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姓,得姓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即名人荟萃,为他姓难以比拟。历史上,申姓人济济多才。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百家姓申姓由来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百家姓申姓由来
1、出自姜氏,以国名为氏。据《姓氏考略》和《元和姓纂》、《史记》等所载,商末时,原姜姓封国在今河北省卢龙一带的孤竹国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周灭商后“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今山西省永济境),后人居住在大河一带。周宣王时,其族一部分被封于谢(今河南省南阳),建立申国,春秋初为楚国所灭,后人以国名为氏,是为申氏。
2、留在大河一带未迁走的伯夷、叔齐后人渡过大河,移居陕西,称为西申,后称为申戎,又叫姜氏之戎。西周末年,曾联合犬戎攻周。后被秦所灭。其后人也以申为氏。
3、炎帝后人吕封于申地,这个申地在今上海市一带,今黄浦江就叫申江(战国时楚公子春申君黄歇封于此地,申江改春申江,这是后来的事了),称为申吕。申吕建立申国,为伯爵,称申伯吕。后被楚所灭,后人以国为氏,也是申氏。
4、出自他族改姓和小数民族有申姓:
① 明时云南永昌军民府(今保山)土同知申保。
② 清满洲八旗姓申佳氏后改单姓申;彝族阿牛氏,汉姓为申。
③ 今满、蒙古、土家、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申姓始祖:伯夷。名允,商末孤竹国(今河北省卢龙西)君长子,炎帝之后。父死时,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嗣君,弟兄互让,相偕去周,投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西伯死,武王举兵伐纣,他和叔齐叩马而谏,以为父丧用兵,是不孝、不仁。武王严辞拒之,后经牧野之战,商纣自焚,商王朝土崩瓦解。伯夷和叔齐避逃到首阳山(在今山西省永济南),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居周王朝,成王即位后,便封伯夷的后裔在申建立申国。春秋初,申国被楚文王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申姓。他们尊伯夷为申姓的得姓始祖。
百家姓申姓迁徙分布
申姓发祥于今河南南阳一带。春秋初期,申国很快就被强大的楚国吞并了,伯夷的后人很可能很快纷纷以国为氏而姓申了。据许多学者判断,先秦时代的楚国,有很多姓申的人士,大概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春秋战国期间,申姓名人云集,代表人物主要有:申伯、申不害、申俞、申舟、申犀、申骊、申蒯、申枨、申叔仪等,这些名人分布于鲁、郑、楚、韩、晋、吴等国,表明当时申姓人已分布于今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河北、江苏等地。西汉时,申姓名人依旧甚多,有必要提一下的尚有栎阳(今江苏省溧阳)人申砀,苍梧(今属广西)人申朔,表明此际已有申姓人入居祖国南端——广西。此期至东汉,东海人见诸史册的申姓有申咸、申转、申君,为后期申姓琅琊郡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东汉末期,有申仪入蜀。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申姓发展史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期,此期,申姓历史上的三大郡望——魏郡、琅琊郡、丹阳郡开始形成,并逐渐昌盛起来,并有力的推动了涵盖其郡望的省份:河北、山东、安徽等地申姓的发展。隋唐之际,申姓有一支由湖北迁居邵州(今湖南省邵阳),并有一支由丹阳徙居信州(今江西省)。五代十国到两宋,申姓族人已广泛地分布于今江苏、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四川等南方诸省。明初,山西申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此际,已有申姓人迁居至今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清初,闽、粤一带的申姓开始陆续有人迁至台湾、东南亚及欧美等地。亦有豫鲁一带的申姓迁入东北。如今,申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河南、山东多此姓,两省申姓约占全国汉族申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三。申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三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一。
百家姓申姓历史名人
申 伯:西周时申国国君,宣王母舅。为周卿王,佐宣王中兴有功,赐谢邑,筑城定居,以卫南土。时贤相仲山甫,称之曰:“崧高维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
申 恬:南朝宋魏郡魏(今河北省魏县)人。历下邳、北海二郡太守,有政绩。后迁青州刺史,督冀州,防卫边境,劝课农桑。性清约,外任频繁,妻子不免饥寒,为世所称。官终豫州刺史。
申 泰:庐州无为(今属安徽省)人,明初官吏。明严多干才,锄奸祛弊,有“清同剑水”之誉。任延平知府时,上以搜赃之名考之,止得米三升,钞一贯,为天下清廉第一。
申 佐:广平府永年(今属河北省)人,明代官吏。嘉靖间进士,曾单骑出塞,调画定盟,使俺答汗称臣献贡。以功擢佥都御史,巡抚大同。
申 纶:广平府永年人,明代官吏。进士出身,历任四川、云南按察使副使。性忠亮有雅量,莅官以廉洁著称。
申 相:山西长治人,明代名医。以医为业,研究脉理,尤精伤寒一科,人称良医。有《诊家秘要》、《伤寒捷法歌》。
申 蕙:江苏长洲人,清代女词人。书法孙过庭。诗苍老,不作闺秀阁中语,工词。与归淑芬齐名,所著《缝云阁集》与归之《云和阁诗》并称《二云阁诗草》。
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与伍子胥友善,后伍子胥奔吴,并助吴灭楚,包胥入秦请求援兵,依庭墙哭,七日水米未进,秦哀公乃出师救楚。
申不害:郑国京(今河南省荥阳)人,战国时思想家。治黄老刑名之学,于韩昭侯时任相十五年,为相期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国治兵强。有《申子》两篇。
申时行: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大臣。嘉靖四十一年状元。万历年间累官至内阁首辅(宰相)。为政务为宽大,世称长者。对上言听计从,无所作为。后辞官回归故里。著有《赐闲堂集》等。
申佳胤、申涵光、申涵昐、申涵煜:河北永年人,父子四人俱有名时当时。父申佳胤是明末进士,历太仆丞,阅马京畿。李自成破北京后,自杀,有《君子亭集》。长子申涵光为广平三君之一,绝意仕途,以理学训其两弟,有《聪山诗集》、《荆园小语》、《说杜》等。涵昐、涵煜皆进士及第,涵昐有《忠裕堂文集》、《诗集》、《史籍》等,涵煜有《江航草》、《敏求集》等。涵煜子申廷页诗书画俱工,有《耐俗轩诗集》。
申汝慧:山西灵石人,清代官吏。乾隆五十九年举人,历任安徽宣城等县,后又升为无为州知州。在任期间,屡逢旱涝等天灾,多行善政,为民称诵。
申伯纯,北京丰台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前方总部高级参谋、秘书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八路军驻北平办事处处长,华北财经委员会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统战部交际处处长,政务院秘书厅主任,政务院机关事物管理局副局长,第二、三、四、五届政协委员等职。1979年7月13日逝世,享年81岁。著有《西安事变》等。
百家姓申姓郡望堂号
郡望
魏郡:秦、汉之际刘邦置郡,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其时辖地跨今冀、鲁、豫三省之界。五胡十六国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内黄县、临漳县、浚县、河北省大名县、魏县、成安县、山东省冠县之间一带地区。北周末年迁治到安阳。隋朝时期改为相州魏郡。唐朝时期改为为相州邺郡(今河南安阳),而魏郡之名则移给魏州。
琅琊郡:亦称琅琊国、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下辖五十一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营南、日照、五莲、赣榆(今江苏赣榆)及青岛等地。东汉朝时期琅琊国改治到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废,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废黜,后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废置至今已千余年。
丹阳郡:丹阳又称润州、丹杨郡,是我国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时期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灭后南朝陈国后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的丹阳县,亦称丹杨县,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一带,唐朝时期被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国、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的城市,位于今江苏省溧阳市旁边,紧依长江,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
堂号
魏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漳堂。
琅琊堂:以望立堂。
丹阳堂:以望立堂。
鲁诗堂:汉时申公,博士。汉文帝时作《诗传》,号“鲁诗”,拜大中大夫。
忠孝堂:春秋时期,白公胜叛,把左司马申鸣的父亲抓去威胁申鸣。申鸣说:“我原是父亲的儿子,现在是王的臣,怎么能不做忠臣呢?”于是不顾父亲安危,一战而杀了白公胜。楚王奖励申鸣,申鸣说:“我吃了国家俸禄,遇国家有难,如果躲避,那就不是忠臣了。现在国难平了,但我的父亲因为我被敌人杀害,我如果活下去,那就不是孝子了。”说罢,拔剑自刎。世人称申鸣忠孝两全。
发表评论