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中国姓氏那么多,你见过哪些稀有姓氏?

中国姓氏那么多,你见过哪些稀有姓氏?

中国姓氏那么多,你见过哪些稀有姓氏?七百年前的那场烧杀对潜姓家族造成了致命伤害,成为历代相传的家族记忆。直到今日,潜姓一族在全国人口也不足万人。01 免贵姓潜中国人第一次见面,互相问好之后第一句话就是:“您贵姓?

七百年前的那场烧杀对潜姓家族造成了致命伤害,成为历代相传的家族记忆。直到今日,潜姓一族在全国人口也不足万人。

01 免贵姓潜

中国人第一次见面,互相问好之后第一句话就是:“您贵姓?”

对方也会很高兴地回应:“免贵,小姓……”

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现象。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中华姓氏的起源,直溯到距今大约5000多年伏羲氏时期。先祖伏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始有姓的人,自伏羲氏开始“正姓氏,别婚姻”。“免贵,姓潜。

”“潜”姓是一个典型的稀姓。无论是求学期间还是后来工作,几十年来,我极少遇到过同姓的。

因为“潜”姓的稀少,每每说到自己的姓氏,大家都是“哇,还有这个姓”的反应,而我,倒是有一种不知何处而来的自豪感。

后来又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老祖宗怎么来的,都有些什么历史名人,经历了怎么样的苦难或者辉煌历史,又何谈“慎终追远”,“光宗耀祖”呢?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国人一向喜欢寻根问祖,追根朔源。

历史姓代的名人_姓代有哪些名人_代姓的历史和名人

02 潜姓源流

中华潜姓有多种来源,有的支系已绝迹或寥落。中国古代史上曾先后出现过五支较为著名的潜姓:

一是以国为氏。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古潜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潜国,是一个古老的诸侯国,故址在今湖北省江汉平原腹地的天门市潜江县、竟陵县、华容县一带,与强楚为邻。据史籍《姓氏寻源》记载:“古潜国在楚地,以地为氏。”后为楚国所吞灭。

潜国灭亡之后,其国贵族以及部分国人中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潜氏。

二是以邑为氏。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的灊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灊地,又作潜地。春秋初期荆地归楚后,灊地为楚国邑城之一,其故城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十五公里一带。其地居人以邑为姓氏,称潜氏。

明朝史学家张廷玉在《明史·地理志》中描述:“潜山府西北。元末废。洪武初复置。西北有灊山,亦曰天柱山,亦曰皖公山,即霍山也,皖水出焉,别流曰灊水,合流注大江。”(所述潜山府即今安徽省潜山县)

三是以水为氏。春秋时期,古蜀国之地有“灞水”之古河川名,又名潜水,现称渠江。春秋时期为古蜀国之地,其水源流在今四川省境内。潜水河流域孕育了勤劳勇敢的巴、蜀古人,自周武王姬发征服巴蜀之地后,其居人即有以这条河川为姓氏者,称潜氏。

四是由钱姓改为潜姓,以避帝讳。出自五代时期后梁大臣钱佶,属于避难改姓为氏。唐哀帝李柷天佑四年(后梁太祖朱晃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农历4月,唐哀帝李拀被迫禅位于权臣、彭城人朱温,唐朝灭亡。朱温立国号为“梁”,史称后梁,五代时期开始。

当时钱佶仕于后梁,官至兵部尚书,为一品官职。

据《旧五代史》记载,后梁太祖朱温,为人阴险毒辣,不但滥杀唐朝宗室及朝廷百官,还殃及无辜者无数。与梁太祖同为彭城人的钱佶,在得知自己将在前往湖南道任职途中遭到后梁太祖谋杀,为防不测,半路举家逃往同族人钱穆控制的二浙,隐居吴越钱王属地——临安于潜,为不连累钱穆,改姓潜氏。

不久,又迁居东阳、永康、缙云三县交界的清静之地缙云县下潜。梁贞明五年(公元919年),潜佶卒,终年六十九岁,葬于缙云壶镇下潜,其墓至今尚存。在潜佶的后裔子孙中,皆以先祖所改之姓为姓氏,称潜氏,世代相传至今。

以上诸族源中,多已绝迹或寥落,现核心主体是缙云潜姓,故以缙云为宗。

历史姓代的名人_代姓的历史和名人_姓代有哪些名人

有关潜氏源流,明万历庚辰年(1580 年)缙云居士陈怀阳所撰《潜氏重修谱序》,以及无名氏所撰《五云十六都茶川重修谱序》中有记载:

......五代时,则有佶公,为梁大司马。斯时也,四海鼎沸,英雄齐起。北有契丹、 刘筠、李筠,东有李重进,西有孟昶,南有李煜,广有刘鋹,浙有钱俶。公独识英主, 奋勇从钱,强弩射潮,江海为东,杀宏诛昌庵,有吴越效忠王事,班班可考也......—— 邑人陈怀阳撰

......其潜之姓者,初有钱而未有潜也。唯尚书讳佶,字正臣,号墅翁,行昌一,仕 梁,官至兵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致仕。原居彭城,后遨游常丰,见山水清奇,遂迁居 焉......—— 无名氏撰

潜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七百四十三位,以临川、雁门为郡望。

今浙江省的金华市、丽水市缙云县、上虞市、建德市、桐庐县、杭州市余杭市、绍兴市嵊州县,湖北省的随州市、襄樊市,江西省的奉新县、靖安县,山西省长治市,北京市,台湾等地,均有潜氏族人分布。

受潜姓史上发生的族难影响,加上部分人口改姓,曾出现人口锐减现象。明清以降,潜姓人口缓慢恢复增长。

03 潜姓家族的十八条人命

国有正史,地方有志,姓有谱牒。中华姓氏文化博大精深,几万姓氏,都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每一个姓氏都是一部历史。

南宋户部尚书潜说(yue)友,字君高,号赤壁子,是后梁兵部尚书、潜姓始祖潜佶的第十一世孙。

他是中国在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

历史姓代的名人_代姓的历史和名人_姓代有哪些名人

潜说友,字君高,号赤璧子,缙云人。

1241年,潜说友于32岁登进士第,授平江知县;后到江西,知南康军,一步步到42岁才得以进京。他生活在宋末风雨飘摇,江河日下的理宗、度宗时期,他仍能精忠职守,时时为民着想。

1271年,度宗皇帝连续第四次奖谕潜说友治政有道,使南宋首府临安的监狱,连续数年空无犯人,后又升任潜说友为户部尚书。

潜说友任临安(今杭州)知府期间,重视疏浚西湖,修葺名胜。潜说友大规模整修西湖,惩办污染西湖之陋习,大规模修建杭州街道、楼宇、粮仓、饮用水井,成为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人。

潜说友主持编纂的《咸淳临安志》,《四库全书》称其“为宋以来地方志善本”,《浙江地方志发展史》称其是“潜志出世,志之上乘之驷,被世人所称道”,为后世留下了研究南宋历史的宝贵资料。

1270年(咸淳六年),潜说友奏请朝廷,惩办了富阳县令王积翁。王积翁贪污白米五百九十九石四斗零。为此,埋下了祸根。潜说友虽然不怕得罪贪官污吏,整肃了朝政,使京城政务得以维持运转,却使自己及全家遭受杀身之祸,并诛连整个潜姓宗族被屠杀灭族。

七年之后,户部尚书潜说友遭奸臣暗害身亡,三房妻室和儿女亲戚共计十八条人命被杀害。

凡潜姓聚居的村庄,大火连烧三天三夜,无人敢救。潜姓纷纷外逃改姓,只有舒洪贞溪塘头(今姓王村)少数潜姓逃入深山,幸免于难。

潜姓祖训:只愿子孙种山,不愿子孙做官——便是因此事件而出。

缙云潜姓自始祖梁朝兵部尚书潜佶定居缙云,到潜说友已是第十一代。大屠杀后,潜姓人丁稀少,到十三代仅剩六户人家,到十五代仅剩四户人家,还不是都住在缙云。

据潜姓第38代孙潜梦卓《浙江缙云潜姓历史概述》中表述,现知四川、江西、福建、山西、湖北、北京,及浙江本地的绍兴、上虞、宁波、金华、建德各地的零星散居潜姓,也许就是二世潜进(五代梁朝)四川为官时,遗留的后代;也许是十二世潜广、潜隆、潜湘、潜彪、潜鼎、潜竹、潜释等七人的后代,这七人当时均在各地为官,因缙云发生灭族事件而失去联系,旧宗谱上他们的后代也失去记载。

七百年前的那场烧杀对潜姓家族造成了致命杀害,也成为历代相传的家族记忆,直到现在潜姓一族在全国人口也不足万人。

每一个姓氏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不应该以人口的多少来衡量,越是稀少的姓氏反而越是应该保护,更要去了解这些姓氏背后的历史。

04 姓氏文化传承

从公元1174年到1274年的100年间,缙云潜姓就出了五位进士:潜清(第九世),潜起(第十一世),潜说友(第十一世),潜尚友(第十一世),潜祖昌(第十二世,说友之子)。父子进士——潜说友,潜祖昌;兄弟进士——潜说友,潜尚友,就是出在这个时期。

自潜姓遭灭族大屠杀后,人丁稀少,到清末六百多年间,潜姓只出一个进士——潜溟。潜溟,明永乐年间进士。明成祖器重其才华,御封虎眼御使。

潜说友(第十一世)、潜溟(第二十世)被列入《中华名人大字典》,是潜姓中的精英,也是潜姓的荣耀。

代姓的历史和名人_姓代有哪些名人_历史姓代的名人

一姓有一姓之个性,一家族有一家族之传统。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是丰富的家族故事,姓氏的演变,也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在姓氏文化里,我们可以读到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又可以读到祖先的生存状态、处世哲理、价值观念。寻根问祖的姓氏文化有利于增进同姓氏之间的血缘亲情,相互扶持,守望互助。

姓氏隐含着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归属感,传承着血脉亲情的荣誉和骄傲。千百年来,姓氏文化通过一代代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和家风传承,深入到每个中国人滚热的血脉中。

有些姓氏遍布世界,有些姓氏则聚居在少量的乡镇。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人远离故土、迁徙他乡,也有人只栖一隅、生生不息。

当我了解了自己姓氏“贵”在何处,知晓其中文化传承的意义,明白一些渊源及所以然时,我的那份“不知何处而来”的自豪感便成了“油然而生”!

免贵,姓潜。

参考文献:

杜晓波《潜姓小考》

潜梦卓《浙江缙云潜姓历史概述》

黄军杰《新发现缙云及其中的宋人资料》

上一篇: 八仙是真的吗?
下一篇: 百家姓中禄姓的历史名人和现代名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