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这个姓氏,世代传承着关公文化→

这个姓氏,世代传承着关公文化→

这个姓氏,世代传承着关公文化→这个姓氏,世代传承着关公文化→,先祖,关氏,始祖,后裔,姓氏,关天培,关公文化

千古孤忠悬日月,一生大义在春秋。关姓历史悠久,三支汇合成关姓,虽人数不多,亦遍布全国各地乃至世界五大洲。关氏堂号有忠义堂、陇西堂、东海堂等古老名号,显示了关氏族群忠昭日月的博大胸怀和族训家风文化的深厚底蕴。纵观古今关姓名人,多为忠义耿直之士。关羽的忠烈妇孺皆知;“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的关汉卿对当时社会的黑暗极端不满,揭露现状,切中时弊;清代名将关天培禁烟守关,关氏的忠义之名千古流传。

根据玉林市公安局统计,截至2022年底,关姓在玉林辖区内户籍人口为9163人。玉林关氏族人迁玉600多年以来,传承先人尊师重教、崇文尚武的优良传统,继承前辈忠勇仁义的精神品格,弘扬义薄云天的关公文化,体现了“千古英名垂宇庙,一生忠义满乾坤”的浓厚氛围。

家风家训

读书明理,忠孝信义,

大爱行善,敬畏规矩;

注重亲情,互相尊敬,

关爱社会,珍惜生命。

历史姓成的名人_成姓历史名人_名人姓历史成语大全

关氏家风家训。

关氏图腾

【释义】关,本义是门闩。古代没有门锁,而是在两扇门上各加一个环形之物,关门时,用一根竖木插入环中,把两扇门连接而后关门,犹如插销。金文的关字是会意字,正像门上左右各有一环和竖棍,十分形象地表现了用闩关门的情景。由此引申出关闭、封闭之义。又引出关口、关隘、关卡等,如函谷关、山海关等。关人是发明门闩的一群人,以此为氏族崇拜的图腾,命名氏族名和族徽,最终出现关姓。

名人姓历史成语大全_历史姓成的名人_成姓历史名人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关龙逄,帝舜时,颛顼后裔董父(董姓始祖)为舜养龙,后被赐豢龙氏(上古时豢与关二字互相通用)。夏朝末年,夏桀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大夫关龙逄苦苦劝谏,反被杀害。后来,关龙逄后人把姓简化为关氏,并尊关龙逄为关姓的始祖。

历史姓成的名人_名人姓历史成语大全_成姓历史名人

得姓始祖关龙逄。(资料图)

关姓人口

根据玉林市公安局统计,截至2022年底,关姓在玉林市辖区内户籍人口为9163人。

语言习俗

玉林市辖区内玉州、北流、容县、兴业、福绵关姓族人语言习俗主要以桂东南粤语方言为主,博白县域内关姓族人以讲客家话为主。

关姓渊源

关姓有三个起源,三支汇合成关姓。关姓先人在历史上的表现非常出色,其忠义之名千古流传。

1.出自上古关龙氏,始祖关龙逄。

关姓是典型的多民族、多姓源姓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上古关龙氏。帝舜时,颛顼后裔董父(董姓始祖)为舜养龙,后被赐豢龙氏(上古时豢与关二字互相通用)。夏朝末年,夏桀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大夫关龙逄苦苦劝谏,反被杀害。后来,关龙逄后人把姓简化为关氏,并尊关龙逄为关姓的始祖。

成姓历史名人_名人姓历史成语大全_历史姓成的名人

关羽字云长,以忠心义气为世人所推崇,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都建有祠庙祀奉。这是坐落在玉州区大塘镇苏烟村的关帝庙,建于清朝同治年间,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祭祀,香火旺盛。

2.出自春秋,以官名为氏。

另外,如今的关姓还有部分出自春秋时期,是关尹喜的后人,以官名为氏。春秋时,东周王室大夫姬喜在函谷关任关令,世人称其为关尹喜(“喜”为人名,“关尹”即守关的关令)。相传,老子西游出关时,曾为关尹喜的热情款待而感动,因此为其写下了著名的道家经典五千言。关尹喜将《道德经》传播于世以后,也随老子成仙而去,喜的后人就以其官名为氏,称关氏。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

关氏是多民族姓氏,有少部分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比如锡伯族的瓜尔佳氏,赫哲族的瑚锡哈哩,蒙古族的瓜勒给亚氏、那牙勤氏,鄂伦春族的古拉依尔氏,满族的卦勒察氏、关佳氏、赫齐拉氏等,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关氏。

在玉主要宗支分布及迁徙路线

关姓入玉历史悠久,在玉林市辖区各县(市、区)除陆川县外均有分布,其祖先主要由河南迁至广东再迁玉林,或直接由广东迁徙至玉林分枝散业,繁衍生息。

成姓历史名人_历史姓成的名人_名人姓历史成语大全

关氏迁徙示意图。

玉林关氏始祖士昌公,原籍河南省开封府汴梁县。于元朝至正(元顺帝年号)初年以荐辟科出身,被委任为广东海北道提举司提举四品官(道是州以上的行政单位,提举司是道府管理教育的部门)。为官数年,时值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公元1352年前后,刘福通、朱元璋造反,推翻了元朝统治,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此时,始祖士昌公已解组谢事,宦居鬱林。当时明朝初定,征鸿未息,回望故乡云山万里,归家无路,有国难投;而鬱林偏隅一方,却太平无事,此地又山青水秀,鱼米丰盈。正是人恋宝地、地留人,祖公逐卜居此地,购置产业,为子孙长久之计,开创玉林关氏之千秋伟业。

据族谱载,士昌公最初居于州城之西瓯,后来家族成员增多了,才迁往西街居住。至于什么时候才有裔孙向外迁居?这个问题,原谱虽无明确记载,但于12代祖斯道公和鲤祯公(都是弁公之后)的传记中可以得到答复,弁公这一支的裔孙直至11代都是居于州城。明朝末年(公元1630年前后)兵燹连年,粮赋催科困于征苦,州城难以谋生,人民避危逃险,从12代起才有部分裔孙迁出州城,定居于原来先祖购置的田庄,或到外地另谋生计。

一、玉州、北流士昌公后裔约5000人。聚居的地点包括玉林城区、玉州区仁东镇良村、大塘镇苏烟村、兴业县龙安镇牟村等,北流市北流镇鸭垠村、平政镇牛角山等。玉州区玉城街道东明社区禾塘地始祖永祥公来自广东广州南海九江镇关家巷。北流市北流镇关族明季由福建漳州府南靖县迁来。

二、 关氏入容五个宗支,人口1600多人。进入容县的关姓先祖关辛德先世出自陇西,汉末迁江西,后迁广东南雄珠玑巷。南宋咸淳年间关辛德始迁广东南海县九江堡儒林乡,传至关至成,后裔人多,纷纷外迁谋生自立。杨村镇横山村关敏忠支系至今传世11代,自良镇中平村关九岳至今传世16代,黎村镇平洛村关义伯支系至今传世6代,县底镇靖北村关积昌支系至今传世数代,灵山镇华埌村关一世(名字失传)支系至今传世数代。

三、 入博白宗支。博白关氏,分布在沙陂、大坝两镇,均是邻近广东廉江市长山镇文林村关氏始祖近祝公的后裔,现有3000人。约在明末,关新德之后裔关近祝辗转来到今广东廉江市长山镇文林村开基,称关氏人廉一世始祖。清末民初,因人口增多,耕地有限,该村的关氏一族有不少人陆续迁入广西博白的沙陂、大坝两镇,因此,入博关氏有多名世祖。

本姓人自评

关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虽人数不多,然其分布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约665个县(市、区),华侨、华人中关姓成员亦遍及世界五大洲。

关氏先祖于华夏五千年悠久历史中,有着极其光辉灿烂之记录,昂首屹立于神州诸姓氏之林。

纵观古今关姓名人,多为忠义耿直之士。得姓始祖关龙逄乃忠谏第一人,忠易其死为之师,如日月行空光耀大地。武圣人关羽扶倾鼎于狂澜,为维护国家统一奋斗毕生,其忠义仁勇已成为中华传统道德精神之重要组成部分,三教共奉,被尊崇至万世人极、亘古一人的顶峰,祠宇随着华侨、华人分布遍及世界各地,所信仰的人群,也已扩及其它种族,关公文化已向全世界扩展。关仝(五代后梁)学山水画于荆浩,得其诣与之并称“荆关”,终有出蓝之誉,独称“关家山水”,名当时而范后世。元代关汉卿文名震于世,其创作时间比沙士比亚还早3个世纪,所创作戏剧剧本也多得多,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

关天培(清末)被褒誉为抗英民族英雄,助禁烟挽颓风,忠烈殉国,扬中华儿男凌云气慨,其事迹、殉难地被国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辈们之光辉榜样,后继者踵随跟进,代有传人。(玉林市关氏文化联谊会 关敦劻 关范溍)

专家点评

桃园三结义,说的是三国时期刘、关、张三个仁人志士,意气相投,言行相依,举酒结义,共创了一代霸业。而鲁班门前弄大斧,关公面前耍大刀,则喻之为自不量力,自我卖弄。因为鲁班是建筑工匠的鼻祖,而关公大圣则是玩刀的高手。可见,关氏文化具有深远悠久的历史。

千古孤忠悬日月,一生大义在春秋。关氏堂号即有忠义堂、陇西堂、东海堂等名号,显示了关氏族群忠昭日月、义薄云天的博大胸怀和族训家风文化的深厚。他们把读书明理、忠孝信义、注重亲情、大爱行善作为体现“忠勇仁义礼智信”的高尚品德,孕育了关公由公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圣发展成为“武圣”的辉煌历程。最后与“文圣”孔子齐名,创造了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上的又一个奇迹,彰显了关氏浓厚的族训家风的魅力。

玉林关氏族群人数不多,但迁玉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他们深谙读书明理之道,历代以书香门第求取功名,近现代人才辈出,以继前贤。同时,玉林人具有尊师重教、崇文尚武的优良传统,在各县市的寺院神宇中,尊崇忠勇仁义的精神品格,在太平天国起义中把这种精神作为民间团体、帮会组织团结的纽带;通过道德的感染力更是玉商文化视为招财进宝、庇护商家的财神。玉林各地均建有关帝庙或关圣寺,或立有关公像等,无不体现“千古英名垂宇庙,一生忠义满乾坤”的浓厚氛围。(玉林市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玉林市客家海外联谊会秘书长 赵彦行)

家族名人

关士昌,河南开封府大儒,于元至正初年荐举人,官任广东海北道提举(1341—1345)。在官数年,时值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朱元璋起兵造反,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关士昌解组归田,宦居今鬰林,遂为鬰林关氏之始祖。

名人姓历史成语大全_成姓历史名人_历史姓成的名人

关守铭(字甫嗣)生于1850年,玉州区仁东镇良村人,清附贡生,其来祖关士昌是元朝末提举四品官,流寓玉林,子孙延绵,名人辈出,兴办了3个书院,为地方培养了不少人才。关守铭1927年78岁大寿时,专程派人从广州市照相馆接来照相师傅照了一张“五代同堂”合影(其中子4人,孙5人,曾孙5人,裔孙3人,细婆及儿媳妇、孙媳妇、曾孙媳妇10人,五代同堂共27人),成为当时玉林轰动一时的新鲜事。“四代同堂”者不多,“五代同堂”者更少见,出于名门望族的“五代同堂”实属难得。

关子善,始祖关士昌之孙,明洪武年间岁贡生,由岁贡官广东廉州府合浦知县。公之在官,清廉惠民,好贤得士。尝赋诗于合浦还珠亭。

关镇南,字粤英,号午林,明嘉靖岁进士,任广东广州市新会县县丞。禀性不凡,至考,嗜诗书,敬老慈幼,怜寡恤贫。在官礼贤下士,洁己爱民,庶民德之。后升湖广襄阳府二府尹。授奉政大夫,明崇祯五年祀乡贤。

关 东(原名关振东),广西容县灵山镇华琅村人。1940年左右在浙江省嘉兴地区任某部营长、团长,参加抗日战争。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浙江省龙游县县长,晚年定居杭州。

义薄云天的关公文化 世代传承千古谏臣关龙逄

关姓是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姓源姓氏,历史悠久,上可追溯到夏朝时代关龙逄。关龙逄是关姓得姓始祖,关姓起源于颛顼帝的后裔关龙氏。颛顼帝是黄帝的孙子,有圣德,为五帝之一。帝舜时,颛顼的后裔董父为舜养龙,被赐为豢龙氏。上古时“豢”与“关”二字互相通用,所以又写作关龙氏,关龙逄是豢龙氏裔孙。

夏朝末年,夏桀荒淫无度,不理朝政;朝廷上下奸贼当道,民不聊生。著名贤臣大夫关龙逄一片赤胆忠心,时常引黄图苦苦劝谏。夏桀不但不听他的金玉良言,而且把黄图焚毁,还惨无人道地把关龙逄囚而杀之,留下了关龙逄的一片忠贞节烈照耀万古千秋。

夏桀囚杀关龙逄,根据史载,是发生于公元前1767年的事。关龙逄舍命谏君训的决心和勇气,千百年来一直是为官者“文死谏,武死战”的楷模,震撼了华夏后人的心扉,史学家认为关龙逄是中国有史以来死谏第一人。他的后世裔孙也以此为荣耀,把姓简化为关氏,并尊关龙逄为关姓的始祖。关龙逄的爱国家、爱人民、不怕死的爱国主义精神,却永远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后人。

关姓发源于山西,春秋时在今河南新郑一带落籍,两汉以前,关姓已广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三国时,大将关羽横空出世,忠义千秋,永垂青史,使关姓成为天下人耳熟能详的著名姓氏。两晋南北朝时期,关姓为避兵火,有入迁今江浙之地,至隋唐,关姓在今甘肃陇西、山东郯城一带发展兴旺,成为当地名门望族。两宋时期,特别是宋高宗偏安江南以后,关姓移居江浙之地渐多,宋末,随着蒙古铁骑南下,江南又陷入一片动乱之中,故关姓有南迁于广东、福建之地者。明初,山西关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北京、天津、安徽等地。清中叶以后,伴随闯关东的风潮,有鲁豫之地的关姓入迁东三省,而山西关姓则随走西口的风潮,经杀虎口赴蒙古谋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美国在华掠夺廉价劳动力,一度使上海、江浙之地贩卖“猪仔”成风,许多受蒙蔽的华人被卖到美国旧金山,夏威夷等地做苦工,其中也有关姓人。如今,关姓在全国分布较广,人口约145多万,在全国姓氏人口排列位于第153位。

义薄云天贯日月

在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中,文有孔夫子,武有关云长。关羽(?—220),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临猗西南)人,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关羽一生武艺超群,忠肝义胆。言信行果,一诺千金;义薄云天,光明磊落;他的传奇故事“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伤”“挂印封金”等广泛流传,影响巨大。关羽死后备受民间推崇,历代朝廷多有褒封,被尊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1000多年后,关羽的同姓宗亲关汉卿把他的传奇故事编写成戏剧,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影响深远。关汉卿,号已斋(一斋、已斋叟),山西省运城人,是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家,是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被誉为“曲圣”,享有 “中国的莎士比亚”之称。关汉卿所极力宣传的“关公文化”和极力推崇的“关公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他出身于一个职位低微行武家庭,历任把总、千总、守备、参将、副将、提督等要职。在任广东大清水师提督其间,全力支持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9月,林则徐被撤职查办。广东地方官吏大多改持与侵华英军“和谈”的态度,而关天培却不为所动,仍然坚决主战。这年十二月初十,虎门要塞的沙角、大角炮台均被英军攻陷,守将陈连升等战死。关天培坐镇虎门,仅剩数百名将士随其坚守要塞。他多次向两广总督请援,得到的都是敷衍了事。关天培知道难以挽回战局,遂决心以战死报国。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初六,英军对虎门要塞发动总攻,关天培亲自指挥,面对英军猛攻,这位年逾六旬的老将死守阵地,顽强抵抗。最终被枪弹击中,壮烈殉国。朝廷追谥他为忠节,加封振威将军。林则徐听到关天培殉难的噩耗,悲痛欲绝,愤而挥笔,写下一副挽联: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关天培这位大义凛然、拥有大无畏民族气节的老将军在我们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公精神代代传

在旧鬱林,关姓是当地比较有名的望族。至清末,出了较多人才,如大夫、文林郎、举人等。官居五品以上官衔的族人有中宪大夫、奉政大夫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关姓人科举连登及第,人丁兴旺。

据说有一年岁考很特别。玉林一向被看好的望族名族全部榜上无名,于是有好事者在城门口写了一张“白头贴”:潘岭岭头晒狗粪,林村读书冇长进,大风吹散高山雾(牟),利刀剃净江岸须(苏),天旱撑船冇有浆(蒋),竹枝扫去南门尘(陈),蛀虫咬断荔枝梁,大水冲走福绵塘(唐),州珮铜钟敲冇响,大蜢咬断鬱林关。“大蜢咬断鬱林关”的出处便在此。但是鬱林关除了那年岁考外,其余岁考人常见榜上有名。清代鬱林人中,关姓族人为地方培养人才,为创建鬱林宾兴馆出过力;为穷秀才排忧解难,被乡人称道。这在《鬱林州志》有记载。

玉林关姓始祖关士昌于元末迁居玉林至今已有600余年,自今传28代。关氏族人自流寓玉林以来,以关公精神为榜样,关氏家训准德,代代文脉相承。始祖士昌公是河南开封府大儒,以荐辟科出身,任广东海北道提举;二代祖聪公封典:三代祖子善公,明洪武岁贡出身,任广东合浦县知县,四代祖志达公,州庠生出身;五代祖本清公,敕封文林郎;六代祖钦公,举人出身,任南京广平知县;七代祖冕公,岁贡生出身,任江南省南陵县县尹;弁公,岁贡生出身,任云南北胜州知州;八代祖中原公,岁贡生出身,任浙江宣平县县尹,敕授迪功郎;九代祖镇东公,举人出身,任湖广武陵县知县;镇南公,进士出身,初任广东新会县县丞,后升任湖南襄阳府尹;镇甸公,岁贡出身,任陕西宁远县县丞。十世祖时雍,岁贡生;十一世祖关用学公明万历举人出身,官任江西省临江府峡江县知县,敕命恩授文林郎;杨氏敕命恩封为孺人。十二世祖鲤祯,即高祖也,谦恭淳厚,庭训惟严。十四世祖关梁朝,号梅峰。康熙甲子科举人,官任江南省松江府华亭县知县。为官清廉,爱民勤政,乐育人才。十五世祖关珩,字兆证,号宝环,庠生,恩授儒林郎州侯选司马。九代以后,家族成员大增,外出任职人员就更多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从上面所说的情况看,关氏家族书香继世,仕籍联登,确系书香门第,望族人家!新中国建立后,关氏家族更加兴旺发达,攀枝折性和外出任职的很多:有任领导工作的,有当工程师和教授的,有当技术员和工人的等。他们无论为官为民,为工为农,都是能干一行爱一行,恪尽职守,奉公守法,奋发向上,勇攀高峰,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1977年恢复高考,玉林恢复高考后第一个考上北京大学的是北流籍学生,名叫关东海,他在民办公助的陵城中学读完初一年级被迫辍学,边做小工边自学,在恢复高考后,于1978年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那一年北大中文系仅在广西招生2名,关东海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北大毕业,关东海任职大百科全书总编室,奋发有为,曾任《中国社会报》总编辑,现已退休。关敦旺,玉州区玉城街道垌口社区人,从事乡镇法律服务工作30多年,担任所长,并兼任广西法学会理事、玉林市法学会会长、玉林市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并担任多个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经验丰富,调解纷争,公正办案,为民请命,2006年荣立市级三等功。他们都成为玉林关姓族人勤奋学习的代表,成为玉林关姓族人学习的榜样。

采写 | 陈 文

上一篇: 《三国演义》中的典韦:勇猛善战的传奇武将
下一篇: 成都历史名人传承创新活动启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