战阵势,与赵国军队作战。汉军前有强敌,后无退路,只得拼死作战,结果大胜赵军。
背水:背向水,表示后面无退路。后以“背水一战”比喻决一死战或作最后一搏。
病入膏肓 / 齐桓公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至膈膜之间叫“肓”,以为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以“病入膏肓”指疾病已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也比喻问题严重,无法挽回。
草木皆兵 / 苻坚
《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原指把草丛和树木都当作敌方的伏兵。后以“草木皆兵”形容人内心恐惧,疑神疑鬼。
初出茅庐 / 诸葛亮
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及《三国演义》三十九回载: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茅庐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才同意帮助刘备打天下。诸葛亮初次出山,就用火攻计击败曹操的军队。时人赞颂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
茅庐:草房。后比喻刚踏入社会或刚参加工作,缺乏实际经验。
东山再起 / 谢安
据《晋书·谢安传》载:东晋时,谢安辞官后隐居会稽东山(属今浙江绍兴),以后又奉诏重新出山做官。
原指隐退后再度复出任职。后以“东山再起”比喻失败后再干或失势后重新得势。
多多益善 / 韩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刘邦)问曰:‘如我将(jiàng,统率、带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那你为什么会被我所擒获)?’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益:更加。善:好。后以“多多益善”指越多越好。
刮目相看 / 吕蒙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擦亮眼睛看。后以“刮目相看”比喻改变老眼光,用新眼光看待(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人或事)。
鹤立鸡群 / 嵇绍
《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原意是指白鹤站立在鸡群之中。后以“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或才能出众。
画龙点睛 / 张僧繇
据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南朝梁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上画了四条龙,都没有画上眼睛。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给龙画眼睛。他说:“点上眼睛,龙就会飞掉。”别人不信,偏要他画上。他刚把其中两条龙的眼睛点上,立刻电闪雷鸣风雨大作,震破了墙壁,两条龙就腾云飞上了天。
画好龙后,再给龙点上眼睛。后以“画龙点睛”比喻说话、作文时,在关键之处用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江郎才尽 / 江淹
据《南史·江淹传》及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载:江淹少年时即以文章写得好出名,但到老了竟文思衰竭,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据说是因为有一次江淹夜宿于一个叫冶亭的地方,梦见一个美男子,自称是郭璞,说是有一支笔留在江淹那里多年,要江淹归还。江淹就从怀中掏出一支五色笔给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写不出诗了。人们就说这是“江郎才尽”。
江郎:指南朝梁文学家江淹。后以“江郎才尽”比喻曾很有才华的文人文思枯竭,已写不出诗文。
老当益壮 / 马援
《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当:应当。益:更加。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加豪壮。形容老年人干劲大。
乐不思蜀 / 刘禅
据《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载:蜀汉后主刘禅在蜀汉灭亡后,被安置在洛阳。有一天,晋文帝司马昭问他:“颇思蜀否?”他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
蜀:三国时期的蜀地。后以“乐不思蜀”指乐而忘本或乐而忘返。
洛阳纸贵 / 左思
据《晋书·左思传》载:文学家左思写成《三都赋》,因为文章精彩,富贵人家竞相传抄,使洛阳的纸张价格也上涨了。
后以“洛阳纸贵”形容好的文章或书籍流传广泛。
马革裹尸 / 马援
《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
革:皮。尸:尸体。战死疆场后,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形容英勇作战,战死疆场。
毛遂自荐 / 毛遂
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载: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毛遂,自我推荐,跟随平原君出使楚国,说动楚王同意与赵国联合抗秦。
毛遂:古人名,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后以“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
南柯一梦 / 淳于棼
据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有个叫淳于棼的人,在院中大槐树下睡着了。他梦见自己到了大槐安国,娶了公主,当上了南柯郡太守,显赫一时。醒来后才知道原来是一场梦。梦中的大槐安国就是大槐树下的蚁穴。
后以“南柯一梦”指一场美梦或一场空欢喜。
破釜沉舟 / 项羽
据《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率领部下跟秦军作战,渡过河后,命部下打破锅子,凿沉渡船,烧毁房屋,只发给士兵三日粮食,以此激励士兵拼死战斗。
釜:锅子。舟:船。打破饭锅,沉掉渡船。后以“破釜沉舟”形容不惜一切,下定决心拼到底,决不后退。
孺子可教 / 张良
《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孺子:小孩子。称赞年轻人有培养前途。
三顾茅庐 / 刘备
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在隆中的茅舍里,刘备为了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曾经三次前去拜访,诸葛亮才同意出山相助。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顾:拜访。茅庐:草房。三次去草房拜访。后以“三顾茅庐”指诚心诚意地一再邀请。
势如破竹 / 杜预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
势:形势。破:劈开。劈竹子时,劈开了头几节,以下几节就顺着刀势分开来了。形势好像劈竹子一样。后以“势如破竹”形容乘势前进,节节胜利。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
据《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髦纪》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载:魏帝曹髦在位时,独揽朝中大权的司马昭专横跋扈,蓄意篡夺帝位,曹髦十分气愤,对侍中王沈等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
路人:指一般群众。后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
四面楚歌 / 项羽
据《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士越来越少,粮食也已吃完,汉军各路兵马围了好几重,夜间听到四面都是楚歌,项王大惊道:“汉军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后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处境窘迫。
东床快婿 / 王羲之
据《世说新语·雅量》载:太傅郗鉴派门生到丞相王导家求亲,王丞相让他到东厢去挑选。门生回来后对郗鉴说:“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鉴说:“正此好!”派人一打听,原来这个青年就是王羲之,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
原指隐退后再度复出任职。后以“东山再起”比喻失败后再干或失势后重新得势。
投笔从戎 / 班超
《后汉书·班超传》:“(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常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投:丢掷。从:参加。戎:军队。扔下笔去从军。后以“投笔从戎“指文人弃文就武。
图穷匕见 / 荆轲
据《战国策·燕策三》载:荆轲奉燕太子丹的命令去刺杀秦王,以献燕国督亢的地图为名,藏匕首于图中。秦王展开地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马上用匕首去刺杀秦王,没刺中,荆轲后被秦王所杀。
穷:尽,完。匕:匕首,短剑。见:显露。后以“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终于暴露真相或本意。
兔死狗烹 / 勾践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范蠡离开后,从齐国写信给越国大夫文种说:“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被烧煮吃了。后以“兔死狗烹”比喻事成之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掉。多指统治者杀戮功臣。
完璧归赵 / 蔺相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国得到一块叫和氏璧的宝玉,秦昭王表示愿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赵王不敢拒绝,但又怕上当。蔺相如自愿出使秦国,他向赵王保证说:“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他到秦国后,见秦王果然不想给城,就设计取回原璧,送回赵国。
完:完好无损。璧:古代一种扁平圆形的、中间有孔的美玉。比喻把原物完整无损地交还原主。
围魏救赵 / 孙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令大将田忌、孙膑率兵救赵。齐军没有直接赶赴赵国,而是趁魏国重兵在外,国内空虚,围攻魏国都城大梁,迫使魏军从赵国撤兵,并乘其疲惫,在中途予以截击,大破魏军,赵国得救。
围魏:围攻魏国。救赵:使赵国得救。后以“围魏救赵”指围攻敌人的后方据点,迫使敌人撤回其兵力的作战方法。
闻鸡起舞 / 祖逖
《晋书·祖逖(tì)传》载:晋代祖逖跟司空刘琨当年同为司州主簿,感情很好,共被同寝。半夜里听到鸡叫,祖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恶声(古人以半夜鸡叫为不祥之兆),就起床舞剑,习练本领。
听到鸡鸣,即起床舞剑。后以“闻鸡起舞”比喻有志向的人及时奋发自励。
卧薪尝胆 / 勾践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为了报仇雪恨,夜里睡在柴草上,将苦胆吊在座位上方,吃饭睡觉之前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以提醒自己的复仇之志,后来终于灭了吴国。
卧:睡。薪:柴草。胆:苦胆。睡在柴草上,饭前尝苦胆。后以“卧薪尝胆”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萧:指辅助刘邦建立了汉王朝的萧何。曹:指曹参,也是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大臣。萧何任丞相时制定的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曹参继任相位时完全遵照执行。
后以“萧规曹随”比喻后人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
胸有成竹 / 文与可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yún)筜(dānɡ)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筼筜:大竹名。)
成竹:现成的竹子。原指画竹子之前,必须胸中先有竹子的全貌,才能把竹子画好。后以“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以前,心里已有通盘的考虑,因而有成功的把握。
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据《战国策·秦策一》载:战国苏秦读书困倦时拿着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使痛醒。又,《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汉朝孙敬读书时用绳子把头发吊挂在屋梁上,以此驱除瞌睡。他们后来都成了有学问、有名望的人。
悬:吊挂。梁:屋梁。股:大腿。把头发拴挂在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后以“悬梁刺股”形容发愤读书。
偃旗息鼓 / 赵云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赵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曹操)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偃:放倒。旗:指军旗。息鼓:停止敲鼓。放倒军旗,停敲战鼓。指军队隐蔽行踪,不暴露目标。后比喻休战或停止做某事。
约法三章 / 刘邦
据《史记·高祖本纪》载:汉高祖刘邦打到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原指汉高祖向父老们约定法律三条。后泛指事先约好或订立共同遵守的简单条款。
凿壁偷光 / 匡衡
据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载:西汉的匡衡从小勤学苦读。由于家里很穷,匡衡就凿开墙壁,借着邻居家的烛光读书。
凿开墙壁,依靠邻家的烛光读书。后以“凿壁偷光”形容勤学苦读。
纸上谈兵 / 赵括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很能谈论兵法,但不能切合实战。后来他代替廉颇当将帅,长平一战,赵括率领的赵军伤亡惨重。
在纸面上谈论用兵。后以“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入木三分 / 王羲之
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原形容书法笔力遒劲雄健。后比喻议论或见解深刻。
煮豆燃萁 / 曹植
《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文帝:指魏文帝曹丕。东阿王:指曹植。漉:滤。)
萁:豆秸。烧豆秸煮豆子。后以“煮豆燃萁”比喻骨肉相残。泛指内部自相残害。
以上内容摘编自《汉语成语词典》,汪耀楠 主编
小编今天只是与大家分享了成语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实际上蕴含着历史典故的成语还有很多~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成语词典中找一找~也欢迎大家来和小编一起分享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