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朝起,顾氏一直居住在光福山。南朝时,顾野王舍宅为寺后,顾氏后裔主要居住在光福镇、潭东聚坞等处。顾氏人口繁衍,吴地土地狭小,因此自顾野王之后,顾姓逐渐分布到其他地方。后来,便有了“十二分宗”之说。
苏州铜观音寺
自顾野王五子顾允南在隋开皇元年(581年)当上了泯州刺史起,顾姓老祖宗凭借历代在江南为官和家传文化的优势,仍然读书为官。
顾允南像
顾览,由陈入隋,官至秘书学士;顾览之子顾胤,唐初封男爵;顾胤之子顾琮,唐武后时,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顾襄,太学生;顾和第十三世孙顾少连,官至唐东都留守;顾仲连,官至汴州刺史等。
顾少连像
唐光启二年(886年),顾野王裔孙顾在镕曾捐资修缮光福寺、光福塔。唐朝末期,顾氏后裔在光福寺旁建有“顾黄门祠”,供奉“中兴之祖”顾野王,两旁配他五个儿子的塑像,并附有唐朝武则天长安年间宰相顾琮、唐光启二年进士顾在镕的塑像。
苏州光福寺塔
宋朝时,顾清之子顾临,官至宋吏、兵、刑侍郎;顾临曾孙顾禧,宋留居光福。顾野王第十四世孙顾凤(字朝仪)将顾氏“大本营”从光福镇迁到太湖边的铜坑山。铜坑山也成了顾氏家族中心。顾凤以山水为乐。铜坑近太湖,风景如画,而且山泉甘美、土地肥沃,可以安居乐业。人称“铜坑顾宅”。顾凤将顾氏“大本营”迁至铜坑村后,在铜坑桥侧建了一座“顾相公庙”,祭祀“继别之祖”、三国名相顾雍。1926年3月,李根源先生到西山访古时此庙还在。
顾雍像
宋朝南渡时,光福顾氏子孙从铜坑迁徙至江南的四面八方。上海图书馆藏有多种顾氏家谱,《太仓横溪顾氏世系考》记载,该支始迁祖顾深,字渊之,为顾野王的第二十世孙。顾深兄弟三人,兄顾洽,字浃甫,徙昆山,为雍里派。顾深弟顾滔,字季源,徙通州(今南通市),为通州派。顾深居中,宋朝南渡后,不乐仕宦,先由光福徙滁阳,后徙崇明,航海为木商,富致臣万,因号“万廿七”;后再從昆山之新安乡。新安乡后属太仓,为横溪一支。
上海金山亭林顾野王像
江南之崇明、太仓、上海、嘉定、昆山、南京、常熟、常州、无锡、吴江、松江等地顾氏都源出于光福。
无锡马盘顾氏宗祠
明代还有顾思义,迁庙湾(今阜宁)。当然,顾氏后裔也有再迁回光福的。明弘治状元、嘉靖宰相顾鼎臣是昆山雍里支派顾洽的裔孙,他称光福潭东聚坞为“家山”,死后就葬在那里。后来,他的子孙都回到了潭东。
顾鼎臣像
明代为官者颇多,顾巽,进士;顾巽之后顾矐,进士,官至御史;顾矐之子顾馀庆,进士;顾亮,为况钟教府署;黄埭五世孙顾儒,登科及第;顾儒之子顾九思,进士;顾其志,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顾其志之子顾绳诒,任四川仁寿县官;顾启明之子顾存仁,任余姚县令;另有进士,海瑞老师顾可久;其弟进士顾可学;思想家、进士,“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倡导者顾宪成等。
顾宪成纪念馆
注意,从隋唐至明代,顾家出了两位宰相——顾琮、顾鼎臣。至此,顾家出了三位宰相,包括三国的顾雍。实际上,历史上的顾家王侯将相多得是,如大禹、勾践等都是一国之君,就拿顾姓之祖——顾余侯(期视)来说就是侯。因此,宰相已不算稀奇!
三国吴丞相顾雍
据顾震涛《吴门表隐》记载,清朝时,香山梅社、玄墓山奉慈、太湖阴山、石湖楞伽山、苏州娄门、南濠街、石路,均建有顾野王分祠,其中石路塔水桥分祠门联有“派衍铜坑;支分仁孝”之语。《吴门表隐》记载: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重阳,顾氏后裔聚集在苏州南濠街顾黄门公祠举行祭祀礼,祭毕移舟石湖,祭扫顾野王墓,“举吴山登高之集”。此次参加祭祀的顾氏后裔中80岁以上的有19人(最大的85岁),“共年一千五百一岁……诚盛世名门人瑞也”。
《吴门表隐》部分内容
清代顾姓名人有加,在此择其主要的记之。
苏州过云楼
顾元庆,著《阳山顾氏文房小说》;顾九思之孙顾凝远,画家;顾之逵,藏书家;顾之逵堂弟顾千里,藏书家;顾肇熙,藏书家;顾肇熙之后顾聪孙,藏书家;顾祖镇,侍郎;顾藻,侍郎;顾汧,巡抚;顾文彬,刑部郎中;顾文彬三子顾承,画家;顾承之子顾麟士,画家,被日本人欣赏;顾麟士之子顾公雄,画家。
顾文彬字画
顾予咸,进士,任县官;顾嘉誉,著《横山志略》;顾诒禄,乾隆与沈德潜合撰《长洲县志》、《元和县志》,还编《虎丘志》;顾公燮,著《丹午笔记》记录吴郡掌故;顾承撰,著《吴门耆旧记》、《光福全真观志》;顾震涛,著《吴门表隐》;顾沅曾祖顾若霖,撰《寻花诗》、《画法》;顾宗孟之后顾礼琥,潘世恩之师;顾元熙,官至广东学政;顾元熙次子顾复初,官至四川督抚学台,所撰杜甫草堂联为毛泽东所激赏;顾椒园,画家;顾道人、顾圣子、顾启明、顾公望等,均为砚台雕刻家。
顾可久与海瑞
顾可久祠
纵观隋朝到清朝的顾姓老祖宗,几乎朝朝都有顾姓名人,全国著名者颇多。名人还不是最光荣的,最光荣的是,其中许多名人为我们国家做出了贡献,如继顾雍后,唐朝顾琮为顾姓宰相第二人、明朝顾鼎臣为第三人;明思想家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当今拍卖超亿、北大与凤凰传媒集团两家争夺不休的古旧书籍的收藏者就是苏州怡园旧主——清朝顾文彬。观老祖宗事,就应该行自己事。顾姓后辈也要争取为国家多做贡献。
苏州怡园
顾炎武纪念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