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三代至春秋,一个个世系通常是一个个部落首领的记录。秦汉以下,已由部落文化转向历史名人文化,以一个个名人为中心,便一个个族派形成,并突现出来了。本文以世系为依据,通过上下伸延和推订,考证了叔安、伯廖两支世系及其渊源,探讨廖氏得姓“始有叔安,继有伯廖”的历史真实。换言之,决定宗族的存在是世系。由一个个世系群架构成一个个族派,各个亲族集团以其共同祖先为中介,集团成员之间便可找到自身的座标,这时将不再会彷徨自问:我的根在哪里?
从远古廖氏得姓以下,世系相承的有两个支系:
一支相传在西周时期,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其裔姓“廖”。由伯廖而下,至三国时期有廖立,宋代有廖刚、廖德明等。廖德明是朱熹的高徒,也是个大儒。廖刚官至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以刚直不阿称著于史。宋史《廖刚传》还列为2009年高考语文命题。
另一支的时间早于尧舜时期。相传,黄帝有个裔孙叫叔安,封“飂国”,得姓“廖”。由叔安而下,至三国时期有廖化,典故“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即此。再而下,有历史人物廖仲恺、廖承志父子,国人尽有口碑。
廖氏在《百家姓》中序为67,郡望为汝南郡。汝南郡为廖氏的总堂号,是廖氏的发源地。以下的威武堂、清河堂、太原堂及世綵堂等堂号则多为自创性的堂号,纪念先祖的功业或品德,从中也体现支派的区别。然而,无论是总堂号还是分堂号,也是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一
唐代廖琳瑄撰写的《虔化廖氏族谱》序言,是廖氏族谱现存最早的题序史料,也是研究廖氏历史的经典性文献。一篇写于天宝十六年甲午岁(754)的阳月长至日,另一篇写于次年天宝乙末年(755)。阳月长至日即农历十月冬至。长至日一般理解为农历六月夏至。
虔化一支廖氏以子璋为鼻祖,鼻祖即最初的先祖。子璋于西晋咸平二年(276)封左卫镇国大将军,妣蓝氏生二子:长原宪、次从宪。原宪袭父荫为左卫镇国大将军。从宪迁浙江永嘉郡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为松阳县的始迁祖。由从宪九传至延龄,为琳瑄的高祖。
二世从宪妣刘氏生一子五桂,五桂妣曾氏生一子钦。晋建武(304)年间,五桂以武功被杜预举为征吴大总管。钦公也袭父荫封为大总管,镇守泽州,为高平县的始迁祖。钦生八子皆显宦于当朝,其中妣韩氏生四子:守信、守义、守崇、守诚,继配赵氏生四子:诚达、诚壁、诚忠、诚希。又说钦生九子,原配刘氏生一子守明,任松阳太守。守明的后裔现居江西、湖南、郴州、广东及广西贺州等四省边地。
五世诚希于晋太元九年(384)回迁松阳县。诚希妣赵氏生三子:世用、世昌、世清,世昌妣杨氏生二子:彦光、彦邦,彦光妣欧氏生一子玉龄,玉龄妣宋氏生四子:晚苍、晚桂、晚叔、庆甫,庆甫妣卢氏生一子奇可,奇可妣阮氏生三子:延邦、延龄、延春。其中,世昌任扬州太守,彦光任清河太守,玉龄任湖广郡守。隋开皇三年(583),改为郡县制,延邦、延龄、延春等兄弟三人也分别在隋朝任武威、清河、太原等郡太守,封郡公。
十一世延龄妣邓氏生一子崇德。崇德(602— ?),唐贞观庚子年(640),以明经出身任虔化令,官至宣州刺史,致仕后留居虔化,为虔化廖氏的始迁祖。隋废除九品中正制,代之以科举制。唐初考取进士最难,录进士最多一年仅24人,少则3/4人。唐太宗在位23年,录取进士205人,明经倍之。民谚曰“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崇德39岁录为明经,算是老明经了。但他在引领后世开创未来方面,影响深远。
由于琳瑄在谱序里署名为四世孙,虔化谱应为琳瑄的家谱,显然以崇德为一世。崇德妣卢氏生三子:兰芝、兰阶、兰得,而次子兰阶和三子兰得分别出继。长子兰芝妣卢生三子:光尧、光禄、光景,由此分衍为崇德的三个支系。兰阶、兰得虽然也是崇德的儿子,但毕竟出继了。然而,一些谱本所画的图系,仍将兰阶、兰得的后裔列为崇德裔,并以崇德为始世祖,这样的处理不当。
虔化廖氏,仅崇德以下至琳瑄4世出了9个进士,兰芝为唐总章元年(668)戊辰进士,长子光尧以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次子光禄以进士官至汀州节度使,三子光景以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宣州刺史。十五世德歧、奇轼、琳瑄、瑞瑄等也是进士出身。其中,琳瑄、奇轼官至兵部尚书。在魏晋至隋唐的500年间,这可见中州廖氏之盛。
族谱简繁不同,最简的是世系记录。欧氏以五世为图,其体直序,世序横推,五世不迁。苏氏以九代为图,备九族,其体平列,世序直陈,百世不迁。欧氏统小宗,而苏氏统大宗。即上自高祖,下自曾玄,凡九族。根据琳瑄谱序所述及查于现存的一些谱本,编制图系如下:
【注】:太平州,北宋时置,晋无太平州。西汉置当涂县,三国废,西晋复置,东晋咸康末(342)侨置。疑此为宋后修谱时的讹误。既无州当无刺史。
【注】:
谱记,世昌进士出身,任扬州太守;彦光任汀州节度使,镇守福建。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代以科举制度前无进士的称谓。节度便即唐时都督加号使持节者。睿宗景云(711),节度使一词始见诏书。世昌出身进士及彦光任节度使,讹误。
琳瑄谱序载,“始叔安溯得姓受封之自也,叔安而下六十余世示无遗阙也”。“阙”,通“缺”。意思是说,上溯廖氏受封得姓是从叔安开始的,由叔安以下所列出来的六十多个世系中,世代相承,个中没有遗漏或缺失的。上古文字“飂”通用“廖”,叔安受封飂国,得姓“廖”。这传递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廖氏得姓始于叔安,以国为姓。而非后世所说的始于伯高,或望文生义地认为改“飂”为“廖”,或所谓去“风”加“广”而成为“廖”的。琳瑄生卒不详,先后任兵部尚书、左仆射、上柱国、百胜将军指挥使,授银青光禄大夫。唐制,上柱国正二品,百胜将军指挥使、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兵部尚书正三品。因避讳唐太宗曾任兵部尚书,所以不称尚书而称为左仆射。由于琳瑄是在退休之后修谱的,按唐制“七十而致仕”的退休制度,他的出生时间约在唐高宗末(684年)。以此推算,由崇德至琳瑄下衍3世,约历82年,平均27年为一世。由子璋至琳瑄历十五世,约400多年,也符合古代“三十年为一世”的说法。
贞观六年(公元636),唐太宗敕文考订天下氏族,凡世系相承的才允许通婚,当然更重要的是为了科举。吏部尚书、申国公高士廉,中书令温彦博等59人,相传编订了祖图世系93姓、1651家、1671卷,并存放在吏部秘书阁。据说,唐末(881年)黄巢起义,这些氏族图册才毁于战火。然而,虔化谱编订的时间为天宝十六年(754),与黄巢起义军入京的时间相距了120多年。琳瑄历武则天至唐玄宗时期,位高权重,按理完全有机会可接触到吏部考订的廖氏祖图世系。琳瑄退休前的这段时间,唐代还处在开元盛世的和平时期,所谓盛世修谱。安史之乱发生在天宝十七年十一月初九日,时间也在修谱的次年。子璋至琳瑄的10多个世系乃至叔安以下至子璋等60多个世系,有理由值得采信的。
二
以伯廖为始姓祖的世系,有德明派、廖刚派和廖爽派等,分别以“武威堂”“世綵堂”和“汝南堂”等为堂号。廖爽派又被称为衡山派。
南海廖氏以伯廖为始姓祖,廖权为鼻祖,由伯廖传至廖权为50世。廖权在东汉时任武陵尉,生一子廖立,有传。廖立生三子:蔡、济、源,廖蔡为吴国秣陵尉。传至九世彦敏,为太常寺少卿,十一世廖汾为金吾大将。唐末,廿一世廖前任南剑州刺史,徙居福建,为将乐的始迁祖。由廖权下传至南宋德明为四十五世。
三国时,廖立与廖化同在刘备朝为官。廖化原是关羽的主簿,后官至宜都太守。刘备去世后,任丞相参军,迁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蜀亡,刘禅降魏。廖化因忧疾,终于徙往洛阳的途中。
廖立年未三十,擢为长沙太守,官至侍中。“入侍天子,故曰侍中”,位次丞相之下。刘备去世后,廖立迁长水校尉。由于廖立自恃才名,以为是诸葛亮之贰而职居李严之下,因而很不服气,常有不满语言。他后来因此而被诸葛亮贬为平民,迁居汶山郡。听到诸葛亮的死讯,廖立大哭。这时,他才意识到没谁比诸葛亮更了解自己了,叹息道:“终为左襟了”(楚人崇左,着装左襟)。相传,廖立在汶山郡终老一生。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有记述。
查于现存的谱本,编制廖权图系如下(1—45世):
魏晋朝,廖立的后裔宁为“左襟”而不仕。隋唐至宋历朝,又诗香相继,代有簪缨。德明的曾祖、祖父及父亲均为焕章阁直学士。德明也于乾道年间进士及第,历莆田知县,知广州,任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左侍郎、侍中及枢密院事,以战功封为武威王。
南海廖氏始于伯廖的说法,见于明代廖道南为《新会廖氏族谱》和《扶闾廖氏家谱》撰写的两篇序文,一篇写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春二月,一篇写于同年的长至日,即夏至。在谱里序,自署为“进士出身,日侍经筵讲官、同修国史、奉政大夫、吏部左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廖德明的“十世孙”。
廖道南在谱序里记:“吾廖氏大宗出自文王而不可易也。问谁为鼻祖,则文王第十三子伯廖之后,封于廖,遂以廖氏为焉”(《新会廖氏族谱》)。“问谁定望郡,则王祖德明,世谓伯廖之后”(《扶闾廖氏家谱》)。这段话的意思是可以这样理解,按西周的宗法制度,武王姬发是周文王的长子,是大宗,世袭周天子;伯廖是周文王的庶子之一,是小宗,分封为诸侯。“封于廖,遂以廖为焉”,即伯廖封廖国,以“廖”为姓。南海廖氏的先祖是伯廖的长子,周文王之后,属于伯廖的大宗,既世袭廖国国君,又继承廖姓。所以,廖姓源于廖国,以国为姓。而有的说是源于伯廖的“廖”,以名为姓,这是不准确的。这也传达了一个很清晰的信息,南海廖氏一支以廖德明为始祖,最早的祖先是周文王儿子伯廖。原先的郡望是汝南郡。为了纪念廖德明封“武威王”,而堂号又称“武威堂”。
按谱序所述,由德明计算起,相传五世,十七个兄弟南迁,分居南海周边各地,包括“东顺、南新、番禺、从化、新宁、增城、四会、广邑”等。据南海贺丰《廖氏族谱》记述,贺丰始迁祖号十六郎,而一郎居东莞,二郎居新会,十四郎居博罗,十五郎居公武,十七郎居龙门,余在江西。由此看来,伯廖一支的廖氏还不是个少数。
据说,周文王有100个儿子,伯廖是他众多儿子中的一个。汉代司马迁《史记》及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考帝王世系,未见有伯廖的记录。宋淳熙辛丑年(1181),福建将乐县龙池《廖氏族谱》新成,由廖德明题序,朱熹题跋,卷首还收录了欧阳修为衡山廖元素家谱撰写的一篇题序。廖德明题序及朱熹题跋也未提及得姓的问题。廖道南也是个大学问家,他的两篇序言也说得很清楚,得姓始于周文王的儿子伯廖,措词如此认真,语气如此严肃,想必他定有其依据。
依据其实也是明摆着的,决定宗族的存在是世系。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金石录》注:“唐之前士人以族重,故千百年,历数十世,皆可究”。据谱所记,由伯廖至廖权为五十世,再传至德明为九十四世,代代相承,世世有序。而南海廖氏以德明为一世,下衍至今达三十六世。由西周至今历3000多年,伯廖一支已有130多世。
伯廖与召伯廖,只是一字之差,也是容易弄混的。召伯廖的先祖召公,又叫召伯奭,也是文王的儿子,在周武王死后与周公共辅成王。召公传数世,至西周末有召虎。召虎又传数世,至东周时有召伯廖,为周惠王的卿士。召伯廖出自《左传》鲁庄公二十七年记:“王使召伯廖赐齐侯王命”。周朝至此,时间已历403年,周文王以下,由武王至惠王已换了16任天子。
据黄氏族谱所记,由西周初的黄元所至惠王时黄擘蕃历17世,至三国黄忠历43世。又据叔安支的世系记录,由西周初的廖澄至惠王时的廖伯高历16世,至三国时廖化也历43世。而由伯廖至三国时廖立历51世。平均每世25.3年。由此推订,伯廖生活时间应是西周初,而非400年后的东周时期。相互比较,南海廖氏谱系的始姓祖应是“伯廖”,而非“召伯廖”,这已是不言而喻的了。
世系群是一个亲族集团,一个个亲族集团构架成是一个个族派。各个亲族集团以其共同祖先为中介,集团成员之间就可以明确地找到自身的世系坐标,失散在各地的裔孙也可以循着世系这条线索找寻到根源。所以,以世系为核心已成为控制本族血缘秩序隐定的基础。
依旧谱,将伯廖支的廖德明图系综述如下:
三
究其渊源,叔安和伯廖两支世系都是出自黄帝。
首先是叔安一支。自黄帝生昌意,生颛顼,生卷章。颛顼为五帝之二。卷章封为火正,史称祝融。卷章生吴回,生陆终,子孙世代继承这个官职至夏朝终世。上古刀耕火种,观象授时的职责是十分显要的。陆终生六子,得了八姓:“已、董、彭、秃、妘、曹、斟、羋”,史称“祝融八姓”。这见于《大戴礼记.帝系》:“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氏,产六子,孕而不育,三年,启其左协,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其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曰篯,是为彭祖。其四曰求言,是为云郐人。其五曰安,是为曹姓。其六曰季连,是为羋姓”。“昆吾者,卫氏也。参胡者,韩氏也。彭祖者,彭氏也。云郐者,郑氏也。曹姓者,邾氏也。季连者,楚氏也”。
其次是伯廖一支。自黄帝生少昊,生乔极,生帝喾,生后稷。帝喾为五帝之三。后稷而下有文王。文王,姬姓名昌,先祖封周,灭商后建立周朝,史称周文王。文王的世系为:
“后稷—不旂—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昌”。
相传,黄帝有25子。其中14个儿子得了12姓,有2个得已姓,2个得姬姓。姬姓分衍成61个属地,432氏。己姓分衍成3个属地,13氏。任姓分衍成10个属地,13氏。黄帝相传为姬姓,号有熊氏,一说是轩辕氏,或是缙云氏。古代传说,几乎把所有有名的氏族部落都列为黄帝一系。计有黄帝25支,炎帝4支,夷人9支,统称华夏族,今号称“炎黄子孙”。
在氏族部落社会,部落首领被赐以爵位或姓氏,“以姓明婚姻,以氏别贵贱”。部落的子孙一旦丧失了政权,或被夷灭,或沦为奴隶,就不仅被夺去爵位,而且也同时丧失姓和氏。“祝融八姓”也在民族迁徒和民族冲突中,同样经历了崩折离散的消长过程。期间的变化,见于《国语.郑语》:“祝融......其后八姓,于周末有侯伯。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当周末有。已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秃姓,舟人,则周灭之矣。妘姓,邬、郐、路、偪阳;曹姓,邹,莒,皆为采卫,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而又无令闻,必不兴矣。斟姓无后。融之兴者,其在羋姓乎?羋姓夔、越,不足命也;蛮羋,蛮矣;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
叔安封“飂国”,姓“廖”,这在史学界已有定论的。叔安最早的史料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国的蔡墨谈到豢龙和鬷夷的传说:“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嗜欲以欲食之,龙多归之,仍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鬷川,鬷夷氏其后也”。
廖氏说“廖,”多说叔安为已姓,出于昆吾氏。许多姓谱,包括《潜夫论.志氏姓》也说叔安是已姓之嗣。韦昭在为《郑语》作注,认为“祝融八姓”的第二姓董姓为已姓之别,第四姓秃姓为第三姓彭姓之别,第七姓斟姓为第六姓曹姓之别”。比较《国语.郑语》,叔安非已姓昆吾之后,而是系出惠连。
樊,已姓,初封昆吾国,别封“苏、顾、温及董”等国。昆吾国灭于商,周初地封卫国。据说,昆吾国产铜,所产的铜和别的地方所产的铜不一样,色彩鲜红,就如同赤火一般。史上有名的昆吾剑也是用这种铜铸造的。上古,采用部落联盟会议决定的和平传位的方式,史称为“禅让制度”,尧传舜,舜传禹,大禹便成为华夏部落的联盟首领。昆吾是个大英雄,势力不少,曾经帮助过大禹,以功被封为夏伯。昆吾氏部落也一直忠实地支持夏朝,世居夏伯,直到夏桀朝终世。那时,有个叫商的部落,从契开始,历400多年,传至十四世汤。商汤是个具有雄图大略的首领,将势力由东向西扩,与夏桀争夺天下,先后攻灭了夏王朝东部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方国,拔除了夏朝的东方屏障。商汤认为,昆吾氏对夏桀死心塌地,便先灭了昆吾,再灭夏桀。商朝代替夏朝后,昆吾国的土地和人民也随着被兼并了,自此昆吾不见于史。
惠连,董姓,陆终的次子,初封参胡国,别封豢龙,鬷夷等方国,灭于夏。周初,参胡地封韩国。《左传》说,董父最能养龙和训龙,于是舜赐姓董。龙是何物,至今争论不一。当时农耕社会正处于向牛耕农业过渡的前期,马和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也许传说中的豢龙就是养马、驯马和养牛、训牛等,这在当时社会是个很重要的行业。《闻喜县志》记:“董氏,始祖父,世居董泽(鬷川)”。《帝系》又记:“参胡者,韩氏也”。周初,鬷川地封韩国,在今山西河津县东与闻喜县一带。
在《百家姓》中,以惠连为祖先的还有黄姓。战国时的春申君黄歇最知名,为战国四公子之一,黄氏族谱录为惠连的六十六世孙。唐代司马参军黄芳是黄歇的二十九世孙,惠连的九十三世。他曾参与吏部唐初氏族祖图的编订,传世的文字还有他撰写的黄氏族谱序言一篇,也认为黄姓出自惠连,初封黄国。姓黄的谱系以惠连为始祖,惠连生熊启。由于二世祖熊启在舜时迁江夏(今湖北黄冈县),所以黄姓以江夏为郡望。
《郑语》是史太伯与郑桓公在纵论春秋天下大势时的对话。以周初所封的“卫、韩、彭、郑、邾、楚”等方国,已清楚地说明“祝融八姓”所在地的具体对应位置。为了方便对八姓关系的辨别,将《帝系》和《郑语》进行比较,并表述如下:
长子樊 【已姓】——昆吾、苏、顾、温、董(商灭之,周封卫国);
次子惠连【董姓】——参胡、豢龙、鬷夷(夏灭之,周封韩国);
三子篯铿【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商灭之,周封彭国);
【秃姓】——舟人(周灭之);
四子求言【妘姓】——邬、郐、路、偪阳(周封郑国);
五子晏安【曹姓】——邹、莒(周封邾国);
【斟姓】——(无后);
六子季连【羋姓】——夔、越、蛮羋、楚 (周封荆国,改楚国)。
上表说明,“祝融八姓”的“已、董、彭”三姓巳在夏、商两朝被伐灭。秃姓可能是一个属水上居民的东夷笪族,又称为“莫瑶”,也在西周时被伐灭了。余下四姓中,斟姓绝后;妘姓、曹姓等了无声息;时下仅剩一个羋姓的“荆国”。而羋姓的“夔、越”是楚王后裔的别封,后来也被楚国本姓所兼并;“蛮羋”属羋姓的一个方国或部落,又远处蛮荒的南方。
荆国也是周初所封,后改称楚国。陆终的第六子季连有个后裔叫鬻熊,被周文王聘为火师,应是一个观象授时的顾问。由夏至周初,虽然已历1130多年,但是“祝融八姓”中的子孙仍不忘先祖传下来的天文历法和祭天的知识,至周初还能操持旧业。周成王时,鬻熊的孙子熊绎封于“荆国”,今湖北姊归县。荆国初时,土地不过50里,号都于丹阳。说是都城,然而考古发现还没有城池,只是一个寨子。《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楚灵王时右尹子革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篮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村,以及天子”。西周成王时,把一块鞭长莫及的蛮荒之地封给熊绎,让他在那穷乡僻壤拓荒,衣衫褴褛,还要拉着柴车将物品贡运给天子。荆国指定的贡品,那时是祭天祭祖的应时专用物品。
综合上述比较,周初,“祝融八姓”名下的其余各支显然已寂寂无闻,如有封国,当在蛮夷之地。
西周是分封制的发展的时期,周武王时诸侯号称八百。西周初,周天子将新征服的土地和人民,依次分封给自己的子弟、亲戚和功臣,或古代先王圣贤的后裔,作为统治的据点,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种据点就是封国,封国的首领便是诸侯。如神农之后封于焦,黄帝之后封祝,帝尧之后封蓟,帝舜之后封于陈,大禹之后封于杞,殷商之后封于殷
《荀子·孺效》说,周公摄政时,立71国,姬姓国占了53个,可见大部分的方国还是由姬姓的子弟享有。周初,封建诸侯的同时,还设置“诸监”,所谓“殷道亲亲,周道尊尊”。亲亲立弟,尊尊立子,外姓的诸侯国还得由姬姓的“诸监”子弟控制。周文王有一个儿子封“廖国”或管理“廖国”,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事实,这是可以想见的。
夏商周三代,由于朝代更立,方国解体,如演戏一般:你唱罢,我登台。周初,姬姓的王族或亲戚又封了进去,原先“祝融八姓”的“飂”、“ 蓼”等国,便被“汉阳诸姬”所取代了。据考“蓼”,一指飂国,西周时国,今河南唐河县湖阳镇;二指“蓼”,西周初封国,今河南固始县东。“蓼国”应为周初“飂”国的别封。飂国初封叔安,继封伯廖。
周桓王二十一年(-704)和周襄王三十年(-622)冬,“飂”、“ 蓼”等国也先后被楚国伐灭。值得一提的是,周平王三十一年(- 740),楚武王立。武王以后之世,对于被灭的方国并不热衷于俘掠人口为奴隶,而一般采取“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等民族政策。楚武王三传至成王。成王之世,“楚地千里”。成王两传至庄王,楚国已成霸业,可“问鼎中原”了。《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晋国的栾贞子说:“汉阳诸姬,楚实尽之”。这是在楚成王四十年(- 632)的事,“汉阳诸姬”已成为楚国的附庸国了。《左传》记,周襄王三十年(- 622)冬,蓼国灭于楚,这也许是“汉阳诸姬”叛楚而再次被讨伐的事件。
“廖”,广韵注释是个专用姓字,百姓图腾也是个“凤凰鸟”的形象,取意先祖以凤凰为图腾。据说,黄帝的儿子少昊有金天氏的称呼。少昊登上王位时金凤鸟飞来,人们以为吉祥,于是他的部落就以“凤鸟”为图腾,旗上画有金凤。帝喾是黄帝的重孙,他的部落也是以“鸟”为图腾。这时天下“民神杂柔,不可方物”。帝喾便讨平天下,令四方皆尊黄帝,鸟图腾集团在当时自然已强盛无比了。考“凤”字的上古文字,左边是个凤凰图像,右边是个“凡”字,像个飞天的凤凰,左形右音,古以左为尊。所谓“隹自声,凤自舞”,飞入云天的是凤凰。在远古时期,“凤凰于飞”,那别是一番辉煌的光景。舜时,叔安封飂国。“飂”字也是由上古文字“凤”字讹变而来的,那也是个“凤”字的取意。“廖”字的“广”里有凤鸟,取意“凤居丹穴”。在上古时期,封廖国,或取廖名,看来是十分吉祥和荣耀的事。叔安祖和伯廖祖都取“凤凰”之意,而两支后裔又合称为廖姓,这便是天意了。于礼尊叔安祖为始姓祖,也是合乎情理的,这正是:四海殊流,水从东南而归一;九州异道,派虽分别亦同源。(作者廖声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