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我学历史这么多年的经历(自学啊)
首先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赵州桥》,放学后老师说让我们回去找找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就一个村小学,家乡有没有名胜古迹谁都清楚),我回家后就真的问我爸妈,爸妈说也不知道,让我找书查查(家里有本县志),找书的时候偶然看见我哥以前初中的历史教科书,顺手翻了几页,一下子就被吸引进去,突然发觉这世界上原来还有这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到后来,我看完我哥的教科书,然后自己买了中国通史之类的书,再后来,我觉得自己只是大概记得某某年,某人建立王朝,某某年,王朝灭亡,可这除了装个逼提一下根本不够,甚至说装个逼都不够,人家让我给他讲一下关于历史的东西,我就讲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907年,唐朝灭亡,这样肯定不行。于是乎我觉得自己得真正研究的深入一点,尝试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个历史时期或者政治制度或者历史现象搜集资料,发掘知识。
这个故事我想说,学好历史首先要兴趣和好奇心,如果没有,尝试着培养。就人类最原始的好奇心而言,每个人都渴望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这就是人类起源的历史。另外对自己周边的东西产生好奇,例如,每个人的姓为什么都不一样?这就涉及到姓氏的知识,在深入一点,姓氏的形成,从人类原始社会到春秋姓与氏。再衍生一下,我们又会好奇跟自己同姓的名人,这就涉及到关于自己家族的历史和名人故事,妄图找出自己和那些名人有关系的证据,在深入一点,我们就会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家族,接着又涉及到门阀世家。。。。。总之,好奇心很重要,每个人都会有,如果觉得自己对历史的好奇心和兴趣不够,那就尝试发散性思维。举个我有过的例子,我有段时间喜欢个女孩,那女孩喜欢写小说,然后就会让我给她的小说里面的角色起名,从这我就想到,角色名字要好听,一般都有个好听的姓,最后少见一点,从这些偏门的姓氏,我又想到,这些姓这么偏,真的有人吗?然后开始搜集这个姓的名人,这个姓的来历发展,同时我又反过来想,为什么李姓王姓这么多,接着又开始查这些姓的历史,查到李姓,又涉及到唐朝,接着有涉及到安史之乱和藩镇。。。。。
发散性思维让你永远对历史保持新鲜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