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南珠之乡”的客家文化

“南珠之乡”的客家文化

“南珠之乡”的客家文化来源:【赣南日报】素有“南珠之乡”的广西北海,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中国近现代最早通商口岸、中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

素有“南珠之乡”的广西北海,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中国近现代最早通商口岸、中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滨海客属之乡。粤东、闽西、赣南、北部湾是中国大陆四大客家人聚居地。北部湾客家人多自明代“由闽迁廉”、开枝散叶于钦廉灵防四属,为开荒安边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海名人历史故事_北海市历史名人_北海历史名人

璋嘉山水。

北海历史名人_北海市历史名人_北海名人历史故事

璋嘉土围屋。

北海的客家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客家人口总数占城市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2011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世界客属第24届恳亲大会在北海成功召开,一场体现滨海风情、融合南珠文化、展示古郡新风的客家恳亲盛会,从此被全世界客属所铭记。

北海客家人的迁徙史

明代是大量的客家移民进入闽粤后,迁居北部湾的集中期。作为北部湾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廉州府,时称“渔盐之利,富甲他郡”,是客家人迁居的首选之地,因此促成了客家人的大量进入。这就是为什么北部湾客家牒谱中有始祖源于明代的记述。因此,北部湾客家的形成不是孤立的,是客家人六次中原迁徙的产物。其迁移路线基本循客家中原迁徙足迹而来。即河南→山西→江西→福建→广东→廉州府(合钦灵防四属)→海南→广西。

北海市历史名人_北海历史名人_北海名人历史故事

客家土围城前的晒秋。

客家人从中原转辗闽赣迁徙而来,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丰富的物种,改变了珠乡人口结构的同时,也改变了南珠古郡千百年间单一的物产结构。北海客家人在北海合浦定居后,形成了长期稳定状态,极少有再向其他地方迁移的现象。即使有少数再度迁移,也不超出合浦郡区域。在一定意义上说,北海是中原客家迁徙的终点,这在客家人迁移史上,是一个值得探讨关注的现象。北海客家人的迁徙历程中还有明清之间因“禁海”而出现的二次迁移和因支持国家建设而出现的“水浸区”三次迁移。

“俗有四民”中的客家人

明代王士性的《广志绎》中记:“廉州中国穷处,其俗有四民:一曰客户,居城郭,解汉音,业商贾;二曰东人,杂处乡村,解闽语,业耕种;三曰俚人,深居远村,不解汉语,惟耕垦为活;四曰疍户,舟居穴处,仅同水族,亦解汉音,以采海为生。”由此可知,四民之中,以耕种为业的东人就是客家人。因为四民之中,懂得“国语”也即是中原语音的只有东人,其他“三民”中,做生意的外来人口是客户,不解汉语的俚人,是少数民族壮族。疍家也即是舟居穴处没有陆地居住权的蜓户。东人是指居住在廉州的东部而言,这里正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四民”之中,只有客家人以耕种为业,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骨干力量,同时也是传播中原文化的主导群体。

北海客家的渔农文化

客家人迁徙北部湾,开发北部湾,给北部湾带来了新的物产、新的农耕技术、新的文化元素,农耕文化更是在北部湾的历史文化中独树一帜。

在物产方面,改变了北部湾地区以海产为主的产业结构。

北海名人历史故事_北海市历史名人_北海历史名人

香山鸡嘴荔丰收。

北海市历史名人_北海名人历史故事_北海历史名人

六湖运河边上的客家民居

自耕自足是客家人的农耕原则。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客家一年四季几乎无闲月。从早春秧苗下田到大冬的麦苗播种,从猪牛的饲养到桑麻蒲草的种植,一切都是按照自耕自足的需求去进行。为了配合自耕自足的需求,每一个客家村场都有相应的各类作坊,如织布(以麻布为主,制作衣服和蚊帐)、织蒲(蒲草凉席)、染坊、油坊、酒坊、磨坊(以水磨为主,是珠乡客家特有的景观)、米粉作坊等。由于客家特有的农耕方式,也给北部湾地区增添了新的知名特产,如客家的麻织蚊帐、蒲草凉席、水磨细米等,都成为享誉北部湾地区的特产。

北海客家居住地多兼有山海地缘(曲樟除外),涠洲岛更是全客家的疍家人。此外,地角也有客家人。因此,渔农盐兼作,是一大特色。

北海客家代表性建筑

北海客家天妃崇拜的代表性建筑有涠洲岛三婆庙、合浦廉州中学内天妃庙、闸口天妃庙等,而合浦廉中的天妃庙是涠洲三婆庙的派生,和清朝“禁海”事件紧密相关,是清初“迁海”的重要见证,也是廉州庙宇中最早的“客家移民”。推而远之,北海地区的天妃崇拜最早源自客家人,这是最具特征性的。北海客家土围楼是客家人性格的象征,坚实、伟岸、沉稳而又宽容。一座土围楼就是一个家庭、一个宗支、一个姓氏的摇篮,更是一个村场甚至四乡八邻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客家人的山塘与客家土楼、客家祠堂一起,组成了客家文化的瑰丽景观。珠乡客家地区现存的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一璋嘉隧道,是客家人一锄一铲开挖而成的。这条30公里长的排灌渠道,为客家人世世代代耕垦提供着源头活水。

至今尚存的客家文化景观有:越王行宫(秦、汉为灵觉寺,宋为东山寺),大廉山及灵杉传奇、太邱书院、文治书院、廉湖书院遗址、陈铭枢故居、合浦三官庙、南山学堂、石康罗公祠、闸口普云庵、闸口文昌庙、闸口仙人桥,闸口老鸦洲天妃庙、曲樟灵隐寺、曲樟三宝岩仙祠,客家上围楼群、陈家祠堂、公馆关帝庙、公馆鳌鱼寺、六甘古树、六甘对园、白沙宏德寺、白沙林翼中故居、涠洲岛、合浦图书馆旧址(北海中学内)、真如院(陈铭枢捐建的公馆中学图书馆)。

北海客家历史名人辈出

北海客家的历史人文脉络长、影响大,区域广阔。如有“中原客家移民第一人”之称的南越王赵佗就在合浦留有糠头山、南越王行宫遗址,即今合浦东山寺。在廉山吏风的人文景观中,也有一大批是客家人。如宋代宋高宗皇帝为之赐“名著南天”的张夔、武科及第状元杨友、全家一十六口为国死节的苏缄、明代为民请命的李逊、不持一珠的张岳、护境殉国的罗绅父子、麦粥太守贺邦泰、爱民如子的游日章、清代爱民兴学的施世骥、彭元辅一函三提督、抗法三英将、清廉五总兵等彪炳史册的清官廉吏良将都是本土客家人或到合浦、北海为官造福一方的客家人。以陈铭枢将军为代表的客家人,形成了辛亥人文圈、十九路军人文圈、客家将领人文圈,此间,北海合浦的客家人将领有二三十名。

北海客家的书院文化

文治书院、廉湖书院、太邱书院并称珠乡客家三大书院。珠乡客家三大书院滋育、激励和成就了后来的兴学重教群体。而珠乡客家三大书院也是客家先辈们民间捐资兴学,历尽艰难曲折所建,在北海地区,乃至四属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今日北海客家人捐资办校如长江后浪推前浪,方兴未艾,客家人居住的地区中,一幢幢耸立乡村之间的教学楼,成了珠乡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再创客家人尊师兴教的新局面,为北部湾之最。就现状保存而言,太邱书院的旧址建筑格局基本保留,太邱书院的门碑还在,太邱书院内原有的三十多副客家楹联还可觅踪。

(部分内容引自范翔宇《北海客家的历史文化特征》)

北海部分客家习俗

守岁习俗

守岁习俗是珠乡客家人过年中最重人情、亲情、友情、乡情的礼俗。除夕夜围着火塘守岁,最是令人难忘。大年三十拜祖是一年中的头等大事,这天一早,家家户户忙着张罗的都是与拜祖先有关的事,杀鸡,蒸扣肉,张贴对联等。其中最隆重的是各家各户把自己事先蒸好的大笼糕扛到各自的支系祖祠。大笼糕既表示团圆之意,也寓意五谷丰登,象征来年的好收成。因此,一年的收获,当然要先让祖宗享受。接着是各家把过年的美食摆上供桌,点燃香烛纸钱,诚心祈祷,这就是大年三十拜祖先。拜完祖先后,大笼糕就留在祖祠的供桌上,直至过了年初三之后才各自取回。人丁兴旺的祖祠里每逢此时,供桌上的大笼糕堆积如山,蔚为壮观,就像是在举办大笼糕博览会。

祭祖习俗

祭祖是要到始祖祠堂去的。客家人各姓氏都有各自的始祖祠堂,不论人口繁衍如何,始祖祠堂只有一家。因此,大年初一的祭祖场面是浩大壮观,轰轰烈烈的。

客家的春联,有着鲜明代表性和各自不同的姓氏堂号和堂联。在珠乡150多个姓氏中,有一半的姓氏属于客家人或与客家人有关。丰富的姓氏也就带来了丰富的堂号、堂联。春节期间,将堂号、堂联融入春联之中,加以构思创新,既成为客家春联的卓然独特的风格,也是客家人敬重先祖、思念故土的表现形式。

行村习俗

“行村”是客家方言,意即去亲戚家拜年。客家人“行村”重情不重礼。每当年初二过后,客家村场之间的阡陌道路上,便见三五结伴的行人,挑着礼担,晃晃悠悠穿行。一拨又一拨,从早到晚,络绎不绝,浓浓的乡情洒满田垌,娓娓的乡音飘遍村场,悠悠的乡韵牵动人心。

开标习俗

客家人“开标”,是一种独特的竞争方式。在宗族社会状态,乃至集体所有制的生产队管理模式中,“开标”就是要将某种原是宗族共有或集体所有的财产,以公开竞争的形式去确定拥有者或经营者,中标的根据就是谁的标的高,就归谁经营。

祠堂议事习俗

客家人祠堂议事的习俗,延传久远。族中每逢有大小事务,由族长及族中辈分高的长辈主持召集,小到子弟读书,大到宗族纷争,祠堂议事有绝对权威。

修谱习俗

客家人十分注重修谱,每个姓氏都有姓氏族谱,每个宗支都有宗族家谱。修谱由族人集资进行,由族中长者主持。族谱详尽记载姓氏宗族的起源支派,族中大事、人物均入谱记。

猪牙佬习俗

“猪牙佬”是一种靠练嘴皮谋生的劳动。这名称听起来有点俗,但在客家地区,却是少数人掌握的一种既有智慧又有一技专长的职业。

(北海日报记者廖思宇/文 北海日报记者吴杰/图)

上一篇: 历史人物研究与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下一篇: 名人励志故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