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牵连五省,地处中东部腹地,是中国南北文化交汇之地。构成这一区域的不同地方板块,在文化面貌、文化形态、文化习俗、文化心理等诸多方面存在共性,但也存在差异。即便在中国历史文明的进程中,流域内各行政区的文化发展进度也不尽相同,影响力自有差异。如何透过淮河文化的区域研究,展示不一样的文化特质,进而由地方上升到国家层面,反思淮河文化对华夏文明的历史性贡献和突出成就,需要更深入的挖掘与研究。《淮河(淮南)文化十五讲》(李琳琦主编,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版)聚焦淮南本土,在彰明淮河文化的同时,也对地方文化的国家性影响作了有益探索。
全书分为15个篇章,以学术专题的形式分别从地域空间、《淮南子》、二十四节气、水文化、历代战事、文学艺术、方言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成语典故、寿州窑、都城古镇、地方美食、红色文化、典型人物及煤矿文化的视角,对淮南历史的兴衰演变和区域文化特色作了全面系统的解读。各讲既独立成篇,又彼此关联,做到了学术性、可读性、知识性的统一。
通过专题研究,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经纬交织,在大河文明的视野下对地方历史文化展开了新视角、新路径、新方法的研究。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整体性思维。历史文化叙事最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该书在淮河文化大历史场景下叙述淮南地方文化特色,彰显了淮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贡献。书中第一讲从“名川四带,一方都会”的历史地理视角,分析淮南文化生成的自然与社会机理,并结合区位形势,阐释淮南在淮河流域的城市地位、交通地位和军事地位,以具体的史实为淮南在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作了充分论证。
第二,理论研究与生活化叙事的结合。一本学术著作如何兼顾学理性研究和生活化叙事,一直是学者们面临的难题。全书文字晓畅,在学术研究中做到了“平易近人”。例如,第三讲以翔实的史料、质朴的语言,论证了北斗斗柄运行、月亮运行、太阳运行分别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对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作了理论探讨和严谨论证。第四讲对淮南地区自古及今淮河治理的历史做了全面梳理。其引述资料丰富,对明清以来淮南水患的表现、成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富有深度的探讨。
第三,研究的通会性与前沿性。地方历史文化研究需要打通古今、融会贯通,以更好地呈现该区域文化的整体面貌。该书对地方历史文化进行长时段的观察与研究。例如,第六讲中对淮南书法艺术的研究,从淮夷文字起源开始,到蔡楚金文书法演变,再到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金石文献、宋元明时期的石刻与代表人物、清至民国时期书法名家,各个时期书法发展脉络一一呈现,而其中又涉及文字起源、金石碑刻、文字演变、人物流派以及艺术风格等诸多层面的分析,做到了融会百家、贯通古今。再如,第十五讲中通过对淮南煤炭古今开采历史的研究,论述煤炭开采与淮南城市形成的关系,指出淮南铁路、人口、市镇、产业体系形成的背后动因,为读者理解淮南“因煤而兴”作了新的全面解读。
该书不仅是淮南人理解自身文化基因的一把钥匙,也是向外传播淮南地方文化的桥梁,通过此书,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淮南、认识淮南、发现淮南、探秘淮南。它不仅在本土与外界之间架起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也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现实与理想之间,进行了富于时代意义的文化阐释,开启了新时代淮河文化研究的新篇章。
(本文系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从芍陂到淠史杭:晚清以来江淮地区的水利兴废与社会变迁”(AHSKY2017D9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