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镇社区综合频道
生活.新闻.活动.美食.玩乐.公益.推广.
打开支付宝首页搜索“518781783”,即可领红包
淘宝网购,实体店扫码付款记得用余额宝付款,可以省很多!
“北京、上海、哈尔滨、贯台!……”
滔滔黄河,孕育了五千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原大地,养育着无数个民风淳朴的古老村庄;一首童谣,传唱了数百年,记述着一个古老村庄兴旺发达的历史,见证了一个屹立于黄河岸边、中原大地六百余年古老村庄的繁华与沧桑!
贯台村,是一个有着600余年历史的沿黄古老村庄,位于黄河中、下游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南35公里处黄河北岸,在封丘县东南部、兰考县西北部、开封县东北部的交界处,李庄镇政府的东南面,东与兰考县坝头村、南与开封县王庄村隔河相望,东接张曹村,东南与南曹村相伴,南邻黄河,西与薛郭庄村为邻,西北与海庄村搭界,北望竹岗村、俄湾村、李庄村,村委会坐落于村正中心。
村庄占地面积大概67万平方米左右,折合1000余亩,全村1200余户,5200多口人,耕地及黄河滩地12000多亩,人均2.3亩,下辖15个生产小组。地处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核心区。保护区内水域、滩涂广阔,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鸟类众多,是黄河中下游平原人口稠密区交通发达地带遗存下来的较大的一块湿地,动植物的北方物种、南方物种和广布种十分丰富,是冬候鸟的越冬北界,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和潜在的科研开发及生态旅游价值。
贯台村自明朝初期洪武初年王姓“三槐堂”一支从山西洪洞县移民建村起,至清乾隆年间,又有邵姓、杨姓、马姓、渠姓等姓氏先后迁至贯台村;清咸丰五年六月十九日(1855年8月1日),铜瓦厢险工决口后,在铜瓦厢险工附近各村居住的靳姓、梁姓、卜姓、潘姓、张姓、陶姓、卢姓、苏姓、曹姓、王姓、李姓、杨姓、郭姓共计十三个姓氏难民迁入贯台村中部及东南部;民国十九年(1930年),黄河涨水淹没郭王庄,郭王庄原有部分居民王姓、梁姓、韩姓、司姓、杨姓、薛姓等整体搬迁至贯台村西部、西北部及中部,再加上其他姓氏外来投亲以及难民落户,组成了现在的贯台村。
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共计有张、王、李、赵、靳、梁、邵,卜、马、韩、薛、朱、杨、曹,杨、侯、陈、苏、高、渠、苗,郭、刘、杜、卢、雷、石、姚,宗、孙、武、秦、许,潘、陶、吴、司三十七个姓氏的移民及一户苏姓回民(1958年迁竹岗村)或因避灾、或因逃难、或因投亲等各种原因,迁居、落户于贯台村。后因居家外迁、后世无男丁等原因,现尚有王、邵、靳、梁、卜、张、潘、韩、赵、陶、司、李、郭、刘、朱、杨、曹、吴、苏、杜、雷、石、闫、高、侯、苗、卢、马、薛、渠、姚三十一姓,其中铜瓦厢险工各村难民迁移到贯台村的姓氏有十三个,人口将近2000人,无论姓氏还是人口,铜瓦厢险工难民后世都占全村的五分之二。贯台村姓氏繁多,居全镇二十二个村庄之首。
自明初建村起至清咸丰初年,贯台村隶属于兰阳县。清咸丰五年铜瓦厢险工决口后至民国初期,贯台村归兰阳县(兰封县)、陈留县、祥符县(开封县)三县同时交叉管辖,也是历史上非常少见的三县管一村之地。在村南半部,县界有时仅一路之隔或者一墙之隔,在村南大王爷庙周围附近是一个三县都不管的地段,曾有“跺一脚,骂三县”之说。因三县赋税不统一,有轻有重,村民为避赋税,时有搬家。
至于贯台村村名的来历,一直有两个传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封丘县地志办来贯台村采风,梁廷会老人当时是一名教师,他根据当时贯台村的部分老人提供的信息,给县地志办写的材料为:明、清朝时期,黄河持续泛滥,政府在此修筑土质高台为防洪患,并将成贯的用于赈灾的铜钱放在高台之上,当时500铜钱为一贯,后得村名为“贯台”,意思是把成贯的铜钱放在高台之上。
后来,经过梁廷会、梁广壮走访村中其他老人及知名人士,重新考证贯台村名的来历:因村庄紧邻黄河,村中王姓、邵姓、马姓、杨姓、渠姓等老户为防洪患,各家农闲时从黄河滩内取土,在村中自家宅基上修筑高台,高台相连,鱼贯而出,远观甚是壮观,久之得“贯台”村名。
贯台村也称“贯台集”,是一个古老的集市,据说贯台村的“集”是从黄河南岸开封曲兴乡苗营村买来的,并且贯台村的“集”是一个“露水集”。“露水集”的意思就是每天早上有露水时成集,等到露水下去时,集市也就散了,由此,称为“露水集”。
附近各村商贩每天早上起五更开始往贯台村赶集,附近四邻八村买东西的村民也要早起赶集。天刚放亮,人群像是从地下冒出来似的,一时之间,人声鼎沸,各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到了八点多钟,人渐离去,九点以后,恢复平静。每年除了大年初一、初二,狂风暴雨、冰雹大雪等恶劣天气以外,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贯台集最繁华的时候是在清末铜瓦厢险工决口后至建国以前,主要原因是当时贯台村是一个著名的渡口,是封丘五大渡口之一,后曾居封丘五大渡口之首,其次再加上又是集市,在附近陈留、祥符、兰封、考城、长垣、封丘等县声名显赫。
黄河岸边,繁忙的司家码头,远观桅杆林立,白帆遮天;近看车水马龙,商铺相连,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当时有卜姓广泰粮行、靳姓同兴粮行、靳姓福隆粮行、石泰杂货铺,梁家开办的学馆,以及韩姓、王姓等都有粮行在贯台开办,还有大小十八家盐铺亦在贯台开办,曾经非常繁华。南来北往的客商形容贯台集的繁华曾有顺口溜说道:“渡过黄河雾气腾腾,贯台集好似北京,大王爷庙前好似龙亭,司家码头犹如校场点兵,东石泰,西福隆,穿心殿,邵家更,又阔又傲德昌永,飞黄腾达天泰恒,瘸子的染坊王奇丁,巧嘴八哥是王连松,靳家开办俩粮行,梁家出了仨先生…..”(因原来的顺口溜中涉及部分人名且个别句有贬义词,恐其后人有异议,编委录入时将人名及贬义词作了适当的修改),各行各业,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云集于贯台村,可见当时贯台集的繁华程度。
因此,曾有人将当时热闹繁华的贯台村与大都市相比,贯台村也就有了“四大名城之一”之称,曾有“北京、上海、哈尔滨、贯台”的童谣在方圆陈留、封丘、开封(祥符)、兰阳、仪封、考城、长垣、滑县等县传唱。又因贯台村地势险要,历来为各朝官府所重视,同时贯台渡口又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22年,中原大战之时,曾有军阀在此盘踞数年;1938年5月,抗日战争期间,兰封会战之时,日寇曾在此强渡黄河,受到国民抗日保安团的顽强阻击。恼羞成怒的日寇为报复残忍的杀害了贯台村三名无辜的村民及重伤一名村民。长篇小说《抗日保安团》对贯台之战有详细的描述。
因贯台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处于黄河最后一次改道的铜瓦厢险工决口处的急转弯处,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在1948年将黄河修防段设立在贯台村;1952年1月,又将原址在兰考三义寨的夹河滩水文站迁至贯台村,时刻观察、监测着水流的动向及洪水的流量。贯台村每年都是黄河汛期防守的重中之重,1949年修筑了有21个坝垛的贯台护岸工程,1969年在21垛护岸工程的下首又修建了有15个坝垛的控导工程。
贯台险工就在贯台村南,黄河岸边坚如磐石,因此,贯台村又有“难坍的贯台”之称(“坍”就是河水冲刷,土地坍塌于河水之中的意思)。又因贯台村处于黄河北岸,位居最南端的黄河滩旁,所以,贯台村也有人称作是“南滩的贯台”。
清末及建国前,贯台村有王孟僧、邵镜蓉、邵长乐、邵茂斋等开办的私人药铺,悬壶济世,为村民解除病痛之苦。六十年代初,设立以梁宪尧等四人为医师的公有制联合卫生所一处,八十年代后有邵明珠、曹全信、邵珠亮、王明江、孙辉等开设的私人诊所,特别是邵珠亮开设的中西医结合诊所,远近闻名,每天接诊病人300-400人。
民国初期,有梁汝梅、邵顿、梁汝田、梁汝昌、靳世臣等塾师设立的私塾学馆,授业解惑。解放后,建国初期,在贯台村设立公办小学一所;1968年,在贯台小学校内设立初级中学;二十一世纪初,在校内又设立了幼儿园;1994年,又在村北由群众集资100余万元,建成了李庄镇第二初中(贯台初中)。有梁廷会、薛富、王明贤、韩永轩、韩万青、邵明海、靳世科等多名模范老教师,甘愿作蜡烛,诚心育桃李。贯台小学、初中的设立,为贯台村无数的栋梁之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数的寒门学子由农门跨进了龙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当年,贯台小学教师王书振、王文现不负众望,在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走进梦想的大学之门。
贯台村有近万亩优质的黄河滩地,村民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等及经济作物花生、大豆等。最近几年,以邵明科、薛亮为代表的农户又成立了种植、农机专业合作社,栽植金银花、梨树上百亩;九十年代以前养殖业主要是以农户散养为主,进入二十一世纪,开始规模养殖猪、羊、鸡、鸭等,有苏行、王万军的养猪场,靳清胜、王利勇的养鸡场以及王黑的养鸭场等都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紧邻黄河,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贯台村水路运输发展迅速,铜瓦厢险工决口后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前,河深水急,水面与码头的落差能有10米左右,当时最著名的码头当属位于贯台村西南部的司家码头,最多时岸边能泊48艘木船,首尾相连,一字排开,威武壮观。有带阁楼的客船,有独桅货船,有双桅货船,最大的还有三桅货船,码头内人来车往、装船卸货,热闹非凡。
1938年5月,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兰封会战波及到贯台集,大量的日军在贯台受到阻击、袭扰。6月8日,国民政府为阻止日军进攻,扒开郑州花园口大堤,黄河人为改道,淹死民众无数。流经贯台村南的黄河枯干断流。直到1947年3月5日,花园口堵口工程完成,经过8年零9个月的河床干涸之后,黄河水再次流经贯台村,曾经沉寂多年的贯台渡口又兴盛起来。贯台集排船(造船)、买船的如雨后春笋,当时贯台村有十八家的大小船只,从兰考东坝头火车站装船,运煤、运面、拉石头及日用百货等,每天来往穿梭于黄河之上,顺水曾经到过濮阳、范县、梁山等地,最远到黄河入海口,逆水曾到过洛阳等地,为推动当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解放后,贯台村建筑、货运、工商业、农副业等行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1970年,由薛彦昌带队,在博爱县成立了搬运队;1972年,和薛郭庄村联合跟洛阳市“613”军工研究所签订基建合同,由梁廷迎任工长、薛郭庄薛永法任会计;1975年,由靳世义带队,组建郑州二里岗货运队,参加运输的架子车超过二百多辆。同时,在村里还组建副业组、农具修理组和木业组,跟土产公司签订合同,加工风箱、锅盖、线盒等生产、生活用具,副业组纺麻经、加工麻绳;由雷祥负责组织本村妇女为剧团绣戏缃(戏服),增加村民收入。
七十年代初,王照、王立修父子组建了贯台村第一支建筑队,随后,由王太兴、王照敬父子又组建了第二支建筑队,1985年,梁广义组建了第三支建筑队,带领本村村民,农闲时节,早出晚归,辗转于临乡各村,修房盖舍。
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兴起,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之时,为了搞活市场,政府大力提倡发展经济,一时之间,贯台集再次兴盛起来,附近各村,甚至三、四十里地以外的商贩都要连夜赶贯台集,油盐酱醋、桌椅板凳、瓜果粮菜、鸡鸭鱼肉等等吃穿用品、生活用品应有尽有,特别是到年关、八月十五等节日期间,简直是人声鼎沸、人声嘈杂、人海如潮、人山人海。南从贯台村中十字路口,北至村北苇坑(最早以前叫窑坑,因坑中有一土砖瓦窑称窑坑,后砖瓦窑倒塌,里面种植芦苇,又称苇坑),大路两旁商贩顺村中备战路一字排开,极盛时贯台集市从村里排到村外能有二、三里地长。
依托贯台村村内备战路,有卜庆社、卜庆国、邵明军、靳清现、杨建、邵泽信相继开办有商业副食代销点,另外还有王修岭、靳世立、梁文彩、王有林、梁廷珠等在北大街及南大街也办有商业副食代销点,还有梁广壮、邵长军等开办的农资店,门庭若市;以及吴德岭、梁廷举、梁广勇开办的四轮、摩托维修部;还有靳清江、卜庆友开办的加油站以及陶臣、卜庆营、韩万珍、王胜林开办的饭店等。手工业加工有王世才弟兄的打铁铺,邵长举开办的带锯加工处,农副产品加工有梁廷志、邵珠亮开办的面粉厂,还有王保良的豆腐坊、邵长立的蒸馍铺以及磨面、榨油等行业。
截止到2016年,贯台村设供销社贯台分社一处,副食门店发展到十余家,面粉厂两家,砖瓦窑厂四座,建筑队三支,机械修理、农资经营、农机修造、木工家具、油漆绘画、农副产品收购,打铁的、蒸馍的、做豆腐的、炸油条的、开饭店的、屠宰加工的、带锯加工的、打渔的、炸玉米花的,还有老年腰鼓队、广场舞队、业余戏迷队,甚至吹唢呐的、开棺材铺的、扎社火的等等,应有尽有。专业养殖户、规模种植户蓬勃发展。为了搞活经济,村中还有十几名行户,他们招来外地客商,使村民的农产品远销他乡,即搞活了经济,又增加了收入。
贯台村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公路建设,七十年代初修建的“571”战备公路穿村而止,村民俗称“备战路”,备战路是贯台人出村的唯一道路,也是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纽带。九十年代中期曾将备战路铺设成沥青路面,二十一世纪初期村中的道路也大部硬化。2005年春,在村北修建客运汽车站一处,极大的方便了村民出行,客运汽车及货运汽车往来穿梭,运输业发展如火如荼。
贯台村也是一个英雄倍出的村庄,为了国家的独立、富强,不被外患入侵,阻敌于国门之外,多名热血男儿奔赴战场,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战歌。
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枣庄与日寇会战期间,村民司秀林参加了著名的枣庄会战,亲手击毙日本小队长一名;解放战争时期,曾有地下交通员杨法,多次为我党传递情报,后被土匪残忍杀害;张发重,1947年考入河南濮阳军校,1950年从河南濮阳军校直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功勋卓著;郭随成、王尚修两人,1951年跟随所属部队,义无反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光荣牺牲在朝鲜战场,被追任为烈士;李顺海,1962年11月,参加对印自卫反击战,荣立战功,多次受到部队的嘉奖;朱广彦,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每次都能光荣完成战斗任务。还有多名热血男儿,参加抗美援老战争等等感人事迹。这是贯台人血液中本有的舍生忘死为国战斗的激情,时光抹不去贯台人血脉相承的烙印,岁月记载着贯台村不朽的光辉史诗。
封丘县被国家评为“长寿县”,贯台村也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长寿村”,截止到目前,全村健在的80岁以上的老寿星有130多人,其中寿星李绍云今年正好百岁,另外还有百岁老人王梁氏,卒年106岁,以及梁现礼、梁现孟等几户五世同堂的家庭。
二十一世纪初,政府开始注重滩区建设,先后给贯台村黄河滩地打井数百眼,修建田间水泥道路十几公里,架设高压线杆,铺设地埋电缆,机井全部配套,使贯台村以前旱涝均不保收的黄河滩地变成了水浇良田,在2015年、2017年,秋、麦两季,黄河滩地小麦、玉米亩产均超千斤,大豆亩产450-500多斤,小麦个别地块亩产高达1500斤、玉米个别地块高达1800斤、大豆个别地块高达600斤,实现了“吨粮田”的目标。
贯台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古老村庄,与豫剧祥符调发祥地清河集仅相距七、八公里。清末至民国初期,就有民间团体在村里进行踩高跷、跑旱船表演,流动戏班演出不断,说书、唱坠子的接踵而至,还有贯台侯氏唢呐班,以及在开封红极一时的小红脸“贯台王”王致安。特别是在1948年,民间艺人豫剧名家李景林在贯台村收徒传戏成立戏曲班,吸引了当地不少青年男女前来学艺,这些都极大的丰富了当时村民的生活,为推动当时贯台渡口的兴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解放后,为促进民间艺术团体健康快速发展,加强对民间艺术团体的扶持和引导,镇、村同时加大了对民间艺术团体的扶持,为民间艺术团体提供乐器、配发资料、专用道具、演出服装等,通过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使民间的艺术团体创造出更多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
1965年底,村里成立了两支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主唱十大样板戏之中的《沙家浜》、《红灯记》两个剧目;1976年冬,贯台村再次成立宣传队,主唱革命现代戏,主要有《朝阳沟》、《李双双》、《掩护》等剧目;1985年,民间艺人豫剧名家李景林再次在贯台王氏家庙收徒成立剧团。
二十一世纪初,村里又成立了老年腰鼓队、广场舞队以及戏迷协会,这些民间文艺团体的兴起,既活跃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又对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村内尚存王氏家庙一座。二十一世纪初在村西北避水台上修建基督教堂一所。2005年在村南临黄河大王爷庙原址上复建大王爷庙一座。
解放后,贯台村划归新乡市封丘县,先归黄陵公社管辖,后归李庄公社管辖。1948年,贯台村成立了农会及民兵组织。1949年,先成立了互助组,互助组解散后又成立了两个初级社,分别是“贯一社”和“新华社”。其中,贯一社由王世聚任社长,新华社由王卫卿任社长,1957年下半年两社合并成高级社,并在村东部、西部、中部分别成立了三个食堂。随后,又成立了党支部及村委会。
在历届村党支部及村委的带领下,村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改变电力、居住、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进行农网电路改造、有线电视入户到家、无线信号全覆盖、全村家家通自来水、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修建村村通道路,等等一系列的惠民措施,极大的改变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
贯台村陪伴了世世代代的贯台村村民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有多少辛酸苦涩、喜怒哀乐、苦辣酸甜、欢声笑语在里面。
历史铭记,2016年11月21日至12月底,贯台村整体搬迁至大堤以北李庄社区贯台小区,贯台村、贯台集戛然而止。
贯台村在全体贯台村村民的记忆中、在附近各村村民的记忆中,永久的成为了历史!
贯台集——全体贯台村村民永远的回忆!
为了使贯台村永远留在所有贯台村村民的心中,贯台村整体搬迁到堤北贯台新区以后,政府将新区主要街道分别命名为“北京路”、“上海路”、“哈尔滨路”、“贯台路”。
看到“贯台路”,无数贯台人心中无比感慨,不由潸然泪下:“来到贯台路,却再也找不到贯台的家!”
“北京、上海、哈尔滨、贯台!”……传唱了上百年的童谣永远在所有贯台人的心中传唱……
李庄镇社区综合频道,影响李庄每一天
关于·我们
李庄镇最具影响力生活服务平台
诚招广告合作单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