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氏源流浅释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而每个姓氏都有各自的历史渊源,都有各自不同的形成、迁徙、分布和演变的历史足迹。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了解自己姓氏的历史渊源,都有义务和责任促进自己姓氏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让自己的姓氏名人辈出,代代相传。
我们廖氏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主要来源有:
1、廖叔安公。叔安公先祖世系:黄帝——昌意——颛顼——称——老童(亦名卷章)——吴回——陆终——惠连(亦名参胡,陆终次子)——飂叔安(一说飂叔安为陆终长子昆吾之子)。飂叔安是黄帝的9世孙。
古代飂、蓼、鄝、廖通用,飂叔安也称蓼叔安、鄝叔安、廖叔安。叔安公是尧舜时代人,与大禹同在帝舜手下任职,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飂国为侯,其后以国为氏。这支廖氏,如从叔安公夏时被封为侯算起,迄今已传衍4000多年。如从西周初叔安公的封国(古飂国)为周吞并后,子孙以国为姓算起,则这支廖氏迄今已传衍3000多年。按照当时地方原始风俗,被封到地方建国的诸侯,必须以国号为姓,才能获得土著居民的拥护和原始氏族的信任,故这支廖氏从叔安公夏时被封为侯算起比较符合史实。
叔安公的封国在河南唐河县,即古飂国,即所谓之西廖国。陈树三、郭宴春两位学者编著《中国姓氏起源探讨》一书中说,古飂国(叔安公的封国)于西周初被周并吞,周武王封其弟伯廖在古飂国为诸侯。另外,中科院袁义达、邱家儒两位学者编著《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也说:周武王灭商后封周文王之子伯廖于古飂国之地,在今河南唐河南的湖阳镇,春秋初灭于楚国。伯廖的子孙以伯廖的名为姓。这就是说叔安公的封国并非为楚所灭,而是西周初就被周并吞了。
2、皋陶公。《史记·五帝本纪》:“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轨,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维明能信。”这段话大意是:帝舜说,皋陶,外族侵犯我国,国内又有人乘机作乱,你当大法官,法度严明,量刑适当,能使人们信服,社会得以安定。帝舜又说:“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
从《史记》记载帝舜说的这些话可知皋陶是帝舜的大理(相当于今最高法院院长)。皋陶任大理时,刑罚分明,老百姓都遵纪守法,内乱和外患都平息了,社会治安好了。屈原的诗中有几句:“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以向服;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咎繇即皋陶)使听直。”(《楚辞·惜诵》)意思是:叫五帝来评理,让皋陶来审判,叫六神来对质,使山川作证人。从这几句诗看,皋陶是一位公正廉明的大法官,在民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皋陶是帝舜时最有威望的贤臣之一。大禹受舜禅帝位,他曾打算把帝位传给皋陶,但皋陶先于大禹去世了。《史记·夏本纪》:“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其后裔于英、六或在许。”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禹当王的时候,以皋陶最有才干,大禹打算把王位让给皋陶,但还来不及禅位,皋陶就去世了。大禹封皋陶的后代为英国、六安国、许国的诸侯。
《史记·正义》云:“皋陶字庭坚,英、六二国是其后也。”又云:“英盖蓼也。《括地志》云光州固始县本春秋时蓼国,偃姓,皋陶之后。”《左传》云子燮灭蓼。《太康地志》云蓼国先在南阳故县,今豫州郾县界故胡城是也,后徙于此。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707页对“蓼”字注释云:“古国名。1、皋陶之后,春秋时为楚所灭。《左传·文公五年》有:‘冬,楚公子燮灭蓼。’注:‘蓼国,今安丰蓼县。’今河南固始县东有蓼城冈,即此。2、春秋时国,或作鄝。《左传·鲁桓公十一年》:‘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注:‘蓼国,今义阳棘阳县有湖阳城。’在今河南唐河县南。”
东周春秋时期,蓼国一度势力强盛,曾参加伐楚战争。战争结果,楚胜郧败,蓼国亦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国势日弱,遂从唐河湖阳迁至固始蓼城冈。公元前622年楚穆王灭蓼,后裔以国为姓,即姓廖。《左传·文公五年》:“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忽诸”,即灭绝。楚国不但灭蓼国,而且灭了蓼的亲族“六国”和“英国”。从此之后,皋陶的香火就断绝了。蓼姓在楚国只好做顺民,受奴役,永无复国的机会。
蓼国的两个国都:河南唐河和固始,前者毗邻湖北省,后者与安徽接壤。蓼亡后,蓼姓人四散逃亡。北逃的进入河南上蔡,乃至北渡黄河,进入河北钜鹿等地;南逃的进入湖北英山和安徽六安等地。英山古称英国。六安(古称六县、六城),即六国。他们都是廖姓的亲缘氏族。西汉大将英布(后被刘邦和吕后改名黥布),即是英山人。英布立战功,封淮南王,建都六城(即六安县)。后来英布叛汉,被诛灭。英、六两国居民多改为廖姓。《史记·黥布列传》按:“六与蓼,咎繇(皋陶)之后,或封于英、六,盖英后改为蓼也。”
从皋陶迄今,这支廖姓延续了4000多年,繁衍成大族。如从西周初皋陶的后裔被封在蓼国为侯算起,这支廖姓迄今已传衍3000多年。如从所封之国于公元前622年被楚穆王灭后,后裔以国为姓算起,则这支廖姓迄今已传衍2600多年。
3、伯廖公。公元前1122年,姬发伐纣,商王朝灭亡。姬发帝号武王,国号周,尊其父姬昌为文王。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伯廖于古飂国(古飂国于西周初被周并吞)为侯,地在今河南唐河县南的湖阳镇,春秋初灭于楚。子孙以伯廖的名为姓,姓廖。
《史记》中说,周武王的母亲叫太姒,周武王同母兄弟十人,即:伯邑考、武王姬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聃季载。柏杨著《中国人史纲》中说,姬发灭商后,大肆分封诸侯,凡是姬姓的亲族,都能分到一块土地和一群奴隶,成为该地的诸侯王,如姬昌的儿子姬奭封在燕国……,这就指明了姬奭(即召公奭)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但他不是周文王姬昌的元妃太姒所生的嫡子,而是姬昌的别的妃子生的庶子。召公奭和周公旦一样,很有才干,武王死后,他和周公旦共同摄政,辅佐周成王姬诵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传说周文王有百子。伯廖是周文王的第十三子(一说第十二子),他与姬奭一样,不是周文王姬昌的元妃太姒所生的嫡子,而是姬昌的别的妃子生的庶子。
4、召伯廖。召公奭下传数代到召虎,召虎即召穆公。这时期正是周王朝第十任国王姬胡(周厉王)在位。周厉王因采用荣夷的专卖政策而遭到贵族们的强烈反对。贵族们群起而攻之,周厉王匆匆逃到彘邑,他的儿子姬静躲到召虎家,召虎用自己的儿子顶替王太子姬静的身份,使姬静躲过了贵族造反者的追杀。后来周厉王姬胡死在彘邑,王太子姬静即位,就是周宣王。后来召虎还协助周宣王平定了淮夷之乱,又立了大功。《诗经·大雅江汉》:“江汉之浒,王命召虎。”说的就是这件事。
由召虎再下传数代便到了春秋时的召伯廖。鲁庄公二十七年,召伯廖奉周惠王之命出使齐国,赐封齐桓公为侯伯,同时要求齐桓公讨伐卫国,因为卫国曾拥立叛徒王子颓。召伯廖是周王朝的卿士,属宰相级的大臣,他死后,一个名叫其的裔孙,为了使人们知道他是召伯廖的后裔,便取了召伯廖的名为姓,这就是廖姓。
古时人们在讲到自己姓氏来源时,常常是以老为尊,以大为荣,这是国内各姓氏普遍存在的现象。廖氏以叔安公最老,后代最多,分布最广,社会地位最高,故叔安公最受廖氏人尊敬,最受廖氏人崇拜,大家都往叔安公这棵大树下靠拢,久之,都成了叔安公的后代了。召伯廖这支廖氏大概也是这种情况,在历史的长河中,早已融合到叔安公这支廖氏中了,或者融合到伯廖公这支廖氏中了。至于皋陶公之后裔廖氏,现只有少数廖氏族谱提到。
5、廖氏还有一种来源出自外族基因的融入。《大辞典》(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第1473页:“廖,缪、颜两姓所改。商纣王无道,缪、颜两姓因而弃官隐于雒阳山谷,改姓廖,以表示留形不忘本源。”留形即保留缪、颜二姓中的“彡”。雒阳在今陕西北部洛河上游。缪、颜改姓廖,是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中叶的事。
另外,到战国后期秦昭王时,四川地区巴夷賨族中也出现了廖姓,后来成为川中大族。因此,我国的廖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加入廖姓群体的还有:宋朝时广西环江、贵州荔波一带的抚水州民即今毛南族先民中出现大批廖姓,清朝辽东地区的蒙古人也多取廖姓作为自己的姓。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而成为当地的廖姓汉族了。
6、乾隆皇帝时清王朝赐给部分高山族人姓廖。公元1758年,清政府一次赐台湾高山族同胞七个姓:卫、金、钱、廖、王、潘、黎。中华民族有几千个常用姓,唯独赐“廖”等七姓,这说明当时廖姓人在台湾已经有相当的数量和地位了。
7、台湾云林县元子公张廖宗亲会编的《张廖元子公族讯》载:“《百家姓》中,没有‘张廖’这一姓氏,这一独特的姓氏并非音译,而是两姓的结合,一嗣双祧的一族。在血统上是张父廖母,二姓合一家。张廖姓在台湾俗称“双廖”。正统的廖姓称单廖。双廖发源于福建省漳州诏安县二都官陂。
以上各支廖氏,多年以来已融为一体,大家亲爱精诚,团结一致,终于使廖姓在我国不计其数的姓氏群中脱颖而出,成为名门著姓。生而能为廖氏家族的子孙,更是每一个都深感荣幸。
从上述廖氏起源来看,可知廖氏历史之悠久。在这悠久的漫长的岁月中,廖氏人与所有的炎黄子孙一样,从各个不同的、艰难曲折的历史时期走了过来,共同创造了今天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查阅《古今名人大辞典》,名列青史的廖氏人比比皆是。廖氏人的历史业绩有口皆碑。我们的先祖在为中华民族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廖氏子孙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廖氏子孙亦不负先人之厚望,继承和发扬了先祖的各种美德,不断地开拓前进,一代比一代进步,生活一代比一代美好,素质一代比一代提高。
今天我们着手编纂的《中华廖氏通史》,篇幅计划达500万字或更多,力争做到内容丰富、文字流畅、思想健康,融史实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传统与现实相结合,集世系源流与廖氏历史人文于一帙,广泛传播廖氏文化、弘扬先贤祖德、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启迪后人奋进的一部廖氏百科全书。
古人云:“前有千古,惟谱录之,后有万年,惟谱启之”。千古一书,一书千古,存史资世,垂裕启功。我们编纂《中华廖氏通史》的目的,就是要在党的“以法治国”、“和衷共济”、“科学发展”的治国方略指引下,进一步弘扬廖氏文化精神,爱家爱族爱国,为社会和谐和全面小康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廖氏族人应有的贡献!
《中华廖氏通史》主要包括:廖氏渊源篇、廖氏播迁篇、廖氏精神文化篇、廖氏典型世系篇、廖氏古今名人篇、廖氏各宗源流篇等六大篇章。其中“各宗源流篇”是全书的重点,是给各地各宗支史料编入这部史书的园地,这“园地”十分珍贵!要不是编委会给我们设置这一园地,我们众多默默无闻的小地方小村镇小宗支小人物,哪有资格上得了这么大型的史书呢!“通史”是由国家正规出版社用国际统一书号出版的书籍,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希望各地族人务必重视,务必珍惜,切勿错过这一大好机会!(廖国柱撰于2011年9月9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