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天就过年了,一提到过年。脑海里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首神曲旋律“过年了过年了过年了,辞旧迎新过年啦!张灯结彩春节啦”。[我想静静]
新年的来历(新年的来历和风俗)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传统,最古老的节日。那么过了这么多年的春节,你知道春节的起源是什么吗?
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被称之为春节,其中除夕和正月初一是春节的高潮。
古文献最早记载的是《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这句话表明了三皇五帝时期,颛顼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日月的概念,也正是这一时期人们开始以每年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为元旦。
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中除了记载元旦以外,还讲述了元旦在当时被俗称为新年,看做一年中的第一天。即“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根据葛剑雄先生的考证,中国人从汉武帝太初元年便开始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只有王莽、魏明帝、武则天、唐肃宗几个时期有例外,进其余朝代基本都在农历正月初一过新年。
到了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我们从以往的农历改为公历。并且每年以1月1日为新年的开始。由于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宣统皇帝尚未退位,北京和北方仍奉清朝正朔,那天称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到了1913年,春节被正式命名。当时担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先生向袁世凯提出一个《定四时节假呈》,“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
于是民国二年(1913年)7月,袁世凯下令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放假一天,自次年开始施行。这一制度至今沿用着。
在1949年9月27日的时候,中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公历纪年,确定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也就是说,在古代以农历日期为主,春节和元旦其实是结合的,但是到了近现代二者才被加以区分。
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关于春节起源的传说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1.年的传说
据说,中国古代时候有一个叫做“年”怪兽,长得异常凶猛残暴,喜欢吃各种动物。每当到冬天,年在这个怪兽就觉醒了。当傍晚降临,它就闯入它所居住的山脚下的村庄,在村子里面大肆破坏,以吃人为食。村民们每天惶恐不安,他们与年做了多年的斗争,最终发现“年”最害怕三样东西。分别是红颜色、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到了冬天的时候,张灯结彩,家家门上贴满了红色对联,门口放着红色的鞭炮。当年来到村庄后,看到这幅场景硬生生的被吓了回去。村民们第二天出来相互道喜,并且绝对每到冬天便这样做。年复一年,就使得这种风俗变成了一种节日——春节。
2.万年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叫万年的樵夫,他看到每年的节令很混乱,就下定决心要统一节令。于是他开始观察时节的变化特点。慢慢地他发现,每隔365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
于是,他带着自制的日晷仪朝见君王,向君王讲解他发现的日月运行的周期。
君王听后,十分认可,就派人帮助他编制历法,并在天坛前筑起了日晷仪。过了一段时间,天子派节令官去了解万年编制历法的进度。
万年拿出自己制作的草历说:“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荣枯分四季,一岁月有十二圆”。
节令官看到万年如此优秀,担心他日后取代自己,于是收买刺客刺伤了万年。
君主知道后勃然大怒,处死了节令官,并亲自去看望万年。
万年指着申星说:“现在申星追上了蚕白星,星家复原,子时夜交,旧岁已完,时又逢春,请您定个节日吧。”
君王说:“春是这一年的岁首,就将他定为春节吧。
从此,春节的习俗流传至今
3.来源于蜡祭
在《礼记·郊特牲》中记载着:“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这个蜡在古人眼中就是,祭祀的意思,索就是打猎的意思。
这句话的大意是蜡祭起源于伊耆氏时期,在每年十二月,人们都要度过“蜡”这个祭祀节日,众人在万物中搜寻食物作为作为“蜡祭”的祭品。
蜡祭其实就是原始社会中,古人对祖先和神灵的祭祀,酬谢祖先和神灵在过去一年中给予的丰收,并且希望保佑来年仍然有很好的丰收。
蜡祭这个节日比较正式地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在春秋战国时期,一到蜡祭,“一国之人皆若狂”,男女相聚在一起,宰杀牲畜,举行盛大的酒会,开始各种的娱乐活动。
可以说蜡祭是早期春节的萌芽。
4.来源于立春
一些学者认为,历史上的春节并不是岁首这一天而是特意指的是立春。
立春是四季之首,自秦汉以来,人们把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春”定为“春节”。由于立春和正月初一在日期上相隔较近,所以人们在庆贺新年的同时也喜迎新春。
5.伏羲创造春
四川的历史文化名城阆【làng】,以“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为其文化名片。根据一些资料和当地人的说法,其祖先伏羲设定了春节的日子。在人祖祭典辞中也记录着“伏羲演八卦,开启性灵,推定历度,初置元日。”。因此,阆中人尊伏羲为年神。
6.“春节老人”落下闳
在西汉以前,“迎接新年”和“迎接春天”是两种概念,到了西汉以后这两者才正式统一起来并且沿用至今。
因此,说到这里的时候,不得不提一个人,就是落下闳。是他正式从历法中确定了春节。
落下闳,姓落下,名闳,字长公,巴郡阆中人。汉武帝元封年间,由于多年没有正式修历法,使得历法十分混乱,导致与天象严重不合,让农业生产大大受损。
于是,汉武帝下旨编造新历法,除了依靠以司马迁为首的官方天文学家,还广泛征召民间天文学家进京修历。
在他人的推荐下,落下闳应征人京,与唐都等人修制了一部历书,他担任主要运算工作。经比较鉴定,汉武帝认为落下闳等制定的历法优于其他17部历法,于是在公元前104年将其公布实施。
当年改元“太初”,这部历书就叫《太初历》。《太初历》采取了当时先进的计算方法,一直被历朝历代所使用,期间只作过几次的修改。是中国有史记载使用时间最早、历时最长、最科学完整的历法。
在这部历法中首次将二十四节气编入,与春种、秋收、夏忙、冬闲的农业节奏相结合,并制定了确定闰年的方法和以“雨水”这个节气所在的月份为正月、“以孟春正月为岁首”的历法制度。
“孟春”是春季的第一个月,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称为“元旦”。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常会出现在春节前后。从此,中国人迎接新年与迎接春天真正结合了。
由于他确定了春节时间,人们便称呼他为“春节老人”。
在2004年9月1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
上文中说到阆中被授予“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文化名片,就是因为它孕育了大天文学家落下闳。
总而言之,虽然关于春节的起源有种种说法,但唯一不变的是春节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特有的象征,寄托着我们想要阖家团圆的精神,它是旧的一年的重点,亦是新的一年的起点。
提前祝大家新春快乐,虎虎生威。[作揖][作揖][耶]
葛剑雄《“大年”的意义——敬天崇祖》
邓启耀,杜新燕主编《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
徐堂忠,陈雄鹰编《千年流华湾》
仲崇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丛书春节》
#春节大联欢活动#
#文化大拜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