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人士华增海,在广德已经隐居9年时间,除了附近的村邻,知道的并不多。前几日,在自媒体上露脸之后,很多人对他十分关注,也十分关心,想知道关于更多他的事情,也想知道后续生活情况,今天就聊聊关于无锡华氏奇人名人。
中华姓氏号称百家姓,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九十六位的姓氏,人口约八十二万四千余人,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47%。
经过历史上多次迁徙,如今,华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陕西、上海、吉林、江苏等省市为多。
按照华姓的总人口来看,华姓的名人奇人占比不算少,尤其江苏,集中在无锡这个地方更多。
孝子华宝
(?—四八一年) 宝,华覈的第四世孙,家住无锡惠山的华坡,紧靠惠山泉。华宝的父亲名华豪,在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的义熙末年,跟随南朝宋的建立者刘裕去长安出征。临走时,他对年幼的儿子说:“等我打完仗回来,为你结发戴冠(古代礼制为20岁戴冠)。”义熙末年为四一八年,那时华宝八岁。据此推算,华宝约出生于义熙七年(四一一年)。他们的军队所向披靡,于义熙十三年(417)七月抵长安,八月间大破后秦皇帝姚泓的部队,并擒住姚泓,于九月间斩于建康。第二年的十月,华豪跟随右将军朱龄石出征,在陕西的雍州和夏国的赫连勃勃遭遇,刘裕的儿子义真大败,华豪战死沙场。噩耗传到无锡,等待戴冠的华宝痛不欲生。从此,他终身不戴冠,不娶妻,头上扎着双髻。凡亲戚朋友提到他的父亲,便号啕大哭。南齐高帝萧道成于建元三年(481),赐“孝子”匾额。但《华氏金粟传芳集》却说:“孝子寿八十六。事详《南齐书》及《南史》。”查《南史·华宝传》:“宝年至七十不婚冠。”《孝子祠有司春秋致祀事述》也说:“宝年七十,恪遵父训。”可见,他是到七十岁去世的。华宝未娶,后将胞弟华宽的次子华悫作为嗣子。
华太师华察
(1497~1574),字子潜,号鸿山,江苏无锡人。明朝弘治十年六月初六日生于无锡县隆亭即今无锡市东亭镇,少时聪颖,12岁能作诗文。因做过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官,辅导过皇家孩子读书,被称为“华太师”。说起“华太师”,看过周星弛主演的《唐伯虎点秋香》这部喜剧的都有印象,华察就是那个“华太师”。著有《皇华集》、《翰苑留院集》、《知退轩集》、《碧山堂集》、《东行纪兴》等,惜传世不多。其中尤以《严居稿》八卷为最胜,后人对其诗有较高的评价。
华蘅芳
(1833年—1902年),字若汀,中国清末数学家、科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江苏无锡县荡口镇(今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人。出生于世宦门第,少年时酷爱数学,遍览当时的各种数学书籍。青年时游学上海,与著名数学家李善兰交往,李氏向他推荐西方的代数学和微积分。1861年为曾国藩擢用,和同乡好友徐寿(字雪村)一同到安庆的军械所,绘制机械图并造出中国最早的轮船“黄鹄”号。他曾三次被奏保举,受到洋务派器重,一生与洋务运动关系密切,成为这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之一。还提出了二十多种对于勾股定理证法。其弟华世芳。
华世芳
(1854—1905),字若溪,号蒦斋,清末数学家,与兄华蘅芳同以数学名。江苏金匮(今无锡)荡口镇人。年轻时即喜读家中 收藏的大量数学书籍。25岁时为华蘅芳与博兰雅合译的《代数难题解》作校核。光绪十年撰写了《近代畴人著述记》,第二年又撰写《答数界限》和《连分数学》,合题为《恒河沙馆算草》刊行。光绪二十年任湖北武昌自强学堂数学教习。光绪二十二年主讲常州龙城书院和江阴南菁书院。光绪三十一年任上海南洋公学总教习,旋又任北京商部高等实业学堂教员。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学舍,终年51岁,数学遗著尚有《勾股三角》等。
阿炳(华彦钧)
(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华彦钧(华彦均 ),出生于无锡市,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阿炳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4岁时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享年57岁。阿炳现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
华君武
(1915年4月24日-2010年6月13日),祖籍江苏无锡荡口,出生杭州;中国著名漫画家;1938年到达延安,华君武从事抗日宣传并为《解放日报》画时事漫画;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2月华君武历任《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人民文学》美术顾问;1961年起,华君武开始在《光明日报》的《东风》副刊上发表“人民内部讽刺漫画”;后在“文革”其间受批斗;1979年华君武当选中国美协副主席,曾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010年6月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无锡华氏三祖像
在无锡华氏一千七百余年的繁衍发展过程中,华宝、华原泉、华贞固是三位里程碑式的著名人物,他们的事迹已然载入无锡华氏家族的史册。
孝祖华宝,一介草民,顺从父亲,孝心可鉴,感动天子,御赐“孝子额”,立牌坊,以旌表华氏门闾。华宝的孝行,传颂了一千数百年,感动了历朝历代成千上万的人,也成为无锡华氏的楷模。无锡华氏家族,理所当然地把他尊为孝祖。
始祖华原泉,是扈驾南渡,复归无锡,又在无锡生根繁衍的奠基者。五世孙以后,人丁兴旺,苗裔昌茂,代不乏人,派生出十五支繁衍,使无锡华氏家族进入大发展时期,步入无锡望族的行列。原泉公做出的巨大贡献,有目共睹,无锡华氏家族推崇他为始祖——第一世,不虚此名,当之无愧。
鹅湖始迁祖华贞固品行端正,头脑聪慧,善于经营。他奉父亲华幼武之命,自梅里乡的隆亭堠阳迁居到延祥乡的鹅湖,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白手起家,吃苦耐劳,开垦荒地,建设家园。在他的努力下,奠定了鹅湖华氏家业繁荣昌盛的物质基础,伸展出最为茁壮、枝叶繁茂的一支华氏,也为无锡华氏打造出了一片新的天地。无锡华氏家族,为记住华贞固的丰功伟绩,彰显其刻苦创业,积德行善的家风,尊华贞固为鹅湖始迁祖。
孝祖、始祖、鹅湖始迁祖,是无锡华氏的三个里程碑,也是无锡华氏的三个祖先。不管是华氏,还是其他氏族的人,只要了解和知道他们的丰功伟绩,就不难理解在无锡惠山古镇华孝子祠的永锡堂中堂,挂华氏三祖像的缘由了。
字 辈
江苏无锡华氏字辈之一:“德先开人文启尔道”。以上华氏名人奇人都不在此字辈之中,分支未考证。
资料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老关看农村整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