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下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下一句是什么)
注释: 天门山:地名,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
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多方式朗读,合作探究,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读懂诗题
1.引导学生围绕旅游进行交流,说说自己见到过哪些特别的景色。
2.出示诗题《望天门山》导入:这一节课,让我们跟着诗人李白去看看天门山的壮丽景色。板书:望天门山。
3.引导学生读懂诗题,组织学生交流“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
(1)重点理解“望”的意思。
(2)提问:“天门山是一座山的名字,你知道它在哪儿吗?”读注释。
(3)出示天门山图片,引导学生结合图片想象:“这座山是什么样子的呢?”指名学生交流。
(4)指名学生说欣赏图片的感受,体会天门山的雄伟。
4.学生齐读诗题。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
1.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朗读,教师随机正音。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学生自读,尝试读好停顿。
(2)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通古诗。指名读,齐读。
古诗朗读停顿如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理清景物,把握诗歌大意。
(1)学生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同桌交流。
①结合注释,引导学生了解“天门、青山”都是指“天门山”;“楚江、碧水”都是指长江。
②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理解“孤帆”是“孤零零的船”的意思。
(2)让学生说说诗歌写了什么。
4.分小组比赛读诗。齐读古诗。
三、想象前两句诗描写的画面
1.想象画面,理解诗句。
(1)出示诗句,指名读。
(2)引导学生借助“断”“开”等字,理解“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意思。
①重点理解“断”“开”。帮助学生理解“断”是“断裂”的意思,“中断”是“从中间断裂”,“开”是“分开、断开”的意思。
②出示“楚江”图片,引导学生交流“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江”。进一步体会长江的水势浩荡。
③指导朗读“天门中断楚江开”。
④指导书写“断”“楚”两个字。重点指导把“断”的左边部分和“楚”的下边部分写正确。
(3)聚焦“回”,指导理解“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意思。
①激疑思考:这里是说长江水碰到天门山后往回流了吗?引导学生理解“回”是“回旋”的意思,“至此回”是在描写江水撞击天门山后汹涌回旋的景象。
②指导朗读“碧水东流至此回”。
③指导书写“至”字。
2.指导学生边读诗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描绘的景色。
(1)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诗句描绘的景色吗?
(2)学生练说,同桌互说。
(3)分男女、分小组、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这两句诗。指导学生读出天门山雄伟、长江浩荡的气势。
3.小结学法:我们借助注释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在想象中体会到了天门山的雄伟和长江水的汹涌澎湃。接下来,让我们继续用“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的方法来学习后两句诗。
四、想象后两句诗描写的画面
1.出示第三、第四句诗,学生自读。
2.让学生借助“出”“来”等字,理解诗句意思。
(1)教师适时提问:两岸的青山怎么“出”?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交流“当你坐车或骑车行驶在路上时,路前方的景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把自己代入船上乘客的角色中,体会诗句中“出”“来”所描写的情形。
(3)提问:看到“孤”字,你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在天门山的映衬下,宽阔的江面上驶来一艘飘飘摇摇的帆船,感受苍茫雄浑的意境。
3.指导朗读第三、第四句诗,边读边想象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提问:看到这么壮美的景色,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自由交流,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
5.指导书写“孤”“帆”。
五、背诵积累,书写指导
1.背诵积累。
(1)学生齐读整首古诗,小组赛读。
(2)出示背诵提示,学生补充背诵。
(3)出示“水势浩浩荡荡经过天门山”“夕阳西下,孤帆顺江而下”等相关图片,让学生为图片配上合适的诗句。
2.指导学生默写古诗。
(1)教师投影默写纸,让学生观察每行的方格数,讨论古诗书写的基本格式:分行居中写,标点符号占一格。
(2)学生按照正确格式默写古诗。
作业布置:背诵古诗。
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意义,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一下“赞”,您也可以将文章“分享”给你的好友,欢迎“转发”,有用记得“收藏”哦!谢谢您“关注”我,每天分享小学教学知识,感谢您的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