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三国大数据(3):姓名篇

三国大数据(3):姓名篇

三国大数据(3):姓名篇(本文节选自《三国群英谱》,原标题为三国人物大数据3:姓名篇)说到姓氏,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百家姓》中的“赵

(本文节选自《三国群英谱》,原标题为三国人物大数据3:姓名篇)

大名鼎鼎的复姓历史人物_历史复姓名人简介_历史名人复姓的历史名人

说到姓氏,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百家姓》中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以赵姓开头,并非因为姓赵的人最多,而是因为《百家姓》成书于北宋,皇帝姓赵,赵就自然成为了天下第一姓。《百家姓》的作者是钱塘的一位书生,很可能他就姓钱,至少钱姓是他老家所在的吴越国国姓,所以钱就放到了第二位。如果按照人数排,赵姓排不到第一,钱姓也排不到第二。

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从数量上看,我国当前的十大姓氏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

大名鼎鼎的复姓历史人物_历史名人复姓的历史名人_历史复姓名人简介

2010年中国十大姓氏

在《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一共1228个,人数最多的十大姓氏是张、刘、王、孙、曹、李、陈、杨、韩、赵。

历史名人复姓的历史名人_历史复姓名人简介_大名鼎鼎的复姓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十大姓氏

张姓74人,排名第一。张姓在中国历史前期一直是第一大姓,直到李世民建立唐朝后才逐渐被李姓超越。《三国演义》中,姓张的人物遍布全书。一开篇的黄巾之乱就是由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领导的;魏国这边有张辽、张郃等;蜀国这边有张飞、张松等;吴国这边有张昭、张纮等;此外还有张绣、张鲁等。

刘姓69人,排在第二。东汉皇帝姓刘,蜀汉皇帝也姓刘,《三国演义》中的刘姓人物大多与皇室沾亲带故,诸如刘备、刘禅、刘表、刘琮、刘琦、刘焉、刘璋、刘繇、刘晔等。

王姓50人,排名第三。王姓始祖多由王族后裔发展而来,故而人数众多,现在王姓是全国第二大姓。《三国演义》中著名的王姓人物有王允、王粲、王朗、王平、王濬等。

孙姓和曹姓在《三国演义》中分别排在第四和第五,这得益于它们是吴国和魏国的国姓。但是,在当代,这两个姓氏进不去前十。

李姓当今中国第一大姓,但在《三国演义》中只排在第六,可见,在唐代之前,李姓远没有现在多。《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李姓人物有李傕、李儒、李肃、李典、李严等。

陈姓和杨姓分别排在第五和第六,在《三国演义》中排第六第七,差别不大。《三国演义》中著名的陈姓人物有陈宫、陈登、陈琳、陈群等;著名的杨姓人物有杨修、杨阜、杨秋、杨松、杨仪等。

韩姓23人,力压赵姓排名第九,这多少有些意外,有意思的是,造成这种反常的原因恰恰是赵姓代表人物赵云。在《三国演义》92回,罗贯中虚构了赵子龙力斩五将的故事,这五将都来自韩家,分别是:韩德、韩瑛、韩瑶、韩琪、韩琼,一下子就多了五个姓韩的,超越了赵姓。除了韩家五虎,《三国演义》中著名的韩姓人物还有韩遂、韩当、韩玄等。

赵姓一共有21人,排名第十。赵姓人物中最著名的当然就是赵云了,此外还有在凉州与马超大战的赵昂、在桂阳与赵云结拜的赵范等。

《三国演义》十大姓氏都是单姓,我们再来看看《三国演义》中的复姓。

历史复姓名人简介_大名鼎鼎的复姓历史人物_历史名人复姓的历史名人

《三国演义》中的复姓

《三国演义》中,一共有11个复姓,人数最多的是夏侯。除了夏侯惇、夏侯渊、夏侯霸这些历史真实人物外,罗贯中还虚构出了大量夏侯作为著名武将的经验包,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长坂剑圣”夏侯恩和“当阳虎胆”夏侯杰。武将经常被杀,是《三国演义》中的消耗品,因此夏侯能超越司马诸葛成为《三国演义》第一复姓。

司马和诸葛这对冤家分列二三位。姓司马的14个人中,除了司马徽,剩下的13个都来自司马懿家族。有意思的是,姓诸葛的13个人都来自诸葛亮家族,司马懿与诸葛亮不仅战场上棋逢对手,家族人物的数量也旗鼓相当。但是,13个司马都是魏晋这边的,而13个诸葛却遍布魏蜀吴三国,最著名的就是龙虎狗三诸葛,《太平御览·人事部·品藻中》记载:“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雅。”

姓公孙的主要来自幽州公孙瓒家族和辽东公孙度家族。公孙瓒是刘备的同学、赵云的旧主,因此受到的关注比较多。公孙度家族《三国演义》提及较少,但这个家族历经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渊三代,雄踞辽东50年,虽未称帝,但已然有了三国之中第四国的架势。两个公孙家族都在幽州割据,但目前尚无证据证明他们有血缘关系。

姓皇甫的有皇甫嵩、皇甫闿、皇甫郦。姓淳于的有淳于琼、淳于导、淳于丹。姓太史的是太史慈与他的儿子太史亨;姓毌丘的是毌丘俭和他的儿子毌丘甸,这两对都是父子组合。

姓濮阳的一个人是濮阳兴,出现在120回,身份是吴国丞相,因劝谏孙皓被夷灭三族。

姓士孙的一个人是士孙瑞,出现在第9回,身份是东汉尚书仆射,参与谋划除掉董卓。

姓慕容的一个人是慕容烈,为虚构人物,在汉中被赵云一枪刺死。

说完姓氏,再说名字。《三国演义》中,人物大多数是单名,比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等等。这与王莽的提倡“单名贵、双名贱”的观念有关。据统计,《三国演义》中,双字名字的人物一共有30多个。

虚构的双字名人物大多是一些小人物,比如:虎牢关被吕布砍断手腕的武安国、零陵太守刘度手下武将邢道荣、被关羽所杀的黄巾军将领程志远、卧牛山头领之一裴元绍、黄奎的小妾李春香等等。

史实人物中也有一些双字名字,比如曹操误杀的吕伯奢、曹操的侄子曹安民、曹爽的亲信尹大目、劝阻王允杀蔡邕的马日磾等等。

还有一些人物,历史上本来是单字名字的,但《三国演义》误以为是双字名字。比如崔州平名钧字州平、石广元名韬字广元、孟公威名建字公威等等。

傅士仁的情况更有意思,正史上,傅士仁叫士仁,罗贯中硬是给他加了一个傅作为姓氏。这么做可能是因为士仁出卖了关羽,作者叫他傅士仁谐音“不是人”。

由于汉末三国崇尚两个字的名字,造成了很高的重名率,《三国演义》中有很多重名的人。

两个马忠。一个马忠是吴国潘璋的司马,曾经擒获关羽,射杀黄忠,后被糜芳傅士仁所杀;另一个马忠是蜀国名将,曾随诸葛亮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两个刘琮。一个刘琮是刘表的次子,接任刘表担任荆州牧,投降曹操;另一个刘琮是刘禅的三子,被封为西河王,蜀国灭亡前夕去世。

两个韩浩。一个韩浩是夏侯惇的副将,在博望坡曾提示夏侯惇不要追赶赵云;另一个韩浩是长沙太守韩玄的弟弟,想为哥哥报仇,被黄忠一回合杀死。

两个张虎。一个张虎是江夏太守黄祖的部将,孙坚攻打江夏时被韩当杀死;另一个张虎是曹魏名将张辽的儿子,张辽死后,张虎继嗣,为偏将军。

两个张南。一个张南为袁熙的部将,常与焦触并列,投降曹操后在赤壁被周泰所杀;另一个张南为蜀汉将领,常与冯习并列,在夷陵之战中阵亡。

两个穆顺。一个穆顺是上党太守张杨的部将,在虎牢关一战中被吕布刺杀;另一个穆顺是东汉的宦官,帮助汉献帝给国舅伏完送信,被曹操发现后杀死。

两个刘岱。一个刘岱是兖州刺史,曾参与讨伐董卓;另一个刘岱是曹操的偏将,曾是与王忠一起攻打刘备。更有意思的是,《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以为这两个刘岱是一个人,在第6回写到“原来刘岱旧为兖州刺史,及操取兖州,岱降于操,操用为偏将,故今差他与王忠一同领兵。”看来,人物重名不仅增加读者的阅读障碍,也造成了作者罗贯中的错误。

《三国演义》中还有三个李丰,这是唯一一个三人重名的。第一个李丰是袁术的部将,曾与吕布单挑,被吕布三回合刺伤手臂。第二个李丰是蜀汉重臣李严之子,接替李严为江州督军。第三个李丰是曹魏大臣,密谋除掉司马师,事情败露被杀。

说完姓名,再说表字。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即表字。

表字也不能随便叫,一般,长辈对晚辈或平辈之间才能称呼,而下对上直呼表字略有不敬。《山阳公载记》记载了一个故事,马超归顺刘备后常常叫刘备的表字,差点被关羽杀死:

超因见备待之厚,与备言,常呼备字,关羽怒,请杀之。备曰:“人穷来归我,卿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杀之,何以示於天下也!”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明日大会,请超入,羽、飞并杖刀立直,超顾坐席,不见羽、飞,见其直也,乃大惊,遂一不复呼备字。明日叹曰:“我今乃知其所以败。为呼人主字,几为关羽、张飞所杀。”自后乃尊事备。

表字大多是两个字,但也有一个字的,比如屈平字原,项籍字羽,东汉汉冲帝刘炳字明,但因为三国时名字通常是一个字,所以表字一般都是两个字。

两个字的表字,通常一个字是虚词,另一个字与名字意义相关或相反,如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云与龙相关。但诸葛诞字公休,诞(生)与休(止)就是一组反义词。因为名与字有关联,所以三国时有些人物的名与字是相互颠倒的,比如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

另一个虚字也并非完全没有意义,比如常见的子、公、士都是对古代男子的尊称,如曹植字子建、黄盖字公覆、庞统字士元等等。再如孙坚的四个儿子中,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三子孙翊字叔弼、四子孙匡字季佐、伯仲叔季代表了他们兄弟的排行。曹操字孟德、马超字孟起,则是按照按照孟仲季的顺序。

三国时,重名的很多,重字的也不少。比如,有两个人字孔明。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蜀汉丞相诸葛亮诸葛孔明,一个是东汉隐士胡昭胡孔明。

有两个人字奉孝。一个是曹操的谋士郭嘉郭奉孝,一个是刘备的儿子刘理刘奉孝。

有两个人字公明。一个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徐晃徐公明,一个是术士管辂管公明。值得一提的是,《水浒传》中的宋江也字公明。

有两个人字子敬。一个是东吴重臣鲁肃鲁子敬,一个是墙头草孟达孟子敬,孟达归属刘备后刘备的叔父名叫刘子敬,为避讳而改字子度,《三国演义》中,也讲孟达的字改为子庆。

有三个人字子远。一个是袁绍的谋士,后投奔曹操的许攸许子远,一个是东吴的宗室,参与诛杀诸葛恪的孙峻孙子远,还有一个是刘璋的部将,后来投降刘备的吴懿吴子远。

此外,吕蒙、孙亮都字子明,华歆、周鲂都字子鱼,陈武、孙休都字子烈,蒋济、孙綝都字子通,丁仪、刘繇都字正礼,司马师,濮阳兴都字子元。

三国时代,表字也不是谁都有的,很多出身寒微的人物并没有表字,比如典韦。

还有一些人,表字很奇怪,比如眭固字白兔,眭固是山贼,远没有白兔那么可爱。孙权的两个女儿,长女孙鲁班字大虎,次女孙鲁育字小虎。《三国演义》中,孙权为自己的儿子求亲,想与关羽结成儿女亲家,但关羽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历史上,关羽的女儿是不是虎女不知道,但孙权的两个女儿却是真正的大虎小虎。

与名一样,《三国演义》把一些人物的字也弄错了。比如,小说中张飞字翼德,而历史上张飞字益德。益有溢出,增加之意,与飞存在关联,但不如翼这么直接,后人望文生义,常写作翼德。再如,小说中张松字永年,而历史上张松字子乔,永年是蜀中另一名臣彭羕的字,这个错误实在不应该。

《三国演义》写到的83名女性中,绝大多数要么无名无姓,比如华佗之妻、徐庶之母等;要么有姓无名,比如糜夫人、甘夫人等。有名有姓的只有4个,有名无姓的只有2个。

历史复姓名人简介_历史名人复姓的历史名人_大名鼎鼎的复姓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女性姓名情况

有名有姓的4位女性分别是:孙仁,蔡琰,辛宪英,李春香。

刘备的孙夫人在民间一般被叫做孙尚香,孙尚香这个名字很好听,但《三国演义》中并不存在,这个名字来源于戏剧。《三国演义》第7回中提到“吴夫人之妹,即为孙坚次妻,亦生一子一女:子名朗,字早安;女名仁。”这样看,按照《三国演义》孙夫人应该叫孙仁。但是,作者这个设定存在问题,根据《三国志·孙坚传》记载,孙仁是孙坚庶子孙朗的别名,是孙坚的儿子,而非女儿。罗贯中在这里犯了个错误。

蔡琰即蔡文姬,出现在《三国演义》71回。写蔡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杨修才思敏捷,但也对蔡琰的事迹有所提及:“先时其女蔡琰,乃卫仲道之妻;后被北方掳去,于北地生二子,作《胡笳十八拍》,流入中原。操深怜之,使人持千金入北方赎之。左贤王惧操之势,送蔡琰还汉。操乃以琰配与董祀为妻。”

辛宪英是辛敞的姐姐,出现在107回。太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除曹爽,辛敞此时为曹爽的参军,不知该如何站队。辛宪英分析曹爽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建议辛敞投靠司马懿。后来司马懿果然成功诛除了曹爽,亦放过了辛敞,辛敞便感触说:“吾若不问于姊,失大义矣!”根据《晋书》,宪英是字,而非名。在三国时代,一个女人能留下字,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李春香不见于正史,是作者虚构的人物,出现在57回。李春香是侍郎黄奎之妾,与黄奎妻弟苗泽私通,在苗泽授意之下探得黄奎欲杀曹操之意,告知苗泽,苗泽密报曹操,导致黄奎、马腾事败被杀。后因曹操看出苗泽人品低劣,将苗泽与李春香一同处斩于市。

有名无姓的2位女性是貂蝉和云英。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是她的名字,姓什么并没有说。但《三国演义》的前身《三国志平话》里,貂蝉出场时说:“贱妾本姓任,小字貂蝉……”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中,貂蝉也说“您孩儿又是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看来,在民间传说中,貂蝉名字是什么说法颇多,但姓氏是任却很统一。

云英是个虚构人物,出现在23回,身份是董承的侍妾,因与董承家奴秦庆童有染被发现而受到杖脊四十,秦庆童怀恨在心,向曹操告发了董承的玉带诏密谋,导致董承被杀。

这里还要提一下祝融,祝融作为《三国演义》中唯一一个上阵单挑过的女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祝融是名字还是姓氏抑或是姓名呢?90回,祝融出场时,作者是这么介绍她的:“夫人世居南蛮,乃祝融氏之后。”看来,祝融应该是个姓氏,因此我把她归入了有姓无名的行列。

《三国群英谱》

历史名人复姓的历史名人_历史复姓名人简介_大名鼎鼎的复姓历史人物

《三国群英谱》从大三国的高度着眼,综合正史与小说,用五维图(勇武、智谋、理政、统兵、信义)量化六十个最著名的三国人物

历史复姓名人简介_大名鼎鼎的复姓历史人物_历史名人复姓的历史名人

用大数据工具全面分析《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原著,形成十个专题(包括官职篇、籍贯篇、寿命篇、性别篇、数量篇、词云篇、兵器篇、姓名篇、身高篇、单挑篇)。

大名鼎鼎的复姓历史人物_历史复姓名人简介_历史名人复姓的历史名人

历史复姓名人简介_历史名人复姓的历史名人_大名鼎鼎的复姓历史人物

全书共有222张图(包括五维图、绣像图、生平图、大数据图),全彩印刷。

历史复姓名人简介_大名鼎鼎的复姓历史人物_历史名人复姓的历史名人

历史复姓名人简介_大名鼎鼎的复姓历史人物_历史名人复姓的历史名人

历史复姓名人简介_大名鼎鼎的复姓历史人物_历史名人复姓的历史名人

著名三国专家桓大司马作序:

大名鼎鼎的复姓历史人物_历史名人复姓的历史名人_历史复姓名人简介

历史名人复姓的历史名人_大名鼎鼎的复姓历史人物_历史复姓名人简介

全书目录

历史名人复姓的历史名人_历史复姓名人简介_大名鼎鼎的复姓历史人物

大名鼎鼎的复姓历史人物_历史名人复姓的历史名人_历史复姓名人简介

京东购书地址:

历史名人复姓的历史名人_大名鼎鼎的复姓历史人物_历史复姓名人简介

当当购书地址:

历史复姓名人简介_大名鼎鼎的复姓历史人物_历史名人复姓的历史名人

上一篇: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篇一
下一篇: 江姓氏族谱,王家姓氏族谱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