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朋友,你好,从你的描述来看,你可能是想通过跨考历史学,提升自己的学历,以获得更好的工作。或者你是想通过学习历史,得到一些启发,帮助你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你都得慎重考虑:到底要不要考?考研和读研有什么优势和风险?
我在此与你分析其中的利弊。
一、优势(一)思维一方面历史学专业能锻炼你全面思考问题的思维。
历史学强调“史无定法”,即没有固定的方法研究某一个东西。任何的方法,只要能用你就能用上。这逼着你必须得从全方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另一方面历史学专业能锻炼你检索资料客观论证的思维。
历史学研究要求,收集大量的证据去证明某个东西,而不是简单地臆断某件事情就一定是怎么样的。这种思维能帮助你快速检索资料,分辨清楚事情的面貌。
(二)启发
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历史确实可以给人很大的启发。
如果你最后报的是中国近现代史或者是世界近现代史的话,那么可能会接触公司、企业等史料,你也会读大量的相关史料,对你深入理解公司企业运营是有帮助的。而且你相关方面的研究很有优势的。
我很羡慕你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因为我在研究研究民国史的时候,遇到一些具体的公司,就会思考:他们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怎么运行的?他们内部人员管理对公司的作用是怎么样的?这些都需要相关管理学知识,可惜我没有,我还得从头学起。
(三)就业
就业来看,我对职场并不了解,不太清楚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对升职有什么好处,但比较清楚的是:
当前很多重点中学补贴很多,要的就是历史学的硕士或者公费师范生!
后者考虑是本科的,对咱们没什么用,前者在一些地区可能会适用。
我有一位读博士的师兄之前本科在土木工程专业,干了几年建筑方面的活,又跨考历史学专业研究生,之后又去当地最好的中学教历史,过了几年又回来读博。
从这上述来看,跨考历史学研究生有很多好处!但也要看到其中的风险!
二、风险(一)备战
如果是你是边工作边考研,精力会消耗非常大,这个不用说是可以想象的。
如果你从现在岗位退下来,全职备战考研的话,那么,你就等于失去了一个工作的机会和一段时间的工资,你就要吃你这两年工作积累的资本,还有你家里人的供给,并忍受各种人的非议等等。
(二)考试
考试的过程中,你要竞争的是那些应届毕业生,尤其是本专业的学生。他们有大量精力和专业基础。
考试第一轮,即笔试,主要考专业知识、英语和政治。你报班跟着老师读,可以解决一大部分问题。
但是等到复试环节时,如果你想考的是好大学的话,老师就更加注重你的科研能力。
之前我们大学,直接前五名的给踢掉。为什么呢?因为老师觉得他们科研能力不够。所以考试也不是百分百能让你通过的,如果没通过,那之前一年相当于浪费的。
而且如果你是边干活边考研的话呢,那真会影响工作。你的原本可以继续升职,但可能因为考研,没有精力把手头工作做好,就错失机会了。
如果你是全职考研的话,那这段时间的工资白白没了。这时候要回去工作的话,你要重新应聘,并重新拾起工作时的那种状态。
但是,你在应聘的时候,会找回像现在这样的一份工作吗?原本的公司可能不会要你。即使你到了新的公司,你肯定又要从头做起,那等于是白了三年的积累。
(三)读研
读研意味着什么?
三年读研的话,一个月的补贴因导师而已。有的导师很抠,一个月只给研究生100块的补贴,有的导师很好,1000块。但肯定比不上你现在的工资。
而且,如果你对历史学实在没有感兴趣的话,只是想混个文凭的话,那么这三年你将会很痛苦。
因为历史学的导师要求研究生给他干活,需要经常帮导师收集史料,有时还会到具体的档案馆里,要看得懂前人手写的不易看懂的竖排繁体字。
如果这种痛苦的情绪持续下去,可能会使你休学甚至延迟毕业。
当你毕业出来后,如果再回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话,也会面临着前文提到的全职考研失败后面临的困局。
然后你刚刚说,然后我刚刚说到的用历史学的东西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东西没问题,
总的来说,做任何改变原有状态的选择都是有风险,要付出成本的。
这里的成本可以用几个公式表达:
考研的成本=备考的成本+考试的成本+读研的成本备考的成本+考试的成本=报班学习的费用+遭受的非议(+父母的操心)(+丧失的工作和薪水+丧失的升职机会)读研的成本=辞去的工作和丧失薪水+升职机会(+不感兴趣的痛苦)(+可能延迟拿到或拿不到硕士学位)
三、建议(一)仅想从历史得到启发,多看看书就行
如果你只是想学习历史,启发你的工作的话,我倒不建议你去读研究生。
因为三年研究生很累,而且大多数研究生过多关注自己研究的小案例,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现象,最后还得自己在工作中摸索,在实践中得到答案。
而且现实是不断变化的,应聘条件可能也会一直在变。后面可能应聘不了岗位。
其实你可以换一种方式,就是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来启发,我在此推荐几本书,你可以先阅读。
一个是许倬云先生看历史系列,包括:《从历史看领导》、《从历史看管理》和《从历史看人物》。
许倬云,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1970年赴美,任匹兹堡大学历史系教授、校聘教授。1986年当选为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九十年代以来,许倬云先后被聘为夏威夷大学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讲座教授、匹兹堡大学历史系退休名誉教授等职。他对历史学、系统学和社会学等很有见解。
我看过前两本,都是面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生和企业家的演讲,都从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事件、政治制度来思考怎么管人,怎么用人之类的事情。
里面有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
周朝的分封制就像总公司与连锁店。每一家都差不多,都用周天子的logo,有明晰的企业文化。但有个弊端,连锁店(诸侯国)不一定听起始店(周天子)的话。
唐代羁縻府州制度中的西域小国,相当于加盟店。在这种加盟制的下,小店(小国)帮助公司承包代销产品,但控制力不强,随时可能分开。。
宋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像是总公司与分公司一样。中央像是总公司,地方像是分公司。中央的指令到地方,可能在执行中就有差异。地方不可能完全按照中央路走。中央于是排了通判检查知县,相当于总公司派监督人员到分公司一样。
然后还有一本就是曾仕强先生的《中国式管理》。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之父”。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著有《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中国式管理》《家庭教育》《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等,曾在《百家讲坛》中做过演讲。
我是在喜马拉雅APP中听到他关于《中国式管理》的演讲,感觉不错。
里面讲到了很多关于中国式管理的内容。这种管理方式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基于中国管理实际情况的书籍。
它里面提到“法”、“理”、“情”,什么意思呢?
一个社会、一个企业的层次分为上、中、下三层。
法,由上层人制定了指令下去,传到中层,再传到下层,下层的人要执行好上层和中层的指令,一般执行中层调整好的指令。
理,中层的人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分析法的可行性,灵活变通,稍微修改调整,然后让下层执行。
情,上层的人发现一些特殊情况中下层无法处理时,就要及时出手。一些协调各中层的工作,也需要上层来进行协调。
这三个层次正好就是现实中常常应对的情况。每一层都要有自己的分寸,做好本分的事情。这也是管理想要利用好一切人和物、使整体有效运行的要求。
(二)想通过考研深造提高学历
利弊在前文已提到,这里不再复述。总的一句话,那就是在学习中慢慢地热爱这一专业,不管当初是出于什么目的报的。
然后研究的方向多侧重近现代史,多侧重公司企业管理的历史,发挥自身专业和工作经历的优势。
也许在后面你会选择其他工作,做出其他选择。
但不管怎么样,保持一颗热爱的心,坚持下去!至少把研读完!
最后,总的来说,现在你如果想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岗位,提升自己竞争力,要慎重考虑。因为这中间有各种风险和成本,可能会大于你晋升、提高薪水等成本。希望这边能帮助到你,也预祝你接下来做出合理的选择,不让自己后悔,并有美好的未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