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走近保山历史名人堂

走近保山历史名人堂

走近保山历史名人堂走近保山历史名人堂

zzz保山日报

保山历史名人堂坐落于永昌古城太保山西麓与宝盖山联结部林木葱茏的群山之中,庄严肃穆,大气典雅。它是保山市人文展示的平台、保山人民筑梦精神的家园、保山地方文化教育的阵地、保山形象宣传的窗口。zzz保山日报网

保山古为永昌,历史悠久,人文蔚兴,山川风流。早在三万年前,这里就有原始居民生活,旧石器时代“蒲缥人”开创了“塘子沟文化”,历史上是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经济文化交流的“西南一大都会”。《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载,很早以前,保山坝还是一片“绝域荒外”;《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载:“孝武时通博南山,渡兰仓水,置嶲唐、不韦二县……”。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在今昆明置益州郡,下设24县,其中把吕不韦后裔“吕嘉子孙宗族”从四川徙至保山坝金鸡村定居,并将该县命名为“不韦”,“以彰其先人之恶”。吕氏家族为经济、文化实力雄厚的大宗族,到保山后,“开文教之风”“建兴学校”(《蜀世谱》)。《后汉书·哀牢传》上说:“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其称王者七十七人,户五万一千八百九十,口五十五万三千七百一十一;西南去洛阳七千里,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公元69年,哀牢归汉,东汉政府以保山及西大部地域设立永昌郡,哀牢举国“内附”主动加入中华民族行列,成为当时震惊朝野的大事件。西汉晚期和东汉、蜀汉之时,中原和蜀汉王朝对永昌地区的发展建设相继采取了一些重大措施,派遣了很多德才兼备、锐意开创、大有作为的主政官员。

西汉建县时的不韦县令陈立、杨班时号“名宰”;在史籍载的14个太守中,有8人清正廉洁,政绩突出,其中的郑纯、曹鸾、吕凯、王伉、霍弋等名官在全国声誉很高。蜀汉时期,建宁太守雍闿反叛投降吴国,吴国任雍闿为永昌太守,功曹吕凯闭境抗拒雍闿,汉丞相诸葛亮表奏吕凯功劳:“永昌郡吏吕凯、府丞王伉等,执忠绝域,十有馀年,雍闿、高定逼其东北,而凯等守义不与交通。臣不意永昌风俗敦直乃尔!”隋朝时,不韦县境归南宁州都督所辖。公元618年,隋亡唐兴,不韦县归南诏国所辖,设永昌节度。南诏国亡后,历经郑、赵、杨三姓,称大理国,拥有南诏疆土,至大理段氏时,改永昌节度为永昌府。宋归大理管辖,明嘉元年(公元1368年),复设永昌军民府。自明代大量汉民迁入后,在保山这块热土上,还发生王骥“三征麓川”、邓子龙和刘綎戍边卫国、永历皇帝逃缅、乾隆皇帝征缅、杜文秀起义、马嘉里事件、永昌起义、腾越起义、滇西抗战等全国著名历史事件,其中,明朝时保山经济文化的繁荣更是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历史名人。明代“举世移民大屯垦”,徙居永昌数十万人,因汉文明大幅渗入,永昌掀起教育文化高潮,大肆扩建学校,包括庙学、书院、义学、“土民学塾”。明成化至正统年间(15世纪末叶),保山出了个“布衣奇人”杨元,他满腹诗书,甘守清贫,开馆办学,培养出一批拔尖人才。

接着,名满天下的新都状元杨慎谪戍保山,沧怒之间更是魁星高照,文气大炽。此后,保山“决科登仕者代不乏人”,并有大量著述相继问世,出其类而拔其萃的既有“韵著千秋”的张氏父子,也有身历三部尚书人称“永半朝”的王宏祚……这一时期举人中试者、考中进士者层出,其中有52人在朝廷任职。如文澍为明代中期隆阳人,是保山第一个有历史记载的进士。其父文政常闭户焚香读书,素以孝悌忠信处世,俭朴诚信,治家从严。文澍中成化丙戌科进士,后在刑部任主事、员外郎、郎中,并曾任太子太保,继而出任四川重庆和贵州思南府知府。他居官二十多年,作风朴实谦虚,正直坦率,以仁爱之心对待广大民众,因此声望极高,“望重滇楚”。弘治二年其母逝世,他长途跋涉回金齿,将父母的坟墓从城北的陡山迁葬到法宝山,地方官民为表彰文澍的懿德善行,将原保山城西的松山、寨子山改名为太保山,并以保山为县名……绵长岁月中,保山涌现的一系列历史名人,创造了震古烁今的辉煌业绩。zzz保山日报网

勋贤神韵,世代润泽郡。保山历史名人堂依山而建,与公园的森森古树融为一体,庄重典雅,呈现出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之美。堂前一块见方的大理青石呈45度角镶嵌于台阶前,介绍了建堂目的。石刻正前方,高耸一幢庄严的重檐阁楼,门额悬有“保山历史名人堂”几个醒目的蓝底鎏金大字,笔力遒劲。粉白侧墙上悬挂一幅金字对联:“人起永昌终为师为将为相,名垂青史或立功立德立言。”对联字字珠玑,大气磅礴,先辈功德承上启下,世代相传。zzz保山日报网

保山历史名人堂占地面积9821平方米(14.73亩),建筑面积1385平方米。利用不等高地形(高差1.98米),其建筑依山就势,沿东西延伸的中轴线均衡布局为三进两院四廊两亭一场的保山传统串联式殿堂四合院落,东部设前导广场,广场中线为入堂步道,观者未入其门便可见层层递进的馆堂之宏阔庄严。广场西连围合式开放性长廊,长廊两端是四脊翘角攒尖顶亭子,长廊中间结合部是双重檐飞檐翘角高大堂门。堂门西连第一院落,院落西屋是单檐翘角四面坡歇山式围廊殿堂,院南院北各为三台递升的开放式廊道。zzz保山日报网

在保山历史名人堂入列展出的有300多人,或勋业德望,或忠勇仁义,或蓄志匡世,都曾给当时社会以重要影响而传诸后世。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它既奔涌升腾,又宁静致远。名人堂一殿两厢三个展厅,展列出类拔萃的典范名人五十六位。一是“大成厅”,大成原为孔子尊号,并被盛赞为“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德俟天地、道冠古今” 。在历史的沉淀中,保山犹存大成者,其中有“三征麓川”的王骥、“剑扫风烟”的民族英雄邓子龙、抗日县长张问德、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领导干部的楷模杨善洲等。二是展示军事历史人物的“英杰厅”。保山地处祖国西南边境,责重边防,历代军政官吏和人民都有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的重任。如南诏永昌酋长杨兴、元初名将爱鲁、明初永昌名官李观、安边保民重臣胡志、起义名将赵锡光等,先贤们忠字当头,多谋善战,功绩显赫,或白刃当前奋勇杀敌,或深入敌后斗智斗勇。三为“乡贤厅”,汇聚了20位乡绅贤达的历史人物。乡贤是乡间伦理的楷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他们自然而然成为维护和稳定乡村秩序的中坚力量,其中有清正忠烈的永昌名太守曹鸾,元代廉政名宦罗文节,布衣“乡圣”杨元,保山进士第一人——文澍,明代才媛孝妇住氏,指南老人马注等。他们为官者志在民生、惩恶扬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学者治学崇实求真,勿妄言理,精攻诗文书画,为历代士林翘楚;居家者敬老慈幼,和睦邻里……他们品节高尚、才识高超,独树一帜的人生成就和精神风貌,启迪和激励人们见贤思齐、学优从善。zzz保山日报网

位于名人堂东西向的“进士廊”和“近现代主政官员廊”以简略的笔墨铭记了主政一方名人的功绩。保山人文多元,才俊辈出,文化灿烂,特别明代以来,由于大规模汉族移民,庙学及儒文化的普及,使永昌文化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保山明清两代进士、举人500多人,另记载外籍进士116人,许多人在各级担任官职,其他则为师、问学,敦品励行,成就突出。如张志淳(1457—1538),26岁中进士,曾任吏部、户部、工部郎中、侍郎及太常寺卿等职,后遭诬陷被解职,居家27年潜心著述,著有政事随笔《南国漫录》、云南最早的地方风物志《永昌二芳记》和诗文论著等80余卷,其两部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和《云南丛书》。其子张合为嘉靖十一年进士,累升湖广按察史副司、吏部员外郎,著有《贲所诗集》《游宦杂抄》等。张志淳长子张含为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举人,“诗名遍及海内”,被誉为“杜甫后身”。明翰林院庶吉士闪仲俨,与地理学家徐霞客为“金石之交”。闪氏一家三代中举11人,闪氏家族事亲笃孝、励志勤学,推动了保山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壮大。保山历代名人无论达官显贵,结庐人境或居野巷偏地,都能保持心境高远,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存活于世。如边郡忠烈曹鸾,屯耕永昌的爱鲁,安边保民重臣胡志,正堂青天张其嵋,满门才俊俏袁文揆,缅甸国师尹蓉,云南光复首倡杨振鸿,抗日骁将寸性奇,横山雄鹰赵锡光……皆为人们世代传颂。zzz保山日报网

有道是:“丰功伟业能说尽,人格在上无尽时。”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牵出丝路古道的千年过往,一段段深厚的历史串起保山峥嵘岁月和古郡人民始终如一的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历史上保山先人们拼搏奋斗、自强不息,众多名人更是对祖国、对人民竭尽大智大勇、大仁大义、大爱大善。置身于名人堂的每一个角落,甚感保山人文荟萃,更感恩历史名人们的高尚品德和奉献精神,他们爱国爱家,修身立德,勤勉敬业的事迹将永传后世,光照千秋。zzz保山日报网

□ 李瑞国zzz保山日报网

上一篇: 姓氏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征吗?
下一篇: 翟姓(翟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简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