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塔利班干跑了美国,还建国了。但他曾经炸毁的巴米扬大佛这件事。是塔利班政府一生抹不掉的黑历史。
1.他到底为什么炸毁巴米扬大佛?
白匈奴(白匈奴和匈奴什么区别)
2.为什么这座大佛被毁时联合国会出面干预?
3.又是为什么张昕宇梁红夫妇会排除万难,远赴阿富汗用光影还原这尊大佛?
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就来走进巴米扬大佛的秘密。
我们曾经提到,阿富汗境内有一条最主要的山脉——兴都库什山。佛教圣地巴米扬就位于其中的一个山脉。作为连接阿富汗南北地区的主要通道,巴米扬地区既有南部印度文化的影响,也融合了北部希腊伊朗文化。阿富汗是亚洲的心脏,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而巴米扬作为阿富汗的重要通道,更是通往西域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独特的地理优势既为巴米扬地区带来了贸易发展,也带来了宗教,在地理优势和文化的双重影响下,自2世纪到9世纪伊斯兰教教徒入侵,巴米扬成为了当时的佛教重镇,包含着大约三千个大小佛窟,吸引了很多僧人前来参观,其中就包括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高僧——法显和玄奘。
公元四世纪和七世纪,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先后到过这里,并在其各自的著作《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中对巴米扬大佛作了描述。
玄奘法师撰写的《大唐西域记》中写到“梵衍那国,东西二千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在雪山之中也。人依山谷逐势邑居。国大都城据崖跨谷。长六七里。北背高岩。”,这段话将当时的阿富汗景象描绘得十分形象,与我们现在对阿富汗的认知也基本符合。
巴米扬大佛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曾经历3次劫难。石窟群中有6尊傍山而凿的佛像,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东西两尊巨佛,一尊造于公元五世纪,高53米,着红色袈裟,名叫Solsol;一尊凿于公元一世纪,高38米,身披蓝色袈裟,名叫Shahmama。两尊大佛相距400米,远远望去十分地醒目。
佛像主体自沙岩山崖凿成,细微部位由泥和干草的混合物造成,铺上灰泥表层,表层用绘画突显脸部、双手及袍的折叠处。佛像手臂下半部由同样的泥和干草的混合造成,并以木架支撑。脸部上半部相信是以巨大木面具造成,在照片中见到的多行洞孔就是那些用以稳定外层灰泥的木栓的空位。
大佛被毁之前,石洞中终年居住着世界各地前来朝拜的佛教信徒以及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僧侣,最多时可达500人。在公元600年至700年期间,常有得道高僧在石洞中讲经,信徒则围聚在佛像前聆听。大佛的鼻孔是天然扬声器,讲经者的声音可被放大数倍,清晰地传到听众耳中。
如此雄伟壮观的大佛是如何建造的呢?经过考古测定,在东大佛造立过程中,是先建造通往大佛头顶的阶梯,在阶梯的中途分枝的形体中再建造周边的石窟。这些石窟前还有类似于悬空寺结构的木制观景平台,可以从高到低俯瞰地下。有了这些立足点和工匠们可以休息的位置之后,匠人才开始雕刻大佛的头部。周边石窟群建好后,最后再建造大佛主体。建造巴米扬大佛主体时,先由岩体凿出巨大的佛龛或者说石窟,佛龛既是整个建筑的一部分,也起着保护佛像的作用。工匠们在岩体表面圈定了大佛的大致轮廓,并木制楔子打点,然后用绳索将打点串联起来,再对岩体涂抹泥膏,并在泥膏层上作精细化雕刻,袈裟如行云流水的线条就是这样雕刻出来的;对于脸部和前臂等重要身体部位,工匠们会先搭建龙骨支架支撑,刻完后表面再敷上混合草秸的灰泥,然后再涂以矿物颜料作装饰。
根据上个世纪的实地考察,经过了十几个世纪的风化和战争破坏,大佛表面的僧衣上还有粉红色、红色、黄色、深蓝、蓝色、黑色和自然色的碎片,其袈裟的褶皱上还有金箔或者金粉的残迹,这和玄奘“金色晃曜,宝饰焕烂”的记载完全吻合。东大佛内部还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大佛周围有一条隐藏于断崖内部的通道,人们可以沿台阶登上大佛头顶。台阶从大佛右脚旁的佛窟内侧向上延伸,直通大佛头部右侧。之后,通道从佛头后部绕过,由大佛左侧回到地面。与东大佛一样,西大佛周围的断崖内也隐藏着一条通往佛像头部的小道,佛像头顶周围也凿有一道回廊,只是没有东大佛两侧那样敞露的长廊。
令人叹为观止的不只是大佛的形态,大佛周围丰富多彩的壁画也具有重要的艺术、地理和佛教文化研究价值。西大佛的大菩萨台座下方,可以看到演奏竖琴的伎乐天女。她们的上身只穿戴了各种首饰,腰腿丰盈,臀翘腰细,神情魅惑,身体呈现出S形扭曲的舞姿,这样的艺术形象很可能来源于印度的马图拉艺术,这也为印度-希腊艺术北上传入塔里木盆地提供路径证据。
大佛旁边的壁画上,还出现了佛寺供养人-------白匈奴王公的形象,他们顶着日月造型的王冠、飘扬于头部两侧的宝缯以及束腰长袍,这正是中亚白匈奴贵族们的波斯式冠冕,正是在他们的组织下,白匈奴帝国组织了人力,物力和技术修建大佛,并将自己的形象永远留在了大佛身旁。
大佛的附属寺庙还有巴米扬山谷中流出了大量的各种文字写本,文字的载体有羊皮纸,贝叶,铜版,文字有来自龟兹的吐火罗语写本、于阗的塞语写本、还有贵霜时代的写本和其他佉卢文残片,不同时代的不同语言,为我们重现了当地的信仰变化和南来北往的求法僧人路径此地的繁荣景象。
但就是这样一座在人类文明和佛教文化发展的历史中都拥有重要地位的大佛,却在2001年3月遭受浩劫。2001年3月,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不顾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动用大炮、炸药以及火箭筒等各种战争武器,摧毁了巴米扬包括塞尔萨尔和沙玛玛在内的所有佛像。塔利班武装最高领导人穆拉·奥玛尔,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和历史遗迹的重要意义,下达了毁灭阿富汗境内所有佛像的命令。
阿富汗前总统卡尔扎伊在前往巴米扬视察时曾表示,大佛被毁是“阿富汗民族的灾难”,并发誓要重建这两尊大佛。阿富汗政府表示:佛像的重建是阿富汗民族和解的象征。为了避免再遭破坏,当地政府禁止从这里取走泥块,也严禁在这里埋地雷。
从2001年至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巴米扬遗迹制定了一项浩大的保护、修缮工程,该组织已经向阿富汗派出五个国际专家工作组。2006年10月所成立的第五期工作组共有30名成员,他们中包括阿富汗政府官员,以及来自日本、意大利、德国、法国的考古学家、地质学家和历史学家。
2015年,来自中国的张昕宇和梁红夫妇及其团队,利用先进的建筑投影技术,成功对53米高的大佛进行了光影还原,并以此方式向中阿两国友谊致敬。张昕宇和梁红专门组建技术团队,聘请喀布尔大学专家南希·杜普里做咨询顾问,并多次前往当地博物馆查看1500多年前的佛像资料。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挑战后,中国团队终于安全、环保、真实地对大佛进行了成功的影像还原。
当巴米扬大佛影像通过中国人的手,穿越时空重新呈现在世人眼前时,1000多名在现场的当地民众同时鼓掌欢呼。同大佛一起亮起的,又何尝不是阿富汗民众渴望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希望。
阿富汗的国内形势我们不急于下定论,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虽然现在巴米扬大佛只能通过光影技术重现,它所承载的信仰与文明将会持续照耀,警醒我们敬畏文化,敬畏人类文明。
完
喜欢的点赞转发评论,真诚的感谢大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