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清时期桐城文化与徽州文化的共同特征安徽广播电视大学2001浅谈明清时期桐城文化与徽州文化的共同特征江小角(安徽省桐城市博物馆,安徽桐城231400)摘要:桐城文化和徽州文化是我国两大地方特色文化,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报高的文化品位。探索它们的共同特征,不仅有助于提高对它们的认识。而且是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地方文化,提高安徽知名度。美词:明清时期;桐城文化;徽州文化;共同特征中圈分类号:K248:K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一号:1008—6021(2001)o3—0077—08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桐城与龙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小小的龙眠山,大龙山,小龙山环绕,灵气万钟的龙眠河白北而南忙人长江。其境尤以龙眠山闻名遐迩,几乎成了桐城的代名词。宋画第一人李公麟隐居于此,苏辙曾为此赋诗,题日《龙眠二十咏为李伯时赋》,极颂龙眠山之胜。大诗人黄庭坚在咏《龙眠山》中写到:"诸蜂何处是龙眠?昔日龙眠今不眠,闻道已随云物去,不应只雨一方田。"这与其说是对龙眠山景物的赞叹,不如说是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桐城人的一种期盼,盼望他们崛起,盼望他们腾飞。宋代以后,桐城商贸经济相当兴旺,"里多富饶,人善商贾"。
明清时期,县城,枞阳,汤沟,城,青草,练潭等处商贾云集,百货俱全。这为文化兴盛提供了物质基础。桐城文化(以下所言桐城,其区域皆包括今日之枞阳全境)真正产生影响应该是始于唐,名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特别是白明以来,桐城文化勃然兴起,硕学通儒不断涌现,达官显宦,文豪诗人接踵而出。或以气节名垂青史,或以结社合领风骚,或以文章传诸后世,或以讲学名震一时,或以官高姚鼐的文学造诣,海内称颂,推为一代文宗。他们扛起"桐城派"大旗,学者云集,执文坛牛耳达二百余年。一时间,"张,姚两姓,占却半部缙绅录","天下文章其出桐城之说,享誉全国。徽州,地处万山丛中,物产丰富,加之有"黄海白岳"之胜,"练溪新安江"之妙,历次战原巨族纷纷迁居徽州,人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徽州地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于是"千年之土冢,不动一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主仆之严,数十世不改"0,形成一个封闭型的经济文化生活区域,蕴育了世代着名的文人,商家,艺术家……,创造了人类收稿日期:2001—03—22作者筒介:江小角(1963一),男,安徽桐城人,副研究馆员。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微州"的感叹。
明清时期,微州"业贾者什七八",足迹"几遍天下",0其资本积累有的达"数十万以汰百万者"0。经济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文化艺术的发达是教育兴盛的必然结果。那些以才人仕,以文名世,以诗书画艺流芳的英才俊杰,创造了别树一帜,灿烂辉煌的微州文化。"人文郁起,为海内之重。郁郁乎盛矣。"0。纷呈的学派与流派,内容几乎涵括文化的所有领域。这些都是徽州社会繁荣的真实写照。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激烈变化,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常有变更,但作为封建正统文化的代表桐城文化和作为移民文化的代表微州文化,正是在这同一历史时期发展兴盛起来,其播及之广,影响之深,内容之丰富,代表性之强。同时产生于两个相邻的地区,其特色之鲜明,在中国文化史上绝无仅有。笔者不揣浅陋,试就这两种区域文化现象的共同特征。作一粗浅探讨,以期抛砖引玉。,独特的区位环境。孕育出两地个性化很强的地域文化本来"地域的文化氛围与传统,无疑对本地域的作家起着强烈的直接影响。所以同一地域的作家容易产生相近的审美思想,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形成创作流派。0由此看来,桐城文化和徽州文化都是典型的例子。桐城的人文自然条件颇为优越,它"西北环山,民厚而朴,代有学者;东南滨水,民秀而文,历出闻人,风俗质素。
姚鼐也曾赞日:"夫黄,舒之间,天下奇山水康熙年问的大学士张英酷爱龙眠山,晚年告老还乡,筑"双溪草堂于龙眠山中,还说:"桐城山秀异,而平湖谍回曲折,生斯地者,类多光明磊落之士。余人仕版,每于岩廊。见海南耆宿,学也。新进之士于众中觇其气度,多不问而知其为桐人,予志斯语久矣。这些都说明一个地方的山水自然条件对该地文化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小小的一县范围之内。文儒硬辅多达千百位,人文盛况绵历数百年。这在世界上恐怕也不多见。"0也就不足为怪了。徽州的人文,自然地理环境同样表现出其独有个性。徽州山青水秀,境内有神奇秀丽的黄山山脉,天日山脉和白际山脉,明媚俏丽的新安江,吸纳众多的支流,蜿蜒于翠峰黛岭之间,地理环境白成一统,相对独立,"东有大郭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厄。即山为溪为隍。…唐代大诗人李白称道黟县:"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问。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元朝陶庚四,是晋朝诗人陶渊明的后裔,他爱黟县山水奇胜,风俗辩h,h居黟县,在一首五律诗中道明了原委:"h宅南山下,依然气象新。地钟淋沥秀,俗爱古风淳。怀德多君子,论交有善人。故乡今不问,从此结芳邻。"清代桐城派古文大师刘大槽噌任黟县教谕,也留下。
山路晓风花片万历(歙县志》刘伯山:(擞州文化研究的学术意义》,见(新华文摘}1998吴承学:(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花城出版社1993年版民国本(桐城县志略?礼俗篇》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张英:《笃索堂文集?龙眠古文初集序》@毛伯舟:《马其昶(桐城耆旧传点注后记》,黄山书社1990年版@道光(徽州府志》卷一(形势》78江小角:浅谈明清时期桐城文化与徽州文化的共同特征片,驿门残照马萧萧"的诗句。乾隆时户部尚书曹文埴来黟县,写下了优美的诗篇;"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双涧左右环,辟木高下密。曲径如弯弓,连墙若比邻。自入桃源来,墟。"旨在歌颂徽州境内山川秀貌。正是这些颇具封闭而又奇特的地理环境,吸引了徽商先民们扎根于此,"爱其山水清淑,遂久居之,以长子孙焉"。0这些为徽商的形成,文化的发展,医学,艺术的昌盛提供了条件。时至今日,徽州境内的一些大街小巷,名胜古迹,历史遗存,无不反映出徽州文化在明清时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二,尊儒重教,名人辈出。是两地文化昌盛的源泉和标志儒家思想在经历了孔孟的经典阶段和董仲舒的神学阶段,而至两宋发展到了程朱的理学阶段。到了明清时期,文人要立足于士林,首先要通过科举获取功名,然后在学术上要有所建树。
桐城,徽州两地的学人,其学术思想也表现出基本一致的特点,这就是他们恪守程,朱理学的立场。桐城文人在清初不满阳明之学,与颜,李学派立异,迎合了清朝统治者倡导理学的意图;在乾嘉时期,他们不为世风所动,笃守宋学;在道光,咸丰年间,则于程,朱理学中融入"经世致用"的思想,它能因时而变,在各个不同时期,代表了文化前进的方向。而在徽州,"程朱理学的创始人皆因祖籍属于徽州而备受人们关注,并广为传播,文人学者对程朱理学信奉不移,"凡六经传注,非经朱子论定者,父兄不以为教,子弟不以为学。"他们在篁墩建"程朱三夫子祠,以顶礼膜拜,处处以理学主张的道德品行为尊,安贫守道,阐发经义。他们遵从朱熹的"穷理之要,必在读书,读书之要,莫贵乎循序渐进"的治学思想,达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的教化目 的,正是笃信"非儒术无以亢吾宗,'非诗书不能显亲",0 因而给徽州的伦理道德,文 化教育都 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儒商","儒医","儒匠"的形成即为标志。 封建社会尊儒的重要表现就是重教,长流不息的文化之河渊源于教育事业的灵泉 活水,桐 城,徽州更不例外。在桐城,读书习礼成为时尚,"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成为共同家训。
《桐城耆 旧传》载,明清两代桐城"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 琅"。许多贤 达智者,淡泊名利,乐于乡里开办教育,121 播笔耕,教学相长,革故纳新,在科举道路 上取得了极 大的成功。明清及民国初年,私塾,书院,学堂遍布城乡,形式不拘一格。据不完全统计, 鼎盛时 期,全县境内有私塾1785 所,塾师1873 人,学生15220 人。有书院,学堂,l0 所,其中吴 汝纶创办 的桐城学堂还曾聘请 Et 本人担任教习。明,清两代桐城考取进士者达 260 多人,举 人640 多人, 贡生509 人。其中状元2 人,榜眼2 称。明代,全县以名宦,气节,学术载入史册的举不胜举。其中有抗倭名将阮鄂,有同阉党作殊死 斗争的东林党重要成员左光斗,马孟祯等,有清正廉洁的大学士何如宠,有着名诗 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方以智……诗文创作,极为丰富,有93 家着作收入《龙眠古 文》,有数百家 诗作收入《龙眠风雅》。由于明末不少桐城文人在作品中对明亡表露出伤感之情, 被清朝列为 《违碍书目》,遭焚毁的达三十余种,占当时全国总焚毁量的百分之一。 有清一代,桐城文人大家,名宦显仕层出不穷。戴名世,方苞,刘大榭,姚鼐等人创立了 完整 的桐城派文学理论。
它前后绵延200 余年,先后归聚散文作家达1200 余人,形成"天 下文章出桐 民国《教县志》卷一 《太函集》卷六十七《明赠承德郎南京兵部车驾司署员外郎主事汪公暨安人郑 氏台葬墓碑》 《丰南志》第五册《从父敬帏公状》 安徽广播电挥大学2001 城"的文学奇观。在长达二千余年的中国古典文学长河中,就其流派而言,其持续时间之长,作 家人数之多,流衍区域之广,影响熏染之深,堪称绝无仅有。诚如着名学者郭绍虞先 生所说:"清 代文论以古文为中坚,而古文家之论又以'桐城派为中坚。……由清代的文学史言, 由清代的 文学批评言,论到它的散文部分都不能不以桐城为中心。"0 在其他方面,也是人才 济济,如名宦 并学者的姚文然,张英,张廷玉,汪志伊,方观承,方贞观等。科学家方中通,方中德,方 戏剧家左潢,杨隆寿等,汉学家马宗琏,马瑞辰等。"学派"和"文派"之外,还有阵容强大的"桐城 诗派","桐城书画派",可以说这许许多多,方方面面的文人学者所创造的文化业绩, 构成了一 幅丰富多彩的画卷,让后人品味无穷。 徽州是宋代理学家程朱故里,素有"文献之国","礼义之邦"之美誉,儒家的道德思想 备受 重视。明清时期,徽州经济发达,为兴办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使"重儒","尊儒"成为 可能。
同 时,随着徽商交往的扩大,为了提高自身地位,开拓眼界,渴求知识成为徽商的迫切 需要。"富而 教","富而儒"成为他们的共同心声,因此发出了"富丽教不可缓也,徒积资财何益乎 "的呼吁,0 形成了"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0 家有私塾,县 有县学,由 科举而登仕途,由学书算而经商的儒商结合,文商结合的局面。据道光《徽州府志》 载,明清时期 "天下书院最盛者,无过东林,江右,关中,徽州"。在祁门"土习蒸蒸礼让,讲学不辍,诵 说诗书, 比户声明文物,盖东南屈指焉";0 在绩溪"自朱子以来,多明义理之学";0 有的甚至" 馨其资购书五万卷,招致多闻博学之士,与共讨论"。0尊儒重教成为时尚。据统计,至 清康熙年 间,徽州共有社学562 所,书院54 所,其中紫阳书院,闻名全国。据《明清进士题名碑 索引》记载, 明清两代徽州本籍中进士者618 人,中举人者996 人,清代总共出了114 个状元,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