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宋朝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的记载,石碏家族在卫国的延续情况大体是:其长子石厚死后,他的孙子石骀仲仍继续封为卫国大夫。骀仲生有石祁子及五个庶子。骀仲的孙子叫石稷,世人称其成子稷。不知是为他(骀仲)的哪个儿子所生的。成子稷生石买,世人称其共子买;共子买生石恶,世人称其悼子恶,悼子恶生石曼姑,石曼姑生石魋(tui)。石惡还有一个從子名叫石圃,也是卫国的一位重要人物.
在公元前的477年,卫国国君姬起即位,与时任大夫的石曼姑发生了矛盾。这时已经到了春秋的末期,各国社会的变革很快,公室大都衰弱,卿大夫的势力膨胀,石曼姑曾将国君姬起驱逐出国境。姬起被迫逃往齐国避难。卫国遂将逃亡在鲁国的卫出公又迎回了国内。
卫国大夫石祁子是继石碏之后又一个以忠诚正直著称的石姓人物。石祁子是卫大夫石骀仲之子,《礼記?檀弓》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卫国大夫石骀仲死了,沒有正室夫人生的嫡子,只有姬妾们生的六个庶子。在立后人世袭卫国大夫爵位的事情上,谁可胜任,一时很难决定.当时便采取了用卜筮的方法来决断.拿乌龟壳来占卜,看谁占得“兆头”最好。有位掌卜的人说“占卜要得是好兆头,参加的人一定得沐浴(洗干净身体)佩玉(梳妆打扮后,再穿上带有玉佩的服装)則(才会有)兆(好的运气)。”于是六个庶子中其他五人皆沐浴佩玉(全都忙着梳妆打扮);唯有石祁子不干,他说:“哪有父亲刚死,在服丧期间沐浴佩玉的呀!”不但没去沐浴佩玉,仍然穿着孝服去参加了占卜活动,相反却偏偏占得了最好的兆头,得了一个上上卦。 后来卫国人民都以为乌龟是有先知的灵性之物。
这个故事虽是卫国人附会的,但也从中说明了当时的卫国人对石祁子很是敬重的。石祁子是卫惠公、卫懿公的两朝大夫,德高望重。卫宣公在位19年后去世,当时卫国诸公子在争夺君位,导致继承宣公的卫惠公刚登基3年就被赶走了,姬黔牟接替了他的位置。8年后惠公又复国,黔牟又逃往周都去避难,惠公为此曾结盟燕国去攻打周天子惠王。 鲁庄公十二年(公元前682年)的时候,宋国有一个叫猛獲的弑君叛臣逃亡到了卫国,宋国派使臣强烈要求卫国主持正义,遣送猛獲回宋,卫国君黔牟不肯。石祁子说:“不行。保护猛獲,对我国有什么好处啊?得到一个人而失交一个国家,这不是好谋略.' 于是猛獲被遣送回国,后被处以极刑。
卫惠公在位31年去世,儿子卫懿公接替君位。这时卫国因连续內乱而实力大减了,等到卫懿公做了国君时,昏庸无能,致使卫国遭受了一次亡国之祸。石祁子在国家危难之时,与另一个大臣宁庄子宁速同秉国政,极力支撑残局,为卫国的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来卫懿公在位期间,散居在我国北方山地的狄戎部族兴盛,他们乘中原诸侯长期混战之机,不断南下侵扰周朝北部各国,卫国也曾多次受到了它的侵犯。魯闵公二年 (公元前660年)时,狄人又来攻打卫国。卫懿公本来就是个不顾百姓死活,只图自己享乐的无道昏君.他特別喜欢玩鹤,不但养了许多鹤,还封鹤为“将軍”.让鹤坐在大夫级才能享用的轩车上遊街玩耍,享受大夫一级的待遇。这种荒诞的行为,召致了国人的普遍不滿,因而当狄人来进攻时,百姓们都不愿意帮助他,说:“让鹤去吧,鹤享受官祿官位,我们哪能作战啊?” 卫懿公无奈,只好自己硬着头皮亲自出马迎敌。临出发前,将一块玉玦交给了石祁子,又把一支箭交给宁庄子,让他们共同留守国都,代理国政,并嘱咐他们好好的守城。卫懿公领军出去御敌,结果一战即溃,卫懿公也性命丧死在乱军之中。
石祁子和宁庄子得知国君败亡的消息,率领城中的人连夜撤出,向东南方向奔逃。狄人进入朝歌,又追击到黃河边,大肆杀戮,卫国人损失惨重。经事后统计,卫国人活着逃过黃河的仅有730人,加上从卫国共地、滕地逃难而来的百姓,总共也只有5 000余人。卫懿公死后,石祁子与宁庄子速立公子申为国君,是为卫戴公。不料戴公登上君位不到几天便死了,他们又立戴公的弟弟公子毀为君,是为卫文公。卫文公即位后,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东),奋发图强,着手重建国家。石祁子作为先朝重臣,积极辅佐文公完成国家的复兴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卫国才逐步恢复了创伤。
卫文公在位25年去世,儿子卫成公即位,做了35年的国君。之后是卫穆公,卫穆公做了11年的国君。当时石稷为卫国大夫,石稷是石骀仲的孙子,石碏的5世孙。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时,齐国进攻鲁国,卫穆公派遣石稷等率军救鲁,但被齐军击败。石稷自告奋勇作为留守,顽强抵抗,确保了主帅的安全撤退,后来在晋、卫、鲁三军联合反击下,齐军战败求和。石稷死后,他的儿子石买成为卫大夫。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56年),石买受当时的卫国国君卫殇公派遣,作为主帅率军进攻曹国,取重丘(今山东荏平西南)。曹国因向当时的霸主晋国控告,次年夏,石买作为使臣到晋国访問时,被晋国拘执于长子(今山西长子县西)地区,但不久就释放了。
春秋晚期,石氏子孙石恶、石圃、石曼姑等曾多次参与了卫国的宮廷纷争。
卫穆公死后,儿子卫定公即位。定公即位12年去世,儿子卫献公即位。卫献公是一个较有名的暴君,他对待部下不仁不义,引起当时的大臣孙文子和宁惠子的不满,于是在鲁襄公十四年(公元前559年)这一年发生了逐君事件,卫献公被迫逃往齐国。孙文子、宁惠子共同立献公的叔父姬秋为卫国国君,是为卫殇公。卫殇公后被宁惠子的儿子执政大臣宁喜所杀。鲁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在宁喜的首肯和帮助下,在外流亡了12年的卫献公又返国复位。但卫献公复国第二年(公元前546年),终因不能容忍宁喜专权,便授意公孙免余等人攻杀了宁喜和右宰谷,陈屍在朝外。石稷的孙子、卫大夫石恶是宁氏的亲族,此时作为卫国的使臣将要参加在宋国举行的盟会,临行前,他给宁喜的屍首穿上衣服,头枕在屍体大腿上號哭一番,然后才出发。《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载,“卫人讨宁氏之党,故石恶出奔晋,卫人立其从子圃,以守石氏之祀。”可見,石恶到宋国参加盟会后,怕卫献公清算宁氏之党,不敢回国,从宋国逃往晋国避难去了,这一年是公元前545年。卫国人便又立石恶的从子石圃继承石氏爵位.石圃后来也成了卫国的执政大臣.
卫献公在位33年去世,儿子卫襄公继位。襄公在位9年去世,儿子卫灵公即位。灵公在位42年去世,孙子卫出公击败父亲蒯聩自立。公元前492年—前477年这16年间,卫国公室大乱,蒯聩、卫出公父子不顾名分而争夺君位,当时石恶的一个孙子石曼姑(石魋之父)也参与在其中。
当时卫灵公有个宠姬叫南子,是当时有名的大美人。可是她和太子蒯聩产生了矛盾,而且矛盾很深。蒯聩想杀南子,被卫灵公发現后,没得手实施. 蒯聩在卫国呆不下去,便逃到宋国去了。卫灵公死后,南子欲立亲生的公子姬郢为国君,公子姬郢不肯。推辞说:“太子虽不在,但他的儿子姬輒还在国內。”于是只好改立蒯聩的儿子姬輒为国君,是为卫出公,这一年正好是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2年)。同年六月,晋国的赵鞅帮助蒯聩重返卫国的戚邑城(今河南濮陽)。第二年(公元前491年)的春天,卫出公怕他的父亲蒯聩回来抢位,便派石曼姑率军围攻戚邑城,父子俩为了争夺王位而大动干戈。此后蒯聩一直居在戚邑。在鲁哀公十五年 (公元前480年)时,蒯聩因为当不上国君,十分气脑,遂与卫大夫孔悝合谋,袭击他的儿子卫出公,出公被迫逃往鲁国。于是,蒯聩便当上了国君,是为卫后庄公。卫后庄公即位后,为了报复,将石曼姑的儿子石魋逐出卫国,等后来卫出公即位后石魋才得以回国。
卫后庄公也是一个残暴放纵的昏君,与当时的执政大臣石圃不合,终于导致一起政变,说来颇有戏剧性。事情是这样的: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十月的一天,卫后庄公闲来无事,登上城楼凭高眺望,远远望见住在卫都附近的戎人,就问左右:“那是什么地方?”隨从告诉他,那是戎州,戎人居住的地方。后庄公说:“我是周武王弟弟康叔的后代,这里是姬姓之国,为何还有戎人在这里修筑城邑,还竟然住在我的身边,把他们统统给我哄走!”于是,便派兵把那些戎人赶出了家园。
卫后庄公对戎人很残暴,对本国人民也同样不讲仁慈,他迫使卫国的工匠长期给他担负着无休止的繁重劳役,不让他们休息,使他们实在无法忍受。卫后庄公还不能容忍当时位高权重的大夫石圃,想把石圃逼走,石圃获知卫后庄公的意图后,就先下手为强,依靠早已对后庄公不滿的工匠发动政变,攻打卫后庄公所住的宫廷。吓得后庄公浑身颤抖,龟缩在宮门內,一边把门锁得紧紧的,一边向石圃求和,石圃不答应。后庄公沒有办法,只得帶着太子疾和公子青从宮墻北面跳墻逃跑,结果从墻上跳下時摔断了腿。这时被后庄公迫害的戎人也前来攻打后庄公,杀了太子疾和公子青.卫后庄公因慌不择路,竟然逃进了他的仇人戎人己氏的家里。原来,有一次卫后庄公在城楼上观赏風光时,他一眼就看见了己氏妻子那一头漂亮的黑发,心里竟打起了坏主意,派人把己氏的妻子像罪犯一样剃了个光头,并将她那美丽的青丝拿来给自己的妻子呂姜做了假发。俗话说,冤家路窄,这会儿后庄公却偏偏又逃到了怨家己氏的家里,己氏哪能饶恕他。后庄公见势不妙,就拿出来一块璧玉给己氏看,并向他求饶说:“请你不要杀我,你饶了我的命,我便给你这块璧玉做回报!”, 己氏狠狠地回答他说:“我杀了你,那块玉也跑不了!” 于是便痛痛快快地杀掉了卫后庄公,並获得了他的这块璧玉。卫后庄公死后,卫国人又立公孙姬般师为国君,不久在齐国的压力下又改立公子姬起。到了第二年(公元前477年),石圃又驱逐了姬起,姬起逃往齐国避难.此时逃亡在鲁国的卫出公在齐国的帮助下乘机回国复位,石圃也被逐出了卫国。从此后石恶的孙子石魋虽然在卫国仍任大夫,但石氏家族在卫国的显赫历史也已宣告结束。
此外,春秋时期的卫国还有一个名叫石乞的名人,是卫国太子蒯聩(就是卫后庄公)的卫士,有勇力,善征战.但其世系情况不太清楚,很可能也是与石碏为同一家族。石乞之所以能见之于史册,主要是因其杀了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的缘故.详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卫灵公的宠姬南子素与太子蒯聩不睦,太子蒯聩因得罪了南子,不敢再住在国内,既便逃到别国去了。卫灵公死后,南子欲立亲生子公子郢为国君,公子郢不肯。于是只好改立姬辄为国君,即卫出公。卫出公十二年(公元前480年)时,出公的父亲蒉聩因当不上国君,十分气恼,便与卫国大夫孔悝合谋,暗中袭击出公,出公被迫逃往鲁国。
于是,蒯聩便当上了国君,即卫后庄公。这时,孔子的学生子路正在孔悝的门下任邑宰。事发的当天,他听说到朝中发生了政变,急忙进入城内打探消息,在城门口碰到了一个名叫子羔的熟人,告诉他国君已经逃走,谁去了也与事无补,不如赶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免受其祸。子路却认为食其禄不应避其难,遂进入城中直奔蒯聩处,蒯聩与孔悝忙登上高台相拒.子路认为孔悝是乱臣贼子,要求交出孔悝,以便让他杀掉为国除害。蒯聩便派石乞等人攻击子路,在战斗中子路系冠(帽子)的带子被削断了,子路认为君子即使死,也不能让冠(帽子)落下来,于是便放下武器去系带子,结果被石乞杀死。
卫国自卫庄公姬扬之后,历任国君大多都为昏庸无能之辈,一代不如一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天下大乱,卫国內讧频发,外患不断,在卫懿公时还一度亡国,卫国逐渐由强变弱。在这一时期,石氏作为卫国的王室贵族,先后有9人担任过卫卿上大夫,地位显赫达200余年,成为卫国三大强族(石、孙、宁)之一。
进入战国时期以后,卫国渐趋的衰败,只能夹在赵国、魏国、齐国、楚国等强国之间苟延残喘.作为卫国公族和贵族的石氏也渐趋沉寂,並开始大规模的向周边地区迁徙。其中有一支迁到了赵国,在公元前的222年,赵国被秦国灭亡后,又迁居到河內溫县(今属河南省)。这支石氏家族到了西汉初期,因万石君石奋显名而又兴起荣耀了数十,近百年.
春秋时期,楚国也有一位著名的石姓人,就是石奢。石奢是楚昭王的相国(即丞相),大约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他为官刚直廉洁,没有阿谀奉承等事,威望很高。有一次他外出视察,途中发现有人杀人,便命人追赶,发现杀人者竟是自己的父亲,于是只好放掉了他。 返回都城后,石奢将自己捆绑起来,派人报告楚王说:“杀人者,是臣的父亲。如果我逮捕自己的父亲,来表明大公无私,是不孝也;然而无视法律,放纵罪犯,却又是不忠的表现,所以请求治我的死罪。”昭王却认为没有追赶上罪犯,也不算犯法,劝他不要再提此事。但石奢却说:“不庇护自己的父亲,是不孝的行为;不维护国家法律,不是忠臣的作为;国君赦去其罪,是国君的恩惠;伏罪而死,是做臣子的本分。”于是他便自杀而死。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很大,历来史学家都把他作为忠孝两全的典范来宣传。
在楚国还有一位石姓人,因参与了白公胜的变革而被记载于史册。白公胜是楚平王的孙子,早年流落在吴国,公元前486年时,被楚国令尹(相国)子西请回国内,封为巢大夫,号白公,胜是他的名字。白公胜在其封地推行租佃的剥削方式,这种改革遭到令尹子西等守旧派的攻击。加之白公胜与父亲太子建早年流亡郑国时,郑国杀死了其父,白公胜被迫又逃往吴国。因此,白公胜希望楚国能出兵攻击郑国,为其父亲报仇,而令尹子西本来已经答应了他的要求,却又不去实施。
在楚惠王八年(公元前481年)时,晋国出兵攻伐郑国,郑国派使臣向楚国求兵救助,令尹子西受命救郑,并设法使晋国退兵而去。这件事再次激怒了白公胜,便派勇士石乞(这个石乞与卫国的石乞同姓同名,但不是一人)等率死士袭击子西、子綦,并将他们杀死。白公胜接受石乞的建议,趁机将楚惠王也囚禁起来,并打算将他也杀死。石乞的部下屈固知道了此事后,便将惠王偷偷地背了出来,躲到惠王母亲的宫中方逃过一劫。于是白公胜自立为楚王。一个月后,楚国的守旧派叶公率众与忠于楚惠王的军队联合起来,共同讨伐白公胜,白公胜战败自杀。石乞被俘后,向他询问白公胜的尸体埋藏在什么地方,石乞坚决不肯说出藏匿地点,便被残酷地烹煮而死。我国有一条著名的成语“叶公好龙”,说的就是这位战胜白公胜的人物。
战国时期有个魏国人石申。他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撰写了一部名为《天文》的天文学著作,共8卷。齐国人甘德也撰有一部《天文星占》的书,也是8卷,后人把这两部书合为一部,名为《甘石星经》。石申观测了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的运行,发现了这五个行星的出没规律。石申等测定的恒星纪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石申、甘德在书中所记录的120颗恒星的位置,据说比欧洲第一个恒星表希腊伊巴谷的星表约早200多年。'西周时期,用二十八宿观测太阳的运行,求得朔日所在。至战国中期,楚人(《史记·天官书》作齐人)甘德、魏人石申测定黄道附近约一百二十个恒星的位置与这些恒星距北极的度数,用来观测木、火、土、金、水五个行星的运行。甘、石二人开始发见五星出伏的规律,他们测定恒星的记录,是世界最古的恒星表。' 摘引于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石姓人还有郑国(今河南新郑)的大夫石癸、石制;周王朝(今河南洛阳)的石速、石张、石尚;宋国(今河南商丘)的石彄 (kou);齐国(今山东淄博东北)的石纷如、石他等;此外,孔子还有一位弟子石作蜀,字子明,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石姓元祖石碏的第六世孙.后来唐朝追封其为石邑伯,宋朝追封为成纪侯。从以上所述的状况来看,石姓名人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却浓墨重彩地留下了精彩的一页。这些响当当的历史人物在一书中都有不同的描述,有些亦可见于和等书.
在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一个石姓人,他就是卫国的大夫,国老石碏,后来理所当然的成了中华民族血统石姓人共同公认的元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