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元徵墓
一提起孙耿,往往就与“尚书故里”联系到一起,这个称呼来源于清朝刑部尚书艾元徵。
艾元徵(1624—1676)字允洽,号长人,今孙耿镇孙耿街人。顺治三年(1646)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学士、户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等职。
任户部侍郎期间,曾出京勘验田亩,以确定田赋征收数额。因区划得宜,农村没有出现百姓转徒失业的现象。任左都御史期间,多次上书请求朝廷广圣孝,重国本,整饬官场风纪,屯田养民,缓征赋税。任刑部尚书期间,狱无分大小,必求其合于情理和法律,即使受到皇帝责备,也不心存芥蒂,而是一如既往,忠心耿耿为朝廷效力。艾元徵曾在济阳曲堤闻韶台蒿庵书院跟随一代经学大师张尔岐先生学习。其勤学善书,爱好文学、经学,平生著述甚多,主要有《易经会通》《退食槐声留余集》等。
仅剩的一只石羊
康熙十五年(1676),病逝于任上,康熙帝感其忠诚,为其在家乡修筑陵园、谕祭碑文,特派山东布政使施天裔前往拜祭,以示哀悼。
尚书(艾元徵)陵园位于艾老村西,坐东朝西(朝向老家孙耿街),占地七十余亩,牌坊气势宏伟,庄严肃穆。神道两侧立有石翁仲、石虎、石马、石羊等。1855年(咸丰十年)黄河发大水时,黄沙冲积二三米厚的泥沙淹没了石人、石虎等,而高大的石牌坊仍暴露出地面,20世纪40年代被砸碎修筑了黄河大坝。幸免于黄土之下的石人、石马等均毁于文革浩劫中。如今只剩下一只石羊存放在艾老村委会院内了,艾氏墓地位于艾老生产桥的东南100米处,现仍埋于地下,露出碑首的七块石碑,均是有名望的艾氏先人,当时占地七十亩,是我县较大的家族茔地之一。2016年7月,艾氏家族将艾尚书墓重新修缮。
主办:济阳县信息(新闻)中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