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高要历史名人

高要历史名人

高要历史名人黎翔凤黎翔凤,字文卿,高要新溪中岗村(今高要莲塘镇石咀村)人。清代道光(1847年)丁未科及第进士,曾在清代肇庆府中任职。他一直以清廉方正而深得人们的传颂。

黎翔凤

黎翔凤,字文卿,高要新溪中岗村(今高要莲塘镇石咀村)人。清代道光(1847年)丁未科及第进士,曾在清代肇庆府中任职。他一直以清廉方正而深得人们的传颂。

早年兴建万福桥

新兴江的一条支流,把莲塘上察乡的几个自然村分隔成两片,给人们的日常出田耕作、生活购物带来诸多不便,出入都要靠小艇渡河,乡民很希望在河上建一座桥。黎翔凤考上举人后,就在河上兴建了一座桥,名之为“万福桥”。万福桥的东西两岸为花岗石砌引桥,桥中间铺上可移动的大木板,人畜可从桥上过河,一般的小船可在桥下自由穿梭,有高桅杆的大船,可移动桥中间的活动木板后从桥下通过。万福桥建成后,人们出行不再受河水阻隔之苦。在万福桥的西岸,形成了一个小集市,乡民们把这个小集市叫做“万福桥墟”。上察村、察步村等几个自然村的人们在这里买卖农产品和购买日常生活用品,还有人在这里开茶馆和医馆。这个小集市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跃进”时期。民国时在这里兴建的万福堤围、万福窦及至解放后设立的万福小学等,都沿用黎翔凤始建的万福桥而得名。

始建新兴粮仓济民

黎翔凤看到新兴江沿岸民众在洪水灾害后的困苦生活,就在高要县与新兴县交界的地方始建了“新兴粮仓”。新兴粮仓是当时新兴江沿岸的一个官府的慈善性机构,粮仓每逢天灾缺粮时就会向灾民发放谷米。由于新兴粮仓当时是以黎翔凤的名义始建和发放救济粮的,有一些外地的灾民打听到黎翔凤的家乡是新溪中岗村,就冒称是中岗村的村民来领粮,使得当时只有二百多人的中岗村却有上千人来领粮。黎翔凤知道此事后,遂与乡亲父老商量后,把中岗村改名为石咀村,并把村中各户主的姓名造册登记,存放在新兴粮仓里,以便派粮时核对。

新兴粮仓使当时的灾民受益不少,受救济的人都对黎翔凤的清廉品格感激不浅,当时人们都颂扬着“大官开仓派粮”的美德。

晚年主建十八坊书院

十八坊,是指当时的广塘、山口、镇塘、上龙湾、下龙湾、泥塘、炭场、虾苟坪、蟠龙州、大山、坎头、黄安塘、水藤根、坳边、岗头、上察、察步、乌榕等地处新兴江下游一带的自然村,一共是十八条自然村,所以称之为十八坊。

黎翔凤很重视培养人才,他自己就培育了两名举人,并编著了两本书。他晚年在自身的经历中,看到当时的私塾学校各种条件都较差,难以培养具有高学识的人才,就倡导十八坊乡政府建一所公立性质的书院。在召集十八坊主事人商议十八坊书院的建院地址时,各乡的主事人都想把书院建在自己的乡里,以方便自己乡里的学子进书院求学,特别是广塘乡和察步乡争持得最激烈。因此黎翔凤亲自主持召开各乡主事人及诸父老协商会,“咸议兴社学之举”,但仍争持不下,大家都以为黎翔凤一定会把书院建在自己的乡下,因为,他既有声望又有权力。但黎翔凤却认为:把十八坊书院建在山口村较合适。黎翔凤发言后,在场者都感到惊诧,山口村的人更不敢相信此事是真的。他力陈建十八坊书院是为十八坊培养读书人,要有利于十八坊的学子入学及与其他地方的学子交流学问,有利于读书与生活。由于当时陆路交通不便,人们出行主要靠水路,各乡学子要从水路来书院求学,而山口村位处十八坊的水路中轴线上的中点,紧靠新兴江边;当时西江南岸的商贸重点在新兴江口岸边,这里地势较高,夏季发生洪水时一般不会受浸,又有利于西江和新兴江的运输大船停泊,还有地方武装驻守,是当年肇庆到南岸的咽喉之地。且从江口北渡可直达肇庆文庙。肇庆文庙是当时肇庆的最高学府和试子会试之所,学术名气很大。所以,十八坊书院选址山口村最合适。

十八坊书院选址后,黎翔凤率先捐款筹建,不但身体力行亲自主建,还发动黎氏亲属黎师进、黎鸣凤、黎志仁、黎勉人、黎起凤、黎莲峰等人带头捐款。并令他的学生、广塘村的举人何凤飞负责募捐,光绪六年(1880年)动工兴建,到十年(1884年)书院主体工程完成,何凤飞再募捐续建了书院左右衬祠、围墙、台阶等。由何梧罔、黎文卿(翔凤)、陈小蓬、何签门等人任书院的绅董东,并制定了书院规条。十八坊书院从建成直至今一直是山口小学校址。1983年,因山口小学扩建,将十八坊书院左衬祠的一部分拆掉了,右衬祠由于年久失修而倒塌。只有书院正门上的“十八坊书院”几个大字还清晰地显露出当年的风采。书院左外墙上的几块碑刻,铭记着主建人和捐款者的功德。

邓斌

邓斌,字税堡,高要县鹧鸪岗人(今高要市南岸街道办新江一村),为岗东第三世祖。祖父汝显,字仲达,是高要邓族始祖材辅公宋朝议大夫邓珉的曾孙,由三水县白坭迁要邑宋隆,原居白土思礼大乾岗(今邓坑),因避乱于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偕妻罗氏及子逃至新桥土名叫黄坭窟,这一荒地隐匿,全家人得以幸存。父亲端平,字一清,少年随父逃亡,过着贫苦的生活,配布塘村廖氏。元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三月初八日,邓斌生于黄坭屈草屋里,自幼勤学文爱习武,又得祖父教导有方,入学以来,其聪慧从未落后于人;明洪斌二年(1369年)随父转迁水内鹧鸪岗东边定居,与伯祖父元达同一岗上住。

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广求新秀,开设恩科(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乡试或会试,称为正科。若遇皇帝即位及皇帝庆典加试,称之恩科)取仕。年仅二十岁的邓斌,应试一举成为恩贡生。十七年(1384年),得邻乡樟岗村通判冯宣公的赞赏,首举许配女儿给他为妻于十八年(1385年)正月成亲。当年夏,邓斌赴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应试。其体格魁梧,能文善武,被录取分配在锦衣卫中为任镇抚助事。二十年(1387年),因侦处部侍郎郭桓贪污案立功,升为镇抚。二十一年(1388年)冬,升为佥事(正四品)。二十三年(1390年)春,为祖父丁忧(旧称遭父母之丧)回乡。二十四年(1391年),冯氏生一子世雄。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在侦查蓝玉私狱案时,邓斌亲自救出友人礼部员外郎,罗千谷之女,故与蓝玉成为相仇。二十六年(1393年),在锦衣卫揭发蓝玉奸反罪行中,他立功尤大。二十七年(1394年),罗千谷因其女出于感激之情誓不另嫁他人,而恳求终身托于邓斌为妻,奏请皇上。旨准,并封冯氏、罗氏为诰命恭人(为四品官之妻的封号),并许邓斌公假半年。邓遂荣归故里,假满偕同冯氏及长子一同进京住所。二十九年(1396年)罗氏生一子,名俊。三十年(1397年)冯氏指使邓斌纳媵(接受随嫁的人)李氏为妾。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逝世,皇孙允炆即位,念邓斌的功绩,又为了加强锦衣卫,晋升为锦衣卫同知(从三品,是副统帅)。诰封冯氏、罗氏为淑人(为三品官之妻的封号。封其父、祖两辈考妣(父母死后的称谓。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为诰命。

明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元年,即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北平,即今北京,以讨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靖难”)。是年,燕兵破南京,惠帝死于宫中,又一说其逃亡。燕王即位,是为成祖,战败建文帝允炆,占领了南京。邓斌尽职,被燕王追捕收监。明成祖朱棣登位,年号永乐,感他对先帝之忠,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派员感召他。他受召,朱棣大喜,为了利用他在锦衣卫的威权,恢复其原职及一切封诰。是年冬,准他假期归里,整理祖墓。在乡期间,邓与同时入贡的好友、时任肇庆府通判的莫以信和乡绅贡生钟环聚共谈乡事,论及新桥一带时有旱水之灾,了解到小部分较高的洼地还可指望三年一收,人民生活多靠在丘陵岗上种些杂粮为食。为造福乡邻,合议请皇旨准于新桥一带筑一堤围,并商定由莫以信以肇庆府名义上奏,邓在朝保奏。邓率莫一齐回朝后,经在朝臣中活动,疏通了关节,方准莫入朝上奏。准旨并户部派太学监生黎满与莫以信前往实地堪测。监生为了减工,删去原计划的空岗地段,改为由夏岗山经鹧鸪岗至马安山。莫见欠妥,立即上朝与邓商议,其时户部已备案。经邓斌向户部交涉,只得加批文尾“由肇庆府便宜行事”字。莫奉旨回来,由钟环聚具体执行,莫为指挥。堤围路线改为不通空岗,又不通鹧鸪岗,而由石仔岗、鹧鸪岗外沿杨梅水南岸至马安。堤围历经三年筑成,称作新江围,后因围局迁往新桥圩,而新桥圩属银江都,就改为银江围,又称之为皇围。自建此堤围后,围内乡民有所受益,无不赞邓斌之恩德。时至今天,其绩人在当地人传颂着。

邓斌在朝兢兢业业,又文武双全,极得明成祖重信。永乐二年(1404年),旨令邓斌为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是最高统帅,由皇帝指令),策封为昭武(显著技击的)将军,禄正三品,诰封冯氏、罗氏为三品淑人,驰封(封赐已死的)祖父、母,诰封父、母为昭武将军和淑人。此时,邓之权势显赫朝野,乃成祖最亲信之重臣。

永乐十八年(1420年),成祖为了加强独裁的统治,另设立由宦官统领的“东厂”(同原锦衣卫合称“厂卫”的特务机构),把原锦衣卫独揽之权分为“厂”对内监视朝中重臣, 锦衣卫对朝外之臣及社会。邓斌考虑皇此举的要害,急流勇退,经多次借故籍口奏皇辞职,始得永乐帝批准,遂告老归田。皇帝念其忠勤三朝及建全庞大锦衣卫的功绩,传旨赏给金银、布帛,并赐养奉官田三百亩,又授其长子世雄袭荫千户长(正五品)。

邓斌有五子:长子字世雄(冯氏生);次子俊,字世业,又名彦伟;三子杰,又名彦彧(罗氏生);四子世德;五子世道(李氏生)。其归故时,时龄五十七,在里中肯料理公益事业,得乡邻友好拥戴;在家内,多以教育儿孙处世。晚年以身经历编有一简要训言以铭后世:“勤奋志坚为本,克已俭欲为目,以智胜力为标。志各图宜,必争图首,握机鸿图。忠耿勿愚,色财勿贪,处事勿厌”。后世若能深领此格言精髓者皆昌,尤是五、六世祖及其直接聆教,发达者多。邓斌后期将长子、次子、三子裔定居鹧鸪岗,四、五子及妾李氏定居官田。其终于明宣德十年乙卯(1435年)十月二十一日午时,初葬大乾围酒杯笃,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迁葬黎坑。

清嘉庆年间,新桥建永安寺,银江围围众念邓斌、莫以信、钟环聚三公之恩德,在寺中立碑纪念。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邓族族长忆念邓斌之丰功伟绩,在邓氏宗祠之东建“昭武公祠”祀奉。1944年,百太邓村重修宗祠。宗祠入伙时,得友族送的木联中有时任县秘书长梁清平作的并手书一联:“论勋爵以冠云台,国难求援,东汉酧庸原不忝;封将军而显昭武,堤防创筑,西江暴涨永无虞。”

陈希迁

陈希迁(700~790年),高要县人。性格沉着刚毅,自信心强。12岁时出家曹溪宝林寺(今韶关南华寺),被六祖慧能收为弟子。慧能圆寂时,尚未受具足戒,遂往江西吉州青原山静居寺,拜同门人行思和尚为师,深得器重。不久,受命到南岳般若寺观音台,参学于怀让禅师。经一番锻炼,又回静居寺。后来,得行思付法。唐天宝初年(742年),离开静居寺,受请主持湖南衡山南寺。寺东有大石,平坦如台,在石上结庵而居,因此,被人称为“石头和尚”。唐广德二年(764年)应门人之邀,往长沙招提寺,四方禅学者凑集门下,影响甚广。高足有唯严、道悟等21人。后来,付法于唯严。唐贞元六年(790年)逝世。

著有《参同契》、《草庵歌》。《参同契》是希迁禅学思想的代表作,所创倡的“回互”禅法,指的是万殊诸法虽互不相犯,但又是相涉相入的。修禅者能领会此法,则灵照不昧。后来,弟子继承宗风,由洞山良价、曹山本寂发展为曹洞一派,即佛学中的“曹洞宗”。至五代时,又分支出云门、法眼两系。曹洞禅后来传入日本,流传较广。《参同契》,是日本“曹洞宗”和尚每天晨课必读经典。希迁的“肉身”,据说至今还在日本横滨总持寺被供奉着。法眼禅也曾繁衍于高丽。希迁的禅学思想,对国内外佛学界的影响相当大。

“百丈”五举人、四才子

“百丈”是现高要市南岸街道办事处新江一村,在清代时期,该村习文学武之风盛行,且人才辈出。在当时先后出了五名举人、四位才子,故有“五举人、四才子”之说。百丈“习文学武”作为一个侧面,反映了高要乡土的历史文化。

五 举 人

邓大勣

邓大勣,字可常,百丈邓族十四世,很有神力。十二岁为邑武生。乾隆三年戍午(1738年),中第十七名武举,出任广西新太协馗纛营千总署都司事,时年十七岁。晚年,荣归故里,与族中兄弟元绩、端景等带动族人在村里及周围广种树木,改善、美化环境。村里曲斗基处原有三棵榕树及狗屎墩现存榕树皆为其所种。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广东各地邓族集资在广州兴建邓家祠,名为“高密祠”(远祖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生于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壬戍,终于东汉 明帝元年戍午五月。薧年五十七岁。汉光武乙酉年六月即帝位,秋授前将军禹为大司徒,时公年二十四岁。后加封高密侯,赐太傅。有子十三人,各使学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为后世法公。从远祖邓侯曼计起,其为四十七世)。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百丈邓族族众举他为代表,出席“广州高密祠”建成庆典及会议。会议史无前例地确定“陈邓族派系字派”的决议,即所谓“四十个字诗”。

邓端景

邓端景,字焕璇,号蕴斋,百丈邓族十四世。乾隆十五年(1750年)进郡庠,二十一年(1756年)丙子科中式第八名文举,四十九年(1784年)出任湖南永州府祈阳县知县,受皇恩诰封父佩弁公(素村公)为文林郎,母叶氏为孺子。端景在任时,官场腐败,风气恶劣。可他不受贿赂,扶贫锄霸,为民兴修水利,深得当地人民爱戴,是一代清官。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丙午初秋,一村民老者来县衙告状,说其子新婚为新娘所害。端景颇觉惊奇,化装暗访,探知新娘对新郎颇有感情,曾抗拒过恶霸程喜(永州府通判程万之子)迫婚,便断定无女毒夫之理。后经多方查明审定,原来是一方之霸的程喜见女有姿色,兽欲强娶之,遭反抗而不遂,于是怀恨于心,竟指使一恶棍在新婚之时趁无人见就投毒于新郎食物中,新郎被毒死了,恶棍还造谣说女杀亲夫。在定罪期间,当地恶霸及府官狼狈为奸,诸多刁难,大大妨碍了其秉公办案,最后,端景秉公执法,判霸偿命。其廉正,堪称典范。因虑及此后必遭报复,难以为官,遂辞职归里,与族兄族弟一起建村道,修祖祠,栽植树木。现村里狗屎墩之杨树,乃其手种。在族中,他是权威者。公妣合葬于天资岗。祈阳县县民念公清正和造福县人,建“端璟公祠”于当地。该祠至今尚存。

邓学斋

邓学斋,又名乔林、志刚,字俊望,百丈邓族十五世。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考进郡武校为郡武生。五十七年壬子科中式第九名武举。他为人刚直,不愿出任。壮年时,在郡庠任武教头。晚年回村教本族子弟学武术。他力主本族树基堂出谷一百担,而其本人带头助谷三十担,组织“武学会”,以鼓励族人练武。自此始,村人练武成风,尤其使青少年体魄强健,意志坚定,团结紧密。由于学斋公毫不保留地教武,村中的武士一一涌现,如武举凌霄、武秀才绳武等。绳武,号准堂,道光九年(1829年)十七岁。清末,百丈人之超群武术可与省佛武馆相比,不分上下。其时,绳武在佛山鸿胜馆任教,曾参加该馆反清复明的造反活动;事败回乡,做村的义务教头,并协助族叔凌霄公办族之武馆,成为得力助手;又主持将原学斋公创办之“武学会”改名为“鸿胜邓馆”;道光咸丰年间,反清浪潮高涨,遂以武会友,把武馆必名为“联志社”。今村的狮队亦已此为名。

邓凌霄

邓凌霄,又名锡熙,字永泰,号远树,百丈邓族十六世,是武举邓学斋之子。嘉庆十七年(1812年)考进郡武校为郡武生,时年十七岁。道 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中式第二十一名武举。时人称他父子俩为“父子举人”。这在村中首见,于县内也属首例。其为人爽直豪放,如同其父亦不为仕。初于郡庠任教,晚年在村中义务教族内子侄练武,做村务工作,对贫困者予以同情资助,深得村人爱戴。因本村有天地会组织反清,咸丰四年(1854年),村里少数绅士为取信清官,由族绅捏造一“真册”(所谓真册是把“反民”和“良民”分列)带到沙田当局申递得允许,自办团练;而村中保留一伪名册(所谓伪名册,就是良民、反民不分列,以骗反民安心)。此做法,被族人世茂、奉舒等人得知,族众反感极大,迫族绅去取回真册,并推举凌霄公为代表,向郡台郭道宪交涉,要求退还真册。不料,凌霄公被指责为“惹贼”并被拘禁。各村民闻之,皆愤愤不平,团结一致,齐呼定要拯救凌霄。经多方面多次交涉,凌霄公始得获释。获释后,他还在全力处理村民于多年动乱中的善后工作,在村中深受族人敬重。

邓树邦

邓树邦,字子德,是百丈邓族十九世。同治九年庚午(1870年)科考中文举,为村族中最后一个举人。树邦公为人聪颖,爱好诗史,是县内同治光绪间著名文士。他撰有《百忍歌》一首,昔日于县内广泛传播。《百忍歌》云:“百忍歌,歌百忍。忍是修齐之躯体,忍是治平之纲领。能忍夏不炎,能忍冬不冷,能忍贫亦乐,能忍寿亦永。富不忍则倾,贵不忍则困。不忍小事变成大,不忍善性终成狠。父子不忍失孝慈,兄弟不忍失爱敬,朋友不忍多反覆,夫妇不忍多争竞。刘伶败其名乃为酒不忍,陈灵灭其国乃为色不忍,石崇破其家乃为财不忍。……德超不忍真愚蠢,韩信胯下忍成功……百忍歌,歌百忍,忍字可以作圣经,忍字可以作善本……”。 现邓氏祠堂前进桁上之重木刻横匾“根茂实遂”四字,是其于同治年间所书。光绪年间,曾参加篡编县志。

四 才 子

清乾隆至喜庆年间,百丈村文人辈出,最为典型者有邓渔岩、邓樵居、邓耕洞、邓读月。族人称之为“四才子”。他们创设“罢子斋”于围湖塘尾新村岗处,作文乐之所。在该所,他们所吟之诗词歌赋,昼新夜异,不计其数。

邓渔岩

邓渔岩,又名赛亮,字敬德,号星山,又号象波,是百丈邓族十四世,国子监生。其人天资聪颖,善文章,尤精于书法。在村中,为四秀才之首。在县内,与彭春洲(彭泰来)等人同列为十大才子之一,并与十大才子之首彭春洲至密,彭常来村与其秉烛论文。当时公有著名遗作《包拯赋》悬挂于肇庆阅江楼中,其文绝书跃,可惜现已无存。

吴桂丹

吴桂丹,字万程,号秋舫,高要广利(现属鼎湖区)人,生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十月,殒于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六月,终年48岁。桂丹高祖、曾祖、祖、父四代皆不仕,但以乐善好施而闻名乡梓。其父吴云波医术精良,为人治病不计报酬,深为梓众称颂。他的死,竟是出诊归途跌伤所至,乡人无不痛惜。然临死前,嘱咐其弟云屏“吾家虽贫,几代行善,对子侄必须供以诗书,勿令荒辍学业”。其弟遵嘱带桂丹到广州读书。桂丹自小聪慧过人,加上潜心攻读,学业不断长进,清光绪二年(1876年)应考邑庠生(秀才)名列第一。五年(1879年)赴省应考中举人。十五年(1889年)赴京应殿试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进士中的优秀者)。十八年(1892年)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功臣纂修等职。二十七年(1901年)任记名御史。次年(1902年)病逝于京邸。其子吴远基、吴国基扶柩回乡,葬于宋隆(今白土镇)岭脚村之虎山,乡人称为“翰林墓”。

吴桂丹爱国有嘉,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高要地处西江中下游,扼两广要地,其时商旅云集,外患内奸易滋事端。他倡办团练,置械练兵,以达“无事以靖益,有事以壮形势”,保一方平安。

吴桂丹为人耿直,疾恶如仇。光绪二十五年(1899),粤中有一赌商借筹军饷之名,欲怂恿广西提督苏元春奏准朝廷开办“番摊”及“小闱姓”(白鸽票)使赌博合法化。吴丹桂知道后,认为粤人嗜赌,其害非浅,当禁而不能弛,即联合同僚致书谭制军,力陈赌害,事得平息。

他一生清廉,为人大方,穷不坠志,贵毋忘民。初登第时,因家贫不能留京,便四乡筹资,及还京时,行旅亦非常简陋。他倡立衷圣医局,施医赠药,毫不吝啬。有亲友馈赠,则婉言拒绝,“受之容易,报之也难”,其品格流芳于世。

吴桂丹为人正直,公正无私。在清末,其叔父吴云屏在省城经营盐业,积集资产丰厚,捐资获得旨赏戴花翎的“黄堂太守”。且为人豪迈直爽,乐善好施,尤肯提拔及资助其子弟就学。有一年,乡中族人认为吴氏宗祠和定山宗祠都因年久失修,十分破烂,建议重修宗祠,吴云屏表示自愿负担全部修建资金。这一年,同村的陈氏祖祠也进行维修,其“虞叶传芳”照壁上脊樑东西两端向外,吴族清末的风水先生认为此尖嘴成金鸡瞰井之势,对吴族的世代子孙很不利。吴族子弟闻知,大多建议向陈族父老提出协商解决,但是有些血气方刚的人却聚众闹事,陈族人也不甘示弱,双方矛盾日益恶化,当时村中的父老也曾多次约请试图共同解决事端,但无效果。此时的吴桂丹已官至记名御史,名声显赫。适逢其荣归故里,拜祀祖宗,吴族一些人要求其出面严惩陈族的滋事分子。吴桂丹与其叔父商量,提出化干戈为玉帛的建议。于是,吴丹桂发出请贴,恭请陈族的知名人士和绅耆父老以及陈族部份子弟共同联欢宴饮。席间,桂丹力陈吴、陈两族的矛盾,如不彻底解决,必然会越来越深,给后代留下无穷灾难,并说“只有千年乡里,就是没有百岁功名”。陈、吴两族姓参加宴会的人都为之感动,纷纷表示不记前嫌,握手言和。从此之后,陈、吴两姓和睦共处,并互通婚嫁。

梁寒操

梁寒操,名翰藻,号君默。祖籍广东高要县(现高要市)新桥镇道悦村,公元1898年6月12日生于广东三水。

寒操自幼严受家教,六岁已识字二千多,能书写盈尺大字,十三岁时与二、三十岁的大个子同考,竟以第三名入选升上肇庆中学。十六岁即受聘于新会的明德小学,担任该校教师。他亦借此机会学习和接受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1923年加入中国国民党,由在国民党政府秘书处工作至任国民党武汉中央党部秘书长、国民中央常务委员、中央宣传部长等职。“九.一八”事变后,参与支援淞沪抗战,其后经年置身抵御外侮的行列,曾请辞宣传部长一职从军。只因年龄偏大未能如愿。后来受命两次赴新疆,规劝地方当局归附中央政府,代表中央宣慰边民,并在迪化(乌鲁木齐)设立省党部。寒操到台湾后,曾担任台湾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员等职。

具有文坛才子盛誉的梁寒操先生,思维敏捷,才华横溢,怀国爱民,尽责职守。他毕生致力于阐扬并身体力行诺践三民主义,是当世公认的“三民主义理论专家”,在履职仕途和书香翰墨等方面均给后人留下了可鉴可传的宝贵财富。有道是诗言其志,文如其人。寒操先生在《西行乱唱》诗集中的《驴德颂》抒曰:“木纳无言貌肃庄,一生服务为人忙。只知尽责无轻重,最耻言酬计短长。绝意人怜情耿介,献身世用志坚强。不尤不怨行吾素,力竭何妨死道旁。”这正是画龙点睛地勾勒出其为国家、民族事业尽心尽力的志向。

黎雄才

黎雄才,1910年出生于广东省肇庆裱画师家庭,1926年拜师高剑父。

1932年由高剑父资助赴日本留学,同年进人东京日本美术学校, 攻读日本画科。是年所作《潇湘夜雨图》获得比利时国际博览会奖。《珠江帆影》为德国博物馆购藏。1935年由日本回国。任 教于广州市美术专科学校。1953年于武汉任中南美术专科学校 副教授。1958年任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1972年为广州中国出 口商品交易会创作《长征第一山》、《黄河》。

1981年《黎雄才山水画谱》出版。1982年《黎雄才画选》出版。1987年6月,与 董寿平、孙英代表全国政协书画室赴日本出席“亚细亚现代美术展”。11月,出席北京的“岭南画派源流展”。12月,获广东省颁发“鲁迅文艺特别奖”,出席岭南画派纪念馆奠基仪式,担任首届纪念馆馆长。1993年3月,“黎雄才艺术馆”在广东高要市揭幕。12月,《黎雄才、梁世雄访日画展》出版发行。1995年4月,为全国政协作大画《源远流长》。5月,将1985年出版《黎雄才画集》中所收画作及历年收藏书画作品近千件捐给高要黎雄才艺术馆收藏,同时将高要市政府所颁发的收藏奖金一百万元捐赠给家乡教育事业。1999年5月,在广东南海市举办“黎雄才山水花鸟画展”,展出作品85件,出版《黎雄才山水花鸟画集》。9月至11月,在广东三水市举办“黎雄才山水花鸟画展”,展出作品99件。

2000年2月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与关山月联合举办“黎雄才、关山月画展”,展出作品33件。9月广州艺术博物馆“黎雄才馆”落成并展出部分捐献作品。12月,由广州市政府、市文联、文化局为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出版《黎雄才作品欣赏》画集。

上一篇: 倪姓有多少人口
下一篇: 邓姓的来源,姓邓的名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