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郑氏渊源
古色古香的郑氏宗祠坐落于南山脚下
宗祠内充盈着郑氏文化
跟随小南一起来看看吧
魅力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内景)
(南康郑氏宗亲分布)
南康郑氏宗祠的兴建与各地宗亲的共同努力息息相关
宗祠的一砖一瓦都是宗亲们的心血和汗水
跟随小南一起认识慷慨解囊的各位宗亲
郑氏宗亲乐捐榜
(郑氏宗亲乐捐榜)
郑姓历代名人494名,占名人总数的1.09%,排在名人姓氏的15位;郑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1.31%,排在第12位;郑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23%,排在第18位。郑姓名人能文能武,小南今天就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事: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收复台湾:
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军。
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赤嵌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
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战斗中,侵略军以“赫克托”号战舰攻击,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60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击沉。
与此同时,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
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
郑氏宗祠是祭祖的殿堂、联谊的平台、寻根的桥梁、团结的象征,文化的宝库,它必将凝聚郑氏族人,激励子孙后代弘扬祖德、奋发图强,为郑氏家族和中华民族的强盛做出更大的贡献。
翻开历史的画册,郑氏族人光彩照人,风华夺目,文人武将,科学先驱不胜枚举,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振兴做出了杰出贡献,为郑氏历史添下光辉色彩,南郑郑氏在南郑的发展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南郑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俗的贡献。祝愿郑氏族人在新时代能够继承先祖的优秀传统美德,与新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发扬郑氏,祝郑氏万世荣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