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擦亮乐清历史名人金名片 展现醉美之城人文底蕴

擦亮乐清历史名人金名片 展现醉美之城人文底蕴

擦亮乐清历史名人金名片 展现醉美之城人文底蕴——李律瀚、叶舟、林松、俞海蓉、蔡正敏、黄竞艳、倪烨梓委员代表民盟乐清市委员会的发言乐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文化发达,人才辈出,自古有“小邹鲁”之称

——李律瀚、叶舟、林松、俞海蓉、蔡正敏、黄竞艳、

倪烨梓委员代表民盟乐清市委员会的发言

乐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文化发达,人才辈出,自古有“小邹鲁”之称,立县1600年以来出现了不少炳耀当世、辉映千秋的人物。这些留存的诸多历史名人遗迹和传说,对乐清这座城市而言是独一无二的印记、是极其珍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当前,乐清经济发展迅速,2022年全市GDP超1500亿元,总量稳居温州第一。然而一座城市的魅力还体现在文化的浸润,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愈发重视历史文化名人的功能,我市也亟需加强本土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创新升华,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为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一、基本情况

乐清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丰富,涉及各个时代各个领域。乐清历史上有许多政治名人:爱国名臣王十朋是南宋温州第一个状元,其弹劾史浩八罪,硬怼两任宰相,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清官,四都乡梅溪村仍有王十朋墓。吏部尚书刘黻是著名的忠贞之臣、侯畐战死沙场全家尽节、鲍叔廉兴义兵抗强大的元军并最终合族死难、章纶抗疏下狱、侯廷松冒死议大礼、侯一元伏阙上书救父、周丕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为括苍地区和浙南的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这些乐清政治历史名人留下了一段段绝美佳话。明代乐清名宦层出不穷,授为三品官阶以上就有章纶、高友玑等十余人。也涌现出许多文化家:翁卷在南宋诗坛上独树一帜,成为一代名家。钱文子精于经史,工于辞章,是永嘉学派创立者之一。李孝光以文章名世,是元代中后期重要文学家,曾长期隐居于雁荡山。国学大师南怀瑾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者,是中国当代诗文学家、教育家。还有很多行业能工巧匠、专家学者:中国铀矿之父南延宗,1943年在中国首次发现铀矿,1950年发现钼矿、铈钇矿等重要矿藏。此外,还有火器专家赵士祯、寄生虫学家洪式闾、铁路专家吴融清、版画家野夫、三弦弹奏家南侠群等。更有许多客籍在乐名人: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来乐清考察农田水利建设时写下3首诗,成为乐清艺文志的启明星。孟浩然失意南游,特到乐清访友,除夕之夜宿乐成官舍,开乐清酬唱文化之先河。

同时,历史文化名人遗存的内容极为丰富、形式较为多样。有故居、墓地、历史遗物等物化的资源,也有生平、传世作品、学说、事迹等无形文化资源。尤其是雁荡山见证了无数名人的踪迹和传说,沈括、李孝光、徐霞客、黄宗羲等给雁荡山留下了若干“游记”“诗词”“石刻”或“画卷”等文化遗产。

二、存在的问题

(一)顶层设计不够健全,缺乏系统的开发路径

一方面,政策的实际可操作性不强。保护规划文件内容过于空泛,没有细化的保护利用规则,缺乏相应的惩戒机制。已出台的《乐清市历史建筑保护办法》《乐清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保护条例大部分只针对乐清千年古城这一实体进行保护,对历史名人建筑的保护只有粗略性指导,缺乏实施细则,更缺乏对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规划。另一方面,部门职责分工不清晰。当前乐清市名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体系建设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保护主体不明确、部门联动不顺畅、管理制度不配套等问题较为突出,住建局、文广旅体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社科联等不同部门职能交叉不清,造成管理混乱。

(二)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名人故事吸引力不足

一方面,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挖掘利用方式单一。当前主要采用图片、文字、实物、塑像等形式进行静态展示名人文化资源,展示形式单一,没有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历史价值,没有发挥历史名人的教化功能、塑造“新时代乐清人精神”。相较而言,文成县重视挖掘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名人效应,成功举办刘伯温诞辰71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温州)刘基文化学术论坛,并成立中国明史学会刘基分会加强刘基文化的学术研究、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局限于个别名人与事迹。当前历史文化名人挖掘主要以王十朋、南怀瑾为主,但提到王十朋,只知道是南宋状元,忽略了王十朋整顿朝政,重用抗金将领的事迹,忽略了王十朋政治方面的一番成就。一些对乐清本地人的精神生活与日常习惯有着潜移默化影响的“二三线”名人还挖掘得不够,比如清末民初教育界名人朱鹏,从教三十余年,其教学重启发,弟子中朱镜宙、南怀瑾、陈诚等人均取得了不凡成就。

(三)故居保护不够到位,与兄弟县市区差距较大

乐清现有在册名人故居仅15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绝大部分名人故居仍被用作住宅,大门紧闭,整体上开发保护处于停滞状态。如,位于柳市镇殿后村的南延宗故居,门前仅有褪色看不清标识的标牌;位于芙蓉镇路上村的余鼎三将军故居因土改后分配到好多户,当前产权也不明晰;位于北白象镇琯头村的张淮南故居,保护线围了一圈,线内堆满杂物;位于雁荡镇田岙村的李孝光故居,其所在的李氏宗祠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古建筑,但未与李孝光读书与讲学处风光秀丽的五峰山云霞洞、七星洞形成开发联动。对比温州周边县市区,文成的刘伯温故里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是集多元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2020年已成功创成国家5A级景区,还有瑞安的孙怡让、朱自清故居,鹿城的马孟容马公愚艺术馆、夏承焘故居在省内都小有名气。相比之下,我市的名人故居门可罗雀,即便是南怀瑾故居周末也寥无几人。

(四)宣传推介不够到位,名人文化品牌不响亮

一方面,名人知名度较低。调研组进行了中小学生对乐清市历史文化名人知晓度的问卷调查,共收回3372份有效问卷,64.92%的学生只知道3个(含)以下的乐清历史名人,11.15%的学生连1个乐清历史名人都没听过。当老师讲述乐清历史名人的故事,很多学生总会发出引来大家恍然大悟的惊叹声,“原来这是乐清人啊”“原来乐清也是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名人”。我市历史名人中的标杆人物王十朋,也是淡溪人民了解多,乐清人民了解少,再从乐清市到全省,王十朋的影响力也在层层减弱。另一方面,名人关注度较低。2015年,乐清市创建历史文化名城领导小组经过群众投票、专家评审等方式确认了20位乐清历史文化名人名单。但是,相关部门对这评选出的名人未谋划后半篇文章,宣传推广没有相应跟上,未能树立起特有的品牌形象。此外,部分历史名人和山水文化资源虽已出书成册,但缺少宣传与应用。

三、几点建议

(一)整合发展思路,让名人资源“活”起来

1.系统制定名人开发规划,统筹协调推进。建立全面、严格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开发利用制度体系,谋划五年发展规划,制定科学性专项政策,建立针对性保护举措,规范商业性开发途径,出台《乐清市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规定》等办法措施。明确文广旅体局、社科联等部门的主体责任,建立由分管副市长牵头的历史文化名人开发与保护的协调机制,强化部门间的联动,将相关工作纳入领导的绩效考核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谁来开发、谁来保护的问题,推动名人资源发挥更大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深度梳理名人文化资源,分级开发推进。设立名人资源大数据库,聘请专家学者广泛调查全市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对乐清名人的整体概况、遗址遗迹、文化资源特点、保护利用情况进行重点梳理,科学评估文化资源的各项价值,探索文化资源的教育性转化利用机制。根据知名度和影响力等因素,对我市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推广划分等级。首先做好南宋状元王十朋、“永嘉四灵”之一翁卷、中国国学大师南怀瑾、火器发明家赵士祯、寄生虫学家洪式闾等名人的推广工作,其余历史名人分类分级并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开发。

(二)建构文化品牌,让名人精神“火”起来

1.深度挖掘名人精神内核。在历史文化名人思想、精神、著作中提炼出与当代价值观念相适应,且具有乐清地方文化特征的文化要素,特别是要充分挖掘名人身上不同的精神。如,王十朋身上就体现了立志、爱国、爱民、廉政、育人等多重精神内涵,可以从家风传承、廉政为民、书院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打造、传承;蒲岐侯宅侯廷训一门于明代正德至万历年间连续四代登进士第,可谓温州古代科举史绝无仅有的现象,并且在侯氏名人中有官员,有学者,有诗人,有画家,在不同的领域都有优异的表现,可提炼学风、文风、文化教育品牌。

2.建立全市名人综合场馆。建议在图书馆设立乐清市历史文化名人综合性展览馆,既是一个展览馆,也是一个博物馆、艺术馆、文化馆。围绕乐清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成就,通过文字、版画、漫画、多媒体影视等多种方式展现本、客籍历史名人。立足地域特征和本土风格,陈列名人遗物,摆放名人著作、传记等书籍,全面深度展现乐清历史文化名人特点。在东运河公园建立历史名人主题公园等,以叙事性、故事性为脉络,重点通过雕塑、墙绘、驿站、石刻、楹联、匾牌等多种形式,设计与当前东运河树林、跑道、堤岸、儿童乐园等环境相协调的名人元素,打造一个既富有历史文化名人韵味,又可休闲娱乐的主题公园。

(三)兼顾发展保护,让名人故居“动”起来

1.加大保护力度,恢复故居昔日风采。制定“名人故居保护条例”,加强对名人故居的管理、保护、修缮,针对性解决当前乐清部分名人故居在册失修、不在册脱管问题。依照历史古籍的记载来重现历史名人故居,再现其文化色彩。对于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本身较为协调的,纳入历史文化街区或乡村振兴布局中,并适当植入与历史名人同时代的文化元素,部分故居可与乡村博物馆和乡村纪念馆结合,丰富故居元素。如修复李孝光墓、重修李孝光读书处云霞洞、完善李孝光纪念馆以及李氏宗祠,应与雁荡山风貌相一致。此外,可借鉴杭州、宁波等地经验,建立并实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对符合开放标准的名人故居,验收一批、开放一批,开放一批、跟踪维护管理一批,闭环实现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利用。参照绍兴设立古城保护基金的做法,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部分用于名人故居保护。

2.推动数字赋能,打造故居2.0版本。探索新科技、新模式在故居开发中的应用场景,运用5G云、4K、AR、AI等技术手段,改变现有故居走马观花参观的现状,带给游客沉浸式、互动式体验,提升故居吸引力。如,利用增强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让游客作为故事的亲历者身临其境。建立有声书屋,将故居主人的作品制作成有声读物,供游客朗读分享到社交平台,并将有声读物在馆内循环播放。运用AR技术,将故居卧室内的床、桌椅、书箱等文物数字化建模,通过交互设备360度呈现并配备讲解;设置视频打卡点,可拍摄游客专属短视频。建议借鉴平阳苏步青故居发展经验,其周围拓展建设了数学奥妙馆,成为全国首家以“数学”为主题的体验馆,馆内有VR眼镜、4d影院等,成功打造了集休闲、娱乐、展示、教育、学习于一体的特色体验空间,每年接待访客12万人次左右。

(四)融合文旅开发,让名人文化“热”起来

1.打造一批特色主题研学线路。因地制宜,结合群众需求,开发名人踪迹游、朝代名人主题游、民间工艺名人主题游等一批特色主题研学线路。如,以乐清宋代名人为中心,结合宋代市井风情、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打造宋代一日主题游活动,在游玩的同时更深地体悟本地的历史文化;选择曾经到过乐清的名人,像重温东晋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旅行家徐霞客等来乐游玩路线。此外,可以结合“乐清”地名特色,以“乐”为主线,挖掘从神话人物王子晋到当代与音乐相关的名人,开发学生研学类项目;以“清”为主题,挖掘历史上清正廉洁如王十朋、章纶等名人,开设干部廉政教育类项目等等。

2.打造一条名人文化产业链。利用乐清地方名人打造文化产业链,实现对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使其成为乐清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如将与雁荡山有交集的名人形成一个名人公共IP,借助雁荡山的知名度和得天独厚的景观实现名人与名山共同开发。许多与雁荡山有关联的历史文化名人在文学艺术上颇有造诣,可以建立“书香雁荡”名人IP,围绕这一名人IP,制作拍摄有关名人的电影电视作品以及旅游专题片,并邀请有关新闻记者到名人故居、景区采访,不断扩大影响力。以名人名字命名雁荡山的道路,在雁荡山举办南怀瑾学术研讨会,创办并推广王十朋等名人文化旅游节等。此外,出品毛笔、书籍、文具等丰富的纪念品和精美礼品,打通上下游文化产业链。

上一篇: 乐清的历史名人,你知道多少呢?
下一篇: [古琴名家] 戴颙(历史古琴大师个人简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