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严姓的起源、始祖与字辈

严姓的起源、始祖与字辈

严姓的起源、始祖与字辈严(Yán 严)姓本庄姓,为西汉名满四海的大学者、词赋家,后人称“严夫子”。其著述甚丰,有辞赋二十四篇,但流传至今仅剩《哀时命》一篇,为哀伤屈原之作。史载,东汉时,因有明帝刘庄

严(Yán 严)姓本庄姓,为西汉名满四海的大学者、词赋家,后人称“严夫子”。其著述甚丰,有辞赋二十四篇,但流传至今仅剩《哀时命》一篇,为哀伤屈原之作。史载,东汉时,因有明帝刘庄,故下令庄姓改他姓(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严忌之姓严,亦为死后之事。严姓族人因尊严忌声誉,奉其为严姓的得姓始祖。据严氏族谱载:“严氏系出颛顼之后,以楚庄王的谥号为姓”,“稽我光祖子陵,其先世本姓,嗣改为庄,盖楚庄王之后裔也。后因避汉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庄为严,遂以严为姓。”《中国姓氏寻根》一书也说“严是庄姓所改”并说“魏晋时严氏有恢复庄姓的,于是形成庄严两家。”两家原来一家,故有“庄严不通婚”之古训。

起 源

1、出自庄姓,为避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姓严。据《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所载,东汉时,庄姓为避明帝刘庄之讳,改姓严。到魏晋时期,姓严的人中,有一部分又恢复了原来的庄姓。这样,就出现了庄、严姓并存于世的情况。故有“庄、严本一宗,同姓不可婚”之说。2、出自芈姓,为战国时楚庄王之后,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芈姓,楚庄王支孙,以谥为姓。”而芈姓又可追溯到黄帝后裔颛顼帝。3、出自战国时秦有严君疾之后,以封邑名为氏。秦有严君疾,受封蜀郡严道县(今四川省荥经),以邑为氏,故称为严君疾,其子孙遂世代相传姓严,称为严氏。4、出自古有严国,国人以国名为氏。据《姓考》所载,古有严国,国人以国为氏。5、出自丁零人姓氏有以严为氏。据《晋书》所载,后燕慕容盛时丁零人有以严为氏者。6、出自少数民族有严姓。满、彝、土、锡伯、朝鲜等族均有严姓。

得姓始祖

严忌,本庄姓,为西汉名满四海的大学者、词赋家,后人称“严夫子”。其著述甚丰,有辞赋二十四篇,但流传至今仅剩《哀时命》一篇,为哀伤屈原之作。史载,东汉时,因有明帝刘庄,故下令庄姓改他姓(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严忌之姓严,亦为死后之事。严姓族人因尊严忌声誉,奉其为严姓的得姓始祖。

迁 徙

严姓主要由庄姓改姓而来,故一开始就分布广泛。史载,东汉时,严姓多居山东、湖北、安徽、浙江一带。另四川、云南、贵州一带亦有严姓足迹。

魏晋时,北方严姓多居于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北方地区,其中以陕西、甘肃严姓最旺,严姓发展史上的三大郡望: 天水郡、 冯翊郡、华阴郡皆出此二地。可见,此期北方严姓发展之盛况。

但随着后世战乱,更朝换代,进而导致严姓多南迁等原因,中原严姓渐沉寂,而南方严姓日益出锋露鞘。唐代以后,北方严姓虽经战乱,发展受到压制但还是有严姓名人凤毛麟角于史册,如唐代太府卿 严挺之,出华阴(今陕西华县)。

而南方严姓名人此起彼伏,宋时有 严仁、严羽、严参,均邵武(今属福建)人,世称“三严”。明清时期,严姓多居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一线。另云南、广东等地亦有为数较少的严姓居民。明代,有山西籍严姓由 大槐树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

清康熙年间,严姓始有从福建、广东等地渡海入台者,雍正和乾隆年间,入台者数量渐增,多居台北、苗栗、南投等地。今日严姓尤以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居多

名 人

严君疾--(?-前300)原名赢疾,又称 樗里子。秦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因功受封于严道(四川 荥经县城西古城坪)号为严君。遂改姓严。

严不识--(?-前182)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将军,助刘邦定天下。特别以击英布功。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被封为武强侯(侯国都今河北省武强县李家城、吴家城村址处)。

严青翟--(?~前115)严不识之孙,文帝时(前179-前157)袭爵武强侯。武帝时曾任御史大夫、太子少傅、代丞相等。

严助--(?-前122 )严忌之子。西汉将军、著名辞赋家。建元六年(前135),带领汉军平定闽越国(今福建一带),自此,东南边疆得以安宁稳定。因功出为会稽郡(治吴县,即今苏州市)太守,被称赞为“会稽贤守”。后侍于内廷,为武帝文学近臣,每逢有异事,武帝命作赋颂。著有《相儿经》、《严助赋》等赋35篇,书已不传。唯存《谕意淮南王》及《上书谢罪》文二篇。

严彭祖--东海郡下邳县(今江苏邳州市之下邳故城)人。西汉经学家。与颜安乐同学于眭孟习《春秋公羊传》,其后有《春秋公羊传》严氏学及颜氏学。宣帝时,他被立为博士。其后任河南郡(治雒阳,即今洛阳市区)太守、太子太傅等职,为人廉直不事权贵。

严光--字子陵,东汉会稽郡余姚(今属浙江)人。少曾与光武帝刘秀游学,有高名。后秀称帝,欲召光为谏议大夫,光隐姓埋名于浙江富春山,以垂钓自娱。

严佛调--(117-197?) ,东汉临淮郡考城县(今江苏盱眙铁山寺)人。中国第一位大和尚。与安息国(今伊朗)优婆塞都尉安玄共译《法镜经》二卷、《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一卷,师任笔受。中平五年(188),在洛阳译出《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等书,此外,又撰有《沙弥十慧章句》一书。

严畯--字曼才,彭城县(今江苏徐州)人,三国吴国大臣、学者。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潮汐学专篇《潮水论》,其子严武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围棋棋士,吴国围棋棋圣。

严善思--(645-729),唐同州朝邑(陕西大荔县朝邑镇 )人。天文学家。景龙(705-709)中累迁礼部侍郎。

严震 --( 723-799),字遐闻,唐四川梓州(治郪县,今四川三台县潼川镇)人。政治家。唐朝藩镇割据时期任山南西道节度使,以忠于朝廷留名后世。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陕西华阴市)人。政治家、将军,诗人。历剑南节度使,成都府(治成都县,即今成都市)尹。以破吐蕃功,进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全唐诗》中录存六首。

严绶(746-822),严丹子。唐代中期名臣。山南东道节度使、太子少保、检校司空。为政宽厚,所辖之地土马蕃息,境内安平。

严仁--(约公元1200年前后在世)字次山,号樵溪,邵武县(今福建省邵武市)人。南宋诗人。好古博雅。杨巨源诛吴曦,安丙惎而杀之,仁为作长愤歌,为时传诵。有《清江矣欠集》八卷,已佚。词三十首流世。

严羽--(1192?~1197?)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邵武县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南宋诗论家、诗人。有《邵武徐氏丛书·樵川二家诗》本。《沧浪诗话》则附于诗集之后。

严震直--(1344—1402),明代名宦,政治家,湖州吴兴区织里镇骥村人,官至工部尚书。著《遣兴集》。

严嵩--(1480—1565),字惟中,分宜县(江西分宜县)人。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弘治年间进士。嘉靖朝宰相。嵩工吟咏,所为诗古文,颇著清誉。著有《钤山堂集》三十五卷。

严复--(1854—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福州人,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曾任北洋海军学堂教授、京师大学校长等职。译《天演论》、《中国教育议》等,另著《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等,其中不乏有译成别国文字,流传国外之作。

严寅亮(1854—1933),名碧承,字剩庵,号弼岑,贵州印江县农场乡阳坡村(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新寨乡黔溪村阳坡组)人,又名“阳坡山民”、“武陵居士”,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教育家。著作有《剩广墨试》,《严氏家训》等。

严范孙--(1860-1929)浙江慈溪人。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学者,也是革新封建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先驱。

严济慈--(1900—1996),浙江省东阳县下湖严村人。谱名泽荣,字慕光,号厂佛,.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及名誉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及名誉主席。

严景耀--(1905年-1976),著名社会学家、犯罪学家、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浙江余姚人;严主要论著有《北京犯罪之社会分析》、《中国监狱问题》、《犯罪书目》、《北平监狱教诲与教育》、《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原始社会中的犯罪与刑罚》、《新中国怎样改造了犯人》等。

严北溟--(1907~1990) 中国哲学史家。字渤候,湖南湘潭人。主要著作有:《孔子的哲学思想》、《中国哲学史讲义》、《列子译注》、《儒道佛思想散论》、《中国佛教哲学简史》;主编的有《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辩证唯物主义和经济规律》

严俊--(1914—1998)江西省泰和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工农红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十兵团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部副部长,行政经济管理部副部长,国防部办公厅管理局政治委员,总参谋部管理局政治委员,总后勤部副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严庆堤--(1915-1993),江西省瑞金县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副政治委员,济南军区公安军政治委员,工程兵科学研究设计院政治委员,工程兵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严敦杰--(1917—1988)浙江嘉兴人。现代著名的数学史家,科学史家。主治中国数学史 和天文历法史,旁及其他科学史和科学史学史研究。是中国数学史现代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严家安--(1917-2000),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武装警察局副局长,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副参谋长、参谋长,公安部队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参谋长、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2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字 辈

崇怀宗邦、其泽允昌、家学克复、道德昭扬肇庆弘祚、应毓国良、惟思一本、继起有常希言公承彦,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留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朝阳区严氏字辈:士,厚,步,如,山

海淀区严氏字辈:裕,德,传,家,法,文,明,世,泽,承,瑞,祥,维,礼,义,时,泰,继,思,恒,兆,本,从,先,仕,广,昭,映,大,中,道,纯,宜,锡,庆,志,学,守,多,同,久,福,如,东,海,长,风,振,兴,方,怀,远,宏,州,府,富,春,蕴,书,香

通州区严氏字辈:克开先有章,其文钦奉若,定得久全昌

房山区严氏字辈:安、康、文、绍、瑞

昌平区严氏字辈:聪克国文,孝悌传家;金声荣庆,玉振光华;大臣恩广,万世谱佳

大兴区严氏字辈:梦首循天一,克开先有章,其文钦奉若,定德九全昌

顺义区严氏字辈:汝秉志常伯仲载杨宗师孔孟延世永昌,惟孝克忠登庸俊哲通经致用翊赞大廷,思慎尔修宪章时守书光祖德作述宜长

西城区严氏字辈:宗金庭方世单名文再国朝中有大臣克长诗久源霞辉照后裔志理必然莹守盛仁利得万代发洪星开元祖:严宗龙,子嗣:严金铺,江西临江大桥人氏

延庆县严氏字辈:进定思文世上国可一志三正喜天仕宏开中兴时维学仁昌茂

石景山区严氏字辈:文大思中映,天元仕成明

后续字辈……

上一篇: 冷门姓氏:历史上的龚姓名人大盘点
下一篇: 百家姓之单姓起源与来历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