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物事件素材1. 王崇伦:“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人物与事件】
新中国成立前夕,年轻的王崇伦进入鞍钢成为一名刨工。1952年,鞍钢接到为志愿军加工飞机副油箱拉杆的紧急任务,已成长为高级技工的他设计并制造出特殊卡具,提高工效20多倍。此后,勤于思考的王崇伦又相继改进成功7种工具、卡具,发明了“万能工具胎”,一年完成了几年的生产任务,成为全国最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线工人,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60年代,“革新迷”王崇伦又主动请缨,带领团队实现100多项革新,成功试制出一些过去依靠进口的设备,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在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时,王崇伦被评为共和国建设的时代领跑者。
【语录】
在上年纪的老工人那里,我不是个循规蹈矩的青年,我爱玩、好动、调皮淘气。
——王崇伦回忆年轻时在工厂的经历
【适用主题】
创新;勤于思考;争分夺秒;劳动;奋斗
2. 快递小哥,新时代的“小蜜蜂”
【人物与事件】
快递员已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尤其在这疫情突发的特殊时期,他们不辞辛劳走街串巷,保障了社会生活正常运转,成为抗疫场上一道风景线,人们把他们比作小蜜蜂,称他们为“美好生活守护者”。
11月24日,近20名一线快递员荣获全国劳模称号,为我国400多万“快递小哥”赢得荣誉:北京京东物流的宋学文把寄送快递做成一门“学问”,10年行走32万多公里、配送30万件包裹,零误差、无投诉、无事故;天津顺丰的陈春每日风雨无阻在收件点等待客户前来寄件,并确保客户快件在期望的时效内送达;陕西邮件驾驶员张忠海安全行驶超过100万公里无事故,疫情发生主动请缨两次踏上了前往武汉。
【语录】
只要疫情不解除,我就一天不离开武汉邮路。
——张忠海谈自己请缨去武汉
【适用主题】
责任心;匠心;干一行专一行;担当;大爱
3. 高玉宝:从文盲到作家
【人物与事件】
高玉宝是一位从文盲成长起来的“战士作家”,也是全国劳动模范。酷爱写作的他,想写的故事很多,会写的字很少,所以一逮着机会就追着别人问字,实在不会的字只能先用图画代替。他勤学苦练,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写出了总计200多万字的几部长篇小说。
1927年出生的高玉宝解放前做过劳工,学过木匠,后来他把亲身经历写进自传小说《高玉宝》,里面“半夜鸡叫”的故事和地主“周扒皮”的经典形象家喻户晓。
高玉宝参军期间,在多次战役中屡立大功。解放后,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书、作报,对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离休后他依然笔耕不辍,从事文学创作。
【语录】
党给我荣誉,不是叫我去享受,也不是叫我高人一等,而是给我为人民服务的巨大动力。
——80岁的高玉宝一边为邻居磨刀一边接受采访
【适用主题】
爱国;勤奋;不畏困难;服务人民;文学与经历
4. 撑起“中国第一吊”的女工程师
【人物与事件】
徐工集团高级工程师孙丽用近20年的时间,带领团队不懈努力,让中国大吨位履带起重机迈入世界舞台中心,书写了中国装备的传奇。
孙丽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又勇于创新。为了获得实践数据,她往往一连几个月奔波各地调研。2010年,孙丽受命主持世界最大的履带起重机研发工作。这是国家“863”项目重要课题。由于没有原型参考,孙丽创造性地借鉴了桥梁设计思路,大胆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最终创造出能一次性吊起60辆M1主战坦克的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将我国起重机设计技术提升到国际水平。
孙丽看重青年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她培养下,一批青年技术人员成长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希望。
【语录】
中国人不服输,不畏难,绝不能让别人轻视我们。
——孙丽发誓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不让外国人看低
【适用主题】
爱国;追梦;祖国强盛;独立自主;培养人才
5. 关慧明:菜农心中的科技贴心人
【人物与事件】
内蒙古乌兰察布科技特派员关慧明,35年来常年在田间为菜农服务,每年帮助菜农增收4000多万元。
关慧明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去了一个户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的村子进行科技帮扶,慢慢的,他帮扶的范围越来越大。他常年坚持自费研究村民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带领团队研发出病虫防治的国家级科研成果。白天他在地里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夜里在实验室寻找解决办法。他无偿为村民发放自制治虫药剂,多次帮农民挽回巨大经济损失,换来丰收。
不让老百姓吃亏,心里装着老百姓,这就关慧明对农业科研最好的诠释。
【语录】
科研人员的初心是用科技富民强国,要让国家和农民享受我们科研人员带来的成果。
——关慧明谈科研人员的初心
【适用主题】
责任感;不忘初心;科技扶贫;无私奉献
6. 苏超:打开偏远地区致富之门
【人物与事件】
2006年,高中学历的苏超进入广东一家公司负责用工招聘。毫无经验的他边工作边学习,最终取得了资质证书,也积累了丰富经验。10多年时间,苏超从门外汉成功转型为猎头公司争相抢夺的资深HR。
苏超所在公司用工需求量很大。苏超另辟蹊径,不畏艰险,去云南省红河州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招工,既解决了公司用人问题,又为少数民族地区打开致富大门。他骑摩托车往返于悬崖边羊肠小道去招工,时常遇到塌方,但仍不畏艰险、坚持初心。目前,苏超招聘了云南少数民族员工约3500人,为推动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就业做出突出贡献,成了各村寨的贵人。2020年,有着“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的苏超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语录】
自从苏哥去了我们寨子,寨里的人就富起来了。
——云南省红河州少数民族村寨村民谈苏超
【适用主题】
学习改变命运;自我成长;少数民族脱贫;创新
7. 陈亮:淬炼1微米的绝活
【人物与事件】
精密模具的制作一般是2到5微米,而1984年出生的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陈亮有一个绝活:他能把模具精度控制在只有头发丝1/60的1微米之间。
陈亮刚入职时是只粗加工铣工,每次干完活,别人回家睡觉,他却留在公司跟师傅学技术,还节衣缩食买电脑学编程。5年后,好学的他被领导调到正缺人手的数控铣加工组。16年来,他精益求精,终于从学徒蜕变为国家工匠,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甚至填补国内空白。
陈亮的工作主要是精密模具个性化定制,没有现成模具参考,需要细心和耐力,也需要创新与技巧。陈亮都先进行仔细分析,然后站立或弯腰半小时进行加工,往往废寝忘食,反复多次,才能达到自己心中的标准。
【语录】
安于现状不是我的风格,往高技能发展才是我的理想。
——陈亮谈自己的人生理想
【适用主题】
初心;理想;创新;工匠;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8. 口岸“金花”:为火车体检 为祖国把关
【人物与事件】
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处于中俄蒙三角地带,是中欧班列的汇集地。由于中俄铁路轨距不同,俄方货运列车需先驶入满洲里口岸宽轨站场换装后,才能通往全国各地。被称为口岸“金花”的中铁齐齐哈尔车辆段女子检车班的姑娘们,就肩负着国际联运车辆技术交接工作。
满洲里是高寒地区,一年有近半年是冬季。但恶劣环境下她们工作也不走样:一列车平均1万多个零件,一个人一个班下来检查交接动作达8400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练就了一双发现问题的 “火眼金睛”。一年除夕,罕见暴风雪袭击满洲里,气温骤降至-44°。那一夜,她们仍一直在风雪中忙碌,连续接了6列车。
【语录】
我们坚守在这里,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坚韧,是“给车辆体检、为祖国把关”的信念。
——检查班班长陈佳谈支撑着她们坚守岗位的信念
【适用主题】
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巾帼不让须眉;坚守;敬业
二、句子语段素材
多坚守一天是责任,先他人一步是担当。广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各自岗位上拼搏奋斗,用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人民网《美好生活 他们守护》
经济全面快速腾飞,阡陌交通纵横驰骋,座座城市拔地而起,乡村处处写就神奇,神州飞船遨游太空,三峡大坝截断云雨,雪龙数次穿行极地,劳动者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描绘着自己的伟大形象。
——马天堂《高歌思语·论道德与法治》
劳动之美可能是人世间最值得赞同的美。这是一种力量的美、创造的美、朴素的美。
——莫言《劳动之美是人世间最美的》
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是社会正道。当前,中国正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机制、健全劳动法律法规体系。近年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为提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的“幸福之歌”要用劳动来谱写。
——人民网《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坦白地说:我看不起不劳动的人。一个脱离了体力劳动的人,会不会有一种被连根拔起没着没落的心慌?会不会在物产供养链条的最末端一不小心就枯萎?会不会成为生命实践的局外人和游离者?……连海德格尔也承认:“静观”只能产生较为可疑的知识,“操劳”才是了解事物最恰当的方式,才能进入存在之谜——这几乎是一种劳动者的哲学。……然而古往今来的流行理论,总是把劳力者权当失败者和卑贱者的别号,一再翻版着劳心者们的一类自夸。
——韩少功《怀念劳动》
现在有人说随着中国人力成本的提高,制造业可能向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绝对,关键在于劳动者的素质。劳动力成本不是制造业是否转移的唯一参照,是否勤劳肯干,是另一个难以替代的选项。
——刘仰《中国自信:民族复兴大思维》
新时代以来创造了很多中国奇迹,比如中国的航天工程、港珠澳大桥、FAST天眼望远镜、C919飞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这些超级工程、制造强国战略的背后,需要亿万执著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高技能人才。通过他们的一点一滴,把我们的梦想变成现实,把我们的宏伟蓝图变成我们的超级工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者李珂解读劳模表彰大会讲话
劳动会使我们心思细腻。任何工作都不是马马虎虎就能作好的。马马虎虎,必须另作一回,倒不如一下手就仔仔细细,作得妥妥贴贴。劳动与取巧是结合不到一处的。要不怎么劳动能改变人的气质呢。
——老舍《贺年》
尊重,不应该是停留在字面上的概念。它体现在细节、体现在行动。尊重劳动,落到实处便是要关心劳动者、造福劳动者。对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而言,安全生产措施是否到位、各种福利保障是否落实、各项合法权益是否得到维护……只有这些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时候,尊重劳动才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北方网李松达《赞美劳动 尊重劳动》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力素质的竞争。只有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新华社、全国总工会《弘扬劳模精神 激发奋进力量》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面向未来,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人民网《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从“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再到“抗疫精神”,正是广大劳动者手不停歇、脚不停步,真抓实干、无私奉献,才成就了今日中国的大好发展局面。尤其是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和崇高品质,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连续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工人日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古代社会的农耕生产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但其收成的好坏同时取决于劳动者体力支出的多少,由此,勤劳成为农耕经济生产的必然要求,并成为农耕社会中劳动者的一种美德。
——刘喜珍《中国人的美德:勤》
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重在付出与奉献。翻阅一代代劳模的先进事迹,他们对事业的“痴”、对工作的“狂”、对得失的“傻”,无不标注了劳动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底色。
——兰州新闻网付彪《在勇于奋斗中铸就“劳动之美”》
新时代,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美好的蓝图要靠劳动者绘就;华丽的篇章需要劳动者用双手书写。
——西安网《弘扬“劳模精神”铸就“匠心人生”》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力素质的竞争。只有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广大劳动者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紧盯行业、产业前沿知识和技术进步,勤学深钻,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夯实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新华网《弘扬劳模精神 激发奋进力量》
劳动,让我们触摸到土地的温热
劳动,让我们品尝到果实的甘甜
劳动,让我们领悟到思想的深邃
劳动,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厚度。
——澎湃新闻《劳动之美》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亿万劳动者的杰出代表和优秀人物,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们深刻体现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优秀品质,充分反映了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价值取向,每个人身上都书写了扣人心弦的动人故事伟大与平凡之间并没有严苛界限,执着于奉献和奋斗的人一定会在历史中留下辉煌的一笔,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给出了最有力的说服。
——光明网《光荣属于劳动者 幸福属于劳动者》
古往今来,人们都尊敬劳动者,褒奖劳动者,鄙视游手好闲、不劳而获、投机取巧。因为没有劳动,个体无法生存,社会不能发展,人类无法延续。
——央视专题片《国魂》
曾氏的“君子三乐”之一为“勤劳而后憩息”,即辛辛苦苦劳动一天后的休息,可以使人得到很大的乐趣。这种乐趣只有真正的劳动者(包括劳心与劳力)才能体会到。
——唐浩明《唐浩明评点梁启超辑曾国藩嘉言钞》
珠穆朗玛峰见证了劳动者勇攀高峰的毅力
无垠大海见证了劳动者定海神针的威力
茫茫大草原见证了劳动者的奔驰不息
浩瀚字宙见证劳动者的创新风采
灿烂星空见证了劳动者的英雄壮举。
亿万人民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实践者
亿万人民也是中国创造的参与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