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很长,如果真的不想看,可以直接拉到最后看结果。
昨天(非VIP)更新完电视剧的《赘婿》,因为郭麒麟的加盟,所以我第一次追剧了。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也可以是吃货),我想抛开原著——因为我没看过原著——来跟大家聊聊这部剧的“历史背景”。这篇文章比较长,有4200多字,虽然长,但不枯燥,还有很多知识点哟,我希望大家读完,因为我觉得我分析得还是挺靠谱的。
大家在看剧的时候都明白,这是一部架空历史的剧,既然是架空历史剧,那么咱们所有的推测都只能是推测,如果真的都能一一对应历史,何必架空呢?所以我这篇小文章只是消遣娱乐,算作对历史上一些小事件的梳理吧,大家看个热闹就好。
剧中有三个国家:武、靖、梁。历史上没有武朝,也没有靖,不过“梁”在历史上倒是有三个,大家熟知的有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还有一个比较冷门,战国时期的魏也被称为梁,因为魏国的都城开封当时叫大梁。
通过剧中多次出现的地图我们可以看出,武朝独占南方,靖国、梁国割据北方,靖在西,梁在东。这个地理方位是我分析的基础。咱们先从梁入手,因为历史上有“梁”的时期都和剧中一样是割据时期,魏梁和后梁都是北方,都是以今天的开封为都城——记住开封,这个城市绕不过去。南朝梁则是以建康为都,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提到南京,咱们就不得不说一下剧中宁毅和苏檀儿居住的江宁了,江宁是南京的旧城,自西晋太康元年设置临江仙,太康二年改称江宁县,后来历朝历代在江宁设州设府,直到今天,南京市还下辖江宁区。但剧中的江宁是不是南京,咱们一会儿再说。剧中的江宁在武朝,不在梁,所以咱们可以排除南北朝,战国更不可能,毕竟剧中的繁华程度远非战国时期可比。最有可能的就是五代十国。如果真是五代十国,剧中的梁就是后梁(907年-923年),都城开封,在东;剧中的靖就是后唐(923年-936年),都城洛阳,在西;剧中的武朝最有可能就是十国之一的杨吴(902年-937年),都城扬州,在南。看,“吴”和“武”还是谐音?那么是不是这样呢?我觉得不一定。
刚才的分析都是以“梁”为基础,既然是架空历史,既然是把实际朝代的名字改了,那为什么非得单留一个梁呢?所以,剧中的“梁”不是真的“梁”。咱们再重新审视一下细节:当时是割据的局面,南边是武朝,北方是靖国和梁国。武朝富庶,民间歌舞升平;靖国和梁国常年战乱,还不停地在边界骚扰武朝,武朝向梁国纳岁供。这里有一个小细节,“武”是“朝”,“靖”和“梁”是“国”,说明“武”是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而靖和梁是当时北方的两个比较大的游牧民族政权。说到这儿,熟悉历史的朋友就会发现,这很像宋朝时期啊!宋、辽、金这三家就是这个关系。没错,这很有可能,“武”就是“宋”,“靖”就是“金”,“梁”就是“辽”。我觉得这也是有可能的,靖和金是谐音,梁与辽是谐音,而宋为啥改成武了呢?我觉得这可能是作者对宋的恨铁不成钢。不过这里有一个bug,剧中的靖在西边,梁在东边,靖灭了梁;历史上的金在东边,辽在西边,金灭了辽。且不管这个bug了,那么剧中的历史时期是不是宋朝呢?还是上文分析的五代十国呢?有没有可能是其他的朝代呢?我觉得还是得从剧中的一些情节桥段来具体分析。
作为一个吃货,我想从剧中的一个重要食物——皮蛋——说起。我早餐刚吃了一碗皮蛋瘦肉粥,就是在吃粥的时候我开始在琢磨这件事,所以,各位不要小瞧一个吃货的力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也有吃货的功劳。皮蛋的前身是咸鸭蛋,从剧中宁毅制作皮蛋的操作过程来看,也和做咸鸭蛋很像。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过咸鸭蛋的制作方法,北宋时期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开封的大街上已经有卖咸鸭蛋的了——和剧中卖皮蛋的场景很像。皮蛋最早的记载应该是明朝弘治年间(1487年-1505年)成书的《竹屿山房杂部》,这是一部明朝饮食大全,书中记载了皮蛋的制作方法:“取燃炭灰一斗,石灰一升,盐水调入,锅烹一沸,俟温,苴于卵上,五七日,黄白混为一处。”这一点说明,剧中的时代背景肯定早于明弘治年间。
关于吃,剧中有一个小细节,苏檀儿给宁毅做了一顿没放盐的饭,里面有玉米。玉米这个东西就很典型,今天咱们中国是玉米主产国,产量仅次于农业大国美国,但玉米和咖啡一样,是真真儿的舶来品。玉米的历史很长,约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在种玉米,但我们国家种植玉米的历史并不长,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才引入,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1492年稍晚几十年,这几十年也正是玉米从美洲传到欧洲再传到亚洲的几十年。
皮蛋,玉米,这就矛盾了,中国人能吃到玉米的时候已经有皮蛋了。所以,我觉得玉米可能是编剧老师不严谨的表现,毕竟皮蛋是“主演”,玉米只是“群演”。所以咱们不考虑玉米,只考虑皮蛋。
说完吃的,咱再说说地名。剧中的地名肯定也都是架空的,虽然“江宁”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但也不能说剧中江宁就是现实中的南京。南京在历史上的称呼太多,但恰恰在杨吴时期,南京不叫江宁,叫金陵;在北宋时期,南京叫“江宁府”,是北宋时期中国南方唯一的府级建制,也是当时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靖康之难后,1129年改称建康府,彼时已是南宋。剧中的江宁应该就是南京,南京被称作江宁,也正是北宋。
剧中除了江宁,还有一个大城市叫霖安,据耿护院说在江宁正南方。历史上没有“霖安”这个地名,谐音的“临安”倒有一个。看过《新白娘子传奇》的朋友应该对“临安”有印象,离杭州不远。那么历史上的临安在哪里呢?剧中的霖安是不是就是杭州呢?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更余杭县为临安县,属吴兴郡管辖,隋朝时属杭州管辖,唐朝时属余杭郡管辖,到南宋升格为临安府,元朝时属杭州路,明清时期属杭州府。由此看来,在古代,临安是临安,杭州是杭州。如今,临安是杭州市下辖的一个区。剧中的“霖安”,或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
除了江宁和霖安,剧中还有一组地名叫“青云六州”。历史上没有青云六州,燕云十六州但是有一组,是今天北京、天津、张家口、大同一带地区,以幽州(今北京)、云州(今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燕云十六州自唐末就比较动荡,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在此纷争不断;到五代已是兵家必争之地;北宋的皇帝们一直试图收复此地,几经战争,也未能如愿。直至朱元璋北伐元朝,燕云十六州被汉族政权收回,结束了数百年北方游牧政权的统治。说远了,说回到“青云六州”,青州在今天山东淄博,云州在今天山西大同,两地距离约550多公里,颇有些远,如果连起来,中间牵扯到的地方太多,所以不会相提并论。青云六州这个名字大概率会是根据燕云十六州改写的,剧中也并没有指出除了青州、云州之外还有哪四州。1124年的时候,北宋疆域达到最大,北宋使节泛海赴金,宋金双方商议共同攻辽,北宋负责攻辽南京西京二道之域,即燕云十六州;灭辽后,燕云之地归北宋,过去北宋给辽国的岁币改缴金国。你看,这一点是不是也和剧中也很像,唯一不同的就是穿越回去的宁毅把“青云六州”即燕云十六州设计成了“自贸区”。
最后咱们再说一个剧中的地名:武都——武朝的都城。这个地名起得太随意,可以说是根本没起名字。历史上自从有都城这个概念,就没有这么给都城起名字或改名字的。武则天称帝,以周代唐,把唐东都洛阳改名为“神都”,要是改叫“周都”那就显得太没溜儿了。如今的地图上,倒有一个地名叫“武都”,是甘肃省陇南市的下辖区。咱们不要一说甘肃就觉得是大西北,甘肃是一个狭长的省份,跨度很大,位于甘肃最东南的陇南这个地方水草丰茂,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是标准的南方。那么剧中的武都是不是就是陇南的武都区呢?我觉得不是,如果此武都是彼武都,那么能织布的江宁、霖安就离武都太远了,真的有定西北到镇江南那么远,武朝应该没有那么大。武都只是一个架空的地名,不会是陇南的武都区。如果当时是五代十国,武都就是扬州;如果当时是北宋,武都就是开封。那到底是扬州还是开封呢?咱们再回头看看剧中的地图,剧中的武都在江宁的西北方向,符合南京和开封的方位;而扬州在南京的东偏北,和剧中地图不符。因此,我推断,武都是开封,那剧中就是北宋。
咱们说完地名,再说说人物,咱先说大家族。剧中的江宁苏家、江宁乌家和霖安楼家,都是做织布生意的,霖安楼家还是皇商。明清时期,皇家在南京(江宁)、苏州、杭州三地设立过织造局,这个织造局就是专为皇室供应织品的皇商。织造局相当于国营棉纺厂,我们看电视剧,经常能听到一个官职叫“江宁织造”,既是商,又是官,这就是带编制的南京国营棉纺厂的厂长。明朝安排太监监督织造局,称织造太监,相当于纺织工业部的部长。曹雪芹祖父曹寅在南京的江宁织造局任职,曹家也因此受圣宠,风光一时无两。剧中的几大家族都是在江宁与霖安,但没有提到“织造”这个词,那应该就不是明清时期。织造局不只是在明清时期有,这个部门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北宋在苏州设有织锦院、制造局等官府手工业工厂,元朝沿袭宋朝,到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才在江宁、苏州、杭州三地设立了“织造”这个部门。北宋的织锦院、制造局就是赤果果的皇商。
剧中有一个人叫方天雷,割据霖安,自称圣公,历史上也真有一个自称圣公的,割据杭州,恰恰也姓方。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腊在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县)发动起义,自号“圣公”,建立政权,不久后占领杭州,割据一方;宣和三年(1121年)初,被童贯率军击败,四月方腊被俘,押解京师,八月被处决。横竖看这个方天雷这个人物也是照着方腊塑造的。历史上率军击败方腊的童贯是北宋权臣,北宋六贼之一,史书上说他性巧媚。童贯虽然不是什么好人,和剧中率军击败方天雷的董道甫十分不像,但是这个童贯,字道夫、道辅,有意思吧?董道甫、童道夫,像不像?这会儿要再说剧中的历史背景不是北宋,恐怕都说不过去了吧。
感谢各位能看到这儿,我这篇文章已经几乎把《赘婿》的历史背景指向北宋了。最后我给它补上一刀:赘婿这个事儿必须是北宋,因为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亲爹赵弘毅,就是一个赘婿。在宋朝以前,普世价值观是看不起赘婿的,只有贫贱之人才去做倒插门。到了北宋,赘婿在官方上被人们逐渐认可,地位有所提高,并且有专门的法律来保护赘婿的权利。赵弘毅是“舍居婿”,是赘婿的一种,形式比较灵活,只是结婚后住在女方家,生了孩子可以随父姓,不然赵匡胤就不能叫赵匡胤,应该叫杜匡胤了。既然开国皇帝的亲爹都是赘婿,那世人还有什么理由瞧不起赘婿呢?所以说,《赘婿》的历史背景是北宋,也只能是北宋。
综上,我推断剧中的历史背景是北宋时期。
后记:如果你能看到这里,我向你表示诚挚的感谢。我分析地头头是道,其实都是无意义的废话,因为《赘婿》的原著已经指明是北宋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