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源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平夷”和“平彝”两个县名,沿着这个线索,可探寻富源的历史沿革和变迁。富源境内最早有人类活动约4万年以前。距富源县城15公里的大河镇茨托村东边,有一处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文物部门于2001年至2006年对其进行了三次发掘,发现人牙化石2枚,动物化石1000多件,石器1000多件。同时还有人工石铺地面和大量烧土等人类活动遗迹。该遗址距今3.8—4.2万年。这个发现证明,富源大约在4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但是在春秋战国、秦时期,对富源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专家们通过分析史书中大量零散的资料,只能略知富源早期的概况,当时隶属关系复杂,建制变迁较大,很难准确定论。
据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富源历史》记载,远在战国末年(约公元前221年),楚将庄蹻入滇建立古滇国,富源为古滇国的组成部分。秦时属夜郎国苴兰县地。西汉时期,云南、贵州、四川各部少数民族被称为“西南夷”。汉武元鼎六年(公元111年),西汉王朝设置牂牁郡谈稿县;东汉时期仍属牂牁郡谈稿县,前后经历300多年。三国时期,原西南夷地区称为“南中”,属“南中”大姓管辖。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对南中设置郡、县建制,分设建宁、云南、兴古、牂牁等7郡,在今富源、陆良一带置新定县,属建宁郡(今曲靖)所辖。东晋、南北朝时期,“南中”大姓爨氏据地称雄,属爨氏管辖,历时200多年。隋朝时期,富源属益州犍为郡。唐朝初年属盘州(今贵州盘县),置平夷县,治所在平夷乡。天宝初年入南昭,为磨弥部,属石城郡。公元937年大理国建立,属石城郡,称夜苴部,治所在今富村镇亦佐村。
在富源境内设置县治是从元朝开始。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朝廷在富源境内北部平夷乡设置罗山县,治所在今县城的罗蒙山(旧城山)上,属普安路管辖。
元顺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在块泽河东岸夜苴部巴兰乡设置亦佐县,治所在亦佐村,隶属曲靖路宣抚司。明朝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明太祖朱元璋认为罗山县地处滇黔要冲,须派兵戍守,于是废除罗山县设置平夷卫,“平夷”作为具有特定含义的专有地名首次在富源的历史上出现。卫城在今旧城山。平夷卫下设两个千户所,是左所和右所,卫下一般设前后左右五个千户所,但也有例外,如平夷卫下只有两个千户所,称左所和右所。
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朝廷废除平夷卫和亦佐县,建立平彝县,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以“平彝”作为县名的确切记载。县城设在平夷卫故址即现在的县城,逐步形成富源现在的区域。县下设里,辖民安、物阜、长治、久安、向义、慕风6个里。
民国时期沿袭清末建制,将6个里改设7个区,即城治、物阜、长治、久安、都户向义、慕风7个区。1934年,平彝飞撒于马龙县境内的物阜区半山里等48个自然村划归马龙县。1937年,沾益县在平彝境内的插花地羊肠营(沾益县三区)的41个自然村划归平彝。1948年,将宣威县的何鸡田等6个自然村划归平彝。
1949年12月23日,平彝县解放。1950年3月成立平彝县人民政府,辖清溪、东山、平中、十八连山4个区12个乡。同年11月,平彝县辖的新村划归陆良县管辖,沾益县辖的法凹等16个自然村划归平彝县管辖。1951年12月,平彝县飞撒于曲靖坝子的物阜乡辖地平旗田等9个自然村划为曲靖县。1954年8月,将平彝县辖的箐口乡、沙坡乡划归曲靖县辖。
1954年,在县人代会上,县代表龚兴安提出,平彝县名有碍民族团结,应更名。县内的富源乡因资源丰富而得名,全县亦是资源丰富,可将“富源”的乡名用作县名。大会采纳了这个建议。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于9月1日批准,将平彝县改称富源县至今。
1955年12月,沾益县辖的回隆等12个自然村划归富源。1956年12月,沾益县辖的小冲等18个小乡51个自然村划归富源,富源县辖的罗木乡划归沾益县。1958年4月,陆良县辖的老寨等12个自然村划归富源县;12月,沾益县辖浒子村、石坝村划归富源县。1964年11月,宣威县辖的业土依等4个自然村划归富源县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富源县辖区内,1950年设清溪区、民安区、东山区、平安区、富源区、十八连山区6个区。1952年设清溪区、大河区、东山区、营上区、富村区、黄泥河区、十八连山区7个区。
1957年实行农业合作社,进行撤区并乡,撤销清溪、大河、营上3个区,并为15个直辖大乡,其余东山、富村、黄泥河、十八连山4个区继续保留。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将东山区的茂兰、糯木、松林、纳佐划归营上,恩洪划归陆良,全县共设置23个公社,公社下设管理区,管理区下设生产队。1961年调整社队规模,将原来的25个公社调为35个公社,管理区改为生产大队,形成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基层生产经营体制。县直辖山口、中安、龙海、凉水井、海坪5个公社和大河、营上、东山、富村、黄泥河、十八连山6个区。
1962年建制再作调整,县直属公社调整增设城关区、后所区,将富村区的者米、黑克、迤得黑、新堡和十八连山区的老厂、拖竹、大格、押租分出,增设老厂区,全县为9个区138个公社。1977年区改公社,公社改为大队,全县9个公社149个大队。
1983年实行小乡级基层政权建制,政社分设,成立区作为县级派出机构,将大队改为小乡,设乡人民政府为最低政权,全县设9区1镇、152个乡、2个乡级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居委会。1988年撤区设乡镇,小乡改为村公所,将营上所辖的海章、现鸡田、竹园、松林、大路、茂兰、纳佐、乐乌、团结划出设竹园乡,黄泥河的古敢、补掌、沙营划出设古敢水族乡。全县辖中安、营上、黄泥河3个镇和后所、墨红、大河、竹园、富村、古敢、十八连山、老厂8个乡。以后,乡逐步改镇,全县除古敢外全部由乡改镇。2013年将县城的中安镇撤销,分设中安街道、胜境街道。2015年末,全县辖9镇1乡2街道,161个村社,1782个自然村,户籍总人口81.5万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